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79)
- 2023(11676)
- 2022(9201)
- 2021(8347)
- 2020(6934)
- 2019(15609)
- 2018(15014)
- 2017(29358)
- 2016(15192)
- 2015(17499)
- 2014(17092)
- 2013(17078)
- 2012(15839)
- 2011(14327)
- 2010(14173)
- 2009(13392)
- 2008(12077)
- 2007(10566)
- 2006(9332)
- 2005(8837)
- 学科
- 济(74691)
- 经济(74610)
- 业(43570)
- 管理(42869)
- 方法(34677)
- 企(33363)
- 企业(33363)
- 数学(32193)
- 数学方法(32086)
- 中国(29465)
- 融(27391)
- 金融(27391)
- 银(24752)
- 银行(24742)
- 行(24004)
- 农(20145)
- 财(19181)
- 贸(17065)
- 贸易(17049)
- 易(16690)
- 制(16102)
- 业经(15604)
- 地方(14460)
- 农业(13757)
- 务(11964)
- 财务(11936)
- 财务管理(11918)
- 企业财务(11537)
- 中国金融(11459)
- 体(11011)
- 机构
- 大学(219082)
- 学院(217472)
- 济(109057)
- 经济(107561)
- 管理(82741)
- 研究(75715)
- 理学(71612)
- 理学院(70966)
- 管理学(70121)
- 管理学院(69750)
- 中国(67188)
- 财(49718)
- 京(44674)
- 财经(40736)
- 科学(38976)
- 经济学(37857)
- 经(37528)
- 中心(36219)
- 所(35897)
- 经济学院(34466)
- 研究所(32475)
- 财经大学(30869)
- 农(30636)
- 江(29477)
- 北京(28574)
- 融(27235)
- 院(26983)
- 金融(26782)
- 业大(26238)
- 范(25420)
- 基金
- 项目(143669)
- 科学(116221)
- 基金(110329)
- 研究(107511)
- 家(94577)
- 国家(93862)
- 科学基金(81830)
- 社会(75170)
- 社会科(71757)
- 社会科学(71743)
- 基金项目(56859)
- 省(51376)
- 自然(48895)
- 教育(48476)
- 自然科(47910)
- 自然科学(47903)
- 自然科学基金(47143)
- 资助(45752)
- 划(43517)
- 编号(40823)
- 部(34335)
- 国家社会(33647)
- 成果(32850)
- 重点(32214)
- 发(31617)
- 教育部(30765)
- 创(30104)
- 中国(29948)
- 人文(29430)
- 创新(28348)
共检索到3312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汪炜 李甫伟
扩大内需和金融自由化是当前中国经济活动中两项重要的战略取向。金融自由化与居民消费存在什么联系?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就中国金融自由化对于居民消费波动的影响及其机制进行研究,结论表明:(1)金融自由化会存在阈值效应;(2)金融自由化平抑居民消费波动的能力依赖于各省份的金融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省份,金融自由化对于居民消费波动的平抑能力越强;(3)金融自由化仅能缓解名义冲击对于消费波动的影响,但由于中国金融自由化进程中资本账户开放的不对称,使其对于实际冲击并没有抵御能力。由此,可以认为,金融自由化应该是一个需要持续推进、不断深化和均衡发展的进程,只有达到一定水平并实现平衡发展,才能带来高质量的消费...
关键词:
金融自由化 消费波动 阈值效应 外生冲击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毛洪涛 邓博夫 吉利
本文以证券投资基金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其持股对上市公司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当整体持股水平较低时,证券投资基金会恶化公司治理增加上市公司股权资本成本,只有其整体持股达到较高水平时才能改善公司治理降低上市公司股权资本成本。实证结果表明,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与股权资本成本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同时国有产权性质会削弱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与股权资本成本之间的倒U型关系。
关键词:
证券投资基金 倒U型关系 股权资本成本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彦彦 王逸飞
中国股市自2016年1月1日起开始基于沪深300指数变化实施熔断制度,但该制度仅实施4天便因多次导致股市熔断而被叫停。基于这一准自然实验,文章采用清晰断点回归设计来评估熔断制度在中国股市的实践效果及其原因。文章先基于沪深300指数在熔断制度执行前后的日度数据和每分钟数据估计了两种波动率,然后进行断点回归估计。结果发现:熔断制度的实施显著加剧了两种度量下的股市波动,且该波动具有持续的溢出效应;熔断阈值附近存在过度交易行为,并由此对股市变化产生"磁吸效应"。对此,文章进一步基于我国熔断制度推出的宏观经济背景、股市制度特征、熔断制度的设计以及在熔断阈值附近的投资者心理和交易特征进行解释。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彦彦 王逸飞
中国股市自2016年1月1日起开始基于沪深300指数变化实施熔断制度,但该制度仅实施4天便因多次导致股市熔断而被叫停。基于这一准自然实验,文章采用清晰断点回归设计来评估熔断制度在中国股市的实践效果及其原因。文章先基于沪深300指数在熔断制度执行前后的日度数据和每分钟数据估计了两种波动率,然后进行断点回归估计。结果发现:熔断制度的实施显著加剧了两种度量下的股市波动,且该波动具有持续的溢出效应;熔断阈值附近存在过度交易行为,并由此对股市变化产生“磁吸效应”。对此,文章进一步基于我国熔断制度推出的宏观经济背景、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彭旋 张昊
作为企业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稳定客户可以向市场传递盈利较好的信号,也可以监督企业的信息披露行为,减少信息不对称,稳定企业股价、降低股价波动性。以2001—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稳定客户对股价波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稳定客户与企业的股价波动性显著负相关;(2)客户与企业的关系越密切,稳定客户对企业股价波动性的降低效应越强;(3)企业面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稳定客户对企业股价波动性的降低效应越强。研究丰富了客户供应商关系文献,也提示资本市场参与者更多关注供应链相关信息。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郝项超 苏之翔
文章借鉴Hanley和Hoberg(2010)的文本分析法,将重大风险提示信息分为标准风险提示信息与特有风险提示信息,并利用沪深两市733家企业的IPO数据,从IPO抑价的角度实证分析了两类风险提示信息的影响。标准风险提示信息是指后发行企业与已发行企业的风险提示信息中重复或类似的内容,而两者不同的内容则为特有风险提示信息。研究发现,标准风险提示信息对IPO抑价没有影响,特有风险提示信息可以降低IPO抑价,但这种影响仅存在于主板上市公司,而不存在于中小板与创业板公司。因此,在招股说明书的开始部分提示重大风险的披露政策并不是完全无用,只是在中小板与创业板的作用效果尚不理想,亟须改进。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郭念枝
本文基于收入差距、金融市场分割等经济特征,构建一个简单宏观模型来研究金融自由化对消费水平的影响,尝试为中国居民消费水平波动做出新解释。研究发现,中国金融自由化更多的是改善高收入居民的投资机会,使其可以通过减少货币需求、增加资本持有,调整资产配置,对货币收益率产生影响。在一定收入差距条件下,金融自由化能提升消费水平,当收入差距高过一定阈值时,自由化就会抑制甚至恶化消费水平。实证研究支持了理论模型的预测。
关键词:
金融自由化 收入差距 消费水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毛学峰 刘靖 张车伟
中国劳动力市场性别工资差异问题已有广泛的研究,而劳动力市场规制如何作用于性别工资差异尚需进一步探讨。本文主要关注工会组织对性别工资差异的影响。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年数据的研究发现,工会对工资的显著影响在于提高女性工资,改善性别工资差异,且这种作用在私营企业中尤为显著;工会对性别工资差异的显著作用主要是减少歧视(系数回报差异);非工会部门对于女性的歧视构成了性别工资差异最重要的原因,工会部门的歧视水平只有非工会部门的30%左右,私营企业中这一比例进一步低至13%,工会部门虽然有利于降低女性受到的歧视,但歧视并没有完全消除。虽然,工会对于女性起到了部分保护作用,但保护程度仍然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大鹏 翟路萍
本文利用从2003年全国社保基金开始投资股票市场的时点直到2012年为止的投资数据,采用CAPM和VaR两种不同的风险度量方法,从不同角度和时间区间度量投资风险。研究发现,全国社保基金投资运营活动比较成功地规避了系统风险,但是,由于资金量巨大,投资损失的绝对数依然很大。从不同持股时长的投资风险比较中发现,持股时间与投资风险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这说明,全国社保基金尚未按照投资安全性和收益性来操作,并没有完全根据投资风险分析进行股票购买和卖出操作。
关键词:
社保基金 投资风险 VaR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胡灵 窦钱斌 刘崇书
本文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商业银行微观层面的数字金融指数构造方法,以2011-2020年中国175家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数字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整体风险承担显示出了显著的负向影响效应,但存在结构性差异;数字金融冲击下银行表内业务风险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而表外业务风险表现出了集聚的倾向,这一结果在考虑使用工具变量以及反事实检验之后依然稳健;其作用机制在于,数字金融的扩张压缩了商业银行表内业务的收入空间,增强了银行拓展表外业务的动机,进而导致表内业务风险存在向表外业务转移的迹象。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这一影响效应在非上市以及资本充足率更低的商业银行样本中表现的更加突出。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商业银行 收入结构 银行风险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孙培源 施东晖
研究发现,涨跌幅限制并没有降低股价波动性和投资者的过度反应行为,相反却阻碍了均衡价格的实现过程和投资者的正常交易活动,其实际运作绩效与当初预想的目标存在较大偏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成
本文旨在研究中国公众信心水平对宏观经济走势的预测和解释能力。首先,在向量自回归(VAR)框架下,我们发现在控制其他经济先行指标以及美国、欧洲等相应的预期指数后,中国消费者预期指数对月度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有显著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GRAnGeR cAusAlity)。相应的预测偏误方差分析进一步显示,预期对未来9个月至1年后的产出增长预测贡献较大,对半年以内的预测贡献较小。随后,借助二值PRobit回归模型,我们发现预期指数对产出的扩张与收缩也有一定的预测力。类似地,预期指数对未来9个月至1年后的产出状态预测力较为显著。由此,我们认为中国公众信心对于产出变化有着独立而显著的影响。这一结果也表明,...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姚耀军 鲍晓辉
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波动的联系属于学术研究前沿课题。文章基于1994-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发现,尽管中国金融中介发展具有显著的货币冲击减震效应,但总体而言,中国还未到达金融中介发展对经济波动产生平抑效应的阶段。文章还发现,中国正从金融中介发展对经济波动具有放大效应的阶段步入临界区间。因此,文章研究结果所蕴含的一个重要政策涵义是,中国金融中介发展已处于一个关键时期,进一步加快发展必定会为宏观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
金融中介发展 经济波动 货币冲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清华 宋一程 刘金玉
基于中国上市银行四维多元化指标的构建和归纳,应用动态面板GMM模型对收入、地域、资产和非传统业务活动多元化与银行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收入、资产和非传统业务活动的多元化有助于降低银行风险,且国有银行获得的多元化收益多于中小银行;但在地域多元化方面,国有银行的地域多元化反而可能导致风险提高,而中小银行的地域多元化则更有利于分散和降低风险。
关键词:
上市银行 多元化 银行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