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69)
2023(8676)
2022(6460)
2021(5794)
2020(4694)
2019(10545)
2018(10118)
2017(20208)
2016(10476)
2015(12128)
2014(11951)
2013(11724)
2012(10610)
2011(9343)
2010(9863)
2009(9540)
2008(8656)
2007(7968)
2006(7289)
2005(7222)
作者
(29924)
(24500)
(24207)
(23199)
(15749)
(11602)
(11231)
(9813)
(9283)
(8761)
(8302)
(8273)
(7909)
(7845)
(7734)
(7662)
(7250)
(7076)
(7029)
(6841)
(6162)
(6107)
(5773)
(5631)
(5595)
(5525)
(5375)
(5353)
(4974)
(4830)
学科
(42966)
经济(42923)
(29266)
(28709)
金融(28709)
管理(27961)
(25416)
银行(25405)
(24699)
(23366)
企业(23366)
中国(22187)
(15755)
方法(15298)
(13315)
数学(13150)
数学方法(13072)
(13026)
业经(11715)
中国金融(11277)
(10559)
贸易(10544)
地方(10374)
(10318)
(9233)
(8908)
财务(8883)
财务管理(8860)
农业(8695)
企业财务(8541)
机构
大学(148427)
学院(146590)
(67050)
经济(65456)
管理(53158)
研究(52782)
中国(49806)
理学(43857)
理学院(43443)
管理学(42810)
管理学院(42537)
(34403)
(31670)
中心(26905)
财经(26640)
科学(26141)
(25356)
(24255)
(23121)
经济学(22616)
(22560)
(22527)
(22313)
研究所(22214)
金融(21913)
银行(21598)
北京(20555)
经济学院(20369)
财经大学(20049)
(20020)
基金
项目(89590)
科学(70624)
研究(69072)
基金(65448)
(55636)
国家(55175)
科学基金(47698)
社会(44841)
社会科(42754)
社会科学(42743)
(34043)
基金项目(33509)
教育(31518)
编号(28455)
自然(28409)
(28257)
自然科(27831)
自然科学(27825)
自然科学基金(27354)
资助(26924)
成果(23943)
重点(20447)
(20149)
(20127)
课题(20079)
国家社会(19129)
(19019)
(18788)
(17938)
创新(17864)
期刊
(77177)
经济(77177)
研究(52868)
(38271)
金融(38271)
中国(35142)
(26713)
(21717)
管理(20332)
学报(19142)
科学(17605)
教育(17200)
大学(15690)
学学(14650)
财经(14238)
农业(13822)
经济研究(12446)
(12137)
业经(11373)
技术(11242)
国际(11040)
问题(10110)
(9916)
理论(9147)
世界(8380)
实践(8153)
(8153)
(7545)
(7467)
现代(6820)
共检索到2477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臻  吴锐  
随着金融信息技术的发展,衍生品自动化交易越发频繁,交易速度大大提高、交易系统也变得日益复杂。自动化交易带来的风险也频繁发生,且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对此,在总结欧美金融衍生品市场自动化交易监管体系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先进的金融衍生品监管经验,并结合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自动化交易监管的现实,提出三个方面的改进建议:一是优化自动化交易的技术系统,二是加强自动化交易的风险管理,三是设定价格区间限制或动态价格限制。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巴曙松  尹煜  
金融衍生品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短短40年左右时间的发展,已经在金融经济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金融衍生品的出现,主要是为了满足投资者规避风险的需求,同时具有价格发现和繁荣市场的作用,但是其同时也带来了高杠杆程度、容易滋生和传播风险、误导价格和破坏市场等问题。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不但使金融衍生品市场受到重创,而衍生品的不当创新更被认为在危机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危机爆发后至今,主要发达国家和巴塞尔委员会等国际监管机构,针对衍生品的监管理念和方法,努力进行变革,核心是使金融衍生品的监管趋于全面、严格,并重视系统性风险。对我国而言,在金融衍生品尚未蓬勃发展的情况下,如何对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荣芳  毛焱  吴民  
随着场外金融衍生产品的迅猛发展,如何完善其外部监管,维持国际金融市场稳定又不损害市场效率,已成为国际金融领域的一个重大课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斯文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场外衍生品备受争议,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的缺失被指责是导致本次危机的主要原因,加强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因此成为后危机时代全球金融改革的重点。本文从场外衍生品市场的风险特征出发,通过分析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和地区场外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改革措施,提出完善我国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谭燕芝  
国际金融衍生品交易规模日益扩大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引起学者们的普遍关注。本文区分治理机制的不同发展阶段,构建了监管向治理演进的模型。总结当前国际金融衍生品交易监管的理论和现状,提出治理机制多元性和互补性特点以及国际金融衍生品复杂性和多样性推动着监管机制必定向着更有效的治理机制演进,达到低成本的有效治理。有效治理的途径是各国国内监管制度的日趋完善、各国广泛的合作以及国际组织的治理。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谭燕芝  文慧  毛军民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晗  王玮  
本文阐述了美国外汇衍生品市场的监管体制,介绍了与外汇衍生品监管相关的法案和判例,对场外和场内外汇衍生产品监管的区别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目前开展外汇衍生品及其监管现状。本文建议,未来我国货币衍生产品的监管要注意从国家层次立法和明确监管部门的职责划分。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燕明  
论我国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监管制度周燕明金融衍生品市场既是投机的场所,又是风险规避的港湾,因其财务杠杆性和虚拟性,如果管理不善就会掀起惊涛骇浪,造成巨大损失,原上海万国证券公司在家喻户晓的“327”事件中倾覆就是因风险控制不严而引起的。有效的监管制度(外...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货币信贷处课题组  易寿生  涂德君  
近年来,全球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快速发展及次贷危机的爆发暴露出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缺陷和风险管理的不足。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如何构建有效的监管体系确保市场健康发展成为我国金融市场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该文立足于当今国际场外衍生品市场的监管实践,以次贷危机为视角分析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体系的薄弱、不足及将来的监管动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姚远  冉鹏  
商品场外衍生品市场,或称OTC市场,泛指期货交易所之外从事商品远期、商品互换、商品期权等衍生品交易,交易标的有贵金属和基础金属、原油和其他石油产品、天然气、海运费、天气指数等。场外衍生品市场和商品期货市场的差别主要在于多为非标准化合约,用以满足投资者的个性化需求,主要采用协议转让等交易方式。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法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凤元  
随着国内金融衍生市场的兴起,是否对衍生品交易进行征税以及如何征税的问题提上了日程。本文对全球成熟市场衍生品课税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对比,对国内衍生品的税收设计和管理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乔兆容  李自然  
目前,我国众多大宗商品交易场所不仅经营传统意义上的现货,还引入了大量合同交易,如中远期合同交易、现货递延合同交易等业务。按照国际惯例,这些合同都属于衍生品。衍生品交易,特别是在部分标准化产品引入集中交易机制后,具有金融属性。它虽然对地方集聚金融资源、促进商品价格发现等方面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但也时有发生被非善意机构或个人利用,进行投机和价格操纵,侵吞客户资金、携款潜逃等情况,极易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凤元  
随着衍生品市场的发展,金融衍生品业务将逐渐成为银行的主导业务之一。本文归纳和梳理了银行参与金融衍生品投资的目的,以及金融衍生品表外业务对银行风险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市场关于衍生品导致银行风险增加的观点是有偏见的,希望能对银行和监管机构的政策设计提供借鉴。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晓凌  陈华敏  
在以市场风险披露为基础的衍生交易监管政策下,SEC的“305规则”体制由定量、定性信息披露要求与前瞻性信息披露的安全港规则有机构成。我国应当借鉴先进的风险监管规则,构建创新的衍生工具市场风险披露法律框架,并解决好创新规则实施过程中的成本-收益权衡问题、收益波动性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成  蔡达建  张炜  
文章依据逆向选择理论构建模型对美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金融衍生品OTC市场存在逆向选择,在OTC市场不是以优质产品退出市场的形式直接表现,而是以低质量产品大量进入高质量产品"蜕变"为低质量产品的隐蔽形式来完成,是引发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针对金融衍生品市场逆向选择问题,需要加强对金融衍生品OTC市场的制度约束,提高市场的准入标准,精细金融衍生品的标准化程度,加强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金融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