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90)
2023(14610)
2022(11728)
2021(10664)
2020(8882)
2019(20317)
2018(19660)
2017(38708)
2016(20312)
2015(22707)
2014(22484)
2013(21942)
2012(19787)
2011(17369)
2010(17371)
2009(16278)
2008(14719)
2007(12603)
2006(10925)
2005(9689)
作者
(53913)
(45160)
(44832)
(42885)
(28772)
(21565)
(20448)
(17593)
(17549)
(15727)
(15271)
(15268)
(14385)
(14111)
(14012)
(13816)
(13303)
(12969)
(12881)
(12850)
(11077)
(10995)
(10639)
(10388)
(10371)
(10181)
(9837)
(9613)
(9047)
(8739)
学科
(91014)
经济(90923)
(58940)
管理(57958)
(48299)
企业(48299)
方法(45703)
数学(41049)
数学方法(40668)
中国(28981)
(27838)
金融(27837)
(25199)
银行(25179)
(25135)
(24257)
(23475)
业经(19932)
(19433)
地方(18765)
农业(16502)
(16471)
财务(16420)
财务管理(16389)
企业财务(15731)
(15726)
贸易(15712)
(15288)
(14678)
理论(14516)
机构
大学(282508)
学院(280176)
(125885)
经济(123579)
管理(112161)
理学(98182)
理学院(97314)
管理学(95716)
管理学院(95216)
研究(88466)
中国(72438)
(58978)
(56367)
财经(48224)
科学(48008)
(44186)
中心(43507)
经济学(42259)
(40371)
(39728)
(39246)
经济学院(38481)
业大(37285)
研究所(36618)
财经大学(36501)
北京(34355)
(34012)
师范(33682)
(32501)
(32014)
基金
项目(194075)
科学(156274)
基金(145577)
研究(143931)
(124809)
国家(123810)
科学基金(109384)
社会(96572)
社会科(91951)
社会科学(91934)
基金项目(76385)
(74291)
自然(68538)
教育(67542)
自然科(67092)
自然科学(67081)
自然科学基金(65928)
(61777)
资助(59474)
编号(56654)
成果(44784)
(44486)
重点(43679)
国家社会(41669)
(41665)
(41395)
教育部(39679)
课题(38758)
创新(38729)
人文(38479)
期刊
(125759)
经济(125759)
研究(84289)
中国(50169)
(45834)
管理(40357)
(39910)
金融(39910)
学报(37564)
科学(35967)
(34887)
大学(30845)
学学(29258)
教育(28315)
财经(24468)
技术(24207)
农业(23081)
经济研究(21750)
(21002)
业经(19359)
问题(16882)
统计(14136)
(13588)
理论(13534)
技术经济(13302)
(13039)
商业(12808)
(12046)
世界(11991)
实践(11987)
共检索到4041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米运生  吕立才  
1984年中国开始逐渐放松金融规制。1993年确定市场化改革目标之后,以取消信贷规模控制与贷款利率市场化等为标志,银行部门实现从部分自由到基本自由的转变。理论研究表明,金融自由化通过水平效应、效率效应促进经济增长。中国的实证分析表明,在1984~2006年间,自由化降低了居民贴现率,提高了私人储蓄率;自由化对宏观投资率的影响为正但随时间推移而趋于下降。金融自由化的效率效应则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增强,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方式的转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米运生  
在1992~2006年的短短15年时间里,中国的银行自由化改革已取得了重大进展,并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量化分析银行自由化的基础上,对其质量效应、数量效应和增长效应等方面的收益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银行自由化具有显著的数量效应,它提高了私人储蓄率,增加了信贷可获得性,并促进了资本形成;质量效应也初步显现,促进了资本向具有较高边际效率部门的转移,提高了资本配置效率。总体上,对宏观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裴馨   高远东  
在全面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厘清政府数据开放的经济价值创造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内生增长模型,分析了政府数据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以政府数据平台开通为准自然实验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政府数据开放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其促进作用在公共服务支出、企业所得税收入和数字基础设施投资较多地区更为突出;进一步分析发现,人力资本积累、技能人力资本、研发人力资本及其与政府数据开放的交互作用能够显著促进经济增长。据此,从理论与实证层面重点考察了政府数据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这不仅丰富了相关研究文献,也为政府更好地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建宁  
一、关于金融自由化促进经济增长的辨析 (一)金融自由化理论认为:实行金融自由化改革将增加储蓄和投资、改善资源的配置效率,带来储蓄效应、投资效应、收入效应、就业效应,从而促进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 发展中国家大多处于金融抑制状态,而金融抑制有害无益,它不仅削弱经济量的增长而且影响经济增长的质,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改进。因此必须走金融自由化、金融深化之路,解除抑制,促进增长。 金融抑制的表现:众多经济单位处在分离状态,生产技术条件差距甚大,因此不能形成统一的市场价格和利率;小企业和居民被排斥在有组织的资金市场之外,要想增加投入只能依靠内部自身融资,故它们要进行实物投资必须积累一定量的现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奕芳  
近年来互联网已逐步成为影响贸易的关键因素,在加快推进我国出口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深入分析互联网内生贸易条件下的出口增长边际效应,寻找新出口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Melitz(2003)模型的基本框架进行扩展,将互联网对贸易的影响内生化,重点探讨互联网对出口增长三元边际的影响,并以2005—2015年中国21个主要出口地区数据为样本,对理论模型的结果进行计量检验,结果发现互联网能够使我国出口增长广度和数量边际增加,同时降低价格边际,且其对出口增长广度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奕芳  
近年来互联网已逐步成为影响贸易的关键因素,在加快推进我国出口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深入分析互联网内生贸易条件下的出口增长边际效应,寻找新出口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Melitz(2003)模型的基本框架进行扩展,将互联网对贸易的影响内生化,重点探讨互联网对出口增长三元边际的影响,并以2005—2015年中国21个主要出口地区数据为样本,对理论模型的结果进行计量检验,结果发现互联网能够使我国出口增长广度和数量边际增加,同时降低价格边际,且其对出口增长广度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熊鹏  王飞  
基于内生增长理论,并结合中国经济增长的典型事例,本文确定了经济增长的影响因子,将其与金融深化的指标变量建立回归模型组,探讨了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的内生传导渠道。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存量、人力资本以及制度因素是中国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三条显著的内生传导渠道,资本积累是金融深化对中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传导渠道;技术进步并不是显著的影响渠道;同为金融深化作用于经济增长的传导主体,金融中介的作用明显要大于金融市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雄浪  杨盈盈  
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分析框架下,笔者构建了包含制度要素的多地区两部门的经济理论模型,阐明了经济体产出增长率决定于制度变迁的内在机理,认为制度质量的提高,制度对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的影响程度的增强,能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随之本文采用2000—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以市场分配资源程度、国有化程度和腐败程度作为制度变迁的代理变量,利用混合回归、动态面板回归以及面板分位数回归三种不同的计量实证方法,探究了制度变迁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混合回归和动态面板回归结果表明市场分配资源程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正,国有化程度、腐败程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负;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对于不同的区域,这些变量与经...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珂  严丹  傅勇  
本文采用Hansen(1999)平行数据阈效应模型的检验与估计方法,利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28个省份的数据,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存在阈值点以及阈值点进行估计与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一个重要的阈变量。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金融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在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金融发展阻碍了经济增长;在经济发展水平中等的地区,金融发展不能用来解释经济增长。研究还表明,通货膨胀率和开放程度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阈效应并不明显。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金成  戴翔  
依托互联网建设推动服务贸易增长,是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现有文献揭示了互联网可以通过降低贸易成本促进国际贸易规模的扩大。本文研究认为,互联网除了具有降低贸易成本这一作用外,还可以通过提高服务可贸易性以及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实现服务贸易规模扩张。利用中国与部分国家双边服务贸易数据及互联网普及率等经验数据,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第一,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对中国与各国之间双边服务贸易规模扩张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且在不同收入水平国家、不同服务业之间具有异质性;第二,互联网通过降低双边贸易成本、提高可贸易程度使中国双边服务贸易规模扩张。本文以互联网为切入点,为探索推动服务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视角,研究结论对亟待扩大服务业开放、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的中国开放发展新阶段而言,有着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荣晨  董瞾  
本文从新古典增长理论的视角分析了资本账户开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资本账户开放度的提高对经济增长均有促进作用。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总额增长率、高技术出口额增长率对资本账户开放度的提高具有明显的正向敏感性,说明发达国家资本账户开放度的提高可以加速资本积累和推动技术进步,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形成总额增长率对资本账户开放度的提高具有明显的正向敏感性,而劳动力增长率、高技术出口额增长率对资本账户开放度的提高具有反向敏感性,说明发展中国家资本账户开放度的提高仅可以加速资本积累,以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广斌   李祎   赵川  
文章基于2011—2021年中国27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考察了金融科技对经济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影响、作用机制及空间效应。结果表明:金融科技显著促进经济包容性绿色增长,在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方面表现尤为突出;技术创新和金融资源配置是金融科技促进经济包容性绿色增长的重要机制;金融科技对经济包容性绿色增长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有助于带动周边城市经济包容性绿色增长;金融科技有助于促进东部地区、核心城市及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城市的经济包容性绿色增长。因此,营造良好的金融创新环境,深化信息技术与传统金融融合,发挥金融科技的溢出效应,能够赋能经济包容性绿色增长。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铭来   康琢  
通过构建包含长期护理保险嵌入养老服务体系的世代交叠模型,采用2012—2020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长期护理保险的经济增长效应。结果显示:长期护理保险能够显著提高人均经济产出,这种经济增长效应主要通过促进照料部门劳动力供给实现;长期护理保险覆盖范围扩大和地区联动增加能够发挥更强的经济增长效应。鉴于此,应进一步扩大长期护理保险覆盖范围和试点地区数量,加强地区间互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郎永峰  
本文以内生增长理论为基础,通过一个联立方程组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东盟FTA(CAFTA)成员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对成员吸引FDI流入的效应。结果显示,CAFTA对促进区域整体的FDI流入具有积极影响,但对区域内不同成员的FDI流入促进效应并不均等,即国内市场规模大、经济发展水平高的成员更能吸引FDI的流入,投资效应更加显著。在增长效应方面,FDI对CAFTA整体的增长效应为正且具有显著性。但FDI的溢出渠道在不同成员间存在一定差异。CAFTA的建设中应注意成员间利益的均衡分配问题以维持CAFTA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周立  雷中豪  
本文选取2008年第一季度至2016年第一季度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准自然实验双重差分(DID)法实证分析了金融试验改革促区域经济增长政策效应,结果发现实施区域金融试验改革对当地经济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第一,金融试验改革正向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存在季度时滞,总体上要经过4个季度改革正向效应效果才变得显著;第二,金融试验改革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存在明显的倒U型特征,政策效应先期较小,中期较大,后期再次变小;第三,金融试验改革在我国发达地区主要是通过促进服务业部门增长来拉动经济增长,在比较发达地区主要通过促进工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增长来拉动经济增长,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主要是通过促进工业部门增长来拉动经济增长。另外,政府过度干预经济降低了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减少了地区经济自由度和发展活力;对外贸易参与度较高地区的金融试验改革对工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的促进作用不如对外贸易参与度相对较低地区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