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03)
- 2023(7071)
- 2022(5633)
- 2021(5213)
- 2020(3869)
- 2019(8659)
- 2018(8174)
- 2017(16228)
- 2016(8113)
- 2015(8860)
- 2014(8570)
- 2013(8122)
- 2012(7193)
- 2011(6438)
- 2010(6786)
- 2009(6605)
- 2008(5275)
- 2007(4806)
- 2006(4319)
- 2005(4007)
- 学科
- 济(31256)
- 经济(31235)
- 管理(25139)
- 融(24752)
- 金融(24751)
- 业(23685)
- 银(21663)
- 银行(21660)
- 行(21130)
- 企(19980)
- 企业(19980)
- 中国(16760)
- 中国金融(10899)
- 制(10408)
- 农(10239)
- 环境(10096)
- 财(9918)
- 地方(9810)
- 业经(8879)
- 方法(8650)
- 贸(7848)
- 体(7841)
- 贸易(7836)
- 易(7689)
- 数学(7464)
- 数学方法(7385)
- 农业(7349)
- 务(7207)
- 财务(7189)
- 财务管理(7180)
- 机构
- 学院(104337)
- 大学(100042)
- 济(45423)
- 经济(44402)
- 管理(38069)
- 研究(35039)
- 中国(33717)
- 理学(32227)
- 理学院(31976)
- 管理学(31568)
- 管理学院(31415)
- 财(22484)
- 京(19644)
- 中心(18641)
- 科学(18470)
- 财经(17281)
- 所(16279)
- 银(16269)
- 江(15792)
- 银行(15722)
- 经(15617)
- 融(15456)
- 农(15184)
- 金融(15132)
- 行(14817)
- 研究所(14679)
- 经济学(14559)
- 州(13725)
- 经济学院(13250)
- 院(13190)
- 基金
- 项目(69300)
- 研究(55112)
- 科学(54872)
- 基金(49291)
- 家(41683)
- 国家(41280)
- 社会(35980)
- 科学基金(35830)
- 社会科(34245)
- 社会科学(34236)
- 省(28554)
- 基金项目(25623)
- 教育(24353)
- 编号(23100)
- 划(22845)
- 自然(20549)
- 自然科(20031)
- 自然科学(20028)
- 自然科学基金(19654)
- 资助(19347)
- 成果(18592)
- 发(16979)
- 课题(16222)
- 重点(15835)
- 创(15737)
- 国家社会(15018)
- 制(15003)
- 性(14794)
- 部(14790)
- 创新(14651)
共检索到1678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靖佳 史睿
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订,亚太地区在进一步推进和加深高水平金融合作上的潜力巨大。在亚太地区其他合作框架下,RCEP部分成员间已经有了良好的金融合作基础,未来开展金融合作的可鉴之处非常丰富。同时,RCEP也为亚太区域提供了一个将无约束性的金融合作构想转变为有约束的金融合作协议的契机。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年营商环境指标,RCEP成员整体和金融分项营商环境指标呈现两级分化的现象,仅部分RCEP成员的信贷获得、保护少数投资者和破产保护情况位于世界前列。RCEP协定中深层次和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条例有望改善金融营商环境,有利于加强区域金融合作。在疫情、科技赋能和数字赋能的大背景下,RCEP有必要从监管顶层设计、普惠金融和金融科技的跨境合作入手,探索适合新时期发展的新路径。
关键词:
RCEP 金融营商环境 亚太金融合作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盛斌 陈镜宇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亚太地区资本跨境流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无序与大规模的资本流动对本地区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造成了冲击,亚太新兴经济体在短期内加强了资本管制措施。从长期看,亚太地区国家应从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完善共同外汇储备库和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三个方面进行合作,并使之成为未来APEC金融合作的重点之一。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新功
在国际生产体系发生转移的进程中,东盟10国和中、日、韩3国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而该地区的贸易计价与结算体系始终不能摆脱美元,造成货币错配。解决货币错配就要建立东亚区域金融合作机制,如区域内的汇率协调、建设区域内债券市场、建立合作基金等是该区域避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最佳选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小雪
本文就东亚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认为合作应从贸易结构的转变开始,从扩大货币互换规模以及汇率合作等方面进入,通过平行货币的过渡,进而推动亚洲货币单位的建立与使用,这是当前较为可行的合作路径。
关键词:
金融合作 资源整合 自由贸易区 汇率合作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祝小兵
本文从东亚金融合作抵御金融危机的路径入手,分析了"清迈倡议"下货币互换的本质及缺陷,讨论了区域流动性安排的新制度——东亚外汇储备库其实质是将各国间现存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网络进行统合,由区域协议网络转向单一协议。如果东亚外汇储备库最终能够建立起来,这将使得东亚金融合作进程完成对"清迈倡议"的超越,首先是CMI框架下危机救援机制得到扩展和强化,其次是新机制将成为迈向东亚货币合作的基石。
关键词:
货币互换 东亚外汇储备库 危机救援机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晓
当前的"美元体制"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具有可持续性。正是在布雷顿森林体制和"美元体制"下,东亚各经济体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美元体制"的主要受益者和支撑者,也自然成为全球金融危机的主要受害者。现阶段的东亚货币金融合作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东亚各经济体尚不具备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能力;同时,东亚货币金融合作应改变应对危机的实用主义哲学,以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为目标进行更加长远的路径设计,在区域整体层面和局部层面两个层次上加快货币金融合作的深化发展。在此过程中,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将使中国在区域货币金融合作中占据较为有利的地位,但其能否成功一方面取决于中国经济结构能否进行顺利的调整,使中国成为能够替代美国的区域内最终产品市场的提供者,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中日两国能否比较顺利地开展汇率政策的协调与合作。东亚地区复杂的历史、文化、政治和社会背景等因素,决定了该地区难以出现"一家独大"式的货币合作模式。因此,中日两国的协调与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未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小艳 刘景芝 苏炜
营商环境的好坏直接反映一个地区的未来发展,我国农村要想获得持续快速的发展,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是必然的,只有拥有良好的营商环境,才能吸引各类投资带动农村发展。其中,金融业发展的好坏是影响营商环境的重要因素。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期滞后导致金融成为农村营商环境的短板,需要持续探索农村金融改革,解决农村发展的资金难题,才能优化农村营商环境,夯实农村发展的金融基础,为我国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关键词:
农村金融发展 金融改革 营商环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东民 肖立晟 陆婷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下称"金砖银行"的成立,是金砖国家开展金融合作的一个里程碑。在此背景下,借助今年在中国举行的金砖国家峰会,中国可以继续推进和深化金砖国家金融合作,一方面可以利用金砖国家的整体力量推进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另一方面通过金融合作增强中国自身的经济安全,并有效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东民 肖立晟 陆婷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下称"金砖银行"的成立,是金砖国家开展金融合作的一个里程碑。在此背景下,借助今年在中国举行的金砖国家峰会,中国可以继续推进和深化金砖国家金融合作,一方面可以利用金砖国家的整体力量推进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另一方面通过金融合作增强中国自身的经济安全,并有效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关键词:
金砖国家 区块链 金砖银行 银行间市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星
亚太地区的外资银行与金融改革厦门大学企管系周星八十年代以来,适应经济快速成长的需要,亚太地区的金融改革,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在加速地进行着。澳大利亚正在逐步放宽金融管制;日本也在放松直至取消大部分的外汇管制措施,在政府证券市场上给予银行更大的权限...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杨建荣
1997年7月初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已历经数月,至今仍余波不断,这不仅使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发展面临重大挫折,而且也触发了香港、纽约等世界性股票市场掀起急剧大幅下挫浪潮,从而引起各有关国家政府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的高度关注。应当说,这次发生在亚太地区的金融危机的程度和涉及面都远远超过了几年前发生在墨西哥的金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怡颖
试析亚太地区的金融改革及其启示怡颖80年代以来,为适应经济高速增长和对外开放的需要,亚太各国和地区纷纷开始了一场以推行金融自由化、市场化、国际化、现代化为目标的金融改革。90年代后渐进高潮,推动了以市场为导向的金融机制的运行,通过金融资源带动整个自然...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吉文秀
自1985年以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在西方国家金融自由化、国际化、证券化潮流的冲击下,亚太地区的金融市场也发生了跳跃性的增长,形成了东京、香港、台北、汉城、新加坡以及曼谷、吉隆坡等多金融中心并存的一个生机勃勃且极具潜力的新兴的亚太金融市场。本文拟对亚太金融市场发展的动因、特征及趋势作一简要的分析。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吉文秀
由于经济的迅速崛起和金融政策的改革开放,80年代中期以后,亚太地区金融市场先后发生了跳跃性的增长。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目前已形成东京、香港、台北、汉城、新加坡以及曼谷、吉隆坡等多金融中心并存且极具潜力的新兴亚太金融市场。与欧美国家相比,亚太金融市场又具有与之不同的两个特点:1.由于亚太各国(地区)经济实力相距悬殊,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因而金融市场呈现了多层次阶梯型发展的态势。2.股票市场发展尤为迅速,而日本股票市场法人持股多,其它如台湾、南朝鲜等新兴股票市场的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极不平衡。随着金融市场国际化、自由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世界政治格局由意识形态的两极对峙向以综合国力竞争的多极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