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18)
2023(4443)
2022(3638)
2021(3258)
2020(2768)
2019(6200)
2018(5582)
2017(10780)
2016(5551)
2015(6305)
2014(5956)
2013(6084)
2012(5565)
2011(4984)
2010(5235)
2009(5314)
2008(4135)
2007(3696)
2006(3376)
2005(3155)
作者
(15846)
(12974)
(12750)
(12364)
(8175)
(6365)
(5903)
(5160)
(4979)
(4543)
(4446)
(4331)
(4231)
(4227)
(4094)
(3991)
(3793)
(3778)
(3651)
(3618)
(3258)
(3238)
(3084)
(3061)
(2904)
(2896)
(2835)
(2792)
(2672)
(2613)
学科
(24608)
金融(24608)
(21454)
经济(21439)
(21359)
银行(21344)
(20812)
(15804)
管理(14651)
中国(14315)
(13410)
企业(13410)
中国金融(10917)
方法(10150)
(9609)
数学(9558)
数学方法(9490)
(8286)
(6288)
财务(6274)
财务管理(6267)
地方(6194)
企业财务(6068)
(5621)
制度(5616)
业经(5269)
(5214)
教育(4897)
(4534)
事业(4438)
机构
大学(75464)
学院(74086)
(35185)
经济(34230)
中国(27332)
研究(27211)
管理(26159)
理学(22014)
理学院(21830)
管理学(21443)
管理学院(21320)
(17554)
(15281)
(15225)
(15020)
金融(14955)
中心(14733)
银行(14505)
财经(13947)
(13621)
科学(13306)
经济学(12885)
(12767)
(12700)
(12571)
人民(12027)
经济学院(11815)
研究所(11420)
(11177)
国人(10941)
基金
项目(48651)
科学(38039)
研究(36199)
基金(35732)
(30698)
国家(30449)
科学基金(26251)
社会(23795)
社会科(22822)
社会科学(22820)
(19249)
基金项目(17938)
教育(17029)
自然(15970)
资助(15864)
自然科(15646)
自然科学(15641)
(15629)
自然科学基金(15387)
编号(13934)
重点(11413)
成果(11270)
(11081)
(10913)
(10857)
(10758)
国家社会(10373)
课题(10313)
创新(10249)
教育部(9834)
期刊
(35581)
经济(35581)
研究(27282)
(26345)
金融(26345)
中国(18034)
(13372)
(11245)
学报(10474)
科学(9101)
管理(8996)
教育(8728)
大学(8418)
学学(8057)
财经(7255)
(6765)
农业(6724)
(6171)
经济研究(6152)
技术(5551)
理论(4746)
中国金融(4663)
业经(4417)
实践(4280)
(4280)
统计(4097)
问题(3908)
(3644)
卫生(3644)
国际(3635)
共检索到121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萍  
通过构建金融衍生品的ECM-BGARCH模型来估算其套期保值率。研究发现:金融衍生品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的相关性显著;如金融衍生品大宗农产品在价格波动上表现出波动聚集性特点。根据金融衍生品期货和现货市场的套期保值的实证结果,我们认为,要以适度渐进的方式推动我国大宗农产品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需要完善大宗农产品金融衍生品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体系,加快我国大宗农产品金融衍生品的市场国际化步伐,提高我国大宗农产品金融衍生品市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寇宏  袁鹰  王庆芳  
套期保值是企业经营的重要工具,能够锁定企业的经营成本,规避企业的经营风险。但是,如果套期保值运用不当,则会使企业遭受巨额的损失。本文首先对套期保值的原理及其作用进行基本的介绍,然后,结合我国央企巨亏事件,对套期保值巨亏动因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揭示套期保值的潜在风险及其认识误区。最后,对我国企业的套期保值风险控制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王珍  
一、金融衍生品套期保值动机(一)消除价格波动风险Keybes和Hicks认为,期货价格走势与现货价格走势基本一致,并且随着期货合约到期日的临近,期货价格趋同于现货价格,为了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朱萌  
本文以金融机构开展股指期货套期保值业务为例,详细探讨了场内金融衍生产品的会计与税务处理相关问题,重点分析了股指期货空头套期保值操作和公允价值套期所涉及的会计与税务处理,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孟一坤  
近年来,天气风险管理日益受到各界关注。文章利用2007-2012年28个中美城市的天气日数据,将中国直辖市对接到CME Group交易的天气衍生品之标的城市,在数值分析的框架下推导出福利效应模型,通过参数估计和模拟求解,研究中国区域农业在引进天气衍生品套期保值前后的福利变化。通过引入Ornstein-Uhlenbeck过程,使用聚类分析和神经网络方法成功解决了中国农户因缺乏天气衍生工具而难以评价其套期保值福利效应的窘境。研究发现,对中国区域农业来说,引进天气衍生品进行套期保值将带来正的福利效应。且高基本消费量、高需求弹性、高投机者成本系数、低投机者风险规避度、低需求扰动和低供给扰动有利于发生正的福利效应。本文的研究区分了"气候"与"天气",丰富了对"绿色金融"的认识,并为从福利改善角度评估引入天气衍生品的政策效果作出基础性研究。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汤谷良  夏怡斐  
此次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借助于全球经济贸易网络逐渐渗透并蔓延到各实体经济之中。不同的企业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影响是各异的,其应对危机的能力和能够承担的风险水平也各不相同。而造成这些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内在实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强弱。基于此,自本期起,本刊将通过对中外企业案例进行总结的系列文章,分析企业在金融危机中的财务应对策略、得失与启示,以帮助企业安全"过冬"。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任帆  
本文在科学区分套期保值与投机的基础上,对比研究了外汇衍生品套期保值与投机公司的所有权属性和交易特征,实证发现套期保值组公司外汇衍生品交易损益显著差于投机组公司,套期保值组公司的衍生品交易损益低尾部分长于投机组公司。作者认为无论是套期保值还是投机,衍生品交易方向失败都会给公司带来损失,国务院国资委的规定在控制国有企业投机风险的同时也抑制了企业把握市场涨跌趋势和承担风险的积极性。建议股东除了关注企业到底是在从事套期保值还是投机以外,还应该考察衍生品交易给企业创造的利润大小和一旦交易方向失败企业的资金承受能力和风险控制准备措施。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广慧  
面对干散货航运运价波动,货主或者航运企业需要通过适当的方法进行风险管理,通过航运运费衍生品进行套期保值是一种主要的风险控制方法。本文采用GC-MSV、在最小方差准则下,研究了中国沿海煤炭运费衍生品的套期保值效果,估计了最优静态套期保值率和动态套期保值率,并与其他不同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从套期保值效果看,动态调整的GC-MSV模型优于其他模型,通过套期保值能降低20%~40%的波动率。尽管对资产方差降低的作用有限,沿海煤炭运费衍生品依然能够起到一定的对冲风险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韵捷  陈金海  曲林迟  
基于2011年至2014年的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欧洲航线当月合约周收盘价和周现货价格,采用GC-MSV和DCC-MSV模型,在最小方差准则下,研究SCFI衍生品的最优动态套期保值比率和动态套期保值策略下的套期保值效果。研究发现,集装箱运费衍生品的最优套期保值率在0.42—0.45之间,套期保值能降低23%—31%的方差,效果优于Nave和OLS策略;对比国外航运衍生品,其最优套期保值率处于中游水平,套期保值效果排名相对滞后;对比其他期货品种,其套期保值功能不如金融期货、金属期货和能源期货,但好于农产品期货。基于以上实证结果,提出提升集装箱运费衍生品套期保值效率的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丁林江  
研究时间序列方法和衍生品定价模型在套期保值中的应用以及比较其套期保值有效性问题,不仅可以解决套期保值比率的计算问题,而且能够为我国铜企业的套期保值业务提供有理论指导并且切实可行的套期保值方法。本文从马柯维茨投资组合理论出发,把时间序列方法和衍生品定价模型运用到我国铜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并实证比较分析了两种方法在样本内和样本外的套期保值效果。结果显示:在样本内和样本外,由于考虑了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协整关系,ECM-BGARCH模型比衍生品定价模型具有更好的套期保值效果。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很荣  吴冲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成  蔡达建  张炜  
文章依据逆向选择理论构建模型对美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金融衍生品OTC市场存在逆向选择,在OTC市场不是以优质产品退出市场的形式直接表现,而是以低质量产品大量进入高质量产品"蜕变"为低质量产品的隐蔽形式来完成,是引发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针对金融衍生品市场逆向选择问题,需要加强对金融衍生品OTC市场的制度约束,提高市场的准入标准,精细金融衍生品的标准化程度,加强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金融监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燕明  
论我国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监管制度周燕明金融衍生品市场既是投机的场所,又是风险规避的港湾,因其财务杠杆性和虚拟性,如果管理不善就会掀起惊涛骇浪,造成巨大损失,原上海万国证券公司在家喻户晓的“327”事件中倾覆就是因风险控制不严而引起的。有效的监管制度(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义奇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亟待加快发展近年来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速度迅猛。截至2006年底,全球场内交易的衍生产品名义本金余额达到70.5万亿美元,比2005年底增长了21%;场外衍生产品名义本金余额为415.2万亿美元,比2005年底增长了39%。而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与之相比交易明显不够活跃,如2006年前两季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枫  李济广  
金融衍生品市场具有价格发现功能的理由与现实金融市场不符,实证研究也不能证实金融衍生品市场具有价格发现功能。金融衍生品市场总体上没有价格发现功能的原因:第一,期货市场价格不能实现对同期现货价格的合理引领,金融衍生品的期价格发现功能即使存在也没有意义;第二,金融衍生品预测或发现不了未来的现货价格;第三,金融衍生品与基础产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相同,不存在谁引领谁的问题;第四,金融衍生品价格由于其决定因素十分复杂,并不能合理反映基础产品的预期价值;第五,发现金融基础资产的价值或理论价格另有途径,并非是衍生品交易。不少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认为金融衍生品市场具有价格发现功能是由于方法论、认识论错误所致:一是把衍生品价格发现功能当作公理性前提,对于大量不支持金融衍生品具有价格发现功能的计量结果,不是据此对价格发现功能存疑,而是无根据地把价格发现功能的缺失归咎于某种客观原因,不正视实证结果,从而犯了逻辑错误;二是对一些似乎证实了金融衍生品具有价格发现功能的计量结果,把相关关系误当作因果关系,未能将计量分析与事实分析、机理分析结合起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