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43)
2023(5368)
2022(4411)
2021(4166)
2020(3560)
2019(7994)
2018(7700)
2017(16198)
2016(8321)
2015(9617)
2014(9554)
2013(9926)
2012(9449)
2011(8520)
2010(9109)
2009(9223)
2008(8317)
2007(7608)
2006(7193)
2005(6757)
作者
(24236)
(19681)
(19667)
(18935)
(12449)
(9396)
(9220)
(7702)
(7632)
(7114)
(6686)
(6533)
(6384)
(6235)
(6111)
(6025)
(5784)
(5664)
(5658)
(5586)
(5145)
(4958)
(4715)
(4581)
(4505)
(4382)
(4362)
(4324)
(3959)
(3951)
学科
(34576)
经济(34545)
(25988)
金融(25988)
(24896)
(23983)
银行(23975)
(23355)
管理(22741)
中国(20409)
(19483)
企业(19483)
方法(14578)
(14337)
数学(13464)
数学方法(13406)
(12182)
中国金融(11180)
(10482)
(8314)
贸易(8300)
(8205)
(8116)
制度(8113)
(7977)
业经(7967)
财务(7960)
财务管理(7946)
地方(7700)
企业财务(7629)
机构
大学(126360)
学院(124672)
(58187)
经济(56773)
管理(45495)
研究(42394)
中国(40470)
理学(37947)
理学院(37604)
管理学(37181)
管理学院(36947)
(31716)
(26445)
财经(24723)
(22283)
中心(20982)
(20355)
科学(20109)
(19787)
经济学(19552)
金融(19424)
(19218)
银行(18549)
财经大学(18510)
(18478)
经济学院(17817)
研究所(17669)
北京(17665)
(17350)
人民(16427)
基金
项目(70350)
研究(56215)
科学(54629)
基金(50313)
(41695)
国家(41302)
社会(35902)
科学基金(34943)
社会科(34231)
社会科学(34225)
(27090)
教育(26359)
基金项目(25893)
编号(24016)
(22416)
资助(21682)
成果(20952)
自然(19653)
自然科(19150)
自然科学(19143)
自然科学基金(18809)
课题(16850)
(16758)
(16070)
重点(15857)
(15706)
(15042)
教育部(14945)
项目编号(14703)
(14662)
期刊
(65267)
经济(65267)
研究(46832)
(33240)
金融(33240)
中国(26070)
(23044)
管理(16654)
(15048)
教育(14710)
学报(13795)
科学(13203)
财经(12861)
大学(11458)
(10956)
经济研究(10944)
学学(10708)
业经(10173)
技术(9393)
问题(9113)
农业(9084)
理论(8622)
(8497)
实践(7759)
(7759)
国际(7749)
(7177)
商业(6639)
现代(5889)
技术经济(5837)
共检索到2044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田丽  樊学礼  
金融衍生交易及我国的现实选择西南财经大学田丽西北政法学院樊学礼70年代以来,随着席卷全球的金融自由化浪潮,世界金融领域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而又影响深远的金融变革。在这场变革中,各种创新产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金融衍生交易,近年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奋强  
本文在我国开始实施《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积极稳妥地推动衍生金融品市场的建立与发展的背景下,针对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频繁、金额巨大、蕴藏风险,而相关会计信息无法掌握其运用状况,更无法防范金融风险的情况下,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立足国内经济环境和金融业务的实际,提出了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的现实选择即表内和表外相结合的会计信息披露模式,并详细阐述了披露原则和披露的具体内容。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褚玦海  王玮  
类似人民币远期交易的衍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出现 ,表明国际资本正在利用衍生产品整合我国的金融市场。显然 ,在现阶段金融转型过程中 ,迅速填补衍生市场场内集中交易的空白已是当务之急 ,只有如此 ,国内金融机构才可能真正抢占资本中心的制高点。很难想像 ,没有衍生产品的市场会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笔者在分析了衍生品不同交易方式后认为 ,交易所集中交易方式更适合经济转型国家 ,也更能有效抵御金融风险。当然从长期看仍然应该是场内与场外交易协调发展。类似人民币远期交易的衍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出现 ,表明国际资本正在利用衍生产品整合我国的金融市场。显然 ,在现阶段金融转型过程中 ,迅速填补衍生市场场内集中交易的空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何泽荣  谢韬  
金融衍生交易市场是一个风险不断增大的市场。这一点往往被理论工作者,新闻媒介关于其高盈利的研究和宣传所掩盖。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之后,人们应该冷静地思考金融衍生交易市场上的风险向题。也就是说,在这一市场上各种金融衍生交易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时,是否潜藏着某些特殊的风险?如果有,风险的种类又有哪些?风险程度有多大?金融衍生交易既然有不同于基本资产交易(例如外汇买卖交易等)的特殊结构,因此,对这一市场的交易风险管理就应有其特殊性。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方士华  
在金融市场一体化的今天,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市场(或称金融期权期货市场)正打破金融市场的传统分类方法,成为与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及黄金市场平行的市场,然而又须臾不离于这些市场的交易中,与它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燕明  
论我国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监管制度周燕明金融衍生品市场既是投机的场所,又是风险规避的港湾,因其财务杠杆性和虚拟性,如果管理不善就会掀起惊涛骇浪,造成巨大损失,原上海万国证券公司在家喻户晓的“327”事件中倾覆就是因风险控制不严而引起的。有效的监管制度(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熊玉莲  
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商是市场交易和风险控制的重要主体。我国应将目前针对市场参与者的监管转变为对交易商的监管,在统一市场分层,突出交易过程监管的同时,构建以交易商为基础的场外金融衍生品风险防控机制。在制度建设上,重点要完善核心交易商的风险揭示制度和适当性判断规则,使最终用户在了解风险的基础上进行交易决策,并使特定风险产品与特定参与者的认知水平和风险承受力相适应。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鹏飞  
衍生金融工具的迅猛发展在带来套期保值转移风险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金融风险。我国正面临衍生金融工具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而降低和防范风险的冲击是至关重要的。强化会计信息披露,尽早制定适合我国现实经济环境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是应对风险的明智选择。
[期刊] 征信  [作者] 闫海  佟爽  
金融衍生交易终止净额结算是一种重要的信用风险缓释技术,有助于提高金融资金效率、避免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被国际上ISDA主协议和我国NAFMII主协议所承认。终止净额结算的法理基础是抵销,与我国《合同法》相协调,但发生破产类违约事件时,则与我国《企业破产法》及司法解释相冲突。我国应当制定《金融衍生交易法》,明确金融衍生交易的概念、合格交易、合格主体,以确定终止净额结算的范围,确认单一协议和提前终止权的效力,具体规定终止净额结算的规则,同时防止金融衍生交易终止净额结算被滥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力峰  
对于在国内开展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必要性,市场参与者和理论学术界并无异议。但通过对当前国内金融市场的微观环境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由于国债现货市场流动性不足、金融市场缺乏合理准确的基准利率和无风险收益率曲线、金融机构防范风险的意识不足、场外市场中介机构缺失等问题的存在,当前并不是推出金融衍生产品的恰当时机,而应集中力量大力发展国债现货市场、培养合格的机构投资者、发展场外市场的中介机构,为金融衍生品的推出奠定坚实的基础。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安飞  黄应晨  
天气金融衍生品交易是在世界各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繁荣金融市场的背景下展开的,自产生以来获得了比较大的发展,为各国经济预防气候变化冲击和缓冲天气灾难损失做出了积极贡献。本文以天气期货衍生品交易作为分析和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CME天气衍生品期货交易主要种类及合约构成,其次阐述了我国发展天气衍生品期货交易的现实意义,最后提出其在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思路。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陶修明  
国际掉期和衍生工具协会(ISDA)自1985年成立以来,一直积极组织全球范围内市场相关机构,编制了一整套交易文本架构,并持续修订,给交易活动提供了巨大方便。另外,由于衍生品的杠杆交易特性及场外交易的一对一特点,使得市场主体特别关注市场的流动性和交易风险的控制,由此产生了两项特色交易制度,即终止净额结算和信用支持安排制度。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辉   黄英  
巨石击水起狂澜 1995年2月27日,具有233年历史的最老牌的银行——英国巴林银行从金融界的顶峰倾倒了!这一事件犹如巨石击水,使来已是多事之秋的金融危机浪潮又起波澜,令人心惊。巴林银行这家被称为英国“皇家银行”的金融骄子,在出卖客户的同时也出卖了自己,昔日风采失尽,只好默默坐在拍卖席上静候发落。3月初,国际荷兰集团以6.6亿英镑(合约10.7亿美元)的代价收购了巴林银行,这是金融史上的一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李迅雷  
该文分别从我国的融资结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衍生品市场以及三板市场的角度分析了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及衍生品市场的现状;进而研究了证券市场及衍生品市场的未来,认为证券市场的成长性将超越周期性成为行业的主导因素,并指出股指期货的推出将开启中国的衍生品时代,带来衍生品市场的巨大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林清泉  罗刚  
当前我国衍生品市场存在规模大而品种少、需求大而本土市场浅化、金融衍生品发展滞后等困境,因此,选择一种合理的发展模式以确保衍生品市场的稳健发展变得至关重要。通过对国际衍生品市场发展路径及主流发展模式的分析和比较,结合我国的制度环境和经济基础,在模式选择上,应该采用一种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以诱发性制度变迁为辅的混合模式;在发展路径方面,应该遵循"市场制度安排决定发展路径"的一般性思路;而在监管方面,应该采用"芝加哥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