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09)
2023(13263)
2022(11442)
2021(10800)
2020(9178)
2019(20986)
2018(20563)
2017(39904)
2016(21577)
2015(24419)
2014(24262)
2013(24013)
2012(22197)
2011(19849)
2010(20110)
2009(18816)
2008(17550)
2007(15338)
2006(13475)
2005(11940)
作者
(62582)
(51658)
(51277)
(48737)
(33020)
(24742)
(23409)
(20306)
(20009)
(18567)
(17860)
(17518)
(16295)
(16257)
(16147)
(15975)
(15361)
(15292)
(14864)
(14795)
(12811)
(12766)
(12637)
(11894)
(11576)
(11563)
(11529)
(11355)
(10490)
(10272)
学科
(79860)
经济(79760)
(61212)
管理(60997)
(50188)
企业(50188)
方法(38266)
数学(33031)
数学方法(32633)
中国(28826)
(28330)
金融(28328)
(27158)
银行(27112)
(26095)
(23187)
(21354)
(20302)
业经(18731)
(18705)
地方(17791)
(15939)
财务(15875)
财务管理(15840)
理论(15723)
企业财务(15112)
农业(14575)
(14575)
贸易(14562)
(14152)
机构
大学(304344)
学院(300556)
管理(120166)
(116507)
经济(113622)
理学(103487)
理学院(102329)
管理学(100473)
管理学院(99939)
研究(99749)
中国(82569)
(65051)
科学(62128)
(56470)
(50058)
(48415)
中心(47434)
研究所(45764)
财经(45243)
业大(44813)
(43919)
北京(41448)
(41135)
(39792)
师范(39400)
农业(37881)
(36390)
(36074)
经济学(35085)
财经大学(34062)
基金
项目(207282)
科学(162364)
研究(151391)
基金(150440)
(130751)
国家(129661)
科学基金(111353)
社会(94047)
社会科(89054)
社会科学(89030)
(80393)
基金项目(80294)
自然(73327)
自然科(71623)
自然科学(71603)
自然科学基金(70305)
教育(69153)
(68176)
资助(62512)
编号(62032)
成果(50790)
重点(46210)
(45599)
(43237)
(43053)
课题(42407)
创新(40166)
科研(39861)
教育部(39136)
大学(38826)
期刊
(124927)
经济(124927)
研究(91564)
中国(59403)
学报(48583)
科学(44425)
(43485)
(43361)
金融(43361)
管理(42059)
(41567)
大学(36740)
学学(34502)
教育(33140)
农业(29640)
技术(24441)
财经(21630)
业经(19056)
经济研究(18777)
(18150)
理论(16815)
图书(16046)
实践(15654)
(15654)
问题(15437)
(14828)
科技(14314)
(13980)
技术经济(13630)
现代(13438)
共检索到4455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林欣  
场外衍生品交易中,交易对手违约的风险与市场风险相结合,极其容易导致错向风险。随着危机前场外衍生品交易量的快速增大,在本轮金融危机中,错向风险出现在各种衍生品的交易中,由其造成的损失较大。许多国际组织、市场参与者和监管机构越来越重视对错向风险的防范。不过,对抵押品管理、交易压缩技术、引入中央对手方和采用信用估值调整等这些措施的研究有待深入,以更好地降低错向风险带来的损失。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萌洁  
引发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产品法律风险的原因包括:金融衍生产品销售合同文本存在缺陷;产品风险披露和揭示不充分;金融衍生产品开发设计不合理;对客户实际风险承受能力不了解;司法实践中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强化。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防范法律风险:固定金融衍生产品信息综合披露的形式要件,以防范"重大误解"风险;完善"适格投资人制度"和"专业管理人标准",以防范"显示公平"为由的合同法律风险;建立金融衍生产品研销全过程台账记录机制,以防范举证责任倒置引发的法律风险;提升金融衍生产品创新质效,确立风险递进保护原则,防范法律风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匡霞  
在世界经济国际化的趋势下,企业迫切需要金融衍生品来降低融资成本和防范经营风险。我国金融机构资产流动性和质量普遍较差,盈利结构单一,也需要金融衍生品来提高竞争力和提高资产流动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程大涛  
本文对MBS、CDO和CDS合约的交易资产规模扩大过程及金融市场共用资本理念下的在险价值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基于MBS的金融衍生品构造发售过程中的风险逆向选择机制、交易过程中的系统风险累积机制和风险传导正向反馈机制,并从提高金融市场总剩余、完善市场风险度量体系、整合监管资源三个方面提出了防范市场风险的思路和对我国的启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苟文峰  李丹妮  
文章通过对目前全球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新型金融衍生产品的高风险性和监管缺失研究,认为防范新型金融衍生产品风险必须通过明确界定金融衍生品依托的基础资产标准,强化标的资产质量的基础环节监管;通过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将所有创造风险和掩盖风险的机构都纳入监管的范围之内;同时,应加快对新型金融衍生品风险监管技术的研究,打破分业监管职能,建立统一监管体制,做到监管技术上的全局性、系统性和高效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英英  张勇  吴润衡  
金融衍生品是复杂的金融工具,它面临着各种不同的风险。本文针对金融衍生品风险评价方法比较欠缺这一现状,应用神经网络系统评价模型,提出了金融衍生品风险的评价体系,并进行了实证分析,为从事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相关机构评价金融衍生品的风险度提供了一些依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寇宏  袁鹰  王庆芳  
套期保值是企业经营的重要工具,能够锁定企业的经营成本,规避企业的经营风险。但是,如果套期保值运用不当,则会使企业遭受巨额的损失。本文首先对套期保值的原理及其作用进行基本的介绍,然后,结合我国央企巨亏事件,对套期保值巨亏动因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揭示套期保值的潜在风险及其认识误区。最后,对我国企业的套期保值风险控制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娄欣轩  叶友  
金融衍生工具被发明以来,发生了许多因对其使用不当而导致破产的商业失败案例。随着美国橘郡的破产,随着巴林银行、中航油、法国兴业银行一个个庞大商业帝国的巨亏甚至坍塌,伴随着新闻媒体的极力渲染,金融衍生工具被视为洪水猛兽。人们似乎忘记了,金融衍生工具被创造出来并且获得迅猛发展,是因为其卓越的避险功能。在风险和不确定性日益膨胀的今天,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规避风险、套期保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胡建平   吴华  
国际清算银行(BIS)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定义:"金融衍生工具是一种金融合约,其价值取决于基础资产价格。它并不需要对基础标的资产支付全部本金。它是交易双方根据基础资产的价格或收入进行偿付的合同,但并不一定要进行现金交割和变更基础资产的所有权。"金融衍生工具,作为重要的风险管理手段,随着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的发展而日益引人注目。金融衍生工具业务已成为整个金融市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然而,金融衍生工具在推动了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同时,也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的风险。近年来,一系列震动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赵旭  李浩  
本文使用2007~2011年半年度衍生品相关经营数据,对中国上市银行衍生品使用动机及其对银行风险、价值的影响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银行规模、资本充足率是银行衍生品使用的主要影响因素,银行规模假说、监管与市场约束假说得到验证。使用外汇衍生品将降低市场和汇率风险,而使用利率衍生品反而增加银行风险。规模大的银行使用衍生品面临的市场风险和利率风险暴露更多,具有风险管理意识的银行合理使用利率、汇率等衍生品能够降低银行利率、外汇风险等内生性风险,有利于银行价值提升,而外汇风险与银行价值呈内在互动因果关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钱瑞梅  杨星  
作为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新事物,以石油为基本核心产品的能源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对于各国的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和政治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吸纳社会闲散资金,其发展对于完善市场结构,充分发挥市场功能,扩大市场规模,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国外发达的能源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现状和我国目前的起步情况,进一步分析了这一新兴市场的价格风险特征,为有效的风险管理打下了理论基础。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叶林良  
本文结合美国次贷危机,分析了金融衍生品在次贷危机中所起的作用,并分别以AIG危机、雷曼兄弟破产为案例,具体分析了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研究表明,无节制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是AIG、雷曼兄弟事件的最直接原因。此外,还总结了美国此次危机的风险管理措施,并结合引发次贷危机的各种原因,提出了有关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的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朝晖  李路垚  李安文  
与日益凸显的信用风险相比,我国金融市场风险分担机制的建设相对滞后,中国在发展具备强大信用风险转嫁功能的信用衍生品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和困难。以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中的"高盛欺诈案"为例,通过梳理案情,剖析涉案信用衍生品的设计,从各涉案主体角度出发,分析其间利益诉求,研究合成担保债务凭证(Synthetic 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Synthetic CDO)、公司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 CDS)等信用衍生产品在实际运用中所隐含的风险,并总结经验教训,探讨中国应如何防范信用衍生品风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志鹏  袁志玉  
文章以商业银行OTC金融衍生品为研究对象,利用实际市场数据对OTC产品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与当期收益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OTC金融衍生品的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有一定的相关性。一是信用状况是场外金融衍生品当期收益率的影响因子;二是产品期限与场外金融衍生品的当期收益率显著相关;三是信用状况与基准利率共同影响场外金融衍生品的当期收益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猛  
金融衍生产品可谓此次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此次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监管当局都在探索对金融衍生品市场加强监管。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各国衍生品监管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梳理了各国监管当局提出的衍生品监管改进措施,并分析了这些措施的改革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