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66)
2023(10260)
2022(7934)
2021(7104)
2020(5873)
2019(13424)
2018(12799)
2017(26072)
2016(13313)
2015(15203)
2014(15158)
2013(14961)
2012(13771)
2011(12245)
2010(12497)
2009(12067)
2008(11186)
2007(10044)
2006(8982)
2005(8443)
作者
(36572)
(30481)
(30437)
(28963)
(19837)
(14522)
(13940)
(12025)
(11452)
(10965)
(10473)
(10344)
(9685)
(9677)
(9618)
(9469)
(9086)
(9025)
(8873)
(8522)
(7562)
(7552)
(7185)
(7022)
(6914)
(6784)
(6654)
(6536)
(6167)
(5860)
学科
(67237)
经济(67174)
(42610)
管理(39243)
(34756)
企业(34756)
方法(32002)
数学(29076)
数学方法(28986)
(27757)
金融(27757)
(24441)
银行(24435)
中国(24400)
(23686)
(22218)
贸易(22200)
(21499)
(19110)
(17551)
地方(16219)
(15971)
业经(14665)
(13964)
财务(13939)
财务管理(13917)
企业财务(13446)
农业(11552)
中国金融(11298)
(10883)
机构
学院(194026)
大学(193423)
(94508)
经济(92997)
管理(75079)
理学(64301)
理学院(63754)
管理学(62970)
管理学院(62631)
研究(61949)
中国(56227)
(45244)
(39333)
财经(36646)
(33483)
经济学(32081)
中心(31428)
科学(30458)
经济学院(29378)
(28777)
(28570)
财经大学(27623)
(26546)
(26379)
金融(26075)
研究所(25276)
北京(24753)
(23899)
(23448)
业大(23235)
基金
项目(123499)
科学(99023)
基金(93194)
研究(93137)
(78282)
国家(77652)
科学基金(68715)
社会(63609)
社会科(60808)
社会科学(60795)
基金项目(48892)
(45815)
教育(42294)
自然(41693)
自然科(40848)
自然科学(40842)
自然科学基金(40171)
资助(38829)
(38092)
编号(36868)
成果(29400)
(28922)
重点(27332)
国家社会(27272)
(27198)
(26187)
教育部(26128)
人文(25647)
课题(24769)
创新(24588)
期刊
(99611)
经济(99611)
研究(62206)
(40342)
金融(40342)
(35636)
中国(35267)
管理(27605)
(24135)
学报(23300)
科学(22343)
财经(19772)
大学(19463)
学学(18606)
经济研究(17735)
(17613)
(16865)
业经(15811)
国际(15791)
农业(15205)
问题(15174)
技术(14502)
教育(13116)
理论(10808)
商业(10605)
世界(10468)
实践(9480)
(9480)
技术经济(9420)
统计(8872)
共检索到3023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龚金国  史代敏  
本文从金融自由化、贸易强度、市场传染等理论角度分析了股票市场联动性的内在机制,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金融自由化不是中美股市联动的原因,反而还具有微弱的抑制作用;贸易强度是中美股市联动的主要因素;随着贸易强度的不断增加,中美股市从过去的"彼此独立"阶段过渡到近几年的"相互依存"阶段,或许正是由于中国金融自由化微弱的阻碍作用,使得中美股市的联动性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正相依水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伟力  
文章基于协整的VAR模型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我国地区收入不平等与贸易自由化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关系。研究发现:(1)地区收入不平等、贸易自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增长对于关注参数而言是弱外生变量;(2)贸易自由化在长期内减缓了我国地区收入不平等程度,但在短期内却导致了我国地区收入不平等程度的上升;(3)经济增长长期内趋于提高了我国地区收入不平等程度,但短期的影响方向不确定;(4)地区收入不平等是一个随机游走过程,不是一个含有结构突变的趋势平稳过程。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铠豪  王雪芳  张璇  
基于2002—2006年城镇住户调查(UHS)微观数据,利用各行业关税税率差异以及各城市“入世”前产业结构的差异,构建地区层面的贸易自由化指标,并采用“区域劳动力市场”分析法来识别贸易自由化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自由化抑制了人力资本积累,并且相对于针对女性就业的贸易自由化而言,针对男性就业的贸易自由化对人力资本积累的抑制作用更大。机制分析表明,贸易自由化通过增加教育投资的机会成本和降低教育投资的回报率进而抑制了人力资本积累。异质性检验表明,贸易自由化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在不同学历、不同就业部门、不同户籍类型、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和不同地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为此,应建立与贸易冲击挂钩的津贴保障制度,并逐步提高地区市场化程度。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何冰  周申  
本文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一外生事件为背景,利用2000和2010年的关税与就业数据,通过构建Bartik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并将就业划分为正规与非正规就业,研究了最终品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区域劳动力市场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最终品还是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均促进了非正规就业的扩张,贸易自由化程度越高的地区,非正规就业增加越多,且这种效应也会导致地区总就业增加。但贸易自由化对正规就业不存在类似的区域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贸易自由化对不同贸易部门非正规就业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对不可贸易部门非正规就业的正向影响要大于可贸易部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余淼杰  袁东  
本文主要研究了贸易自由化对企业成本加成的影响,并着重探讨了加工贸易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通过将我国制造业企业与海关数据进行合并,我们构建了3种企业层面的关税指标以较全面地衡量贸易自由化,包括外国关税、本国最终品关税和投入品关税。在控制住加工贸易自选择效应以及潜在的关税内生性问题后,我们发现:外国关税和投入品关税的下降会带来企业成本加成的上升,而本国最终品关税的下降会促使企业成本加成降低,但关税带来的成本加成效应随着加工贸易份额的提升而减弱。平均来说,2000~2006年,3种关税的下降促进我国制造业贸易企业成本加成上升了约2.14%。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魏浩  林薛栋  
基于Heckman两步法,使用2000—2006年海关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从不同企业性质、行业性质、地域位置三个维度检验了进口自由化对异质性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中间品进口自由化在总体上、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和竞争度较大的行业均促进了企业创新,但会抑制垄断行业和资本密集行业的创新活动;最终品进口自由化在总体上、在资本密集行业和劳动密集行业及竞争性行业抑制了企业创新,但促进了垄断性行业、有进口行为的民营企业和中西部地区企业的创新;进口自由化对企业研发投入和新产品产出的影响具有一致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毛其淋  盛斌  
本文利用1998~2007年高度细化的关税数据和工业企业大样本微观数据,实证考察了中国贸易自由化(包括产出关税减让与投入品关税减让)对企业出口动态影响的显著性与程度。本文发现:贸易自由化不仅显著促进了企业的出口参与决策,而且也提高了已有出口企业的出口强度,且后者的影响大于前者,表明贸易自由化更多地是通过集约边际影响中国的出口增长;产出关税减让对企业退出出口市场、进入出口市场的时间以及出口的持续时间都没有明显影响,而投入品关税减让则显著抑制企业退出出口市场、缩短进入出口市场的时间以及有助于延长企业出口的持续时间;贸易自由化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出口动态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投入品关税减让对本土企业...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保昌  刘凤娟  刘鹏程  
贸易自由化如何影响企业利润是关系到未来贸易自由化程度进一步提升背景下企业能否持续经营和有效成长的关键因素。为有效厘清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及其内在影响机制,本文在理论机制和影响渠道分析的基础上,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中制造业企业数据为研究样本,重点评估和检验了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及其主要影响渠道。研究结果显示:贸易自由化有助于企业利润提升,稳健性检验表明这一结论在分样本回归以及工具变量回归的情形下均保持稳定。进一步影响渠道检验表明,贸易自由化可以通过提升企业成本加成和企业生产率促进企业利润提升。本文研究表明,贸易自由化程度提升对于改善本国企业绩效更为有利,未来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国与国应该在避免"贸易战"的同时,积极提升贸易自由化程度进而推动双边经济和企业发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虹  徐阳  
文章基于1998~2006年WTO、WITS关税数据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WIOD),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与倍差法考察了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中间品关税下降会使行业及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上升,而最终品关税下降会导致行业及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下降。整体上,贸易自由化促进了行业及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上升。(2)贸易自由化对不同研发密集度与进口中间品规模的行业具有异质性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信恒  林熙  
本文利用1998—2012年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数据,考察贸易自由化对中国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贸易自由化显著降低了企业的污染排放量;资源再配置效应是贸易自由化降低行业污染排放量的重要渠道;在非出口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和外资企业,贸易自由化引起的污染降低效应更强。影响机制检验发现,贸易自由化一方面通过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应)来降低企业的污染排放量,另一方面通过扩大企业规模(规模效应)增加企业的污染排放量,但是规模效应的污染增排作用小于技术效应的污染减排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毛其淋  
本文使用1998—2007年高度细化的关税数据测算了最终品关税和中间品关税,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微观企业数据实证考察了贸易自由化与异质性企业生产率变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进步具有相当的解释力,其中中间品关税减让引致的成本节约以及优质要素获得效应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比最终品关税减让引致的竞争效应更大;(2)贸易自由化对非出口企业、非加工企业以及本土企业的生产率提高的影响效应分别显著地大于出口企业、加工企业和外资企业,并且这些差异又主要体现在中间品关税减让引致的成本节约以及优质要素获得效应对生产率的作用上;(3)制造业行业总体生产率的上升主要来自企业内...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余淼杰  李乐融  
本文通过使用2000—2005年间我国高度细化的海关全样本进口数据,探讨了贸易自由化对于进口中间产品的质量的提升作用。为了准确地将质量从进口品价格信息中分离出来,我们运用了Khandelwal(2010)的模型估计了来自203个国家的3 714种进口中间品的质量。我们首先发现:产品异质性程度越高时、质量梯度越长,质量到价格的对应更加明显:质量越高,价格越低。但当质量梯度变短、产品同质性程度越高时,价格并不是质量的很好的度量指标。由于中间品质量的提升可能受到最终产品关税减免的影响,我们利用中国进口中间品关税豁免的特性,创新性地运用倍差法,选择受到关税免除保护的加工贸易为对照组。结果发现,相对于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凯杰   刘冰   董丹丹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世界银行企业调查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中国专利数据,识别了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对贸易自由化的非正规就业效应的影响及作用渠道。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增加了个体非正规就业概率,最低工资标准提升会强化贸易自由化的非正规就业效应;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对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可贸易部门、非国有企业的就业个体以及低技能、低收入和女性就业个体影响更大;最低工资标准提升的强化效应主要体现在企业非正规性的集约边际变动,即增加了企业非正规就业规模及比重,提高了个体非正规就业的可能性;最低工资标准变动主要通过成本机制、退出机制和创新机制影响贸易自由化的非正规就业效应,且对低生产率企业的影响更加显著;最低工资标准提升能够弱化贸易自由化对非正规就业的部门再配置效应,强化地区再配置效应;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对贸易自由化的非正规就业和正规就业工资效应的影响存在差异,拉大了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的工资差距。文章为中国进一步合理制订最低工资政策、拓宽就业渠道提供了重要的经验依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薛栋  魏浩  李飚  
本文使用2000-2006年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检验了进口自由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同期印度关税为工具变量,处理进口自由化与企业创新之间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最终品进口自由化对企业创新有抑制作用,且受到行业技术分布和行业竞争程度的调节,行业垄断性越高,技术分布越小,最终品进口对企业创新的抑制性就越小;中间品进口自由化则通过成本效应、市场扩大效应、技术溢出效应、研发互补效应和研发替代效应五种路径机制总体促进了企业创新;资本品进口自由化促进了企业创新,但从高收入国家进口的中间品对企业创新有替代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毛其淋  许家云  
本文基于2001年中国加入WTO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研究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制造业就业变动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中间品贸易自由化通过"提高就业创造"与"降低就业破坏"两个渠道显著促进了企业的就业净增长;(2)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不同生产率企业的就业变动具有异质性影响,它促进了高生产率企业的就业创造,但会促进低生产率企业的就业破坏,同时提高了低生产率企业退出市场的概率;(3)良好的地区制度环境有利于强化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就业集约边际变动与广延边际变动的影响;(4)就业再配置效率的改善是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促进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的重要渠道。上述结论意味着,将外部贸易自由化改革与内部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