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235)
- 2023(20772)
- 2022(17717)
- 2021(16600)
- 2020(14029)
- 2019(32232)
- 2018(31411)
- 2017(60309)
- 2016(32265)
- 2015(36337)
- 2014(35738)
- 2013(35387)
- 2012(32312)
- 2011(28960)
- 2010(28945)
- 2009(26918)
- 2008(25827)
- 2007(22342)
- 2006(19559)
- 2005(17243)
- 学科
- 济(126438)
- 经济(126298)
- 管理(91097)
- 业(88425)
- 企(73529)
- 企业(73529)
- 方法(62258)
- 数学(55217)
- 数学方法(54417)
- 中国(38549)
- 银(35808)
- 银行(35660)
- 财(34520)
- 行(33983)
- 农(33087)
- 融(32932)
- 金融(32930)
- 制(30319)
- 业经(27917)
- 学(26290)
- 贸(25575)
- 贸易(25552)
- 易(24810)
- 地方(24555)
- 务(22942)
- 财务(22854)
- 财务管理(22809)
- 农业(22512)
- 企业财务(21705)
- 理论(21610)
- 机构
- 大学(452474)
- 学院(450838)
- 济(183343)
- 经济(179648)
- 管理(176489)
- 理学(153243)
- 理学院(151574)
- 研究(151416)
- 管理学(148551)
- 管理学院(147773)
- 中国(125007)
- 京(95841)
- 科学(93982)
- 财(84582)
- 农(79108)
- 所(75781)
- 中心(71504)
- 业大(70024)
- 研究所(69568)
- 财经(68602)
- 江(63946)
- 农业(62682)
- 经(62666)
- 北京(60448)
- 经济学(56915)
- 范(55941)
- 师范(55248)
- 院(54579)
- 州(52811)
- 经济学院(51560)
- 基金
- 项目(313145)
- 科学(245493)
- 基金(229126)
- 研究(221797)
- 家(202295)
- 国家(200671)
- 科学基金(171899)
- 社会(140725)
- 社会科(133656)
- 社会科学(133619)
- 省(120581)
- 基金项目(120346)
- 自然(114209)
- 自然科(111637)
- 自然科学(111606)
- 自然科学基金(109596)
- 划(102519)
- 教育(102492)
- 资助(96302)
- 编号(88340)
- 重点(70639)
- 成果(70050)
- 部(68841)
- 发(65778)
- 创(65197)
- 创新(60935)
- 课题(60904)
- 科研(60735)
- 教育部(58997)
- 国家社会(58813)
- 期刊
- 济(186730)
- 经济(186730)
- 研究(131196)
- 中国(84715)
- 学报(76682)
- 农(70182)
- 科学(68260)
- 财(64624)
- 管理(63147)
- 融(61037)
- 金融(61037)
- 大学(57947)
- 学学(55155)
- 农业(46478)
- 教育(44292)
- 技术(38020)
- 财经(33584)
- 经济研究(32169)
- 业经(29795)
- 经(28720)
- 业(25052)
- 问题(23968)
- 统计(22231)
- 版(21872)
- 理论(21396)
- 科技(21372)
- 技术经济(21066)
- 贸(20811)
- 策(20436)
- 商业(19884)
共检索到6594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碧云 程茁伦
伴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以及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我国金融脱媒趋势逐年显著。非银行融资方式对商业银行资产端和负债端的脱媒势必会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以及盈利模式,并会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笔者选用2000—2013年商业银行贷款、存款、国内生产总值、债券发行规模、股票市场融资规模、信托资产规模、银行理财产品等季度数据,通过建立VAR模型方法来定量评估各种金融脱媒因素对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冲击程度以及度量其贡献度,从而为我国商业银行在业务结构、服务模式、风险管理等方面转型提供实证支持及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脱媒 商业银行 VAR模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邹静 王洪卫
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我国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接着运用突变分析和SVAR模型等计量方法实证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发展影响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路径为:"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商业银行的成本收入比—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且它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存在"期限结构效应",即互联网金融在短期内会增加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但从中长期来看,对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并不大,两者可作为互利共生的事物共同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存在对我国金融改革有很好的倒逼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金融监管的创新。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邹静 王洪卫
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我国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接着运用突变分析和SVAR模型等计量方法实证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发展影响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路径为:"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商业银行的成本收入比—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且它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存在"期限结构效应",即互联网金融在短期内会增加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但从中长期来看,对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并不大,两者可作为互利共生的事物共同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存在对我国金融改革有很好的倒逼作用,能在一定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肖崎 赵允宁
本文基于我国16家上市银行2006-2014年的数据,研究我国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以存贷款为主体的传统资产和负债业务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新兴的同业资产和负债业务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负债方的影响要大于资产方,现阶段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影响表现更为显著。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商业银行和监管当局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脱媒 商业银行 资产 负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肖崎 赵允宁
本文基于我国16家上市银行2006-2014年的数据,研究我国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以存贷款为主体的传统资产和负债业务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新兴的同业资产和负债业务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负债方的影响要大于资产方,现阶段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影响表现更为显著。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商业银行和监管当局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脱媒 商业银行 资产 负债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袁志刚 郭学琦 葛劲峰
本文基于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微观数据发现,当银行间市场利率变化时,商业银行负债端利息成本和资产端利息收入会随之变化,但变化幅度在不同银行之间具有很大的异质性。这种异质性来源于银行负债和资产期限结构。商业银行的存款垄断能力越强,其利息成本的变化幅度越小;资产配置期限越短,利息收入的变化幅度越大。此外,商业银行会内生决定负债和资产期限结构,使得银行间市场利率变化时,其利息成本和收入呈相同幅度的变化,达到基本规避利率风险的效果。最后,我们分析了近十五年来中国商业银行负债结构的特征及演变,讨论了其对银行体系竞争效率与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冯曦明 李朝霞 郭晓辉
本文选取2002年1季度-2015年2季度数据,以银行表内信贷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和储蓄存款占各项存款的比重作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变化的指标,以股票筹资金额和债券发行规模作为衡量金融脱媒的指标,运用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定量评估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冲击程度及其贡献度。研究结果表明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对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及监管机构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
金融脱媒 商业银行 资产结构 负债结构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孙兆斌 陈建斌
面对金融危机后复杂经济金融环境的挑战以及金融脱媒显现和深化的趋势,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面临严峻挑战。促进资产负债管理转型、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已成为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商业银行应吸取西方银行的经验教训,推动资产负债管理转型,提升资产负债管理的能力,控制风险,实现价值最大化,促进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脱媒 资产负债管理 转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有振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是对仅以资产管理为主和仅以负债管理为主的突破,强调必须根据市场经济及金融情况的变化,通过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的共同调整,达到银行经营管理所要求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均衡发展的目的。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体制历经多次改革,虽然已建立了运作框架,但在操作和实践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仍需要在管理方法及环境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海洪 李刚 胡金
本文基于中国52家商业银行2007~2012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和广义矩估计(GMM)研究方法,对中国银行业缓冲资本调节与资产风险变化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中国银行业缓冲资本调节与资产风险变化总体上互为正相关关系,对于缓冲资本水平低于4%的银行,两者之间则呈现负相关关系。因此,对于缓冲资本水平较高的银行,可以考虑适当增加风险资产,以提高资本的利用率;对于缓冲资本低于4%的银行,其缓冲资本具有一定的顺周期性,建议资本监督部门以4%缓冲资本水平为参考,对中国银行业的缓冲资本水平进行具体的指导。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龙军 张宏 程锐
本文在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基于对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的职能定位和管理现状的研究,并通过多家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实际操作情况,总结了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良好做法。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 资产负债管理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童馨乐 姬胜男 张为付 杨向阳
本文在采用Hicks-Moorsteen指数方法估算和分析1997—2009年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基础上,建立tobit模型考察所有制结构与引资战略对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商业银行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均保持较快增长,其平均增长率分别为6.08%,和6.55%,;在控制住商业银行规模的影响后,所有制结构显著影响中国商业银行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引资战略显著影响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但对技术效率增长率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为持续提高中国商业银行效率,应避免采取简单私有化的改革路径,积极促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进入与深度融合,并加大对上市商业银行的监管力度。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余静文 吴滨阳
数字金融是信息技术、数据协作与传统金融服务模式相结合的新一代金融服务业态。随着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在科技赋能下加速了数字化转型步伐。基于2012-2018年中国84家代表性商业银行的数据,采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作为数字金融的代理变量,研究数字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有助于收敛系统性金融风险。数字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对数字金融的反应更加敏感,大型股份制银行和国有行则更加审慎,数字金融对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收敛作用最大。数字金融缓解了长尾客户缺乏抵押和征信不足的痛点问题,提高了中小银行风险识别能力,降低了风险管理成本,使其信贷决策更加科学。最后提出关于商业银行进一步提升数字化风险管理能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启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政 钟永红
本文分析3中国15家商业银行2002年的存贷款规模、营业费用、人力费用等数据之间的关系,构建了银行存款的价格模型,并对该模型的经济意义进行了解释。通过该模型,只需了解某银行的存款规模便可以测算出该行存款的单位平均成本、总成本和边际成本等重要信息。
关键词:
银行存款 成本 价格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四军 冯岑
通过"黑箱"理论研究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生成机制,采用生产函数模型构建商业银行的效率生成模型,探求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生成规律。结果表明,资本、劳动力、管理要素的投入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商业银行总产出,因此,中国商业银行可以扩大资产规模、合理构建人力资源体系、提高管理水平,将有限的"原始投入"转化为"有效投入",以提高中国商业银行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黑箱”理论 效率生成机制 效率生成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