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08)
2023(17243)
2022(14779)
2021(13662)
2020(11562)
2019(26903)
2018(26237)
2017(50632)
2016(27053)
2015(30340)
2014(29823)
2013(29211)
2012(26841)
2011(23707)
2010(23881)
2009(21962)
2008(20411)
2007(17750)
2006(15381)
2005(13242)
作者
(75091)
(62639)
(61894)
(59199)
(39538)
(29966)
(28335)
(24484)
(23851)
(22117)
(21391)
(21040)
(19576)
(19557)
(19452)
(19016)
(18574)
(18542)
(17972)
(17761)
(15290)
(15212)
(15052)
(14150)
(14062)
(13876)
(13639)
(13627)
(12539)
(12268)
学科
(108402)
经济(108281)
管理(76694)
(75000)
(61844)
企业(61844)
方法(52523)
数学(46599)
数学方法(46029)
中国(32322)
(31027)
(28935)
(28607)
金融(28604)
(26510)
银行(26464)
(25431)
地方(24364)
业经(23925)
(21729)
(20825)
农业(20204)
(19301)
财务(19228)
财务管理(19184)
(18916)
贸易(18902)
(18313)
企业财务(18268)
理论(17609)
机构
大学(371814)
学院(369520)
(149988)
管理(148610)
经济(146898)
理学(129567)
理学院(128155)
管理学(125799)
管理学院(125146)
研究(120726)
中国(94894)
(79762)
科学(73754)
(69168)
(58641)
中心(57624)
(57619)
财经(56228)
业大(55074)
研究所(53740)
(51582)
(51413)
北京(50431)
(47625)
师范(47153)
经济学(46377)
农业(44977)
(44051)
(42614)
财经大学(42402)
基金
项目(261658)
科学(206153)
基金(191318)
研究(190694)
(167027)
国家(165432)
科学基金(142844)
社会(121112)
社会科(114937)
社会科学(114902)
基金项目(101547)
(100306)
自然(93082)
自然科(90942)
自然科学(90915)
自然科学基金(89257)
教育(87455)
(85328)
资助(79229)
编号(77571)
成果(61957)
重点(58311)
(57669)
(55291)
(54370)
课题(52445)
创新(50756)
国家社会(50387)
科研(50329)
教育部(49915)
期刊
(153898)
经济(153898)
研究(107317)
中国(66638)
学报(58571)
科学(53168)
管理(52770)
(52562)
(51332)
大学(45199)
(42756)
金融(42756)
学学(42567)
教育(38342)
农业(35140)
技术(31710)
财经(27217)
经济研究(25367)
业经(24490)
(23197)
问题(20074)
图书(19281)
理论(18454)
(18015)
科技(17269)
统计(17075)
技术经济(17007)
(16962)
实践(16847)
(16847)
共检索到5334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尹志超  栗媛  
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京津冀的样本数据,研究社区金融设施数量和占比状况,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金融设施分布不均衡,且城乡分布差异很大。在社区层面估计发现,京津冀社区金融设施数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社区家庭平均收入。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融设施对京津冀地区不同收入家庭的影响程度不同,随着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金融设施对家庭收入的正向影响程度逐渐减弱。因此,要使金融设施惠及农村等贫困地区,以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获得性。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尹志超  杨阳  张号栋  
改革开放近40年,家庭收入水平逐年增加,然而家庭收入差距也呈扩大趋势,京津冀地区金融普惠家庭比非金融普惠家庭的收入差距高出全国21 531元,家庭收入差距问题更为突出,严重影响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和家庭幸福感,探求金融普惠和京津冀家庭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具有现实意义。文章基于2015年CHFS京津冀样本数据,在社区层面估计发现,京津冀社区金融普惠提高10个百分点,社区家庭收入基尼系数显著下降2.42%。在北京和天津地区,社区金融普惠对家庭收入差距没有显著的影响,在河北地区,社区金融普惠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社区家庭收入基尼系数显著下降2.37%。进一步发现,京津冀金融普惠对各分位点家庭收入的影响随着分位点的提高而呈递减趋势,这是金融普惠降低京津冀家庭收入差距的内在原因。文章的政策含义是在京津冀地区,普及金融普惠能够缩小家庭收入差距,增强家庭金融发展协调性,增进家庭福祉,促进京津冀共同繁荣。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尹志超  杨阳  张号栋  
改革开放近40年,家庭收入水平逐年增加,然而家庭收入差距也呈扩大趋势,京津冀地区金融普惠家庭比非金融普惠家庭的收入差距高出全国21 531元,家庭收入差距问题更为突出,严重影响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和家庭幸福感,探求金融普惠和京津冀家庭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具有现实意义。文章基于2015年CHFS京津冀样本数据,在社区层面估计发现,京津冀社区金融普惠提高10个百分点,社区家庭收入基尼系数显著下降2.42%。在北京和天津地区,社区金融普惠对家庭收入差距没有显著的影响,在河北地区,社区金融普惠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社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号栋  尹志超  彭嫦燕  
本文基于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实证分析,发现在京津冀地区,金融普惠城镇居民比非金融普惠城镇居民失业概率显著下降了1.7%。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普惠城镇居民人力资本显著超出非金融普惠城镇居民19.7%,金融普惠城镇家庭人力资本投资显著超出非金融普惠家庭5.61倍。因此,金融普惠可以通过提高城镇居民人力资本的途径降低城镇居民失业水平。因此,应当在京津冀地区推行金融普惠,增加城镇家庭教育或培训支出,提高城镇居民人力资本水平,从而降低城镇居民失业水平。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号栋  尹志超  彭嫦燕  
本文基于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实证分析,发现在京津冀地区,金融普惠城镇居民比非金融普惠城镇居民失业概率显著下降了1.7%。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普惠城镇居民人力资本显著超出非金融普惠城镇居民19.7%,金融普惠城镇家庭人力资本投资显著超出非金融普惠家庭5.61倍。因此,金融普惠可以通过提高城镇居民人力资本的途径降低城镇居民失业水平。因此,应当在京津冀地区推行金融普惠,增加城镇家庭教育或培训支出,提高城镇居民人力资本水平,从而降低城镇居民失业水平。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阳  蒋佳伶  尹志超  宋晓巍  
本文运用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研究社会网络对京津冀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礼金往来越多即社会网络资源越广的家庭,其家庭总消费越多。进一步从消费结构分析,一方面,社会网络对家庭不同类型的消费均有正向影响;另一方面,由于耐用品使用周期长,社会网络对家庭耐用品消费有正向影响却不显著,但会显著增加家庭的非耐用品消费。本文的研究结果揭示了社会网络对家庭消费的正向影响,这为政府从微观家庭层面制定扩大内需政策提供了依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晓艳  
本文基于西南财经大学发布的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研究了金融知识对京津冀地区家庭财富积累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知识能够显著促进京津冀地区家庭财富的积累,尤其是对年龄大于40岁、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居民以及河北地区居民家庭财富的影响更大。因此,提高金融知识水平对提高京津冀地区家庭财富水平、缩小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安驰  樊士德  
该文利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通过Probit模型与OLS模型实证分析了在不同收入水平下,劳动力流动对全国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国范围的全样本看,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在7000元左右与26000元左右存在两个阶段"门槛",当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低于7000元左右时,劳动力流出将会显著地提高农村家庭进行教育投入的概率与投入力度;而当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介于二者之间时,劳动力流出将会减少农村家庭进行人力资本投入的概率,但有人力资本投资的家庭仍会显著提高家庭人力资本投入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杨扬  杨冉璐  
技术进步偏向引发的技能工资差距扩大引起了广泛关注。结合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探讨技术进步偏向对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效果,首先在双层嵌套的CES生产函数下构建技术进步偏向影响技能工资差距的理论模型,得出当资本和劳动呈替代关系时,技术进步越偏向资本,技能工资差距越小,技术进步越偏向劳动,技能工资差距越大的主要结论。然后,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S)微观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法实证分析技术进步偏向对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性越高,高低技能劳动力之间的技能工资差距越小。最后,为进一步探究技术进步偏向对技能工资差距的差异化影响,对不同产业类别、不同企业特征和不同区域的分样本进行回归,实证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偏向对技能工资的影响主要通过第三产业和非国有企业实现,并且在东部地区的影响尤为显著,在这三类样本中技术进步偏向均缩小了高低技能劳动力之间的技能工资差距。因此,政府应注重国有企业招聘市场化和透明化、注重对服务业中小型企业的扶持以及对低技能劳动者尤其是东部地区低技能劳动者的在职培训。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飞燕  李孟刚  吴伟  
文章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调查数据,利用自适应核密度函数估计刻画了城乡家庭人均收入的分布,测算和分解了城乡家庭人均收入不平等状况,还运用计量模型讨论了影响城乡家庭人均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并测算了各影响因素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状况还比较严重,受教育程度、党员身份和城乡、地区因素等都是影响居民收入的主要因素,其中户主的受教育年限和工作经验等因素在城乡家庭人均收入差距中贡献最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明清  刘亮  
本文针对影响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的因素,通过Lasso分位数回归筛选出显著因素并分析其对不同金融资产持有量水平下家庭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描述家庭财富特征的因素以及居住地域等因素显著影响居民家庭对金融资产的持有。另外,从不同分位数下显著变量系数的变化趋势可以得出,金融资产持有量越多的家庭,受家庭财富规模的影响程度越大,受户主特征或家庭基础特征的因素影响却逐渐变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栋  
本文基于京津冀地区2011-2015年投入产出面板数据,构建以产出为导向的CCR-DEA模型,对物流产业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的物流产业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在样本区间内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地区差异;对京津冀地区物流产业的投入产出要素投影分析发现,减少从业人员和固定资产投入等生产要素投入的同时增加物流业产值和货物周转量等产出,可以提升京津冀物流产业的综合效率。在此基础上,本文引入空间面板模型对交通基础设施影响物流产业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密度、交通固定资产投入和交通人力资本投入等变量对物流产业效率的提升均起到显著的正向改善效果,其中交通固定资产投入影响最为明显,交通基础设施密度和交通人力资本投入的影响效果相当;在空间溢出效应上,相邻省份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均对本省物流产业效率的提升起到正向改善效果,其中交通基础设施密度的增长空间溢出最为明显,其次是交通固定资产投入和交通人力资本投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振坡  张馨芳  王丽艳  
基于《2017年天津市居民交通与住房调查问卷》,探讨家庭收入、住房财富对旅游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收入、住房财富对旅游消费都存在显著影响,且家庭收入对旅游消费的影响高于住房财富;年轻家庭"住房资产效应"高于中年家庭和老年家庭;教育程度越高、工作越稳定的家庭其收入对旅游消费的影响越大;此外,风险厌恶型家庭其收入对旅游消费影响最低,风险偏好型家庭住房财富影响系数最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丽艳  季奕  王咿瑾  
利用《2018年天津市居民交通与住房调查问卷》,探讨住房财富、家庭收入对教育支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总体上家庭收入对教育支出的正向影响高于住房财富,住房财富、家庭收入对校外教育支出的正向影响大于校内教育支出。从分样本看,对于子女所处教育阶段较低的家庭,住房财富和家庭收入对教育支出的影响较大;户主受教育程度较低或工作较不稳定的家庭其收入对教育支出的影响较大;户主受教育程度较高或工作较稳定的家庭其住房财富对教育支出的影响较大;此外,对于户主受教育程度较高或工作较不稳定的家庭,住房负债对教育支出存在显著影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冠华  陶帅  
本文利用2011-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基于家庭债务风险视角,探讨家庭收入波动、杠杆率与消费支出三者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家庭收入波动加剧会导致杠杆率上升,特别是中等财富家庭、中年家庭和持有一套房产家庭的杠杆率对收入波动更为敏感。第二,收入波动加剧使得家庭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显著降低,尤其对于高债务风险家庭、低财富家庭和中年家庭更加显著,反映了家庭消费平滑行为。第三,家庭杠杆率与消费支出密切相关,随着杠杆率的上升,高负债家庭的消费将更多地受到收入波动加剧的负向影响,而以消费为目的借贷家庭的消费水平会进一步上升。上述结论的政策启示:一是要引导家庭正确认识金融风险,合理地进行投资和消费,同时通过保险的方式规避意外风险;二是要保证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减少收入波动给家庭财务稳健性带来的危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