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82)
2023(7462)
2022(5762)
2021(5351)
2020(4379)
2019(9676)
2018(9157)
2017(17487)
2016(9440)
2015(10626)
2014(10720)
2013(10227)
2012(9535)
2011(8503)
2010(8785)
2009(8560)
2008(7493)
2007(6976)
2006(6380)
2005(6078)
作者
(27174)
(22244)
(21893)
(21139)
(13911)
(10525)
(10230)
(8853)
(8515)
(8066)
(7616)
(7609)
(7188)
(7187)
(7100)
(6942)
(6498)
(6454)
(6312)
(6189)
(5709)
(5553)
(5287)
(5198)
(5044)
(5030)
(4976)
(4935)
(4577)
(4561)
学科
(33070)
银行(32925)
(31387)
(29399)
经济(29359)
(29322)
金融(29315)
管理(22608)
(22107)
(20708)
中国(18401)
(18390)
企业(18390)
(13298)
制度(13295)
中国金融(11739)
业务(11504)
(11073)
银行制(10060)
方法(9961)
(9892)
地方(9329)
(8936)
业经(8620)
数学(8619)
数学方法(8552)
教育(7684)
理论(7654)
体制(7464)
(7464)
机构
大学(121715)
学院(121181)
(48665)
经济(47136)
中国(47095)
研究(45048)
管理(40939)
理学(33185)
理学院(32807)
管理学(32164)
管理学院(31935)
(29315)
银行(28217)
(27007)
(26469)
(26297)
科学(24375)
中心(23771)
(23672)
(22089)
(20913)
(20740)
金融(20372)
财经(20364)
研究所(19848)
农业(18611)
(18422)
人民(18059)
(17672)
北京(16883)
基金
项目(76364)
科学(58785)
研究(58626)
基金(53304)
(45983)
国家(45545)
科学基金(38391)
社会(35779)
社会科(33952)
社会科学(33943)
(31313)
教育(27624)
基金项目(27170)
(25715)
编号(24550)
自然(23057)
自然科(22522)
自然科学(22512)
自然科学基金(22102)
资助(22090)
成果(20997)
课题(18507)
重点(17801)
(17314)
(16797)
(16375)
(15807)
创新(15716)
(15168)
项目编号(15091)
期刊
(55542)
经济(55542)
研究(45091)
(44592)
金融(44592)
中国(33676)
(21743)
(21666)
学报(19738)
教育(19274)
科学(16426)
大学(15252)
管理(15136)
学学(14417)
农业(12033)
财经(10890)
技术(9694)
(9232)
经济研究(8770)
业经(8351)
理论(7552)
(7140)
实践(6924)
(6924)
中国金融(6876)
农村(6776)
(6776)
问题(6247)
国际(6074)
(6046)
共检索到2131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琼  
近年来,网络金融所具有的亲民、信息透明、实时便捷等特征为其赢得了广泛的客户群体和发展空间,实体银行面临的金融脱媒困境日益显著。本文梳理了网络金融发展对实体银行的深度影响,以及在此基础上实体银行转型发展的路径。
[期刊] 改革  [作者] 林晶  张昆  
"影子银行"体系是指一般银行之外的信用媒介主体及其活动,它们发挥着与商业银行同样的职能。随着"影子银行"体系在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其高杠杆率、期限错配、信息不透明等特点愈加凸显,使得社会中的流动性被大量释放,房地产业、金融业被推向高潮,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了严重的系统性风险。和国外相比,我国尚未形成较为完整的"影子银行"体系,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和监管经验,引导其规范发展,并将其作为银行体系的有益补充。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贾甫  冯科  
中外的影子银行都实质性地推动了金融脱媒进程,降低了金融市场的交易成本,这是影子银行的共同特征。但是,在金融资源短缺和严厉的监管条件下,中国的影子银行呈现出二元结构的特点,从而削弱其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甚至固化现有银行体系中的某些制度性缺陷。因此,中国的影子银行是金融创新和金融抑制的混合体。本文据此提出,影子银行的根本出路是解决金融监管套利及金融创新的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峰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金融科技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银行业数字化转型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由于金融服务场景发生了变化,"面对面"服务受到冲击,厅堂的服务与营销能力明显下降,各家银行不得不发力线上服务,智能客服、智慧运营、数据风控等金融科技类产品与服务价值凸显。在金融科技的长期影响与新冠肺炎疫情的短期冲击下,银行业传统的经营方式受到严峻的挑战,远程银行(Air Banking)、非接触服务、
[期刊] 改革  [作者] 饶越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信息技术与金融行业的互相渗透,凭借其成本及信息两大优势,为传统金融业务开辟新的渠道和市场,为开展小微金融提供便利,更以我国中小企业长期处于融资困境这一现实背景为契机,在国内迅猛发展。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研究现状的梳理,讨论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及其重点关注问题。在分析发达国家互联网金融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所处的金融发展阶段、信息技术水平以及外部市场环境,探析国内互联网金融模式。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元庆  
当前国内商业银行内外部经营环境已发生深刻的变革,在资本约束、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国内商业银行传统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进行战略转型。我国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目标就是要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本文探讨了战略转型的主要途径,包括:一是要转变业务增长方式,即从外延粗放型增长到内涵集约型增长;二是要转变风险管理模式,即从风险管理理念、风险管理体制和风险管理技术等方面重构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模式;三是要转变绩效评价体系,即从传统的以当期账面利润和不良资产率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转变为以RAROC和EVA为核心的绩效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葛兆强  连建辉  
金融脱媒:体制转轨期非对称性特征显著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金融体制转轨时期。体制转轨期的金融市场发展具有自身特殊的路径和轨迹。市场化改革取向赋予了经济主体更多的投融资选择权,但是转轨期间经济运行变数的增加以及市场机制功能的薄
[期刊] 改革  [作者] 马向荣  
地方金融办的机构设置与主要职能有待改进和完善。其改革方向是:地方政府将职能定位于"统筹管理、协调服务",在此基础上规范地方金融办职能,统一地方金融办机构设置模式,建立"金融办统筹协调、一行三会分业监管、投资企业进行资产管理"的基本架构,进而形成有效的金融分层监管体制。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斌  
一、金融脱媒机理"脱媒"是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新词,当时是指在定期存款利率上限管制条件下,当货币市场利率水平高于存款机构可支付的存款利率水平时,存款机构的存款资金就会大量流向货币市场的现象。对这现象诠释涌现出许多理论,其中最具有说服力的是 Merton(1995)提出的金融中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奚宾  
2009年10月30日,29家创业板公司成功上市,中国创业板市场启动,中国股票市场的融资功能又提升一个台阶,也意味着中国多层次金融市场逐步形成,股票市场将成为中小企业一个重要的资金来源渠道。然几家欢喜几家忧,直接融资的快速发展必然加速"金融脱媒"的步伐,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涂晓兵  
金融脱媒正日益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逐步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正冲击着银行的存款规模。基于现有的金融脱媒研究文献,本文利用现代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冲击程度。结果发现,金融脱媒将导致商业银行存款的流失,导致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发展根本性的变化。进一步验证了金融脱媒压力促进银行改变盈利模式的结论,并提出了商业银行的创新路径选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冯曦明  李朝霞  郭晓辉  
本文选取2002年1季度-2015年2季度数据,以银行表内信贷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和储蓄存款占各项存款的比重作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变化的指标,以股票筹资金额和债券发行规模作为衡量金融脱媒的指标,运用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定量评估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冲击程度及其贡献度。研究结果表明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对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及监管机构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钱伟  曹森  姜聪  
本文选取了15家上市银行2005-2013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金融脱媒的深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其提高现金资产的比率;负债方的金融脱媒分流了一部分银行存款,对商业银行的贷款配置产生了不利影响,降低了贷款的配置比率;负债方脱媒对证券资产的配置起到了抑制作用,鉴于银行在资金运用上的积极主动,不但化解了负债方脱媒的抑制效果,还提升了证券资产的配置比率。总的来说,商业银行的资产组合更加多样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