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45)
2023(7164)
2022(5741)
2021(5512)
2020(4539)
2019(10432)
2018(10045)
2017(19250)
2016(10170)
2015(11090)
2014(11229)
2013(10723)
2012(9725)
2011(8767)
2010(9075)
2009(8942)
2008(8315)
2007(7253)
2006(6771)
2005(6636)
作者
(27882)
(23158)
(22769)
(22329)
(14831)
(11069)
(10608)
(9032)
(8597)
(8426)
(8016)
(7824)
(7545)
(7534)
(7506)
(7257)
(6788)
(6640)
(6541)
(6316)
(5918)
(5741)
(5505)
(5477)
(5346)
(5254)
(5252)
(4983)
(4787)
(4524)
学科
(37606)
经济(37556)
(33395)
银行(33250)
(31718)
(29767)
金融(29767)
(28360)
(26850)
企业(26850)
管理(26221)
(22219)
中国(18291)
方法(14799)
(14531)
数学(13018)
数学方法(12901)
(12519)
制度(12514)
业经(11843)
中国金融(11826)
业务(11608)
(11146)
银行制(10129)
体制(10110)
(9680)
财务(9663)
财务管理(9644)
企业财务(9365)
地方(8441)
机构
大学(133387)
学院(132722)
(58659)
经济(57364)
中国(50368)
管理(47615)
研究(47365)
理学(39190)
理学院(38761)
管理学(38204)
管理学院(37930)
(34145)
(30342)
银行(29187)
(28064)
(27224)
财经(25771)
科学(25525)
中心(24845)
(23772)
(23477)
(23151)
(22778)
金融(22769)
研究所(21271)
(21242)
经济学(20098)
财经大学(19717)
人民(19479)
北京(18207)
基金
项目(82034)
科学(64574)
研究(60706)
基金(60511)
(52355)
国家(51889)
科学基金(44536)
社会(39461)
社会科(37681)
社会科学(37669)
(31448)
基金项目(31118)
教育(27993)
自然(27697)
自然科(27097)
自然科学(27090)
自然科学基金(26647)
(26411)
资助(25489)
编号(23325)
成果(20053)
重点(19052)
(18815)
(18673)
(17990)
(17608)
国家社会(16981)
课题(16900)
创新(16898)
教育部(16518)
期刊
(64295)
经济(64295)
研究(49946)
(46986)
金融(46986)
中国(31361)
(27757)
(20488)
学报(19930)
管理(19134)
科学(17774)
大学(15587)
学学(14799)
教育(14779)
财经(14220)
(12072)
经济研究(11063)
农业(10791)
技术(9374)
业经(9361)
理论(8620)
问题(7838)
实践(7721)
(7721)
国际(7179)
中国金融(7038)
农村(7027)
(7027)
(6657)
财会(6119)
共检索到228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董金玲  
本文在对国有商业银行金融脆弱性及其原因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应从解决法人治理、不良资产处置及资本金补充等问题入手,作者同时认为,促使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发生根本性转变还必须辅之以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及允许一定程度的混业经营等相关政策改革。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国松  
在经济制度变迁中 ,中国选择了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和金融控制政策。金融控制政策虽然促进了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 ,但是由于缺乏合理的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的支持 ,也加剧了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脆弱性。实施国有产权股份制改革 ,建立合理的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是解决国有商业银行金融脆弱性问题的根本之策。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郦锡文  
一、国有商业银行基础脆弱性 中国加入WTO,对外开放的大门越来越敞开,国有商业银行将与外资金融机构同台竞争,并面临一系列挑战。因此,我们应从基础入手,找出差距,通过一系列改革,把基础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袁德磊  赵定涛  
本文对各种银行脆弱性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整合后,选择4个核心指标对1985~2005年的国有商业银行脆弱性进行判断,认为国有商业银行脆弱性程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近2年的脆弱性程度已经降到历史最低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国有商业银行能否保持和巩固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成功实现“战略转型”和向现代商业银行的蜕变,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历史性课题。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协整分析表明,部分宏观经济指标和金融指标均与国有商业银行脆弱性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和长期均衡关系,其中金融指标对脆弱性的影响程度高于宏观经济指标。一个良性互动的经济和金融体系,是银行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玉英  
以制度经济学范式为框架,从历史的视角出发,结合制度变迁中的目标函数导向和约束条件限制、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特性以及"制度变迁成本分担假说",探讨市场化改革中国有商业银行的脆弱性问题。最后得出现阶段改革过程中应该采取的应对国有商业银行脆弱性的措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五钢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脆弱性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混合型脆弱性,既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业银行市场脆弱性共性,又主要表现为体制性的脆弱性。随着非国有经济部分在我国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的逐步提高和经济体制的成功转型,经济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四大商业银行的特殊脆弱性必然向一般意义上商业银行的脆弱性转换,其管理也纳入市场条件下一般意义上商业银行脆弱性的管理。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侯尧文  胡怀邦  
近期国内证券市场资产价格问题备受关注。本文从资产价格泡沫及其引致的传统商业银行脆弱性问题入手,分析了业务转型在克服传统商业银行脆弱性和抵御资产价格泡沫冲击中的作用,并结合国有商业银行渐进式转型的历史背景,提出了国有商业银行实施业务转型的必要性与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援成  舒长江  
利用2005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一季度数据,基于商业银行的脆弱性,并将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纳入分析框架,检测了我国商业银行受利率冲击的金融加速器效应及其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面对利率冲击,基于银行脆弱性的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不仅存在差异显著的金融加速器效应,而且还呈现显著的非线性、非对称性特征。相应的政策含义是,央行在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外部融资溢价状态相机决策,采取差异化的操作手段,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范洪波  
银行体系的脆弱性是事关一国金融发展和金融安全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体系脆弱性问题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Logit模型对影响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稳健性的宏、微观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1)宏观经济因素对国有商业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影响比微观因素显著;(2)宏微观因素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就如何有效控制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体系的脆弱性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包括:保持适度经济增长、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步伐、制定科学的货币政策和完善金融监管体制等措施。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高山  
从银行的自身特征来看,银行机构天然具有脆弱性。当这种脆弱性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就有可能引发银行危机。银行危机的生成机理,可以概括为银行体系内脆弱性聚集、临界点冲击、银行危机爆发三个阶段。根据我国银行业发展现状,政府部门为了有效治理银行体系脆弱性,一方面要将传统的行政约束转变为法律约束,另一方面要将银行分支机构的经营主体地位法律化。在加强法律约束的同时,重建储蓄银行序列,进一步加强银行组织体系建设。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赵旭  
Erkki Koskela & Rune Stenbacka(2 0 0 0 )所构造的投资技术模型来分析银行业市场结构与信贷市场上风险 (项目选择 )之间的关系以及把竞争引入借贷市场的社会福利涵义。该理论表明 ,银行竞争与金融脆弱性之间没有均衡点 ,而贷款市场的竞争能够降低贷款利率 ,有利于银行的稳健经营和金融体系的稳定 ,同时也使社会净福利增加。本文在分析该模型的基础上 ,论证了银行竞争在我国金融稳定与发展中的必要性 ,要求我们要加快银行业改革 ,促使利率市场化。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林琳  曹勇  肖寒  
本文基于近年来中国影子银行体系迅速增长的现实特征,建立了一个引入影子银行部门的DSGE模型,对中国式影子银行发展过程中的金融系统脆弱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疏于监管的影子银行信贷扩张所推动的经济上升期中,商业银行规避监管、取得监管套利的行为主导了影子银行的发展,形成了高杠杆、高度期限错配、关联关系复杂的金融系统,经济上升时期众多单独业务机构忽视系统性风险的行为加剧了顺周期效应,集聚了大量金融风险。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高建华  
金融安全网作为保持金融体系、尤其是银行体系安全稳健运行而建立的危机防范和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一直受到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和相关学者的关注。日本从二战后至80年代金融业处于长期稳定状态,使许多人推崇日本当时的金融安全网。然而,正是这个安全网阻碍了市场约束发挥作用,掩盖了日本银行体系长期积累下的脆弱性。进入90年代,随着金融环境的变化,日本传统的金融安全网明显失效,其金融业进入长达十余年的不稳定时期。安全网也随之发生变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可斌  旷鹏程  
人口集聚对金融稳定具有潜在的外部冲击,可能导致金融体系内在的脆弱性暴露。选取2000—2019年中国上市银行微观数据以及城市人口密度数据,通过实证检验人口集聚对金融脆弱性的影响方向以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人口集聚显著引起了银行违约风险和系统性风险水平升高,即人口集聚加剧了金融脆弱性;而在银行业恐慌时期和低程度信息不对称的银行分组中,人口集聚对于银行风险水平的影响更强。这表明人口集聚既能通过加剧金融恐慌导致银行风险升高,亦能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银行风险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2014年户籍制度改革政策推动的人口集聚显著引起了区域性银行杠杆率和存贷比上升,进而加剧了银行风险。这表明人口集聚对金融稳定的负面影响稳健存在。因此,需要注重区域协调发展,避免过度的人口集聚;需要提振公众信心,对人口密集地区的金融风险进行防控;需要重点加强银行业监管,以保障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徐劲  
由内生特点决定的银行体系脆弱性会阻碍市场机制的高效运行和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传导,引发金融危机。作为银行业务的重要分支,小企业金融的脆弱性较银行体系更甚。单体银行脆弱性的测度与银行的资产收益率、不良贷款率、杠杆率和RAROC等指标相关。通过因子分析法对某银行小企业金融实际数据的分析,验证了单体银行脆弱性测度同样适用于小企业金融。据此可以找出小企业金融脆弱性的相关因素,并分析出有效应对小企业金融脆弱性的路径和策略,即保持合理的小企业金融发展速度,加快实施内部评级法,丰富小企业金融服务内涵和建立逆周期计提拔备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