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45)
2023(11237)
2022(8733)
2021(7845)
2020(6499)
2019(14273)
2018(14051)
2017(27804)
2016(14662)
2015(16397)
2014(16095)
2013(15764)
2012(14300)
2011(12823)
2010(12943)
2009(12622)
2008(11605)
2007(10456)
2006(9516)
2005(8787)
作者
(43643)
(35957)
(35864)
(34169)
(22625)
(17168)
(16262)
(13954)
(13777)
(12622)
(12280)
(11771)
(11420)
(11249)
(11175)
(10988)
(10777)
(10572)
(10422)
(10369)
(8936)
(8933)
(8829)
(8298)
(8109)
(8081)
(7964)
(7874)
(7160)
(7049)
学科
(59204)
经济(59135)
(43219)
管理(41113)
(32927)
企业(32927)
中国(27151)
(26893)
金融(26893)
(25547)
银行(25510)
(24728)
方法(23907)
数学(21632)
数学方法(21530)
(19434)
(17865)
(16852)
业经(15148)
(14198)
贸易(14185)
(13932)
农业(13199)
地方(13173)
中国金融(11372)
(11366)
财务(11338)
财务管理(11319)
(10854)
企业财务(10852)
机构
学院(211643)
大学(211411)
(92829)
经济(91099)
管理(78391)
研究(71846)
理学(67529)
理学院(66844)
管理学(65864)
管理学院(65507)
中国(62020)
(45041)
(43659)
科学(42053)
(39530)
(36256)
财经(36063)
中心(34411)
研究所(32917)
(32775)
业大(32608)
农业(31340)
(30458)
经济学(30180)
经济学院(27689)
北京(27520)
财经大学(26942)
(25428)
(25138)
(24906)
基金
项目(138535)
科学(108289)
基金(101395)
研究(98986)
(89634)
国家(88871)
科学基金(74963)
社会(65728)
社会科(62555)
社会科学(62538)
基金项目(53854)
(53752)
自然(47092)
自然科(46028)
自然科学(46011)
(45284)
自然科学基金(45212)
教育(44106)
资助(40232)
编号(39058)
重点(31467)
成果(31295)
(30992)
(30535)
(29553)
国家社会(28079)
创新(27741)
课题(26798)
科研(26700)
教育部(26119)
期刊
(98089)
经济(98089)
研究(64171)
中国(38508)
(38211)
金融(38211)
(36621)
学报(35778)
(32642)
科学(31054)
管理(27837)
大学(26921)
学学(25786)
农业(23649)
财经(18149)
经济研究(17399)
业经(17120)
教育(16354)
(15527)
技术(14951)
问题(14428)
(12560)
国际(11885)
(11735)
理论(11371)
商业(11210)
实践(10200)
(10200)
(9829)
技术经济(9730)
共检索到317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蔡玉娟  
一、积极影响。1.降低了外资进入国内市场的门槛,增加了建设的资金保障。我国适应世界市场的要求,逐步开放金融市场,放松了对于各类金融机构的管制和市场进入门槛,为外资进入我国市场提供了较好的制度环境,有利于我国引资建设国内经济,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较为充足的资金保障。2.促进了国内外资本的自由流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外商的直接投资。金融自由化的主要内容之一便是汇率的自由化,而政府对汇率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蔡玉娟  
本文通过对金融自由化的内涵、主要内容以及其对经济发展可能造成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分析了我国实现金融自由化后,对引进外资可能会造成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引进外资创造了较好的金融环境,降低了外资进入我国的门槛限制,便于我国引进资金、技术,既增加了外商直接投资,又提高了投资效率,促进了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当然,金融自由化也会带来短期资本冲击以及投资金融风险的增加等弊端。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佟家栋  
传统贸易理论认为,贸易自由化对引进外资有一定的不利影响。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对发展中国家贸易的自由化与引进外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证明了贸易自由化会推动外资的流入。这一基本观点对中国实行贸易自由化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唐晓宇  
引进外资金融机构,推动我国金融业的国际化武汉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唐晓宇一、我国金融业的国际化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是全球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然是市场经济体制,则...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丛阳  
对我国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的思考丛阳随着世界经济活动的一体化和国际化,我国向外资金融机构敞开大门已经成为大趋势,这不仅是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而且是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按轨的重要途径。一、外资金融机构在我国的进入与影响自1982年南洋商业银行获准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韩继云  
我国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的思考韩继云一、我国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的主要“误区”(一)指导思想不统一目前在我国引进外资金融机构问题上,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指导思想:一种指导思想认为,我国应当加快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的速度。其理由主要有三点:一是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吕洪良  
总结我国十多年引进外资的经验教训,面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现实,将引进外资仍然停留在“弥补国内资金不足”上已远远不够。引进外资应成为实现我国经济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引进外资和积极开展对外投资过程中,加快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步伐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邓福光  
本文分析了WTO规则要求与我国外资政策调整方向,认为主要在市场准入及国民待遇两方面,同时分析了“入世”后外资规模、结构、流出流向地域、投资主体可能发生的变化,最后提出了应对“入世”挑战、加快吸引外资的几条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邓福光  
我国入世在即,入世后必须按照世贸组织的要求调整引进外资政策。本文分析了世贸组织规则要求与我国外资政策的调整方向,认为重点在市场准入与国民待遇两方面,指出入世后外资规模、结构、流向地域、投资主体可能发生的变化,并提出了关于加快吸引外资的几条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韩继云  
引进外资金融机构是我国利用外 资的重要方式之一。截至1995年底,国家共批准成立142家营业性外资金融机构(131家外资银行、5家外资财务公司和6家外资保险公司)和470家代表处。142家营业性外资金融机构总资产为191.4亿美元,贷款总额为127.5亿美元,存款总额为31.4亿美元。毋庸置疑,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可以有力地推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深化和中国金融国际化,但也存在着一些“误区”,不利于此项工作的开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蔡慧娟  
我国不存在资本缺口 ,但需要以优惠政策等为代价吸引外资 ,因为我们缺乏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技术与管理。因此 ,我们的引资重心要转移 ,实现由外直接引进资金的初级阶段向引技、引制、引进创新能力的高级阶段的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伟  潘未名  
通过外资引进什么样的技术,是近年来颇受有关决策部门和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问题。一种普遍的看法是,目前我国引进的外资在技术选择上存在三个偏向:(1)从要素含量看,劳动含量多,技术含量少,引进先进技术不足;(2)从产业投向看,偏重于技术层次低、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和中小型项目,投向技术密集型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外资很少;(3)从技术来源看,多为次发达地区和国家的中小型企业,而拥有雄厚技术实力的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则为数不多。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刘昌黎  
论日本的金融自由化东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刘昌黎所谓金融自由化,就是利率和金融业务的自由化。金融自由化作为世界性的潮流,乃是60年代后以美国为中心而发展起来的,其波及到日本,则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事情。日本自1980年12月实施《新外汇法》,拉开了...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格·卡普里奥  詹·A.汉森  帕·郝诺汉  丁慧  
金融压抑的兴起是与民粹主义、国家主义和国家至上主义相联的。在金融压抑的情况下,许多国家的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于是,随着金融业管制的放松,更为广泛的国内经济自由化和对外开放得以实现。但利率自由化经常伴随着危机的爆发或者引发危机。然而,对于任何一个希望完全分享经济增长利益的国家来说,建立一个实质性的金融自由化体系是惟一可行的出路。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袁天昂  
随着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全球金融市场正在形成,这就迫切要求我国金融体制走出传统的政府干预模式,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金融业的效率。本文从金融自由化的概念出发,分析了金融抑制的弊端和盲目进行金融自由化的危害,论述了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现实选择——实行渐进的自由化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