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21)
2023(4777)
2022(3976)
2021(3637)
2020(3056)
2019(6621)
2018(6016)
2017(12040)
2016(6071)
2015(6761)
2014(6344)
2013(6651)
2012(6096)
2011(5238)
2010(5563)
2009(5777)
2008(4762)
2007(4276)
2006(4067)
2005(3926)
作者
(16318)
(13078)
(13024)
(12906)
(8328)
(6441)
(6081)
(5199)
(4940)
(4767)
(4761)
(4452)
(4413)
(4286)
(4270)
(4156)
(3841)
(3824)
(3725)
(3702)
(3438)
(3216)
(3105)
(3064)
(3035)
(3018)
(2927)
(2864)
(2823)
(2685)
学科
(24419)
金融(24419)
(21585)
(21262)
银行(21254)
(20703)
税收(20153)
(19989)
(18272)
经济(18251)
(17827)
管理(16225)
(15739)
企业(15739)
中国(14331)
(13725)
中国金融(10873)
(10238)
(8346)
财务(8333)
财务管理(8327)
企业财务(8037)
方法(6627)
地方(6208)
(6098)
制度(6096)
数学(6059)
数学方法(6006)
教育(5183)
业经(5147)
机构
大学(78937)
学院(77846)
(34056)
经济(33071)
中国(27869)
研究(26818)
管理(26498)
(25704)
理学(22063)
理学院(21843)
管理学(21528)
管理学院(21378)
财经(18320)
(16531)
(15853)
(15436)
金融(15148)
(14950)
银行(14478)
中心(14000)
财经大学(13654)
(13590)
(12734)
科学(12715)
人民(12540)
(12540)
经济学(12098)
国人(11435)
中国人(11366)
中国人民(11277)
基金
项目(46310)
研究(36685)
科学(35994)
基金(33581)
(28181)
国家(27931)
科学基金(24206)
社会(23487)
社会科(22522)
社会科学(22520)
(17815)
基金项目(16944)
教育(16331)
编号(15476)
(14616)
资助(14404)
自然(13851)
成果(13698)
自然科(13587)
自然科学(13582)
自然科学基金(13350)
(11486)
(10633)
(10601)
重点(10539)
课题(10508)
项目编号(10405)
(10257)
(10212)
国家社会(10188)
期刊
(36070)
经济(36070)
研究(35726)
(25980)
金融(25980)
(20072)
中国(18618)
(15147)
(14936)
税务(13436)
学报(10096)
教育(9504)
管理(8803)
财经(8696)
(8439)
大学(7834)
科学(7658)
学学(7423)
(7271)
(6455)
经济研究(6352)
国际(5284)
财会(5086)
技术(4800)
中国金融(4686)
农业(4653)
理论(4467)
会计(4279)
(4218)
(4218)
共检索到1383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雷根强  刘建红  
本文探讨了金融衍生工具所得税纳税人确定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判定标准,并且对不同情况下金融衍生工具所得税纳税人的确定进行了具体分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雷根强  刘建红  
金融衍生工具给予了投资者在传统交易和合成工具中选择的权利,其注重投资回报和分解风险的性质,使投资者对所得课税变化十分敏感。尽管很难通过实证分析来证明运用金融衍生工具是出于税收激励的考虑,但公司在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风险管理时,考虑税收利益是必然的,同时也可能存在因金融衍生工具所得税制不完善而运用衍生工具规避应纳税额的情形。另外,由于各国对金融衍生工具采取不同的所得课税办法,这将在经济上产生可比利益,对投资者的投资行为选择和追求税收套利具有一定的影响。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吴西彬  
在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中 ,有必要在特定条件下引入纳税人承担举证责任制度。现行税法规定的纳税人提供证据的义务和应纳税额的核定制度 ,与纳税人承担举证责任规则均不相同。在设置纳税人承担举证责任制度时 ,为了保护纳税人的利益 ,应严格限定其适用范围和法律后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帆  罗延博  
一、税法收入总额一般规定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具体包括:(1)销售货物收入:销售商品、产品、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以及其他存货取得的收入。(2)提供劳务收入:企业从事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文  
现有文献显示,2019年个人所得税改革所带来的减税额与个人收入基本呈正比,因此,看似收入越高的个人因改革所受到的正向冲击越强烈,也就应当越关注个人所得税改革,但利用百度搜索指数采用广义双重差分模型的分析显示,实际结果恰恰相反,对2019年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关注与个人收入呈显著负相关。这种状况与价值函数的敏感性递减导致收入较低者对减税更加敏感、启发式决策使收入较低者认为其在改革中获益更多、减税为收入较低者带来了特别的"零价格"收益、人际比较使收入较低者获得更好的主观感受等原因有关。因此,在税收政策制定中应关注纳税人的主观感知,采取适当的税收政策手段,并采用恰当的话语方式。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田利华  杨抚生  
作者通过对江苏省自然纳税人个人所得税缴纳状况的实证调研发现,纳税人行为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并得出结论:规范纳税人行为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是税务机关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晓文  王亮  
2008年颁布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某些特殊应纳税主体身份的确定存在法律条文实施障碍和实践操作上的难题。本文从税制原理上探讨得出社区和村委会等基础社团组织取得相关涉税收入属于《企业所得税法》的应税收入,同时就完善相关立法提出了个人看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郝春虹  
在所得课征范围既定条件下,个人所得税横向公平目标的实现最终取决于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关键又在于税前扣除制度是否科学规范。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的规定还存在很多缺陷,在很多方面都不符合横向公平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方向是实行综合所得税制度,扩大税基,规范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科学设计税前扣除额标准。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张涛  
税收的本质是人们在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过程中,内生的对于社会总产品的一种必要扣除,而不是像“税收交换说”所描述的那样,税收是购买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服务)的价格。纳税人权利是纳税人因纳税而拥有的权利,并通过社会扣除得以实现。纳税人权利的落实,关键在于通过政府合法性的重塑,提高社会核算的准确性、科学性和高效性,保证社会扣除的合理性。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华  王婷  伍岳  
本文从目前我国分项课征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模式出发,使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2007年的城镇住户调查微观数据考察了我国纳税人的收入来源对其税收遵从行为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从居民收入来源的角度进行分析,居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及财产性收入的增加均会显著降低纳税人税收遵从水平,同时经营性收入对纳税人税收遵从行为的影响显著高于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基于上述结论,笔者提出如下建议:建立以分类扣缴为基础的综合所得税制,加强对个人收入监控的法制建设,加大对纳税人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征收与管理。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林高星  黄承键  
在中国目前的诸多税种中,个人所得税是税收增长速度最快的税种之一,已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但同时,它也是公认的税收流失最严重的税种。由于中国人的纳税心理,以及税收文化环境和相对较低的税收征管水平,使得个人所得税的偷逃税问题已经对经济领域各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本文通过相关的数学模型和博弈模型,对纳税人和税务机关行为的分析,总结出一些对今后个人所得税加强征管,增加财政收入的有益途径和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