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78)
2023(15028)
2022(12875)
2021(12213)
2020(10346)
2019(24123)
2018(23415)
2017(45208)
2016(24229)
2015(27476)
2014(27436)
2013(26908)
2012(25175)
2011(22549)
2010(22594)
2009(21477)
2008(20564)
2007(17972)
2006(15458)
2005(13873)
作者
(66536)
(55774)
(55475)
(53296)
(35520)
(26752)
(25719)
(21740)
(21311)
(20060)
(18875)
(18674)
(17690)
(17605)
(17384)
(17376)
(16732)
(16388)
(16143)
(16095)
(13653)
(13618)
(13514)
(12848)
(12739)
(12588)
(12356)
(12156)
(11191)
(11054)
学科
(101186)
经济(101081)
(71599)
管理(71557)
(58177)
企业(58177)
方法(50850)
数学(45958)
数学方法(45449)
中国(31955)
(29994)
(29026)
金融(29023)
(28613)
(27412)
银行(27383)
(26335)
(21493)
业经(21033)
(20967)
贸易(20955)
(20437)
地方(20343)
(19666)
财务(19604)
财务管理(19562)
农业(19312)
企业财务(18677)
(17213)
理论(15290)
机构
学院(339356)
大学(338272)
(147517)
经济(144644)
管理(136766)
理学(118395)
理学院(117255)
管理学(115364)
管理学院(114738)
研究(109014)
中国(90411)
(69844)
(68501)
科学(62270)
财经(55629)
中心(54552)
(52758)
(52383)
(50640)
(50074)
研究所(47647)
业大(46916)
经济学(46102)
北京(42645)
经济学院(41803)
(41759)
财经大学(41457)
师范(41357)
农业(41052)
(39912)
基金
项目(226145)
科学(180513)
基金(167487)
研究(166737)
(143523)
国家(142341)
科学基金(124620)
社会(107732)
社会科(102400)
社会科学(102373)
基金项目(88058)
(87329)
自然(80347)
自然科(78572)
自然科学(78553)
教育(77879)
自然科学基金(77210)
(73554)
资助(69812)
编号(68063)
成果(54943)
(51665)
重点(50450)
(48032)
(47316)
课题(45939)
教育部(45274)
国家社会(44718)
创新(44248)
人文(44216)
期刊
(152970)
经济(152970)
研究(98436)
中国(63994)
(55207)
管理(48322)
(46895)
金融(46895)
学报(46552)
(46281)
科学(44558)
大学(36471)
学学(34467)
教育(31690)
农业(30560)
技术(30102)
财经(27772)
经济研究(25559)
业经(24800)
(23709)
问题(19996)
(18310)
统计(17675)
理论(17600)
技术经济(16936)
(16075)
(16059)
实践(15936)
(15936)
国际(15926)
共检索到5039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云娥  文博  
本文选用CHARLS2011年数据,分别采用Probit和Tobit模型研究了个人金融参与度对劳动参与率和劳动时间的作用。结果表明,金融参与度确实降低了劳动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但是对不同性别群体,金融参与度的作用出现了异质性。金融参与度的加深显著降低了男性的劳动参与率,但不会使女性选择退出劳动力市场,女性却可能因持有相对较多的风险资产而减少劳动时间。此外,契约执行效率越高,拥有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分别会增加或减少劳动供给时间。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志海  麦尔旦·吐尔孙  王雅鹏  
基于粮食主产区农户调查数据,运用DEA-Tobit模型研究了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以及其他环境变量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老龄化对样本农户综合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对纯技术效率却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在其他环境变量中,受教育程度、是否租入土地、是否拥有农用机械、地形条件、道路设施状况均对样本农户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正向作用,而工作经验、是否存在兼业、气候条件以及贷款难易程度则带来负向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焦娜  
本文应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和2013年数据,研究我国农村地区地权安全及其对农户生产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权安全性的提高能够鼓励农户持续进行农业生产投资,但是对农户农业投资总量并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同时,地权安全性强化了农户家庭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动机,鼓励农户增加人力资本的投入。地权安全性的提高为农户的教育与健康支出提供了收入保障,增强农户的风险承受能力,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地流转的意愿,但对农业实际生产投资的影响则是不确定的。在进一步考虑地权安全性内生于土地调整历史的情形下,土地长期未发生调整的农户地权安全性变化更小,地权稳定性更高。我国现阶段土地制度改革的推进将有利于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地流动或转移,通过农业和非农产业资源配置的优化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经济以及产量增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卫星  王睿  赵梦露  
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从微观层面来说,签订长期劳动合同能使居民获得稳定的收入和福利保障,从而可能对家庭投资决策产生影响。本文使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和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劳动合同对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发现长期劳动合同能够显著促进家庭金融市场参与。异质性分析发现,长期劳动合同显著促进了低学历家庭和城镇家庭的金融市场参与,同时促进了高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金融市场参与。机制研究发现,拥有长期劳动合同的居民保险覆盖较高,使得居民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方面的保障更加充分,从而降低了家庭的背景风险与不确定性,促进了家庭金融市场参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卫星  王睿  赵梦露  
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从微观层面来说,签订长期劳动合同能使居民获得稳定的收入和福利保障,从而可能对家庭投资决策产生影响。本文使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和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利用Probit模型,研究了劳动合同以及不同类型的劳动合同对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结果发现,长期劳动合同能够显著促进家庭金融市场参与。机制分析表明,拥有长期劳动合同的居民保险覆盖较高,使得居民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方面的保障更加充分,从而降低家庭的背景风险,促进家庭金融市场参与。异质性分析发现,长期劳动合同显著促进了低学历家庭和城镇家庭的金融市场参与,同时促进了高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金融市场参与。本文的分析为保险市场差异化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晶晶  李放  
基于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 2013),本文对新农保养老金收入和其他养老金收入对农村老人劳动供给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新农保养老金收入和商业养老金等其他养老金收入二者均对老人的农业劳动供给有显著影响,但对非农劳动供给的影响不显著,即相对于非农劳动,提高养老金会更多地减少老年人农业劳动时间。此外,养老金收入对农村老人劳动供给的影响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主要影响60岁左右老人的农业劳动供给,且对男性老人劳动供给的影响大于对女性老人的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晶晶  李放  
基于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 2013),本文对新农保养老金收入和其他养老金收入对农村老人劳动供给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新农保养老金收入和商业养老金等其他养老金收入二者均对老人的农业劳动供给有显著影响,但对非农劳动供给的影响不显著,即相对于非农劳动,提高养老金会更多地减少老年人农业劳动时间。此外,养老金收入对农村老人劳动供给的影响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主要影响60岁左右老人的农业劳动供给,且对男性老人劳动供给的影响大于对女性老人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俊  王若愚  沈晓钟  
运用广义矩估计法(GMM)并利用2004—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中国政府的财政收支行为及其他相关因素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并对实证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的财政支出行为与劳动收入占比的关系曲线呈显著的倒U型,在样本观察期内两者正相关,引入时间虚拟变量后政策效果更加明显;政府的财政收入行为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为负;第三产业占比、资本深化、劳动保护等因素对劳动收入占比具有正向影响,人力资本、对外贸易等因素对劳动收入占比具有负向作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梦竹  
文章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3调查数据,以6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代际支持与老年人劳动参与状况以及代际经济支持和代际经济反哺对农村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49.7%的农村老年人在年老之后继续从事生产活动,15.3%的农村老年人定期获得子女的经济支持,3.2%的农村老年人定期给予子女经济补贴。子女的经济支持显著降低了农村老年人从事自家农业生产活动的概率,但对于参与非农活动没有影响,老年人对子女的经济补贴将促进老年人参与各项生产活动的概率。这说明,我国农村利他型的代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葛伟  
随着中国逐渐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比较优势对女性劳动者的生产消费行为影响加大。构建比较优势和女性劳动参与影响家庭生育子女数量的理论模型,并利用地理数据构造工具变量,研究比较优势出口行业中女性劳动参与对家庭生育行为的影响及机制。实证结果显示:比较优势和女性劳动参与显著增加了家庭的生育行为,具有比较优势出口行业中越密集使用女性劳动力,家庭生育子女数量越多;比较优势和女性劳动参与通过工资收入和工作强度机制综合提高家庭的生育行为;比较优势出口行业中女性劳动参与对处于生育年龄的女性和户主生育行为的正向影响更大,而且相较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而言,对在民营企业就业员工的正向影响更大。在优化行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中,通过缩减劳动时间、增加劳动收入,进而促进工作与家庭的平衡,以构建和谐幸福的育儿家庭环境。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纪雯雯  赖德胜  
虽然中国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法律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但残疾人劳动参与率始终不高。残疾人劳动参与率不仅反映出个体的劳动参与决策,也体现出残疾人的社会融合度。2012年全国残疾人状况监测数据显示,剔除无劳动能力的因素后,残疾人劳动参与率为62.63%。文章运用Pr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中国残疾人劳动参与决策的因素。结果表明,人口学特征是影响残疾人劳动参与决策最主要的因素,康复服务对不同类别的残疾人作用不同,而家庭经济因素对残疾人劳动参与决策的负向作用非常小。文章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朱铭来  何敏  
随着人口老龄化,失能老人照护问题日益凸显,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保障失能老人基本生活权益、实现改革发展成果共享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基于2011~2018年CHARLS数据,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三重差分法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方法,研究长期护理保险对老年人口家庭照护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长期护理保险挤出家庭照护。异质性分析表明,长期护理保险的挤出效应因失能等级与照护者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表现为对处于重度失能、接受来自子女及孙辈提供照护服务的老年人口而言,长期护理保险对其家庭照护的挤出效应更明显。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向下”代际经济分担是长期护理保险影响家庭照护的重要传导渠道。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朱婉芬  
劳动供给水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健康状况是决定劳动供给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3年基线调查数据,采用stata分析软件,运用最小二乘法(OLS)和Probit模型对数据样本进行分析,研究健康状况对劳动供给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健康状况对中老年人劳动供给水平产生显著的影响,不同福利保障水平下健康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在不同群体内存在差异,健康对参加城职保群体劳动供给的影响最小;对参加城乡居保群体的影响最大,健康状况的下降会减少其劳动供给时间;但对于没有参保的群体而言,健康状况的下降并没有显著减少其劳动供给时间。此外,性别、年龄、收入和户口等变量也会对劳动供给产生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杨志海  麦尔旦·吐尔孙  王雅鹏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年全国基线调查中2277个农村中老年人样本,本文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研究了慢性疾病与急性疾病对农村中老年人农业劳动参与及农业劳动时间的影响及其差异。结果表明:慢性疾病虽然未对农村中老年人参与农业劳动的可能性造成明显影响,但显著减少了他们的农业劳动时间;急性疾病的冲击不仅大大降低了农村中老年人参与农业劳动的可能性,也显著减少了他们的农业劳动时间。此外,健康冲击对农村中老年人农业劳动供给的影响还存在年龄与性别差异:健康冲击显著降低了农村老年人参与农业劳动的可能性,减少了他们的农业劳动时间,但对农村中年人农业劳动参与影响不显著,仅显著减少了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温雪  聂勇  
本文从社会资本视角出发,实证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参与互联网金融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一是劳动力流动既可以提高农户获得互联网金融借贷的概率,又有助于提升农户互联网金融借贷金额,从而缓解农户家庭流动性约束。二是劳动力流动可以扩大家庭交际范围和社会网络关系,从而对农户社会资本产生正向的影响。三是劳动力流动对农户互联网金融借贷的影响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即劳动力流动既可以直接促进农户互联网金融借贷的可获得性和金额,又可以通过“劳动力流动—社会资本—农户互联网金融借贷”这一中介机制对农户互联网金融借贷可获得性和金额产生间接的影响。四是异质性分析发现,劳动力流动对农户互联网金融借贷的直接影响和通过社会资本渠道对农户互联网金融借贷的间接影响仅在中西部地区和低资产农户家庭中成立。本文为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提升农户互联网金融参与度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参考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