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16)
2023(6484)
2022(5528)
2021(5209)
2020(4223)
2019(9679)
2018(9347)
2017(18052)
2016(9772)
2015(11273)
2014(11447)
2013(11362)
2012(10581)
2011(9275)
2010(10004)
2009(9720)
2008(9059)
2007(8492)
2006(7912)
2005(7624)
作者
(27029)
(21814)
(21757)
(21355)
(13972)
(10626)
(10103)
(8562)
(8371)
(8333)
(7670)
(7486)
(7156)
(7048)
(6986)
(6960)
(6441)
(6359)
(6287)
(6269)
(5714)
(5442)
(5229)
(5155)
(5077)
(4962)
(4939)
(4919)
(4544)
(4479)
学科
(31337)
经济(31289)
管理(28060)
(27106)
(25627)
金融(25626)
(23391)
银行(23382)
(23352)
企业(23352)
(22664)
(21771)
税收(20314)
(20145)
中国(18540)
(17975)
(14299)
(11101)
财务(11070)
财务管理(11040)
中国金融(10987)
企业财务(10475)
(10311)
方法(9732)
地方(9099)
业经(8851)
理论(8288)
(8287)
制度(8283)
教育(8219)
机构
学院(131705)
大学(129100)
(52021)
经济(50363)
研究(43486)
管理(43371)
中国(42583)
(36478)
理学(34599)
理学院(34222)
管理学(33596)
管理学院(33355)
(27494)
财经(25784)
(23756)
(22970)
科学(22555)
中心(22450)
(21854)
(20337)
(20042)
银行(19651)
财经大学(18796)
北京(18614)
(18481)
研究所(18214)
(18144)
人民(17917)
金融(17754)
(17127)
基金
项目(69913)
研究(58155)
科学(52916)
基金(46991)
(38626)
国家(38193)
社会(34032)
科学基金(32426)
社会科(32239)
社会科学(32233)
(28707)
教育(27340)
编号(26822)
成果(24342)
基金项目(23661)
(22909)
资助(20618)
课题(19231)
自然(18262)
自然科(17810)
自然科学(17806)
(17777)
自然科学基金(17484)
项目编号(16753)
(16563)
重点(15926)
(15595)
(15140)
(14953)
(14794)
期刊
(66944)
经济(66944)
研究(54562)
中国(34229)
(32666)
金融(32666)
(30468)
教育(22043)
(16629)
管理(16477)
(16396)
学报(15658)
(15591)
税务(13847)
科学(12732)
财经(12563)
大学(12240)
技术(11337)
学学(11099)
(10660)
业经(10214)
经济研究(10006)
农业(9683)
财会(8727)
国际(8470)
(8086)
问题(8066)
(7936)
理论(7795)
会计(7552)
共检索到238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林根  马俊  王晓非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剑波  
衍生商品是作为回避风险的手段开发出来的,但是交易者受损使人们开始重新认识这种金融商品;并对加强交易中的风险认识和风险管理以及完善交易法规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拟就日本金融衍生商品交易的现状作一考察,并就日本金融界有关衍生商品的认识,作些介绍。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邸慧清  刘晶  
衍生金融商品交易的高风险性决定了其可能带来巨大损失,无论国内国外,还是各行各业,只要参与相关交易,就很难避免出现损失。本文归纳出20世纪末造成衍生金融商品交易损失的“十三大陷阱”,希望给大家提供一些借鉴。 一、有赢必有输,衍生金融商品的原罪 衍生金融商品虽然是附着在股价、利率与汇率之上的金融商品,但是它不象股票会发放股利,不象债券与外汇会有孳息,尤其是到期日通常比标的资产短,因此,不适合长期投资。在无法分散投资期间的前提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董未萌  文栋  
我国的金融机构越来越多地参与金融市场的衍生金融交易。本文针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衍生金融业务营业税制度的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潘金根  
全球金融衍生商品交易呈现高速增长趋势[美]约翰·哈夫勒,潘金根编译全球全融衍生商品交易高速增长1995年底,国际清算银行(BIS)组织了一项关于全球金融衍生商品市场的调查。该项调查由26个国家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当局具体参与,调查结果表明:截止到199...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李阳  高媛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金融自由化等对世界经济的强烈冲击,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风险开始急剧增加。为了规避和分散风险,衍生金融工具应运而生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对传统会计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能否及时、准确地反映出衍生金融工具所蕴含的价值和风险更显得尤为重要。为此,许多会计组织都对传统会计理论进行了改革,以使会计信息更能符合决策者的要求。本文拟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中的确认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罗婕  
相互冲销系统模式 (一)相互冲销模式概述。1984年,CME与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SIMEX)建立了相互冲销系统(Mutual Offset System--MOS)。在相互冲销系统下,在CME建立的MOS头寸可以转移到SGX并且了结(或冲销),反之亦然。当前可进行相互冲销的品种有:欧洲美元、欧洲日元伦敦同业拆借利率(Euroyen LIBOR)、欧洲日元东京同业拆借利率(EuroyenTIBOR)、日本政府债券四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智勇  刘任重  
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杠杆效应等因素的存在,蕴含着大量的风险。我国的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刚刚起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机制是促进其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总结国内文献基础上,本文介绍了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国际通行做法,随后分析了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完善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红霞  黄桂芬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已成为现代财务会计前沿性问题 ,本文结合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研究成果 ,重点讨论了衍生金融工具对我国传统会计的冲击 ,并会对我国目前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研究现状 ,提出一些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核算的基本规范。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刘建红  
对金融衍生工具进行课税,主要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所得的性质,二是所得的确定。传统的所得分类已经难以适用于DFIs,而目前世界各国在实践中采取的金融衍生工具课税原则也还存在各种问题。鉴于此,笔者提出了合约当事人课税原则。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金融衍生商品交易管理的经验与教训──从巴林银行事件看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的管理[编者按]1995年初,巴林银行倒闭事件震惊了世界。此后,世界新闻界对这一事件做了大量报道。至1995年底以前,新加坡政府发表了关于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官委清盘人的稽查报告书...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孙恒  
文章结合会计计量的基本理论,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属性入手,认为应当采用公允价值作为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并提出了推进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广泛应用的具体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慧  刘益平  赵香香  
伴随银行业金融创新的浪潮,衍生金融工具必将在我国蓬勃发展,对于这匹高风险的野马,如何采用适当的会计处理方法对其进行风险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计量、披露的探讨,试图给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赵锡军  顾苏秦  
本文探讨了金融衍生工具运用带来的收益性质认定、税基认定、征税时间确定等方面的税收难题,分析了现有处理方法的不适应,提出了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税制的构建设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