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83)
2023(9508)
2022(7153)
2021(6483)
2020(5491)
2019(11826)
2018(11633)
2017(22748)
2016(12012)
2015(13829)
2014(13914)
2013(13265)
2012(12226)
2011(10776)
2010(11180)
2009(11229)
2008(10564)
2007(9760)
2006(8844)
2005(8567)
作者
(34848)
(28539)
(28352)
(27179)
(18317)
(13692)
(13290)
(11279)
(10961)
(10486)
(9801)
(9744)
(9052)
(9018)
(8965)
(8941)
(8563)
(8322)
(8311)
(8281)
(7233)
(7058)
(6797)
(6581)
(6534)
(6462)
(6451)
(6315)
(5840)
(5643)
学科
(46201)
经济(46139)
(38699)
管理(36077)
(30882)
企业(30882)
(27281)
金融(27281)
(25858)
银行(25848)
(24927)
中国(24652)
方法(17662)
(16809)
(15352)
数学(14753)
数学方法(14518)
(13783)
业经(13462)
(12647)
财务(12606)
财务管理(12580)
企业财务(12105)
中国金融(11342)
地方(11288)
(10910)
保险(10819)
理论(10327)
农业(9510)
(9460)
机构
大学(170955)
学院(169482)
(67935)
经济(66248)
管理(62970)
研究(55020)
中国(54324)
理学(51764)
理学院(51257)
管理学(50202)
管理学院(49913)
(37816)
(36089)
科学(31537)
中心(29371)
财经(29108)
(27304)
(27132)
(26296)
(26281)
研究所(24202)
北京(23080)
(23033)
(22863)
(22821)
金融(22404)
银行(22079)
经济学(22009)
财经大学(21741)
业大(21731)
基金
项目(104661)
科学(81749)
研究(78393)
基金(75981)
(65068)
国家(64499)
科学基金(55699)
社会(50465)
社会科(47730)
社会科学(47718)
(40074)
基金项目(39075)
教育(34893)
自然(34211)
自然科(33516)
自然科学(33507)
编号(33125)
(33062)
自然科学基金(32932)
资助(31620)
成果(29049)
重点(23296)
(22382)
(21906)
课题(21809)
项目编号(21602)
国家社会(21303)
(21190)
(20819)
创新(19950)
期刊
(76268)
经济(76268)
研究(55613)
(39714)
金融(39714)
中国(38178)
(30830)
学报(26680)
(25571)
管理(23223)
科学(22393)
大学(20503)
学学(18982)
教育(17470)
农业(15946)
财经(15062)
技术(13576)
(12740)
图书(12438)
经济研究(12040)
业经(11291)
理论(10993)
实践(10099)
(10099)
问题(9642)
书馆(8671)
图书馆(8671)
财会(8642)
国际(8266)
(8251)
共检索到2797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向文华  
因为金融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使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的金融风险加剧;解决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的主要办法是增加信息的透明度,改变传统的监管方式,加强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的审慎监管,以消解金融风险的累积和防范金融危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向文华  
本文认为,金融自由化进程中不良资产的生成既有其一般性,也有其特殊性。其特殊性是指在不良资产生成的一般性的基础上,由于推行金融自由化改革措施而增加的不良资产,具体体现在利率自由化、金融业务和机构准入自由化及资产账户自由化有可能增加银行的不良资产。文章指出。防范不良资产的生成,首先是解决信贷市场上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其次是重点防范在金融自由化和资本账户自由化后银行出现的过度借贷和企业出现的过度投资现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叶陆艳  王晓瑜  
本文认为银企之间贷前信息不对称是银行贷款风险的主要原因;通过对信息不对称形成原因的分析,提出了防范银行贷款风险应采取的措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欣  李亚琴  
信息不对称是我国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深层次原因。银行为了实现“既为经济增长提供足够的信贷支持 ,又保持自身稳健运行”的目标 ,必须解决好信息不对称问题。本文通过详细分析银行不良贷款的产生机制 ,提出了完善银行内部信贷运行管理机制、运用先进技术工具 ;创建新型银企关系、设计信贷合约 ;加强同业沟通 ,推广银团贷款等具体对策和建议 ,以降低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切实防范银行信贷风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文辉  徐敏辉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十分严峻,其根本原因是银企双方信息不对称。本文通过对信息不对称下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分析,提出信息不对称下规避信贷风险的措施,以更好地防范和化解国有银行信贷风险,维护国家金融稳定。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秀萍  
信息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市场往往出现“失灵”,从而不能达到最优资源配置和市场高效率运行。保险市场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保险合同主体任何一方为一己之利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都会给保险业带来运行风险,降低保险市场运行效率。应对这些风险予以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以期促进保险业健康、快速、高效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铮  
加强风险管理和监督对保障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有序、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进行风险因素分析,并针对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风险问题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洪宾  
在商业承兑汇票兑付时,从信息不对称角度来看,银行出纳为信息优势方,制单会计为信息劣势方,此时纵然申请兑付人(银行出纳)与制单人在形式上符合内部控制不相容职责相分离的要求,银行出纳仍然有机会利用信息优势逆向选择,制造风险。相对于银行出纳,上任银行出纳现任制单会计为信息优势方,银行出纳为信息劣势方,上任银行出纳现任制单会计有机会利用信息优势产生道德风险。本文拟探讨在上述两种情况下,信息优势方利用信息优势转嫁责任的方式,并寻求解决之道。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罗怀中  
实行客户经理制,是现代商业银行按照“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原则,全方位、立体化、高效率服务于客户,开发、营销金融产品的经营管理机制。它既是商业银行经营机制转变的需要,也是服务理念的创新和业务创新的一项具体内容,更是商业银行建立新型市场营销体系的重要举措。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寰  林晓慧  
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以及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深化等因素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大宗商品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攀升。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贸易融资管理中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出现了多种套取、骗取银行信用的风险,作为银行管理者应从思想认识和内部管理两个维度分析贸易融资风险产生的原因,并从有效解决贸易融资管理中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找到降低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路径与方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寰  林晓慧  
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以及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深化等因素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大宗商品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攀升。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贸易融资管理中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出现了多种套取、骗取银行信用的风险,作为银行管理者应从思想认识和内部管理两个维度分析贸易融资风险产生的原因,并从有效解决贸易融资管理中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找到降低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路径与方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汪波  马乐声  陈德棉  
本文分析了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风险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家之间双重委托代理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并从减小信息不对称程度和使委托代理双方利益趋向一致的角度出发,设计一系列风险防范对策。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之间的风险防范措施:形成市场声誉约束机制、合理设计风险投资家的报酬机制和行为约束机制;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之间的风险防范措施:严格的项目筛选、对风险企业进行尽职调查、分段投资、采取灵活多样的投资方式、对风险企业管理层实行股票期权、加强对风险企业的控制和监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罡  
信息非均衡是银行信贷道德风险产生的一个重要前提,主要表现在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的信息非均衡、银行现有机构内部出现的信息非均衡,银行基于委托——代理关系的相关道德风险也不容忽视。要通过明晰银行产权、建立富有效率的银行经营机制、建立科学的客户经理激励约束机制与绩效考核机制、积极构建全面的社会诚信档案等措施有效地防范道德风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洪丹丹  
改革和危机并存,对于金融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而言,需要根据具体国情选择金融自由化的时机和方式,按照金融自由化所具备的前提条件及利率、汇率和资本项目开放的次序,协调好与各项改革配套的其他制度建设,尤其注意在循序渐进改革的同时完善相应的金融监管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