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59)
- 2023(7221)
- 2022(5929)
- 2021(5626)
- 2020(4725)
- 2019(10715)
- 2018(10856)
- 2017(19871)
- 2016(10639)
- 2015(11655)
- 2014(11609)
- 2013(10694)
- 2012(9801)
- 2011(8714)
- 2010(9193)
- 2009(8926)
- 2008(7886)
- 2007(7005)
- 2006(6477)
- 2005(6007)
- 学科
- 济(32668)
- 经济(32599)
- 管理(30070)
- 业(27710)
- 融(26658)
- 金融(26651)
- 银(24551)
- 企(24533)
- 企业(24533)
- 银行(24532)
- 行(23868)
- 中国(18718)
- 制(16883)
- 财(14613)
- 体(12284)
- 中国金融(11094)
- 方法(10449)
- 农(10270)
- 业经(9958)
- 体制(9639)
- 务(9280)
- 财务(9245)
- 财务管理(9218)
- 地方(9010)
- 企业财务(8897)
- 数学(8713)
- 数学方法(8618)
- 理论(8350)
- 度(7762)
- 制度(7761)
- 机构
- 学院(133157)
- 大学(132222)
- 济(53252)
- 经济(51855)
- 管理(47990)
- 研究(47626)
- 中国(45399)
- 理学(39772)
- 理学院(39355)
- 管理学(38701)
- 管理学院(38451)
- 财(31301)
- 京(28307)
- 科学(26767)
- 中心(24386)
- 所(23992)
- 农(23664)
- 财经(23017)
- 江(21978)
- 研究所(21405)
- 经(20912)
- 银(20082)
- 银行(19235)
- 业大(18238)
- 农业(18237)
- 融(18191)
- 北京(18100)
- 行(17970)
- 金融(17851)
- 州(17815)
- 基金
- 项目(85015)
- 科学(66330)
- 研究(65059)
- 基金(60306)
- 家(52625)
- 国家(52114)
- 科学基金(44258)
- 社会(40265)
- 社会科(38075)
- 社会科学(38069)
- 省(33871)
- 基金项目(31492)
- 教育(30369)
- 划(28230)
- 编号(27418)
- 自然(27380)
- 自然科(26799)
- 自然科学(26788)
- 自然科学基金(26338)
- 资助(24403)
- 成果(23782)
- 课题(19746)
- 重点(19416)
- 部(18636)
- 创(18309)
- 发(18219)
- 性(17777)
- 项目编号(17313)
- 制(17180)
- 创新(17108)
共检索到2254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庆昉
国际上金融行为监管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2000年前后出现第一个理论研究和实践的高峰,2007年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高度重视,许多国家或地区对既有的监管理念和框架进行反思,并展开了一系列以加强行为监管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为核心的金融监管改革。我国也于2011年开始从制度建设、机构设置层面加强金融行为监管,但在分业经营格局逐渐瓦解、分业监管体制弊端日益显现的背景下,我国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庆昉
国际上金融行为监管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2000年前后出现第一个理论研究和实践的高峰,2007年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高度重视,许多国家或地区对既有的监管理念和框架进行反思,并展开了一系列以加强行为监管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为核心的金融监管改革。我国也于2011年开始从制度建设、机构设置层面加强金融行为监管,但在分业经营格局逐渐瓦解、分业监管体制弊端日益显现的背景下,我国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秦晓
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都在重新评估过往基于微观审慎的金融监管体系,提出并推行了各种各样的改革方案。我国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进一步改革金融监管体系,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统筹监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建立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框架为重点。这些改革理念与全球主要经济体金融监管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但是,在金融监管框架改革的具体模式选择方面,我们还没有形成共识。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尹继志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和完善监管体系,美国财政部于2008年3月提出了现代金融监管架构改革蓝图,改革蓝图是对美国现行监管体系存在问题的检讨和修正,所传达出的金融监管新理念,对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维护金融稳定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次贷危机 监管体系 双线多头 目标导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栾景明
如何有效地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是当前我国理论界讨论较多的一个问题。无疑,一个独立、高效、健全的金融监管体制,对于预防和化解风险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正是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来探讨了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问题。本文首先对国际上通行的几种监管体制进行了分析比较,然后指出了在现行体制下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弊端,最后提出了要对现行体制进行一定程度的制度创新,以适应金融改革的重要,并且设计了新体制的结构框架
关键词:
监管,体制,改革,创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莹
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效果评析此轮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对金融业的统一规范,对克服经济衰退、防范金融风险将产生积极作用,也将引领世界金融监管改革发展潮流。但此轮改革,也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任碧云 许高庆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建立和完善行为监管体系,实行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并重的"双峰"监管模式成为许多国家金融市场改革的共识和方向。在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集中显现后,金融监管部门愈加重视行为监管。现阶段,对于行为监管还存在理论误区,我国行为监管采取由"一行两会"分业监管的"内双峰"监管模式,尚未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监管功能。进一步强化行为监管,在借鉴和总结发达国家行为监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议采取立法先行、完善顶层设计,搭建以维护中小金融消费者权益为目标的安全网,建立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多层次金融安全防控体系,倡导以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为核心的金融创新理念等措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璇
欧盟2010年的金融改革法案打破成员国各自为政的现行监管格局,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为欧盟金融监管体系确定了"一会三局"的泛欧金融监管体系,以加强整个欧盟层面上的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泛欧金融监管体系是欧盟吸取国际金融危机教训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际金融业监管的未来发展趋势,对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优化和改革有诸多启示。
关键词:
欧盟 泛欧金融监管体系 金融监管体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罗洋
次贷危机引发了美国对其金融监管体系及其监管理念的反思。最近,美国财政部向国会提交了《现代金融监管架构改革蓝图》。本文在分析该改革蓝图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对其所反映的美国金融监管理念的转变进行了探讨,即从分机构、分业监管向综合、跨业监管的转变,从监管局部性风险向监管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转变和从规则导向监管向原则导向监管的转变,最后提出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美国 金融监管 改革蓝图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饶波 郑联盛
在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的演进过程中,金融监管制度性缺陷、监管漏洞和监管效率低下等是危机深化的重要因素;在危机的救援和金融体系的改革中,加强金融监管体系改革成为英美等国的重大政策举措。为了防范风险,夯实应对金融危机的体制和政策基础,中国应该着力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努力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健与安全,促进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有效融合,进而保障金融安全和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关键词:
金融监管体系 改革 启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健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也积累大量的风险和问题,对互联网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论文在分析中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从健全相关法律、加强行政监管、强化行业自律、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征信体系、提高信息技术安全水平等方面入手,建立和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推动互联网金融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涂怡雯
生产力决定生产系,生产力发生变化,生产关系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金融科技的发展必将带来金融监管理论的重大变革,传统的忽略技术手段的监管理论已经不适应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发展,重构基于技术驱动的金融监管理论刻不容缓。
关键词:
技术驱动 金融监管 制度创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伟 邓勇
在全球金融业的格局发生巨变后,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也进行了一系列变革,更加强调金融机构的自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并逐渐向功能监管、统一监管和跨境监管方向迈进。为提高监管效率,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应根据这些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关键词:
监管体系 功能监管 统一监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赵会军 张鹏
本文从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导致金融体系不稳定的因素存在差异出发,阐述金融监管体系变革经历的主要阶段,并得出了几点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货币信用 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 制度变迁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范逸男 任晓聪
作为一种综合性金融服务模式,互联网金融混业经营特征明显,这与我国目前金融业分业监管制度背道而驰。现阶段的金融监管模式无法与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监管需求相匹配,制定针对性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势在必行。本文基于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与政府监管之间的"驱动-反应"协同互动模式,通过明确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演变趋势,以监管资源碎片化及协同创新理论为基础,引出互联网金融协同监管的组成要素及特征,包括创新监管主体、制度安排、金融监管科技及可竞争的监管市场;最后通过构建我国互联网金融协同监管体系框架,并着重分析该协同监管体系内的跨部门协同治理机制,以协调不同监管主体的监管职能,为开展互联网金融协同监管提供现实基础和可靠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