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33)
- 2023(16588)
- 2022(14286)
- 2021(13364)
- 2020(11105)
- 2019(25248)
- 2018(25014)
- 2017(47921)
- 2016(25853)
- 2015(28904)
- 2014(28683)
- 2013(28386)
- 2012(26207)
- 2011(23558)
- 2010(23860)
- 2009(22334)
- 2008(20983)
- 2007(18612)
- 2006(16660)
- 2005(15227)
- 学科
- 济(100537)
- 经济(100434)
- 管理(70232)
- 业(68660)
- 企(56410)
- 企业(56410)
- 方法(40421)
- 银(35268)
- 银行(35121)
- 中国(34982)
- 数学(34377)
- 数学方法(33991)
- 行(33481)
- 融(31852)
- 金融(31850)
- 农(27873)
- 制(27725)
- 地方(27161)
- 财(25349)
- 业经(24513)
- 学(21435)
- 农业(19119)
- 贸(19037)
- 贸易(19016)
- 易(18307)
- 理论(17804)
- 务(16534)
- 财务(16458)
- 财务管理(16429)
- 度(16124)
- 机构
- 学院(353344)
- 大学(352468)
- 济(139827)
- 管理(136547)
- 经济(136368)
- 研究(121852)
- 理学(116115)
- 理学院(114818)
- 管理学(112834)
- 管理学院(112211)
- 中国(103184)
- 京(76485)
- 科学(74432)
- 财(66198)
- 所(61619)
- 农(60077)
- 中心(58345)
- 研究所(55715)
- 江(54500)
- 财经(51958)
- 业大(51377)
- 北京(49003)
- 范(47508)
- 经(47076)
- 师范(47016)
- 农业(46687)
- 州(45577)
- 院(44071)
- 经济学(41822)
- 银(39292)
- 基金
- 项目(235269)
- 科学(183806)
- 研究(174686)
- 基金(167924)
- 家(145469)
- 国家(144167)
- 科学基金(123525)
- 社会(108091)
- 社会科(102402)
- 社会科学(102378)
- 省(93488)
- 基金项目(88907)
- 教育(80240)
- 自然(79531)
- 划(78157)
- 自然科(77650)
- 自然科学(77628)
- 自然科学基金(76194)
- 编号(73033)
- 资助(69651)
- 成果(59482)
- 发(53731)
- 重点(52838)
- 部(50916)
- 课题(50768)
- 创(49282)
- 创新(45892)
- 项目编号(45042)
- 科研(44697)
- 教育部(43734)
- 期刊
- 济(160856)
- 经济(160856)
- 研究(112209)
- 中国(77167)
- 融(59340)
- 金融(59340)
- 农(55535)
- 学报(54145)
- 管理(50885)
- 科学(50210)
- 财(49629)
- 教育(43782)
- 大学(41013)
- 学学(38438)
- 农业(36389)
- 技术(30417)
- 业经(27415)
- 财经(25122)
- 经济研究(25102)
- 经(21299)
- 问题(19814)
- 理论(19275)
- 图书(19262)
- 业(18577)
- 实践(17830)
- 践(17830)
- 科技(16711)
- 商业(16453)
- 现代(16130)
- 技术经济(16123)
共检索到552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依布拉音·巴斯提
现代小微信贷业务(简称"小微贷"业务)始于孟加拉国的格莱民银行,该银行成立于1972年,是世界上第一家向贫困群体提供贷款的乡村银行。我国的小微信贷业务始于1993年,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加大了对该领域研究。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结构多元化和创新性的问题,对于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增进社会和谐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利润不断被挤压,浮动利率的实施、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等金融创新手段不断挑战传统的利润源泉。同时,城市商业银行大规模兴起,同行之间的竞争日益激
关键词:
金融衍生产品 金融创新 小微贷款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金石
衍生品业务是商业银行管理自身经营风险和满足客户风险管理需求的重要业务。美国商业银行的衍生品业务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舆论普遍认为,缺少监管、过度繁荣的场外衍生品业务加剧了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对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危机过后,美国及全球的监管机构加强了对衍生品业务,特别是场外互换类业务(Swap)的监管,以提升交易的透明度、减少投机交易、降低系统性风险。在更加完备的监管体系下,美国商业银行的衍生品业务缩减规模、调整结构,风险持续降低,整体呈现较为健康的发展势头。
关键词:
美国商业银行 全球金融危机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俞越 孙昉
新世纪以来,国际场内衍生品市场蓬勃发展,期货品种不断推陈出新,成交量与日俱增。由于国际OTC金融衍生品市场透明度极低、流动性不足和监管缺失的痼疾随着次级债危机的爆发而愈发明显,使得越来越多的国际商业银行将中间业务中衍生品业务的重点,由OTC市场传向了透明度更高、流动性更强,监管更加有力的交易所交易的场内金融衍生品市场。
关键词:
商业银行 OTC市场 中间业务 流动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胡阳 李艺凡 王欣然
近年来,许多中国企业从事金融衍生品交易受到重创并陷入财务困境,给相关银行带来巨大的信贷风险。本文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角度,首先探讨了企业利用金融衍生品进行套期保值的积极意义以及该业务一旦转化为投机给企业带来的巨大风险,发生这种转化的关键原因是其内部控制失效。商业银行不应对正常套期保值的企业"惜贷",但必须对涉及金融衍生品交易的企业贷款提高风险意识,一方面要严格监控贷款企业的相关内部控制机制,另一方面也要建立银行自身与衍生品交易企业贷款有关的内部控制机制,这一机制包括事前防范、事中监控和事后处理三个方面。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卓凡
针对金融衍生业务特点和当前全球金融危机背景,本文就如何发展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业务进行了理性分析。从商业银行发展金融衍生业务的必要性和业务现状入手,从金融创新和风险监管角度提出了培育外部环境、加强商业银行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能力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外部监管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金融衍生业务 理性思考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英
本文从碳排放权经济学入手,深入分析碳金融衍生品交易结构,对全球主要碳金融衍生品交易体系及交易所进行了具体介绍,并结合国际碳金融市场的现状,得出构建我国碳金融市场、提升在碳金融产业链中地位的启示。
关键词:
碳金融 衍生品 发展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李黎 张羽
利用18家美国银行控股公司2005年第2季度~2008年第3季度的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考察金融衍生品交易行为对商业银行收益和风险的影响,在对银行持有衍生品头寸目的加以区分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整体上、分类样本以及次贷危机前后金融衍生品交易行为对美国银行控股公司收益和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体上非交易衍生品面值规模越大,银行的收益越大,但增加了银行的整体风险;相对于主导型银行,参与型银行可能持有更多的衍生品投机头寸,从而增大了自身的系统风险;美国银行控股公司在次贷危机前相对于危机后持有更多的衍生品投机头寸,从而增大了自身的系统风险;商业银行使用金融衍生品行为是一柄双刃剑,如果商...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马龙达
美联储加息在2023年进入下半场,叠加国际变局等相关因素,预计金融市场依旧保持较大的波动性。文章展望了国内银行间衍生品市场在此背景下的发展方向: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衍生品的客户实需增加、非美货币对衍生品得到新的发展机遇、金融机构采用利率衍生品对冲利率风险需求增加。
关键词:
发展展望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姜浩 曾宪岩
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改善民生水平,有效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具有重要意义,发展小微金融业务也是商业银行应对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挑战的重要手段。但传统服务模式下,小微企业金融业务存在风险大、成本高、收益低等问题,商业银行需要运用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推动业务转型,实现小微企业金融业务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小微金融 金融科技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炜
金融衍生品犹如一把"双刃剑",既有繁荣资本市场、规避风险的功能,同时也具备风险传播的作用,如果监管缺位就可能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本文以美国次贷危机为鉴,通过深入分析金融衍生品的风险放大机制,提出发展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建议。
关键词:
次贷危机 金融衍生品 风险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义奇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亟待加快发展近年来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速度迅猛。截至2006年底,全球场内交易的衍生产品名义本金余额达到70.5万亿美元,比2005年底增长了21%;场外衍生产品名义本金余额为415.2万亿美元,比2005年底增长了39%。而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与之相比交易明显不够活跃,如2006年前两季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彩云
在中国证监会领导下,近年来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建设稳中有进、成果丰硕,初步构建了覆盖多期限国债期货、多品种股指期货以及单市场ETF期权的金融衍生品体系。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水平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资本市场的风险管理需求仍不匹配,与构建更加市场化、更加开发包容的资本市场的总要求仍有不小差距。要建设更具活力、更富弹性的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妍芳
一、大力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必要性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近年来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总的来看仍处于初级阶段。大力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符合我国经济与金融发展的要求,对完善我国金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英 张征 王震
本文从碳排放权经济学入手,系统阐述碳金融及衍生品市场体系架构,分析当前国际碳现货、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的市场规模、市场主体、交易品种、价格因素等,深入分析碳金融衍生品交易结构。结合我国在国际碳金融市场的现状,得出构建碳金融市场、提升我国在碳金融产业链中地位的启示。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碳金融 衍生品市场 碳排放权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金中夏 张甜甜
信用衍生产品的快速发展虽然只有几年的时间,但是由于其交易量迅速膨胀、创新产品不断涌现、参与交易的机构众多,因此对金融机构乃至整个金融市场的运行方式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市场参与者与监管当局最为关心的问题是:信用衍生品市场发展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如何?此类交易蕴含着哪些风险?如何对这些风险进行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