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40)
2023(7718)
2022(6391)
2021(5705)
2020(4816)
2019(10568)
2018(10019)
2017(19498)
2016(10249)
2015(11475)
2014(11297)
2013(11281)
2012(10443)
2011(9274)
2010(9921)
2009(9994)
2008(8839)
2007(7959)
2006(7115)
2005(6850)
作者
(28369)
(23726)
(23226)
(22461)
(14805)
(11317)
(10746)
(9101)
(8846)
(8424)
(8136)
(7898)
(7645)
(7590)
(7511)
(7374)
(6970)
(6808)
(6707)
(6698)
(5998)
(5708)
(5612)
(5310)
(5301)
(5293)
(5278)
(5220)
(4729)
(4673)
学科
(37206)
经济(37130)
管理(36045)
(33326)
(29442)
企业(29442)
(26686)
金融(26684)
(23691)
银行(23680)
(22984)
(18224)
中国(18171)
(16711)
方法(12786)
(11285)
财务(11258)
财务管理(11237)
(11079)
中国金融(11006)
数学(10944)
数学方法(10854)
企业财务(10781)
业经(10583)
(9985)
体制(9409)
(9136)
制度(9132)
地方(8233)
(7490)
机构
大学(144839)
学院(143253)
(64113)
经济(62529)
管理(52508)
研究(50028)
中国(44969)
理学(44037)
理学院(43609)
管理学(43022)
管理学院(42746)
(35014)
(29955)
财经(26641)
中心(24642)
科学(24621)
(24079)
(23548)
(22805)
经济学(21423)
研究所(20681)
(20100)
财经大学(19937)
(19661)
(19369)
经济学院(19280)
金融(19027)
银行(18983)
北京(18971)
(18322)
基金
项目(90102)
科学(71590)
研究(69780)
基金(66202)
(55882)
国家(55397)
科学基金(48299)
社会(46289)
社会科(44098)
社会科学(44092)
(35060)
基金项目(34053)
教育(32611)
(28642)
自然(28548)
编号(27952)
自然科(27896)
自然科学(27888)
自然科学基金(27414)
资助(26906)
(24109)
成果(24003)
(20940)
重点(20664)
课题(20220)
(19842)
国家社会(19723)
(19423)
(19378)
教育部(18832)
期刊
(73741)
经济(73741)
研究(50378)
中国(35299)
(33178)
金融(33178)
(29114)
管理(21110)
(19315)
学报(18468)
教育(17398)
科学(17267)
大学(15671)
学学(14771)
财经(14185)
(12083)
农业(11810)
经济研究(11359)
技术(11197)
业经(10196)
问题(8797)
(8590)
国际(8042)
理论(7879)
(7844)
财会(7419)
实践(6961)
(6961)
世界(6870)
会计(6558)
共检索到2356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黄飞鸣  
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是金融衍生品的泛滥和传递,其根本原因则是以美元本位体制和浮动汇率制为核心的全球金融制度安排,或者说是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的结果。因此,当前需要约束美元霸权行为,对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和重构;打破美元的垄断地位,推动实现国际货币的多元化;完善IMF的治理结构和SDR的机制,使IMF最终充当世界中央银行,SDR成为统一的世界货币。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涂德君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全球场外衍生品市场正处于深刻变革之中,各国政府、监管部门和金融行业改革场外衍生品市场的一系列举措对我国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对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场外衍生品市场发展改革的情况进行了整理研究,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绪彪  
美国的消费曾经是美国和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但自美元本位制确立以来,美国消费日益呈现不合理之态势。笔者认为,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就是根源于美国的过度消费,而这种消费的过度又根源于目前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即美元本位制。鉴于此,本文的分析逻辑在于,美元本位制造成了美国消费过度,而恰恰就是因为过度消费才最终导致了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滢  郑胤冠  郑炳蔚  
本文通过金德尔伯格的金融危机理论,指出了货币供给和信贷扩张与金融危机的关系,并通过分析美元本位制下的双重风险,从更深层次指出了当今金融危机频发的真正原因,并通过次贷危机加以详细阐述。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些应对金融危机的短期和长期的策略。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金石  
衍生品业务是商业银行管理自身经营风险和满足客户风险管理需求的重要业务。美国商业银行的衍生品业务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舆论普遍认为,缺少监管、过度繁荣的场外衍生品业务加剧了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对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危机过后,美国及全球的监管机构加强了对衍生品业务,特别是场外互换类业务(Swap)的监管,以提升交易的透明度、减少投机交易、降低系统性风险。在更加完备的监管体系下,美国商业银行的衍生品业务缩减规模、调整结构,风险持续降低,整体呈现较为健康的发展势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吴建刚  
场外衍生品市场由于缺乏监管、交易信息不透明、产品过于复杂、过于巨大的规模等原因给金融市场带来巨大的系统风险和给金融危机的发展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也为研究者理解其作用机制和作用强度带来困难,难以把握场外衍生品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该文从场外衍生品市场近年基本发展特点、金融危机中的角色以及场外市场未来发展等三个方面分析场外衍生品市场,以求加深我们对场外衍生品市场的理解和把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斯文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场外衍生品备受争议,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的缺失被指责是导致本次危机的主要原因,加强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因此成为后危机时代全球金融改革的重点。本文从场外衍生品市场的风险特征出发,通过分析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和地区场外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改革措施,提出完善我国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的相关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庆念  
在国际金融市场中,传统的股指期货、利率期货、货币互换等简单金融衍生品一直保持着良好的运作状态,而美国次贷危机中的MBS、CDO、CDS等新兴复杂金融衍生品却出现了严重问题。与简单衍生品不同,复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屯  于金酉  
本轮金融危机被冠以"衍生品泛滥"之名,使得国内对发不发展和如何发展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产生纷争。本文通过分析指出本次危机是系统性危机,金融衍生品是其复杂传导链条中的一个环节,不应担当危机爆发的主要责任。通过中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比较,发现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与差距逐渐缩小的中美债券市场规模、中美经济总量规模相比,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缓慢,市场发展空间巨大。最后指出我们应该深化基础市场建设,逐步建立多层次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结构,并建议商业银行培育自身金融衍生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松  
文章介绍了美国次贷危机中金融衍生品创新的技术演进流程以及杠杆放大效应,深刻揭示出以衍生品为主的金融创新其实质就是泡沫创新及风险转嫁;同时从金融衍生品自身的特点入手,阐述了其危险性根源,总结出对我国及其他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创新的若干重要启示。文章认为,不能盲目追求虚拟经济的过度繁荣,房地产等大宗消费品信贷市场应受到严格管控以及金融衍生品创新应建立在完善的金融现货产品基础上且链条绝不能太长。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炜  
金融衍生品犹如一把"双刃剑",既有繁荣资本市场、规避风险的功能,同时也具备风险传播的作用,如果监管缺位就可能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本文以美国次贷危机为鉴,通过深入分析金融衍生品的风险放大机制,提出发展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叶林良  
本文结合美国次贷危机,分析了金融衍生品在次贷危机中所起的作用,并分别以AIG危机、雷曼兄弟破产为案例,具体分析了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研究表明,无节制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是AIG、雷曼兄弟事件的最直接原因。此外,还总结了美国此次危机的风险管理措施,并结合引发次贷危机的各种原因,提出了有关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的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龚斌恩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让人们对金融创新产生了一种恐惧心理。最近上海明确提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发展金融创新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本文试图全面介绍信用衍生品的运作原理及潜在风险,在此基础上分析信用衍生品在美国金融危机中的作用机制,为我国推行金融创新、发展信用衍生品市场提供一些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周丹  郭万山  
从金融发展理论的视角出发,反思金融体系(市场)的功能和发展,并结合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分析金融衍生品市场在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得出金融衍生品市场具有两面性的结论。因此,应对金融衍生品风险分清层次,加强监管,积极利用并发挥其正向功能;同时,应以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为指导,构建符合我国自身发展特点的金融衍生品发展结构与模式。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吴昊  
次贷金融危机凸显了场外衍生品市场透明度的缺乏,国际监管机构和市场参与者由此意识到建设具有适当风险控制措施、精心设计的交易报告库对于提升市场透明度的重要作用。文章对国际场外衍生品交易报告库的发展及监管进行了详细梳理,对全球性的场外信用衍生品交易报告库Deriv/SERV TIW及场外利率衍生品交易报告库TriOptima IR TRR的架构、运营、功能,及其与其他场外衍生品交易后业务的关联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就构建中国的场外衍生品交易报告库提出了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