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44)
- 2023(12752)
- 2022(10102)
- 2021(8913)
- 2020(7599)
- 2019(17243)
- 2018(16946)
- 2017(32918)
- 2016(17122)
- 2015(19352)
- 2014(19045)
- 2013(18478)
- 2012(16872)
- 2011(15294)
- 2010(16162)
- 2009(15521)
- 2008(14173)
- 2007(12663)
- 2006(11815)
- 2005(11145)
- 学科
- 济(94241)
- 经济(94164)
- 管理(45576)
- 业(43250)
- 企(35550)
- 企业(35550)
- 方法(32581)
- 中国(29554)
- 数学(29041)
- 数学方法(28472)
- 融(27303)
- 金融(27303)
- 银(24783)
- 银行(24766)
- 地方(24158)
- 行(24035)
- 农(20029)
- 业经(19587)
- 学(17622)
- 财(17366)
- 制(17017)
- 农业(13906)
- 理论(13860)
- 地方经济(13716)
- 贸(12566)
- 贸易(12545)
- 体(12400)
- 易(12113)
- 产业(11571)
- 发(11434)
- 机构
- 学院(244923)
- 大学(243525)
- 济(111660)
- 经济(109470)
- 管理(88451)
- 研究(87237)
- 理学(75021)
- 理学院(74215)
- 管理学(72431)
- 中国(72062)
- 管理学院(71997)
- 京(51184)
- 科学(50391)
- 财(50178)
- 所(43924)
- 中心(40513)
- 研究所(39510)
- 财经(39389)
- 农(38323)
- 江(37952)
- 经济学(36797)
- 经(35595)
- 业大(33118)
- 经济学院(32739)
- 北京(32721)
- 范(31248)
- 院(31246)
- 师范(30922)
- 州(30594)
- 农业(29367)
- 基金
- 项目(156826)
- 科学(123694)
- 研究(114850)
- 基金(113796)
- 家(98730)
- 国家(97951)
- 科学基金(84235)
- 社会(75113)
- 社会科(71368)
- 社会科学(71345)
- 省(62204)
- 基金项目(58240)
- 教育(52956)
- 自然(52316)
- 自然科(51219)
- 自然科学(51207)
- 划(51076)
- 自然科学基金(50248)
- 资助(47740)
- 编号(45647)
- 成果(37272)
- 重点(36152)
- 发(35732)
- 部(33729)
- 课题(32851)
- 创(32641)
- 国家社会(31870)
- 创新(30598)
- 教育部(29478)
- 科研(29339)
- 期刊
- 济(129733)
- 经济(129733)
- 研究(79398)
- 中国(52497)
- 财(38538)
- 融(38161)
- 金融(38161)
- 管理(36450)
- 学报(36445)
- 农(36218)
- 科学(33895)
- 大学(28707)
- 学学(27032)
- 教育(26447)
- 技术(23482)
- 农业(23225)
- 经济研究(22801)
- 财经(20941)
- 业经(18732)
- 经(18217)
- 问题(16500)
- 统计(15091)
- 技术经济(13751)
- 策(13464)
- 贸(12672)
- 业(12478)
- 决策(12220)
- 国际(11874)
- 世界(11601)
- 商业(11134)
共检索到390141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熊芳
本文通过构造一个国内借款企业和投机者与政府博弈的模型,考察了在金融开放进程中,从维护金融稳定的角度出发,金融自由化所应具备的次序。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国内外关于金融自由化的排序:首先是利率自由化;其次,是汇率开放;资本项目开放则在最后。
关键词:
金融自由化 金融稳定 次序 资本项目开放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少波 贺庆春
国内外的研究普遍显示,货币错配是造成金融和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目前研究者所构建的模型主要集中于对净外币负债形态的货币错配风险的研究,无法对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净外币资产形态的货币错配风险的引致渠道作出解释。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两期微观经济主体(银行、企业)行为模型。模型表明本币的大幅升值会恶化微观经济主体的资产负债表,在一定情况下会导致一国的金融或经济危机。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净外币资产形态下货币错配风险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卢映西 谢正勤
发展中国家在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引发了大规模的通货失控,信用紧缩及资本外流问题。经验告诉我们,金融服务贸易市场开放的“次序”至关重要。根据我国初始经济条件、国际国内政治环境和经济形势、政府能力和政府的社会信任度,我国金融开放应做出适合自己的次序安排和路径选择。
关键词:
金融服务贸易 自由化 次序 FSA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舒方 陈琳 廖鸿志
一、传统的微观经济系统模型 从传统的经济理论角度看,微观经济系统是一个简单的封闭系统,它只含有两个要素,即消费者和生产者。消费者和生产者通过市场进行交换,达到系统内物质流与信息流的循环,从而实现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在市场交换过程中,消费者是商品的购买者,同时又是劳动力和资金的供应者;生产者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胡美军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理性行为与集体理性行为的冲突及其解决的问题。作为一门学科 ,迄今为止 ,还没有一个内在统一、完整的框架可以对门类众多的宏观经济学派进行梳理和整合。那么 ,在风采纷呈的宏观经济学流派发展长河中 ,究竟有没有内在的线索可寻 ?在一定意义上 ,正是因为对于这一个问题缺乏深入而全面的回答 ,目前对于中国经济学发展路径难以形成共识。在本文 ,我们抛砖引玉的提出一个模型 :经济主体决策模型的变化影响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走向。接着利用该模型粗线条地对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 ,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经济学发展的一点拙见。
关键词:
宏观经济学 决策模型 演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扬 殷剑峰
本文从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两个领域分析 ,在不同的制度安排下 ,外部冲击将对一国经济的稳定性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的传导机制。主要结论有二 :第一 ,与政府干预的经济相比 ,全面自由化的经济具有最强的稳定性 ;第二 ,从保持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的稳定性角度看 ,自由化的最优先后次序应当是 :实体经济自由化、国内金融自由化、实行浮动汇率制和资本项目开放。
关键词:
开放经济 稳定性 经济自由化 次序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根荣
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向城市转移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以往的相关研究主要是基于“哈里斯—托达罗”模型,是对劳动力转移机制的宏观经济学研究,缺乏对劳动力流动的微观经济学分析。而本文利用成本、收益、效用函数等基本微观经济学工具对劳动力流动机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劳动力流动受风险、能力、成本三重约束的阻力模型,从空间阻力、信息阻力、能力阻力、风险阻力、价格阻力、政策阻力、心理阻力等七方面阐释当前“民工荒”的微观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欣欣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陆磊
本文从金融腐败角度对当前银行业和证券业两个市场的诸多微观运行现象给出了新的解释,基本结论如下:第一,银行业与证券业腐败存在质与量的差别。证券业腐败具有在较短时间内对交易价格和数量进行双重操纵的特征,因而其交易对手面临投资本金和收益率的全面损失;而银行业腐败仅仅是价格加成,体现为在法定利率之上的额外收入,且受到非正规金融市场价格的制约,存在腐败定价的上限。第二,价格的市场化程度高和竞争性强是银行相对低腐败的体制因素,而价格操控性垄断和短期寻租模式是证券业腐败的体制原因。第三,无论对好企业还是坏企业而言,上市融资都意味着更高的现金收入和更低的成本,因此银行业腐败仅仅局限于寻租,而设租、圈钱和共谋是...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立彦
本文旨在阐明以下两个命题:(1) 微观经济核算中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并存的状况,应当被一体化模式取代;(2) 在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已付诸实施的今天,微观经济核算模式必须与宏观经济核算模式相协调。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勇 张宏伟
在现代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中,无论是技术进步的内生化还是人力资本的积累,本质上都可归结为知识的内生化问题。然而在绝大多数相关文献中忽略了最重要的知识生产主体,即科研人员的有意识科研行为,只是潜含假定知识的微观生产过程是在“科研部门”这一“黑盒”中完成的。本文构造了一个微观动态模型,分析了在既定的制度体系下,一位代表性科研人员从进入科研部门直至退休的整个学术生命周期中的科研行为及相关问题,从而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潜含的知识生产问题从一侧面提供更直接的微观解释。本模型还为一系列更深入的科研制度体系问题提供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关键词:
内生经济增长 生命周期 科研行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伍山林
本文根据中国制度环境构建一个包含劳动力异质性和企业异质性的模型,旨在考察劳动收入份额微观决定机制。主要结论是:(1)工资率、生产技术和税负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方向具有多样性。(2)垄断和改制降低了劳动收入份额,劳动者参与利润分享常可提高劳动收入份额。由于作用稳健,对劳动收入份额进行宏观调控时,宜于从这些方面入手设计政策工具。(3)在一定规则和条件下,让企业自主选择改制深度和分享比例,将产生劳动者、雇主和政府三方共赢的格局,有助于实现"两个提高"和"包容性增长"目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瑞涵
为增加我国科技市场有效供给,必须使科研机构面对客观科研风险时,增强其努力意愿,提高其努力水平,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市场激励机制。本文构建了一个微观动态模型,分析了市场激励中财政价格激励与企业价格激励对科研行为的影响。本文认为,提高科研人员努力水平的关键,是选择恰当的财政激励机制。
关键词:
财政激励 科研行为 价格双轨制 棘轮原则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尹雷
本文依据微观经济学理论框架对最优金融结构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既定金融资源之下实现经济发展最大化的银行部门发展(间接金融)与金融市场发展(直接金融)的最优组合即金融结构最优点;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
关键词:
最优金融结构 “倒U”型 非线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姚德良 庄毓敏
文章在研究美国金融现代化70年历程及西方尤其是美国学者关于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论述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微观金融理论,运用理性预期假说、多目标优化方法,建立三个基本模型,推导出美国金融创新的路径。模型在运用到我国金融领域时,成功地解释了我国金融创新的诸多问题的根源。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