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23)
2023(5591)
2022(4583)
2021(4153)
2020(3513)
2019(7649)
2018(7151)
2017(14124)
2016(7467)
2015(8261)
2014(8015)
2013(7948)
2012(7265)
2011(6627)
2010(7072)
2009(7128)
2008(6110)
2007(5527)
2006(5170)
2005(5005)
作者
(20263)
(16765)
(16546)
(15884)
(10355)
(8056)
(7701)
(6462)
(6131)
(6013)
(5623)
(5536)
(5445)
(5424)
(5293)
(5130)
(4937)
(4886)
(4788)
(4770)
(4263)
(4064)
(3982)
(3854)
(3836)
(3807)
(3702)
(3685)
(3484)
(3384)
学科
(27919)
经济(27885)
(24861)
金融(24861)
(24524)
(22585)
银行(22581)
(22013)
管理(21759)
(18204)
企业(18204)
中国(16361)
(13867)
中国金融(10908)
方法(10463)
(10454)
(9798)
数学(9377)
数学方法(9284)
地方(8651)
(8549)
贸易(8537)
(8417)
业经(8035)
农业(7478)
(6855)
财务(6837)
财务管理(6827)
企业财务(6563)
(6109)
机构
学院(100367)
大学(97918)
(45951)
经济(44948)
管理(36897)
中国(34629)
研究(33233)
理学(30667)
理学院(30386)
管理学(29978)
管理学院(29809)
(23082)
(20330)
中心(19029)
(18830)
(17974)
财经(17737)
银行(17395)
科学(17388)
(16886)
(16375)
(16091)
(15956)
(15640)
金融(15341)
经济学(15098)
农业(14752)
人民(14567)
研究所(14234)
(14117)
基金
项目(61582)
科学(48760)
研究(47320)
基金(45000)
(38441)
国家(38083)
科学基金(32865)
社会(31031)
社会科(29660)
社会科学(29655)
(24564)
基金项目(22643)
教育(20947)
(19779)
自然(19704)
编号(19437)
自然科(19275)
自然科学(19274)
自然科学基金(18952)
资助(18932)
成果(15953)
(14434)
重点(14032)
(13582)
(13580)
课题(13450)
国家社会(13092)
(12886)
创新(12770)
(12336)
期刊
(50747)
经济(50747)
研究(33931)
(29609)
金融(29609)
中国(22980)
(18714)
(17968)
管理(13787)
学报(13177)
科学(11991)
农业(11879)
大学(10746)
教育(10194)
学学(10013)
财经(9189)
业经(9023)
技术(8686)
经济研究(8241)
(7890)
问题(6801)
理论(6403)
(6333)
实践(5891)
(5891)
(5813)
农村(5451)
(5451)
国际(5450)
世界(5215)
共检索到169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陆岷峰  陈志宁  
金融衍生产品从诞生起就具有"双刃剑"的功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金融衍生产品扮演着一个传播风险和放大风险的角色,金融衍生产品规模的无限膨胀是造成金融危机的真正原因。占衍生产品市场交易总额59%的信用违约掉期(CDS)一半在美国,其资本市场市值达300多万亿美元,是美国GDP的15倍。这告诉我们,保持适度的金融衍生产品规模,对其功能重新进行定位,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发挥其应有作用,才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金融创新思路。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元元  
90年代后期衍生产品的发展已经逐步超出了过去以商品和货币为对象的模式。经济金融活动始终伴随着风险,理论上说各类风险都可以形成一类衍生产品。天气衍生产品的出现表明了这一趋势,并对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金融衍生交易的功能也正在从风险防范向风险管理与风险配置转变。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邓翠薇  
金融衍生产品创新会反映出一个国家的金融发展水平。2008年美国次债危机过后,各国的金融衍生产品创新仍在继续。本文结合国情对我国历史的法律规制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加强金融衍生产品的法律规制提出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肖昕  
目前国际国内的金融界对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状况极其关注,但金融衍生市场产品交易最新数据的搜集、统计和计算非常困难,各国数据公布不及时,计算口径也经常是不同的,现仅以我们搜集的国际组织公布的最新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邹功达  
全球交易所交易的衍生产品成交量在2001年再创历史新高,成交合约达43亿个。亚洲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也有很大增长,这主要归功于韩国综合股价指数期权(KOSPI 200Options)的迅猛增长。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田晓军  
经过20多年的发展,衍生产品市场正日益成为现代金融业的主旋律。但直到90年代初期,衍生产品的交易与创新都仅限于市场风险,金融业的最大风险领域———信用风险,尚未被衍生产品开拓。如今,信用风险管理的新工具———信用衍生产品(CreditDerivati...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一佳  杨琳  
本文在总结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管理作用及其风险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中国金融风险现状及对发展衍生产品的迫切需求,并就我国如何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循序渐进地培育适合发展衍生产品市场环境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曹敏  
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在我国起步较晚,并缺少规范化、系统化的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于今年3月1日发布的《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为金融衍生产品的规范发展铺平了道路。本文简述了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现状,分析了国内对该产品的市场需求,提出了我国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对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谢清河  
随着我国加入WTO ,金融企业的业务创新步伐逐步加快 ,金融机构表外业务的占比和风险也日益加大 ,面对股票、期权等一系列新兴的金融衍生产品 ,非常需要有一套完整、统一的金融衍生产品会计核算理论来指导、规范各项金融衍生产品业务。本文在此对传统会计理论与IASC会计理论进行比较分析 ,探讨了金融衍生产品会计的作用 ,并提出加快我国金融衍生产品会计制度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叶永刚  房延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清河  
随着我国加入WTO,金融企业的业务创新步伐逐步加快,金融机构表外业务的占比和风险也日益加大,面对股票、期权等一系列新兴的金融衍生产品,非常需要有一套完整、统一的金融衍生产品会计核算理论指导、规范各项金融衍生产品业务。通过对传统会计理论与IASC会计理论的比较分析,提出加快我国金融衍生产品会计制度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谢清河  
本文对传统会计理论与IASC会计理论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金融衍生产品会计的作用,指出我国实行金融衍生产品会计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并就如何加快我国金融衍生产品会计制度建设提出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晓维  孙宁华  
风险因子和资产回报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以及回报分布形式的复杂性在金融世界中广泛存在,非线性特征和分布形式给传统风险度量造成了技术上的困难,针对这些特征的新理论模型中,基于g-h分布的分位数回归方法就是其中之一。计算机模拟的结果显示,用基于g-h分布的分位数回归法计量金融风险,比传统的Delta法、Delta-Gamma法更加精确,而且比蒙特卡罗模拟法更加简便易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