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25)
2023(19698)
2022(16777)
2021(15706)
2020(13350)
2019(30459)
2018(30292)
2017(58887)
2016(31941)
2015(36067)
2014(35918)
2013(35136)
2012(32461)
2011(29324)
2010(29729)
2009(28157)
2008(27386)
2007(24598)
2006(21629)
2005(19378)
作者
(93243)
(77709)
(77621)
(73868)
(49461)
(37328)
(35498)
(30313)
(29345)
(27919)
(26237)
(26013)
(24779)
(24634)
(24343)
(24287)
(23546)
(23034)
(22643)
(22420)
(19348)
(19314)
(19148)
(17695)
(17663)
(17462)
(17355)
(17303)
(15711)
(15410)
学科
(124282)
经济(124110)
管理(96039)
(92411)
(76430)
企业(76430)
方法(58268)
数学(51780)
数学方法(51004)
(38549)
中国(37742)
(35578)
(31124)
(31068)
金融(31063)
(30985)
银行(30925)
(29669)
业经(28285)
(25943)
贸易(25922)
(25325)
(24289)
财务(24206)
财务管理(24149)
地方(24035)
(23940)
农业(23252)
企业财务(22928)
理论(21021)
机构
学院(456112)
大学(453590)
(186578)
经济(182592)
管理(174373)
研究(150554)
理学(150026)
理学院(148425)
管理学(145558)
管理学院(144742)
中国(121058)
(94363)
科学(91861)
(91733)
(79620)
(76639)
财经(71934)
中心(71876)
研究所(69240)
业大(69162)
(68970)
(65113)
农业(62932)
北京(59113)
经济学(57414)
(55886)
师范(55176)
(55111)
(54080)
财经大学(53307)
基金
项目(301071)
科学(235939)
基金(218299)
研究(215980)
(191336)
国家(189760)
科学基金(162330)
社会(136165)
社会科(129218)
社会科学(129180)
(118854)
基金项目(114684)
自然(106720)
自然科(104290)
自然科学(104256)
自然科学基金(102386)
教育(100755)
(100206)
资助(90913)
编号(87761)
成果(71674)
重点(68265)
(66448)
(63960)
(63225)
课题(61011)
创新(59133)
科研(58406)
教育部(56892)
大学(56230)
期刊
(201264)
经济(201264)
研究(131532)
中国(89070)
学报(73323)
(72620)
(71850)
科学(65347)
管理(64382)
(57066)
金融(57066)
大学(55494)
学学(52794)
农业(47428)
教育(45532)
技术(39893)
财经(35807)
业经(33184)
经济研究(32962)
(30679)
问题(26572)
(24803)
统计(22993)
(22860)
(22067)
理论(22067)
技术经济(21900)
(21174)
商业(20562)
科技(20170)
共检索到6783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朱玲玲  胡日东  
金融脱媒现象是金融市场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本文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界定并度量了金融脱媒指标,采用平滑转换向量自回归(STVAR)模型分析金融脱媒对不同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效果的非对称性影响,用一种全新的方法对我国金融脱媒进行更深入的解读。得出结论:金融脱媒的出现弱化了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却强化了利率传导渠道和资产价格传导渠道的作用,这为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方式转变提供了借鉴意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玲玲  胡日东  黄纯灿  
金融脱媒是金融市场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是利率市场化的助推器,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产生影响。本文先对1998年1季度至2013年4季度我国金融脱媒指标进行度量,发现2005年第2季度是一个突变点,即在2005年2季度后我国金融脱媒开始显现。再从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中间环节入手逐步分析,发现金融脱媒使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更加顺畅,强化了利率传导渠道。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玲玲  胡日东  
金融脱媒是金融市场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随着我国金融脱媒的逐步深化和企业通过股票市场直接融资比例的进一步扩大,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机制必定会受到影响。从货币政策股票市场传导机制的两个重要环节入手逐步分析,得出结论:金融脱媒后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以及股票价格变动对投资(实体经济)的影响均有所增强,即金融脱媒使货币政策股票市场传导渠道更加顺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荆松  李映妮  罗振  苑小娟  
文章运用贝叶斯方法去估计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即用BVAR模型去探究金融脱媒对不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得到结论:金融脱媒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利率渠道,并弱化了信贷渠道,却强化了资产价格渠道的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荆松  李映妮  罗振  苑小娟  
文章运用贝叶斯方法去估计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即用BVAR模型去探究金融脱媒对不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得到结论:金融脱媒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利率渠道,并弱化了信贷渠道,却强化了资产价格渠道的作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高山  
本文应用当代主流的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2002年以来相关的经济金融月度数据的实证分析,探究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之汇率传导渠道的运作机制以及传导效果,不仅对汇率传导渠道的有效性得出一个基本判断,而且在深入分析此判断的基础上,对如何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金融环境提出政策建议,期望进一步推动我国的金融市场建设和金融体制改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宋旺  钟正生  
金融体系是连接货币政策和实体经济的桥梁,金融脱媒的出现必然会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产生影响。在系统分析金融脱媒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后,本文指出,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脱媒程度的加深,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利率渠道开始发挥作用,资产负债表渠道得到拓展,而银行信贷渠道的作用则有所下降。利率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效应的提升部分抵消了金融脱媒过程中银行信贷渠道效应弱化给货币政策传导带来的负面影响,为央行转变货币政策调控方式奠定了基础。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赵昕  李璐  
本文首先对货币政策的股票传导机制进行分析,再选取2005年1月—2014年9月的月度数据,建立SFA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对我国货币政策的股票传导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调控效应不明显,股票市场存在短期的财富效应,但投资效应不明显。整体而言,我国货币政策的股票传导机制并不顺畅。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高铁梅  王金明  
目前 ,我国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多为定性分析 ,只有少数的定量分析文章也多为静态分析。本文利用状态空间方法建立了动态的季度变参数模型 ,对 90年代以来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在不同时点的动态影响进行测算 ,从而描述了我国IS -LM曲线的动态特征 ,进而得出了近两年来通货紧缩时期中央银行所采取的货币政策是有效的结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肖卫国  徐家杰  邵兵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苑治亭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苑治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金融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经济货币化、信用化和市场化的进程。而这一切,必须有适合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目标和有效的传导、调控机制作保障,否则,...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明华  
理论上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有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两种途径,但国内学者对于不同渠道的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存在一定的分歧。本文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等技术,对我国从1994年第一季度至2003年第一季度期间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从而找出M1、LOAN和GDP以及M2、LOAN和GDP之间的稳定关系,证明了目前在我国,货币政策是通过货币渠道而不是信贷渠道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的。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雪  封思贤  
基于Bailliu和Fujii(2004)提出的分析框架和2005~2015年的月度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货币政策汇率传导机制的效率。结果表明: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我国货币政策的汇率传导机制总体上是有效的,但传导效率不高;长期传导效率高于短期传导效率;短期传导效率的发挥不依赖于汇率,而主要依赖于货币政策等非汇率因素对价格的作用程度。本文建议,加快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建设步伐、强化对国际资金流动的监管、不断优化国内货币供给政策与汇率政策的组合是提升我国货币政策汇率传导机制效率的重点措施。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傅晓青  
:1998年以来,中央银行实施了一系列货币扩张政策,然并未达成预期,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我国货币传导机制存在障碍。鉴此,应强化国有商业银行利润约束机制,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采取灵活倾斜政策扶持出口,加快货币市场发展,提高央行调控能力,在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同时,推行消费信贷,抓住有利时机,逐步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运作。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樊元  段宇鹏  
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进行传导,但国内的学者对于这两种渠道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存在一定分歧。本文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运用2001年第一季度至2011年第四季度的季度数据,结合ADF平稳性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函数等实证方法进行量化分析,证明了我国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货币渠道而非信贷渠道对实体经济量产生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