- 年份
- 2024(4741)
- 2023(6892)
- 2022(5615)
- 2021(5117)
- 2020(4181)
- 2019(9189)
- 2018(8535)
- 2017(16100)
- 2016(8523)
- 2015(9677)
- 2014(9544)
- 2013(9291)
- 2012(8746)
- 2011(7649)
- 2010(8115)
- 2009(8079)
- 2008(7586)
- 2007(6992)
- 2006(6280)
- 2005(5833)
- 学科
- 济(32700)
- 经济(32665)
- 管理(28102)
- 业(27896)
- 企(25474)
- 企业(25474)
- 融(25220)
- 金融(25219)
- 银(22816)
- 银行(22802)
- 行(22073)
- 中国(17079)
- 财(14890)
- 方法(12564)
- 制(12118)
- 务(11866)
- 财务(11842)
- 财务管理(11820)
- 企业财务(11360)
- 中国金融(11012)
- 数学(10573)
- 数学方法(10318)
- 业经(9010)
- 地方(8771)
- 农(8609)
- 体(7491)
- 理论(7056)
- 学(6740)
- 体制(6409)
- 贸(6070)
- 机构
- 大学(118860)
- 学院(118841)
- 济(47016)
- 经济(45779)
- 管理(41210)
- 研究(40389)
- 中国(40134)
- 理学(34434)
- 理学院(34072)
- 管理学(33220)
- 管理学院(33024)
- 财(26474)
- 京(25118)
- 科学(23725)
- 中心(21847)
- 所(20493)
- 财经(20105)
- 农(20036)
- 江(18540)
- 研究所(18191)
- 银(18185)
- 经(18101)
- 银行(17526)
- 融(16663)
- 行(16416)
- 金融(16336)
- 业大(16324)
- 北京(15998)
- 州(15946)
- 农业(15716)
- 基金
- 项目(74366)
- 科学(57640)
- 研究(54130)
- 基金(53700)
- 家(46687)
- 国家(46241)
- 科学基金(39556)
- 社会(34425)
- 社会科(32743)
- 社会科学(32734)
- 省(29275)
- 基金项目(27316)
- 自然(24738)
- 教育(24700)
- 自然科(24218)
- 自然科学(24212)
- 划(24122)
- 自然科学基金(23742)
- 资助(22605)
- 编号(21435)
- 成果(18886)
- 重点(17273)
- 部(15969)
- 发(15901)
- 创(15612)
- 课题(15257)
- 性(14882)
- 国家社会(14682)
- 创新(14650)
- 制(14409)
共检索到1976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尹继志
从历史上考察,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和充当最后贷款人,客观上使其具有了保持物价稳定和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20世纪8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的金融调控出现了明显变化,逐步向稳定物价的单一目标方向发展,金融监管则出现了"去央行化"的趋势,使中央银行失去了维护金融稳定的能力和手段。经济全球化产生了很多影响物价稳定与金融稳定的新因素,要求中央银行在保持物价稳定的同时,对金融稳定给予更多关注。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和主要经济体加快了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的构建,这为解决物价稳定与金融稳定的协调配合提供了新思路。如果将物价稳定与金融稳定纳入到宏观审慎管理的视野,就有可能在金融调控中二者兼顾,建立起新的金融调控范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曾康霖
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是21世纪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不仅深刻地影响着全球金融秩序的重构,而且也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基于金融稳定考量的策略布局,一个国家如何保障金融稳定,也成为经济学家近年来热心研究的重要题材。中国社会科学院何德旭研究员籍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之机,与国内知名高校及研究机构的专家通力合作,积极参与到对中国金融稳定问题的百家争鸣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李扬
发展金融市场的直接目的不是促成金融体系的稳定,但金融市场的发展还是有可能对于金融运行的稳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促进金融宏观调控机制的完善方面。银行间债券市场经过6年多的发展已成为中国金融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力地促进了央行货币调控机制从行政性为主向市场化为主的转换,从而也为央行提供了日益强大的促成金融稳定的政策工具。当然,央行还应从增加货币市场工具种类、完善市场基础设施等方面大力发展货币市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简锦恩
在逻辑上,金融稳定是维护金融稳定的基础。但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中央银行——包括中国人民银行都一直在没有严谨定义金融稳定的逻辑基础上研究和推行维护金融稳定。如此逻辑缺陷必然从基础上制约和削弱维护金融稳定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安排。对此,本文定义了金融稳定、划分了维护金融稳定的逻辑层次、论证了中国人民银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责的目标。
关键词:
中央银行 金融稳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斯坦利·费希尔 何乐 厉鹏
金融危机的爆发与房地产问题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是不争的事实,与住房市场泡沫破灭相关的经济衰退,其严重程度是其他类型经济衰退的23倍住房市场与政府包括市场经济国家在内,各国政府普遍介入住房领域且进行干预。其原因在于,住房是一个基本的人类需求,而这让政府介入具有了道义和政治上的重要性。用经济术语来讲,住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斯坦利·费希尔 何乐 厉鹏
金融危机的爆发与房地产问题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是不争的事实,与住房市场泡沫破灭相关的经济衰退,其严重程度是其他类型经济衰退的2~3倍住房市场与政府包括市场经济国家在内,各国政府普遍介入住房领域且进行干预。其原因在于,住房是一个基本的人类需求,而这让政府介入具有了道义和政治上的重要性。用经济术语来讲,住房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平祥仁
金融稳定是《中国人民银行法》赋予的一项全新职能,本文分析了金融稳定与货币政策、金融监管、经济稳定的关系,提出人民银行从支付体系、应急机制、协调机制、职责分解等四个方面加强金融稳定的措施。
关键词:
金融稳定 系统性风险 协调机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世美
货币政策目标应当根据经济环境和条件约束不同而调整。经济虚拟化给经济发展带来全新挑战,金融稳定日益成为新时期货币政策目标的重点,最终体现在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中介机构能否保持支付体系的顺利运行,使整个金融体系不出现重大系统性风险。理论和实践都表明: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既非充分条件也非必要条件。从资产价格各阶段演变历程来看,既要考虑到货币政策当期的刺激作用,也要考虑到其滞后影响,从而相应地做出前瞻性反应,这样才能真正减少资产价格的大幅度波动,从而维护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戴金平 刘东坡
本文基于2002年第1季度至2014年第4季度的数据,构建中国金融稳定综合指数,并采用带有随机波动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对金融稳定与物价稳定、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联性进行实证考察。结果表明:(1)自2002年第1季度以来,中国金融稳定性不断提升。(2)总体而言,各经济变量的脉冲响应强度随着滞后期的延长而逐渐减弱。(3)短期内,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有利于金融稳定;中长期内,经济持续过热不利于金融稳定,物价上涨对金融稳定的负向影响强度逐渐减弱,并可能由负转正。(4)金融稳定对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的影响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5)与金融稳定对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的影响相比,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对...
关键词:
金融稳定 物价稳定 经济增长 动态关联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胜会
稳定通胀预期,控制物价水平,维护金融稳定是中央银行的职责。传统而言,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是一致的,但此次金融危机使我们意识到取得价格稳定的同时并不能保证金融稳定。在此背景下,本文考察了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从"一致"走向"不一致"背后的经济金融背景、原因及其对央行货币政策制定的深刻影响,并探讨了可能的解决之道。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磊
通常,与经济下行相伴随的是金融部门潜在问题浮出水面。半年前各界还在诟病银行业暴利现象,而在已经过去的上半年,银行业利润增长将十分可怜,在即将来临的半年中,我们或许还将观察到过去积累的利润会成为填补窟窿的主要来源——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与金融相关联的还有两大问题,一是财政收入增速从持续近10年的20%以上的高增长迅速回落到个位数;二是本币出现较为明显的贬值预期和外汇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马勇 黄辉煌
本文基于全球42个主要经济体1991—2016年的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双支柱政策框架的金融稳定效应。实证结果表明:(1)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在抑制家庭信贷增长上具有显著作用,双支柱政策在缓解金融风险顺周期性上具有显著的金融稳定效应;(2)盯住贷款的宏观审慎工具和针对借款人、贷款人的宏观审慎组合具有更为显著的金融稳定效应;(3)新兴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在抑制家庭信贷扩张上的作用不显著,但其宏观审慎政策的金融稳定效应相较发达经济体更为显著,发达经济体双支柱政策的金融稳定效应总体显著,其中货币政策效应更为突出;(4)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效应在下行周期优于上行周期,宏观审慎政策及其与货币政策的交互效应在上行周期优于下行周期;(5)只有个别宏观审慎工具会对失业率、消费和物价产生微弱的负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永军
2013年6月份以来,我国银行间市场两次出现同业拆借利率急剧上升的情况,货币市场流动性出现异常紧张的局面。6月20日上海银行间市场隔夜同业拆借利率上升到13.44%的创纪录水平,反映出我国货币市场流动性出现异常紧张的局面。这种情况成为引发我国股票市场6月份和12月份出现持续下跌的重要原因之一。直到此后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表示已经采取措施缓解货币市场流动性紧张的局面,同时表示我国商业银行资金仍然充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石亚兰 郭建伟
首先梳理出已有的几种金融稳定定义,然后给出金融稳定的规范定义,最后分析这一规范定义对于中央银行金融稳定管理的影响。
关键词:
金融稳定 金融危机 中央银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佳
套利机会和定价体系的极度扭曲导致金融创新偏向跨界和跨境的套利,导致投资者风险自负的原则失效,导致政府过度干预,也导致定价体系进一步扭曲金融稳定是人们长期关注的问题,金融稳定政策和货币政策一样成为了各国央行的主要政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危机后全球经济的大幅波动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很多问题的看法,各国对金融稳定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基于金融稳定的重要性、金融和货币政策冲击渠道的多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