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75)
- 2023(19254)
- 2022(15653)
- 2021(14537)
- 2020(12479)
- 2019(28647)
- 2018(27930)
- 2017(53571)
- 2016(28517)
- 2015(32419)
- 2014(31815)
- 2013(31994)
- 2012(29527)
- 2011(26327)
- 2010(26485)
- 2009(25122)
- 2008(24543)
- 2007(21957)
- 2006(18909)
- 2005(17398)
- 学科
- 济(127007)
- 经济(126876)
- 业(104070)
- 管理(93888)
- 企(91891)
- 企业(91891)
- 方法(60216)
- 数学(50842)
- 数学方法(50343)
- 财(39668)
- 中国(37266)
- 农(36727)
- 业经(35201)
- 融(30950)
- 金融(30946)
- 制(29579)
- 银(29254)
- 银行(29226)
- 行(28129)
- 务(27865)
- 财务(27814)
- 财务管理(27759)
- 企业财务(26425)
- 农业(25585)
- 贸(25041)
- 贸易(25019)
- 易(24412)
- 地方(22828)
- 技术(21315)
- 理论(20719)
- 机构
- 学院(409934)
- 大学(408806)
- 济(180882)
- 经济(177409)
- 管理(164600)
- 理学(141211)
- 理学院(139865)
- 管理学(137856)
- 管理学院(137103)
- 研究(133931)
- 中国(111484)
- 财(85998)
- 京(84715)
- 科学(75299)
- 财经(68335)
- 所(65486)
- 农(65476)
- 中心(64088)
- 经(62193)
- 江(61378)
- 研究所(58799)
- 业大(56302)
- 经济学(56256)
- 北京(53389)
- 农业(51313)
- 经济学院(50944)
- 财经大学(50750)
- 州(48864)
- 院(48413)
- 范(47868)
- 基金
- 项目(267035)
- 科学(213044)
- 基金(197804)
- 研究(197362)
- 家(170049)
- 国家(168634)
- 科学基金(147397)
- 社会(128634)
- 社会科(122286)
- 社会科学(122256)
- 基金项目(103698)
- 省(102905)
- 自然(93869)
- 自然科(91809)
- 自然科学(91785)
- 教育(91148)
- 自然科学基金(90255)
- 划(85902)
- 资助(81722)
- 编号(78892)
- 成果(62878)
- 部(60781)
- 重点(59682)
- 创(57969)
- 发(57028)
- 国家社会(54262)
- 课题(53802)
- 创新(53664)
- 教育部(53080)
- 人文(51615)
- 期刊
- 济(197324)
- 经济(197324)
- 研究(123227)
- 中国(80936)
- 财(70359)
- 管理(63954)
- 农(59517)
- 学报(55828)
- 科学(54836)
- 融(51914)
- 金融(51914)
- 大学(44007)
- 学学(41801)
- 农业(40299)
- 教育(38327)
- 技术(37666)
- 财经(34580)
- 经济研究(32072)
- 业经(31581)
- 经(29782)
- 问题(25444)
- 业(24506)
- 贸(23033)
- 技术经济(22831)
- 统计(21577)
- 国际(20561)
- 世界(20456)
- 策(19829)
- 财会(19795)
- 理论(19378)
共检索到620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峰 颜忠宝 张甜甜
以"法与金融学"思想为基础,选取2007~2018年中国跨境投资企业为样本,手工构建"金融衍生品监管指数"作为监管法律的代理变量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金融衍生品监管政策能促进我国企业的跨境投资水平提升,即存在"激励效应";长期来看,金融衍生品监管对民营企业跨境投资的正向影响作用更大,但短期内金融衍生品监管对国有企业的正向作用更大;股权过于集中,会促使金融衍生品监管对跨境投资产生抑制作用,而股权制衡可促进衍生品监管对跨境投资发挥正向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衍生品监管通过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和缓解融资约束这两条渠道来最终影响企业跨境投资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成 蔡达建 张炜
文章依据逆向选择理论构建模型对美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金融衍生品OTC市场存在逆向选择,在OTC市场不是以优质产品退出市场的形式直接表现,而是以低质量产品大量进入高质量产品"蜕变"为低质量产品的隐蔽形式来完成,是引发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针对金融衍生品市场逆向选择问题,需要加强对金融衍生品OTC市场的制度约束,提高市场的准入标准,精细金融衍生品的标准化程度,加强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金融监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猛
金融衍生产品可谓此次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此次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监管当局都在探索对金融衍生品市场加强监管。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各国衍生品监管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梳理了各国监管当局提出的衍生品监管改进措施,并分析了这些措施的改革效果。
关键词:
金融市场 金融衍生品 风险监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雯 谭燕芝
本文拟建立不完全信息动态监督博弈,分析各种博弈均衡的约束条件,针对性地调整相关变量大小,从而提高金融监管机构的可置信的监管威胁,有效降低银行违规操作概率,扩大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合法参与衍生品投资的范围,实现改革的预期目标,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关键词: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金融衍生品 监管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谭燕芝 文慧 毛军民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晗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国际金融领域金融衍生产品的迅速发展已经给传统金融监管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监管方式和手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我国工商企业和金融机构对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参与程度正日益加深 ,因此 ,探讨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监管非常必要。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金融衍生产品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峰 田彦花 马光明
“一带一路”倡议和“走出去”战略深化加速了外汇衍生品市场发展,而加强外汇衍生品监管是其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以2007—2019年中国A股跨境投资企业为样本,基于创新性构建的“企业层面外汇衍生品监管指数”(FFDRI),研究了外汇衍生品监管对企业信用评级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外汇衍生品监管与企业信用评级正相关,即加强外汇衍生品监管能有效促进企业信用评级提升,且这种提升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外汇衍生品监管对企业信用评级产生了“合规效应”、“信号效应”和“管理者过度自信抑制效应”三方面的效应,即外汇衍生品监管是通过减少企业违规行为、增强信息透明度和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来提升企业信用评级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加强外汇衍生品监管可以抑制企业信用评级的调整动机。因此,优化衍生品监管法规、倡导套期保值原则、提高评级机构违规成本和增加衍生品交易信息透明度是外汇衍生品市场健康发展和提升企业信用评级的关键。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罗伯川
文章认为金融衍生品是一把"双刃剑",既有避险功能,又有放大风险的作用,不能因为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而停止金融衍生品的发展;文章指出应从完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角度继续发展衍生品市场,充分发挥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基本功能;并认为可从建立市场准入和风险救援等制度、控制金融衍生品的派生能力和杠杆比率、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加强一线监管和内部约束等方面进一步加强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以促进其基本功能的有效发挥。
关键词:
金融衍生品 市场监管 基本功能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娟
次贷危机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争议不断,相应的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上出现了以宏观审慎和逆周期为主要内容的监管思路。本文借鉴控制过程理论中的超调量概念,构建了广义预测算法,通过实验,发现该算法能够平衡超调量调整中时间短时会出现大幅度波动的矛盾,提出了基于控制超调量概念的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思路。同时,用超调量概念分析和解释了宏观审慎和逆周期理论,并对其进行了风险的波动时间和幅度匹配上的升华。
关键词:
超调量 金融衍生品市场 监管
[期刊] 征信
[作者]
殷林森 汤偲仪
信用衍生品是商业银行转移信用风险的重要风险管理工具,但在信用风险转移过程中易导致商业银行弱化贷款审查监督力度,形成道德风险。通过构建商业银行与金融监管机构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分析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与商业银行道德风险行为间的博弈均衡状态以及影响该状态的因素,建议监管机构应加大对商业银行道德风险行为的惩罚力度,并视商业银行道德风险行为产生超额收益的大小合理调整其监管频次。
关键词:
信用衍生品 博弈均衡 金融监管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赵峰 刘远 程悦
本文通过手工查阅96部金融衍生品监管法规,构建中国"金融衍生品监管指数"(FDRI),并以2007—2016年中国上市跨境投资企业为样本,探究金融衍生品监管对中国企业外汇风险对冲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从长期来看,金融衍生品监管会促进企业做外汇风险对冲,存在"鞭策效应";从短期来看,金融衍生品监管会抑制企业做风险对冲,存在"抑遏效应";较强的外部审计监督会弱化衍生品监管与外汇风险对冲的影响关系。按所有制性质不同,发现衍生品监管与外汇风险对冲的影响关系在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所处地区市场化程度越高、跨境投资规模越大、企业成长性越高,金融衍生品监管对企业外汇风险对冲影响越显著;考察两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效应,发现危机期间出台的监管政策在短期存在"抑遏效应",在长期存在"鞭策效应"。本文结论对于政府评估金融衍生品监管政策效果和企业合理利用外汇衍生品管控风险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智勇 刘任重
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杠杆效应等因素的存在,蕴含着大量的风险。我国的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刚刚起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机制是促进其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总结国内文献基础上,本文介绍了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国际通行做法,随后分析了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完善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建议。
关键词:
场外金融衍生品 政府监管 自律监管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祁东
伴随着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完善对其监管显得日益重要。本文基于对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及监管现状的分析,针对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场外金融衍生品 监管 对策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货币信贷处课题组 易寿生 涂德君
近年来,全球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快速发展及次贷危机的爆发暴露出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缺陷和风险管理的不足。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如何构建有效的监管体系确保市场健康发展成为我国金融市场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该文立足于当今国际场外衍生品市场的监管实践,以次贷危机为视角分析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体系的薄弱、不足及将来的监管动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场外市场 金融衍生品 监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晴
所谓衍生性,是较基础性而言,衍生不可怕,可怕的是衍生的无限性扩张。当金融创新的链条过于冗长时,每一个节点的断裂都会成为整个系统发生瘫痪的随机概率。以本轮金融危机为例,假定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为最原始的基础性产品,通过资产证券化过程派生出的次级抵押贷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