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53)
2023(13051)
2022(10446)
2021(9668)
2020(8231)
2019(18771)
2018(17975)
2017(34492)
2016(17943)
2015(20188)
2014(19556)
2013(19822)
2012(18248)
2011(16428)
2010(16861)
2009(16429)
2008(15871)
2007(14155)
2006(12652)
2005(12049)
作者
(49894)
(41468)
(41199)
(39303)
(26753)
(19800)
(18674)
(16053)
(15944)
(14865)
(14303)
(13848)
(13625)
(13101)
(12981)
(12787)
(12309)
(11990)
(11831)
(11448)
(10473)
(10088)
(9906)
(9483)
(9273)
(9158)
(9147)
(9036)
(8236)
(8183)
学科
(87673)
经济(87568)
(81910)
(75880)
企业(75880)
管理(66841)
方法(36903)
业经(29985)
中国(29241)
(28250)
数学(28249)
数学方法(28052)
(27230)
金融(27230)
(26352)
(24580)
银行(24568)
(23941)
(22093)
(20850)
财务(20823)
财务管理(20808)
企业财务(19764)
农业(19149)
(17246)
贸易(17227)
技术(16943)
(16850)
理论(16847)
(16413)
机构
学院(263532)
大学(262892)
(126650)
经济(124475)
管理(105877)
理学(90070)
研究(89710)
理学院(89277)
管理学(88275)
管理学院(87780)
中国(78205)
(59688)
(55617)
财经(47081)
科学(45869)
(43231)
(42932)
中心(41051)
经济学(40551)
(39495)
(39300)
研究所(38461)
经济学院(36508)
北京(35928)
财经大学(34974)
业大(32192)
(31972)
(31437)
商学(31387)
商学院(31117)
基金
项目(163274)
科学(132147)
研究(124905)
基金(123124)
(104858)
国家(103926)
科学基金(91539)
社会(84651)
社会科(80573)
社会科学(80557)
基金项目(63317)
(61010)
教育(56425)
自然(55471)
自然科(54316)
自然科学(54303)
自然科学基金(53476)
资助(50734)
(50398)
编号(48600)
成果(39237)
(38188)
(37681)
国家社会(36560)
重点(36548)
(36375)
(35729)
创新(34375)
教育部(33969)
(33586)
期刊
(143643)
经济(143643)
研究(88102)
中国(56133)
(49476)
管理(45439)
(39335)
金融(39335)
(37444)
科学(33655)
学报(31324)
大学(26039)
教育(25654)
财经(25203)
农业(25194)
学学(24475)
技术(23923)
经济研究(23813)
业经(22336)
(21951)
问题(18017)
(17064)
(16579)
世界(16446)
技术经济(15923)
国际(15251)
现代(13035)
财会(12510)
商业(12124)
统计(12012)
共检索到4188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剑  
如果金融衍生品定价合理,则金融衍生品将成为公司经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衍生品定价过低,则存在过度需求。本文建立的模型说明,衍生品的合理定价不仅仅与金融市场的因素相关,也与产品市场的行业特征相联系。企业购买金融衍生品时,综合考虑金融市场和产品市场的因素,有利于保持正常需求,避免过度需求。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峰娟  王亚坤  张运来  
2008年,金融海啸引起大宗商品价格的微小变化,却足以使一部分中国企业经历剧烈动荡。投资境外金融衍生品使中信泰富、深南电、东方航空、中国国航、中国远洋、江西铜业等一大批企业遭受巨亏,境外衍生品交易的作用和目的不断受到各方质疑。然而,成熟市场经验表明,金融衍生产品作为避险工具,如果使用恰当只会降低市场风险而不会放大或产生新的风险。我国企业海外金融衍生品巨亏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庞丽艳  王建飞  沈思  
近年来,我国采用多种手段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发展,但总体看房地产业发展仍存在很多问题,如何通过市场经济手段实现房地产业的良性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金融衍生品具有发现价格、管理风险的作用,将其应用于房地产领域,可设计出房地产价格指数金融衍生品。推出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将有利于调控房地产市场,促进房价的理性回归。采用Fabozzi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定价框架,对中房指数衍生品进行定价研究,并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中房指数二手房销售价格指数的期货、期权定价进行实证分析,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成  蔡达建  张炜  
文章依据逆向选择理论构建模型对美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金融衍生品OTC市场存在逆向选择,在OTC市场不是以优质产品退出市场的形式直接表现,而是以低质量产品大量进入高质量产品"蜕变"为低质量产品的隐蔽形式来完成,是引发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针对金融衍生品市场逆向选择问题,需要加强对金融衍生品OTC市场的制度约束,提高市场的准入标准,精细金融衍生品的标准化程度,加强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金融监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琰  
文章在考虑信用状况和基准利率的影响下,通过当期收益率对产品期限、基准利率和信用等级等进行逐步线性回归,建立了OTC金融衍生品的复合因子定价模型,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实证研究表明:复合因子定价模型根据产品期限、利率和信用状况的不同,当期收益率呈非线性变化,主要原因是由于信用状况与产品期限、基准利率三者存在相互影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曲琳琳  林山  
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不断加深,一些企业利用境内外金融衍生品开展了套期保值活动。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能源、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暴跌,各主要货币汇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胡玲敏  
金融衍生品是一种非常专业的投资工具,其杠杆原理决定了其在一定程度上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投资收益,但也可能面临由于投资人运用不当或者过度投机,给企业带来极大的风险造成巨额损失。由美国次贷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王羽  
金融衍生品业务复杂并具有杠杆性,其交易涉及较多主观判断和非理性因素。近年来,随着市场波动加剧和金融市场发展,许多上市公司的这一业务产生巨额亏损。本文运用GONE舞弊模型理论,对上市公司和交易员可能发生舞弊的因子进行分析。根据结果,尝试对注册会计师提出包括始终贯穿舞弊导向思维、高度重视内部控制测试、精准实施实质细节测试和提出建议改进企业管理在内的审计质量提升对策,对注册会计师、上市公司和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均具有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玄  
通过衍生品交易,风险规避者转出风险,各类风险被较高风险管理能力的投资者所承担,风险资源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得到合理配置现代微观经济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资源的最优配置,物质资料市场的功能是配置实物资源,金融市场的功能是配置金融资源。从这个角度出发,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功能则是配置风险资源,以此增强整个金融体系运行的稳定性。金融衍生品自诞生伊始,便饱受质疑,2015年7月我国股票市场的异常波动更是将初生的中国股指期货市场推向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成思危  
本文认为,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条件正在逐渐具备,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是投资者的无知和偏见、政府部门职能转变滞后与专业人才缺乏。文章提出,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品,要根据经济发展的需求、监管的能力及其他条件成熟的程度,稳步培育市场,逐步推出产品,成熟一个,推出一个,巩固一个,并依法、公正、适度地对金融衍生品市场进行监管,同时注意不断促进金融工具和金融制度创新,大力培养德才兼备、既懂理论又有实际操作经验的金融衍生品专业人才。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郑振龙  邓雪春  
文章应用线性多因子模型研究了我国权证的定价能力,发现权证是非冗余的,故对风险资产的收益率有解释能力,且对小公司和价值股的解释能力强于大公司和成长股。文章还利用随机贴现因子的思想,用GMM方法做了稳健性检验。两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得到同样的结论,权证价格中包含定价因素,金融衍生品的发展能提高市场定价效率,使市场趋于完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志鹏  袁志玉  
文章以商业银行OTC金融衍生品为研究对象,利用实际市场数据对OTC产品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与当期收益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OTC金融衍生品的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有一定的相关性。一是信用状况是场外金融衍生品当期收益率的影响因子;二是产品期限与场外金融衍生品的当期收益率显著相关;三是信用状况与基准利率共同影响场外金融衍生品的当期收益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枫  李济广  
金融衍生品市场具有价格发现功能的理由与现实金融市场不符,实证研究也不能证实金融衍生品市场具有价格发现功能。金融衍生品市场总体上没有价格发现功能的原因:第一,期货市场价格不能实现对同期现货价格的合理引领,金融衍生品的期价格发现功能即使存在也没有意义;第二,金融衍生品预测或发现不了未来的现货价格;第三,金融衍生品与基础产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相同,不存在谁引领谁的问题;第四,金融衍生品价格由于其决定因素十分复杂,并不能合理反映基础产品的预期价值;第五,发现金融基础资产的价值或理论价格另有途径,并非是衍生品交易。不少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认为金融衍生品市场具有价格发现功能是由于方法论、认识论错误所致:一是把衍生品价格发现功能当作公理性前提,对于大量不支持金融衍生品具有价格发现功能的计量结果,不是据此对价格发现功能存疑,而是无根据地把价格发现功能的缺失归咎于某种客观原因,不正视实证结果,从而犯了逻辑错误;二是对一些似乎证实了金融衍生品具有价格发现功能的计量结果,把相关关系误当作因果关系,未能将计量分析与事实分析、机理分析结合起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义奇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亟待加快发展近年来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速度迅猛。截至2006年底,全球场内交易的衍生产品名义本金余额达到70.5万亿美元,比2005年底增长了21%;场外衍生产品名义本金余额为415.2万亿美元,比2005年底增长了39%。而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与之相比交易明显不够活跃,如2006年前两季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彩云  
在中国证监会领导下,近年来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建设稳中有进、成果丰硕,初步构建了覆盖多期限国债期货、多品种股指期货以及单市场ETF期权的金融衍生品体系。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水平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资本市场的风险管理需求仍不匹配,与构建更加市场化、更加开发包容的资本市场的总要求仍有不小差距。要建设更具活力、更富弹性的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