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21)
- 2023(9782)
- 2022(8034)
- 2021(6996)
- 2020(5775)
- 2019(12956)
- 2018(12117)
- 2017(23738)
- 2016(12158)
- 2015(13294)
- 2014(12991)
- 2013(12965)
- 2012(12101)
- 2011(11062)
- 2010(11478)
- 2009(10994)
- 2008(9445)
- 2007(8406)
- 2006(7815)
- 2005(7199)
- 学科
- 济(76168)
- 经济(76128)
- 管理(31211)
- 业(30720)
- 方法(25588)
- 融(25555)
- 金融(25554)
- 数学(23580)
- 数学方法(23451)
- 企(23319)
- 企业(23319)
- 银(22496)
- 银行(22474)
- 中国(22406)
- 行(21884)
- 地方(21387)
- 农(14772)
- 财(14451)
- 业经(13913)
- 地方经济(13249)
- 制(12980)
- 学(12598)
- 农业(11124)
- 中国金融(11123)
- 环境(10093)
- 贸(10066)
- 贸易(10054)
- 易(9650)
- 体(9572)
- 产业(9213)
- 机构
- 学院(178235)
- 大学(177050)
- 济(91683)
- 经济(90113)
- 研究(65270)
- 管理(63943)
- 理学(55166)
- 中国(54995)
- 理学院(54495)
- 管理学(53613)
- 管理学院(53292)
- 财(39685)
- 科学(36513)
- 京(35639)
- 所(32279)
- 财经(32085)
- 经济学(31731)
- 中心(30757)
- 研究所(29337)
- 经(29180)
- 经济学院(28631)
- 农(28398)
- 江(26101)
- 业大(24045)
- 财经大学(23939)
- 院(23122)
- 北京(22210)
- 农业(21926)
- 范(21572)
- 融(21564)
- 基金
- 项目(118103)
- 科学(94550)
- 基金(88926)
- 研究(84270)
- 家(77657)
- 国家(77082)
- 科学基金(66688)
- 社会(59046)
- 社会科(56532)
- 社会科学(56519)
- 基金项目(47091)
- 省(45383)
- 自然(41035)
- 自然科(40147)
- 自然科学(40140)
- 自然科学基金(39462)
- 划(37323)
- 教育(36875)
- 资助(35942)
- 编号(31114)
- 发(27448)
- 重点(26948)
- 国家社会(26265)
- 部(26094)
- 创(24661)
- 成果(24197)
- 创新(23228)
- 教育部(22844)
- 发展(22665)
- 人文(22560)
共检索到276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长生 周志鹏
文章分析了金融要素的区位分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即通过具体的金融集聚程度和金融发展差异程度指标来分析它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使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并结合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所估计的结果,分析得到: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远远超过金融差异对经济增长的阻碍作用,金融集聚与金融差异存在微弱的平衡问题;经济增长存在空间相互依赖和时间惯性依赖关系;不同空间权重矩阵回归结果没有对上述结论产生实质改变。
关键词:
金融要素 区位分布 空间效应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蒋三庚 宋毅成
在关注金融空间分布和区域要素差异条件下,如何保证地区最优增长等一系列新的现实问题凸显。因而,研究金融市场的地区空间分布、金融资源的区域差异、宏观政策的非对称性和要素空间流动的微观作用机制,成为金融学研究的重点并逐渐形成新的热点研究领域——区域金融。该理论可为深化我国金融改革,健全金融市场结构提供理论基石,因此本文试图将区域金融概念和理论框架进行梳理,通过总结区域金融在我国的发展和形成的脉络,进而为我国金融改革提供重大启示。
关键词:
区域金融 金融空间分布 地区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海军 岳华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扩大金融开放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基于200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基准回归模型、交互项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金融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和经济增长追赶效应,并对其实现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金融开放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追赶的间接效应显著强于直接效应;两种效应的实现以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和技术要素的流动效率提升为路径机制;分区域的稳健性检验也证实了金融开放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和经济增长追赶效应,且从金融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角度看,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表明扩大金融开放更有利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速的提升;对欠发达地区而言,可以采取不同的效率提升策略来缩小与前沿发达地区的差距,如中部地区注重改善技术要素流动效率、西部地区注重提高资本要素流动效率和技术要素流动效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郝大江 张荣
传统集聚理论以外生化方式处理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而对现实经济的结构调整及其动力转换无法做出有力解释。基于要素的空间流动性分析,通过理论和模型推演,区域性要素与非区域性要素间优化配置所实现的效率提升是聚集的内生动力。要素禀赋、要素配置决定着集聚的内容和性质,不仅推动了区域经济增长,同时也决定了经济结构的演进;集聚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其作用是长期的,而且也是可转变的。这进一步说明,我国经济增长新常态是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随着我国要素禀赋赋存形式和状态改变,客观上需要我国必须要依据新的要素禀赋条件,重新
关键词:
要素禀赋 要素配置 集聚效应 增长动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本艳 程宁双
文章依据我国31个省市的非平衡的面板数据,建立面板协整模型,利用Pedroni(1999,2000)提出的完全修正的最小二乘法,对金融发展对我国总体以及31个省市经济增长的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马路萌 余东华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独立生产要素,是科技创新的新引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从纯数字资产与数据匹配性投入共同组成数据要素化投入的角度理解数据生产要素化,使用数据匹配性投入综合得分对中国数据要素化投入进行时空分析和生产率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数据要素化投入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基于数据要素化投入对经济产出的积极作用,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数据匹配性投入价格持续下降会影响生产要素间的交互作用,数据生产要素的使用带来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数据生产要素化基于数据间的互联互通和经济融合,能够加快数据确权,促进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从而推动产业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仲常 马红旗
本文结合人力资本平均存量的高低及我国人力资本分布结构的规律性,实证分析了我国人力资本离散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论表明,具有较高人力资本平均存量地区的人力资本离散度正向于经济增长,而具有较低人力资本平均存量地区负向于经济增长。依据"高等教育拉动"、"正态分布"和"低等教育拉动"三种类型,文章从人力资本的"追赶效应"出发,归纳了内生增长理论的趋同思想,并发现具有"高等教育拉动型"和"正态分布型"人力资本分布结构的地区与前沿人力资本存量地区有增长趋同性,而具有"低等教育拉动型"的地区与之具有增长发散性。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离散度 追赶效应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心弘 裴平
本文研究金融科技、全要素生产率与数字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是:金融科技推进业态创新,加快数据要素积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促进数字经济增长。政府采取支持金融科技发展和数据要素积累的政策,能够产生推动数字经济增长的政策效应。直接政策效应(经济数字化效应)的机制是,金融科技扩散程度与数据要素价值挖掘外溢程度直接决定数字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外部性大小,即外部性越大,数字经济增长就越迅速。间接政策效应(人口覆盖效应)的机制是,基于金融科技充分挖掘中国大量人口潜在数据要素价值,进而在数字经济条件下增加数字经济参与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比在传统经济条件下增加科研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更有利于间接推动经济增长,也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有鸿 费威
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对促进经济增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金融集聚是产业集聚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金融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以本文金融集聚的内涵和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为研究对象,通过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金融相关比率和国内生产总值数据为实证分析对象,利用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了金融集聚效应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出金融集聚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原因之一,但反之并不成立。最后提出了发挥金融集聚效应的建议以期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
金融集聚效应 经济增长 计量分析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杜秦川
金融全球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尽管在理论层面假说很多,但实证层面没有定论,最新研究发现存在门槛效应:金融全球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绩效差异取决于一组门槛变量水平的变化。在一国融入金融全球化的过程中,门槛变量水平高的国家,金融全球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绩效就相对较好,反之相反。但是,当前研究尚未就所有门槛变量的作用机制在统一的理论框架下研究清楚,具体的门槛阈值依赖于模型设定和计量方法而不能准确得出。鉴于此,本文基于Kose等(2011),从门槛效应的视角出发,尝试采用整体性实证框架(根据是否关注门槛变量及是否关注门槛
关键词:
金融全球化 门槛效应 中国经济增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宗义 唐李伟 苏静
基于我国2001~2010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空间动态面板误差模型,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再研究,并从模型设定、样本容量、宏观波动性、控制变量等多个角度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碳排放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和动态效应,且存在EKC拐点,但目前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仅存在于EKC拐点的左侧,跨过这个拐点的可能性非常小,可能将长期处于近似的线性正相关状态,即经济增长伴随着高碳排放。稳健性分析进一步支持了研究结论的可信性。此外,研究结果还显示",污染物天堂"假说在我国成立。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海鹏 李媛媛 李瑞晶
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不仅体现在规模方面,其对经济质量的提升作用也越来越受关注。基于2005—2013年除西藏外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分别建立金融产业集聚度、经济增长规模指数、经济增长质量指数,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构建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别考察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规模、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产业集聚度、经济增长规模指数、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均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金融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规模和经济增长质量均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对经济规模的促进作用要远大于经济质量;人力资本、对外开放水平对经济规模的影响显著,而对经济质量影响不显著;技术进步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对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纪全 张晓燕 刘全胜
金融资源主要包括金融机构存款、贷款、保险费、证券市场筹资额、实际利用外资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金融资源得到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各地区金融资源严重不平衡等。本文以1990-2004年的相应数据,分析了我国金融资源的特点,并对金融资源、经济发展间的关系进行了格兰杰检验,以进一步明确它们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金融资源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书华 孔祥毅
Kuznets提出了关于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倒U型假说,对改革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中居民收入分配状况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发现,由于经济中显著的二元经济结构,我国金融资源的分布也存在非均衡性:经济发达区域占有较多的金融资源,而经济落后区域的金融资源则相对较少。对数据的分析显示,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结构与金融资源分布结构密切相关,占有金融资源较多的发达经济区域,衡量其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较低,金融发展对其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性的影响力较弱,而金融资源分布较少的经济欠发达区域基尼系数较高,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居民收入
关键词:
金融资源分布 收入分配 二元经济结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高波 妥燕方
以2004—2019年我国368个城市为样本,从经济增长目标压力视角研究了政府主导对城市规模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经济增长目标压力将导致城市规模呈集中式分布,政府主导强化了城市规模增长的“马太效应”。经济增长压力将促使内陆与外围城市人口集中,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好、房价低、经济欠发达的城市将受到经济增长压力的显著影响,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源过度集中与同质化就业结构调整是人口加速集中分布的主要机制,市场化将削弱经济增长压力两极化人口空间布局效应。基于此,从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等角度提出从城市竞争向协调发展转变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目标 增长压力 城市规模空间分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