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53)
2023(10261)
2022(7964)
2021(7316)
2020(5951)
2019(13337)
2018(12833)
2017(24871)
2016(12836)
2015(14764)
2014(14407)
2013(14296)
2012(13021)
2011(11777)
2010(11656)
2009(11202)
2008(9945)
2007(8788)
2006(7926)
2005(7634)
作者
(34639)
(28620)
(28600)
(27436)
(18205)
(13458)
(13038)
(11386)
(11004)
(10051)
(10020)
(9513)
(9283)
(9143)
(8985)
(8983)
(8526)
(8388)
(8191)
(7758)
(7322)
(6917)
(6734)
(6583)
(6548)
(6519)
(6284)
(6034)
(5713)
(5694)
学科
(59845)
经济(59777)
(33563)
管理(32111)
中国(27749)
(26383)
金融(26383)
(24653)
企业(24653)
方法(24106)
(23970)
银行(23960)
(23341)
数学(22231)
数学方法(22153)
(17701)
(15014)
(14495)
贸易(14478)
(14401)
(14221)
业经(13506)
地方(12414)
农业(12061)
中国金融(11361)
(9531)
(9200)
产业(9179)
(8541)
财务(8513)
机构
大学(181340)
学院(180519)
(90968)
经济(89649)
研究(66472)
管理(65560)
中国(60098)
理学(56046)
理学院(55503)
管理学(54733)
管理学院(54437)
(40726)
(37916)
科学(34734)
财经(33024)
(32204)
经济学(31772)
中心(31580)
(30386)
研究所(29278)
经济学院(28797)
(26494)
财经大学(24943)
北京(24671)
(24624)
(23465)
(23419)
金融(23023)
(21955)
师范(21776)
基金
项目(117888)
科学(94765)
基金(89720)
研究(88551)
(77287)
国家(76684)
科学基金(66066)
社会(61860)
社会科(58979)
社会科学(58968)
基金项目(45983)
(42030)
教育(39231)
自然(38622)
自然科(37852)
自然科学(37846)
自然科学基金(37211)
资助(36992)
(35550)
编号(33794)
国家社会(27908)
(27762)
成果(27352)
重点(26602)
(26500)
中国(25778)
教育部(24619)
(24508)
人文(23443)
课题(23353)
期刊
(96941)
经济(96941)
研究(60771)
中国(37865)
(34958)
金融(34958)
(28777)
(25328)
管理(24614)
学报(24025)
科学(23948)
大学(19552)
经济研究(18864)
学学(18465)
财经(17034)
农业(16717)
(14820)
教育(14481)
业经(14229)
技术(13109)
问题(12926)
(12724)
国际(12187)
世界(11951)
(9632)
理论(8811)
统计(8761)
商业(8728)
技术经济(8464)
现代(7840)
共检索到2834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郭念枝  
本文基于收入差距、金融市场分割等经济特征,构建一个简单宏观模型来研究金融自由化对消费水平的影响,尝试为中国居民消费水平波动做出新解释。研究发现,中国金融自由化更多的是改善高收入居民的投资机会,使其可以通过减少货币需求、增加资本持有,调整资产配置,对货币收益率产生影响。在一定收入差距条件下,金融自由化能提升消费水平,当收入差距高过一定阈值时,自由化就会抑制甚至恶化消费水平。实证研究支持了理论模型的预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汪炜  李甫伟  
扩大内需和金融自由化是当前中国经济活动中两项重要的战略取向。金融自由化与居民消费存在什么联系?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就中国金融自由化对于居民消费波动的影响及其机制进行研究,结论表明:(1)金融自由化会存在阈值效应;(2)金融自由化平抑居民消费波动的能力依赖于各省份的金融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省份,金融自由化对于居民消费波动的平抑能力越强;(3)金融自由化仅能缓解名义冲击对于消费波动的影响,但由于中国金融自由化进程中资本账户开放的不对称,使其对于实际冲击并没有抵御能力。由此,可以认为,金融自由化应该是一个需要持续推进、不断深化和均衡发展的进程,只有达到一定水平并实现平衡发展,才能带来高质量的消费...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丁志华  李文博  何凌云  刘振华  
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有重要影响。基于计量经济模型和时变状态空间模型,采用我国2000年6月-2014年5月的时间序列数据,就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长短期影响效力、影响时滞和动态时变效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期和短期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均造成正向影响,且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效力更为显著;石油价格波动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平均影响时滞分别为5个月和4个月;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对石油价格变动的时变弹性起伏较大,且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对石油价格变动的时变弹性在总体上要大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对石油价格变动的时变弹性。并就上述研究结论,从调整石油定价机制...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徐成晓  
本文先简要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理,再利用2014年1月-2016年3月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能有效促进消费需求,且对传统经济强省的影响更为显著。最后,提出针对性政策意见,以确保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健康规范发展,进一步刺激需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江  
居民消费是消费环境的函数。文章所构建的消费环境包括了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法律环境三个主要维度,基于1990—2008年的相关数据研究发现,经济环境中的收入和就业因素对于居民消费的即期影响效应统计显著,其中,就业对消费的影响远高于收入对消费的影响。社会环境和法律环境中的所有变量则并没有对居民的消费产生统计显著的影响。因此,中国在进入"十二五"期间之后,要稳健、全面推动中国的内需,亟需解决的问题是构建起更加健康有序的社会消费环境和法律环境,而不是仅着眼于对于居民消费有即期影响的收入和就业水平,虽然这是两个非常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凡空  李雪瑜  
基于2011—2021年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及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建立实证模型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情况。结论显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显著提高了居民消费水平,且创新效应和产业结构升级在上述影响过程中具有中介作用。另外,这种促进作用具有数字普惠金融结构异质性、城乡居民异质性及区域异质性特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蓝乐琴  杨卓然  
本文运用2013—202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普通面板回归模型、门槛回归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国范围看,数字普惠金融能有效提升居民消费水平。从各区域看,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西部受影响程度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最小。这种影响还具有显著的双门槛效应,在门槛临界值前后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进一步从空间角度看,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水平的空间正向溢出效应皆显著。本文为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推动居民消费水平稳定增长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尹静茹  李兴绪  胡小朋  刘丹  
文章通过构建基于序贯主成分方法估算的状态空间分层动态因子模型,对我国1999年1月到2015年6月31个省份的CPI即消费水平指标的三层动态因子进行估算。将CPI波动来源分解为相互独立的国家、区域和省份动态因子,进而分析其基本特征,结果表明全国动态因子和区域动态因子基本反映了各省份消费水平的波动趋势,可作为CPI波动的主要源头,然而省份动态因子差异较大,其差异性与各省份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并利用方差分解来解释CPI波动源头,其中,全国动态因子是CPI波动的主要驱动力,区域动态因子影响力最弱,省份动态因子的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尹静茹  李兴绪  胡小朋  刘丹  
文章通过构建基于序贯主成分方法估算的状态空间分层动态因子模型,对我国1999年1月到2015年6月31个省份的CPI即消费水平指标的三层动态因子进行估算。将CPI波动来源分解为相互独立的国家、区域和省份动态因子,进而分析其基本特征,结果表明全国动态因子和区域动态因子基本反映了各省份消费水平的波动趋势,可作为CPI波动的主要源头,然而省份动态因子差异较大,其差异性与各省份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并利用方差分解来解释CPI波动源头,其中,全国动态因子是CPI波动的主要驱动力,区域动态因子影响力最弱,省份动态因子的影响程度差异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与各区域及各省份的特殊特征有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立平  申建文  
本文利用因素增广向量自回归模型(FAVAR),从金融自由化视角分析货币政策对物价波动的影响,发现货币供应量、贷款总量的上升对物价上涨具有重要作用,存款总量增长抑制了物价上涨;贷款利率的提高对物价上升作用明显,存款利率上升对物价有抑制作用;股票市场交易额与股票价格指数对物价的波动冲击作用明显;经常、资本项目流入对物价具有正向效应,经常、资本项目流出对物价有降低作用;名义汇率对物价作用方向不明显,实际有效汇率提高具有降低物价的作用;消费者预期、消费者信心指数对物价具有正向作用,消费者满意指数提高降低了物价。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申  宋扬  谢娟娟  
本文从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就业与工资波动性的关系这一新的视角分析了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研究首先在弹性分析框架之下,对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工业工资和就业波动性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分析。然后采用我国细分工业行业的数据,在估算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使用回归分析方法进一步考察了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工业工资和就业波动性的影响。研究的基本结论是,贸易自由化很可能增强了给定外生劳动需求冲击之下工业劳动者工资和就业的波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峥  高红贵  
文章基于2003—2013年全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借助动态面板广义矩模型,从城镇化综合评价体系出发,实证分析城镇化与房价对居民消费增长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全国层面上城镇化综合水平对居民消费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不同区域人口城镇化、产业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对居民消费增长的影响有明显差异;房价对居民消费增长存在正向作用,其影响存在区域差异且具有滞后性;城镇化与房价的交互作用对促进居民消费呈显著正向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毛中根  洪涛  叶胥  
理论研究表明,国家之间资本和产品流动的渠道越通畅、风险共享程度越高,国内消费增长状况与货币币值波动状况的联系就越紧密。本文利用2001年第1季度至2010年第4季度中国、美国、日本的数据对此命题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前后,中美、中日消费支出增长率之差与汇率变化率的关系发生了显著的转变,汇改前表现为不相关甚至负相关,汇改后表现为正相关;而美日情形则有所不同,消费支出增长率与汇率变化率关系一直表现为正相关。这为中国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漾滨  
本文运用生命周期假设消费函数模型,结合我国2005年7月~2010年8月的经济数据,对股价和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居民收入变动对消费支出的影响大于房地产市场与股票市场对消费支出的影响;从长期来看,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都存在财富效用,但不明显,股票市场对消费支出的财富效应略大于房地产市场,但对消费的方差贡献率小于房地产市场;从短期来看,房地产市场具有显著的财富效应,而股票市场则不具有。居民收入变动对消费支出的影响在长短期内都十分显著。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沈悦  
在封闭预算约束下 ,中国居民消费具有典型的间歇性特点 ,制度变迁使这一特征更加突出。居民消费启而不动的关键在于我们并未根据波动的内在规律找到有效“药方”。答案只能是在制度变迁中运用市场机制“熨平”居民谨慎消费带来的消极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