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29)
- 2023(13838)
- 2022(12015)
- 2021(11352)
- 2020(9500)
- 2019(21761)
- 2018(21488)
- 2017(41689)
- 2016(22247)
- 2015(24613)
- 2014(24011)
- 2013(23593)
- 2012(21317)
- 2011(18875)
- 2010(18974)
- 2009(17618)
- 2008(16121)
- 2007(13955)
- 2006(12159)
- 2005(10612)
- 学科
- 济(81709)
- 经济(81616)
- 管理(63626)
- 业(61303)
- 企(52558)
- 企业(52558)
- 方法(37762)
- 数学(32643)
- 数学方法(32279)
- 融(28031)
- 金融(28029)
- 中国(27677)
- 银(26533)
- 银行(26494)
- 行(25551)
- 财(24550)
- 农(21794)
- 制(20253)
- 业经(19895)
- 地方(18734)
- 学(17552)
- 务(16784)
- 财务(16717)
- 财务管理(16681)
- 企业财务(15889)
- 贸(15633)
- 贸易(15617)
- 理论(15205)
- 易(15199)
- 农业(14675)
- 机构
- 学院(297472)
- 大学(297190)
- 管理(119470)
- 济(116490)
- 经济(113809)
- 理学(103674)
- 理学院(102590)
- 管理学(100786)
- 管理学院(100280)
- 研究(95668)
- 中国(77994)
- 京(62308)
- 科学(58913)
- 财(55170)
- 所(46755)
- 中心(45782)
- 财经(44531)
- 农(44515)
- 业大(43197)
- 研究所(42722)
- 江(41995)
- 经(40494)
- 北京(39163)
- 范(38303)
- 师范(37922)
- 州(35329)
- 院(35222)
- 经济学(35121)
- 农业(34785)
- 财经大学(33455)
- 基金
- 项目(207358)
- 科学(162993)
- 研究(153675)
- 基金(150001)
- 家(129633)
- 国家(128531)
- 科学基金(111256)
- 社会(95771)
- 社会科(90838)
- 社会科学(90815)
- 省(81527)
- 基金项目(80156)
- 自然(72419)
- 自然科(70749)
- 自然科学(70735)
- 教育(70378)
- 自然科学基金(69472)
- 划(68187)
- 编号(63762)
- 资助(61709)
- 成果(51119)
- 重点(46279)
- 部(45296)
- 发(44141)
- 创(43675)
- 课题(43086)
- 创新(40678)
- 项目编号(40159)
- 科研(39788)
- 教育部(39249)
- 期刊
- 济(123417)
- 经济(123417)
- 研究(88142)
- 中国(53989)
- 学报(45411)
- 管理(42869)
- 财(41687)
- 科学(41608)
- 农(40140)
- 融(39797)
- 金融(39797)
- 大学(34480)
- 教育(32656)
- 学学(32493)
- 农业(27497)
- 技术(24765)
- 财经(21201)
- 业经(21085)
- 经济研究(20374)
- 经(17967)
- 理论(15919)
- 图书(15588)
- 问题(15542)
- 实践(14743)
- 践(14743)
- 科技(14021)
- 业(13593)
- 现代(13443)
- 技术经济(13406)
- 商业(13392)
共检索到4317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文君
随着金融创新和资产证券化的迅速发展,以金融市场为导向的直接金融业务量逐年放大,与此相对应,金融结构偏向逆向倾斜,这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普遍趋势。次贷危机充分表现出金融逆向倾斜的特征,风险与损失更多地发生在直接金融领域。金融当局不得不放弃自由市场理念,改革金融监管结构,使之与逆向倾斜的金融结构匹配,金融监管由此进入一个逆向倾斜的时代。在逆向倾斜的金融监管下,直接金融被置于严格监管之下,以达到稳定现代金融体系的目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文君
随着金融创新和资产证券化的迅速发展,以金融市场为导向的直接金融业务量逐年扩大,与此对应,金融结构偏向逆向倾斜成为了发达国家金融发展的趋势。次贷危机充分表现出金融逆向倾斜的特征,风险与损失更多地发生在直接金融领域。金融当局不得不放弃自由市场理念,改革金融监管结构,使之与逆向倾斜的金融结构匹配,金融监管由此进入一个逆向倾斜的时代。在逆向倾斜的金融监管下,直接金融被置于严格监管之下,以达到稳定现代金融体系的目的。
关键词:
逆向倾斜 直接金融 金融结构 金融监管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陆晓明
离岸银行业务或银行离岸业务(Offshore Banking),是商业银行业务中最具争议,同时对客户和银行也最具吸引力的一项特殊业务。银行的离岸业务是国际业务的一个特殊部分,但它和其他国际业务的界限并不清晰,一直缺乏一个明确统一的界定。业内人士通常将离岸业务圈定为银行在某“避税天堂”如开曼群岛的业务。实际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贾辉艳
一、问题的提出尽管对金融结构是否促进经济发展持有不同的意见,但人们都赞同金融结构和发展即便不是影响经济增长唯一的重要原因,也是金融领域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戈德史密斯,1969)。金融结构是在金融总体发展中形成的,是一国金融的最基本状况。金融结构变迁引致了不同的金融风险,促成了金融环境、制度的不断变化,降低了现有的金融监管体系效率,因此对金融监管也随之产生了新的需求:要求各国在金融结构不断变迁下,建立起符合本国金融发展水平要求的金融监管体系,即实现金融监管效率的最优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田树喜 白钦先
就世界各国金融业发展历史而言,一般是先有间接金融,后有直接金融,二者的发展不仅在时间上是不平行的,而且在业务比重上也远不是均衡的,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间接金融的业务总量及市场占有率远大于直接金融,形成"金融倾斜"。但随着非银行金融的发展,直接金融的发展速度加快,在业务规模上接近甚至超过了间接金融,形成"逆向金融倾斜"。本文旨在通过计量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的相对比重来揭示我国金融倾斜的动态特征,通过计量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来检验我国金融倾斜的总体效应,并在计量检验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金融倾斜的内在动因,探寻我国融资结构变迁的客观规律。
关键词:
间接金融 直接金融 金融倾斜 计量检验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赵大伟 李雪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科技与金融的深层次融合在促进金融普惠发展的同时,也给金融业带来了新的风险;科技在金融业的广泛应用给金融监管带来新挑战的同时,也为金融监管机构提升监管效率、改善监管水平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和解决方案。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一方面,金融创新业态的不断涌现、传统金融风险的异化和新金融风险的出现对我国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多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监管责任与监管资源不匹配、监管技术手段不足、监管滞后于金融创新以及监管套利等一系列问题的存在,我国金融监管机构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鉴于此,研究探讨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来改善监管,利用"科技+监管"应对"科技+金融"带来的各种挑战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关键词:
金融科技 金融监管 监管科技 金融风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江其务
金融的脆弱性和金融资本的趋利性本质 ,市场交易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的客观存在 ,决定实施金融监管以维护金融安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发展与金融霸权相结合 ,加剧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安 ,风险丛生 ,建立国际金融监管新制度 ,成为当前协调全球经济金融新秩序的重要主题。金融监管制度安排的出发和立足点 ,要服从和服务于金融创新 ,提高金融效率、维护金融安全。一个有效率的金融监管制度应该符合四条原则 ,才能正确处理金融监管中的七大关系。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金融风险 制度安排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桂祥
从我国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力的纵向变迁历史中可以看到,在经济分权背景下,金融监管权力并非中央垄断,地方政府在地方金融监管中也担当重要角色。但是由于政治、经济权力博弈以及由此带来的区域性金融风险,在中央集中金融监管权后,逐渐形成了目前"一行三会"的中央金融监管格局。在当前鼓励创业创新、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背景下,地方金融监管又承担了新的历史使命,需要从金融监管的纵向历史变迁中,总结地方金融监管的经验和教训,为完善和规范目前地方金融监管机制启迪新思路。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桂祥
从我国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力的纵向变迁历史中可以看到,在经济分权背景下,金融监管权力并非中央垄断,地方政府在地方金融监管中也担当重要角色。但是由于政治、经济权力博弈以及由此带来的区域性金融风险,在中央集中金融监管权后,逐渐形成了目前"一行三会"的中央金融监管格局。在当前鼓励创业创新、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背景下,地方金融监管又承担了新的历史使命,需要从金融监管的纵向历史变迁中,总结地方金融监管的经验和教训,为完善和规范目前地方金融监管机制启迪新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盛守一
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普惠金融体系的构建方面,对普惠金融监管效应方面的研究较少。从普惠金融监管所产生的成本与收益两大角度出发,利用经济学中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建立因子分析模型,对普惠金融监管效应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我国普惠金融市场的发展,普惠金融监管效应也在不断地增强,即国家也在加强对普惠金融市场的监督与管理,以促进普惠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
关键词:
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监管效应 因子分析
[期刊] 征信
[作者]
黄学庭 邢丞栋 孙自胜
运用供求关系原理,设定计量模型,探讨中央银行金融监管行为对市场利率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短期内中央银行可以更好地控制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市场利率,但通过货币需求量改变市场利率的效果不是很明显。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国桥
从绩效的角度看,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存在很多问题,但是现行的金融监管审计却主要是真实合规性审计,远远不能满足绩效审计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和绩效评价的标准,从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和审计方式等层面提出适应我国金融监管绩效审计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监管 绩效 金融审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国跃 杜征征
金融监管治理,可以理解为狭义的公共治理或者公共治理在监管领域的具体表现形式。如何更有效地进行金融监管治理,设计出一套比较合理且有效的制度安排?对此,国内外的研究者们提供了比较好的线索,体现为从监管经济学到监管治理再到金融监管治理的一个逻辑过程,这对于完善一国的监管治理,改善金融监管质量都是必不可少的。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巴曙松 吴博 刘睿
金融结构演化的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的金融风险结构,要求有相应的金融监管模式与之相适应。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银行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和金融证券化型的三个层次金融结构,分析了每一金融结构下金融风险结构的特征及其监管要求。通过比较次贷危机以来以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为代表的三类主要金融监管模式,本文认为短期我国可采用类似美国的"多元监管者"模式,中长期可以澳大利亚的"双峰监管者"或者英国的"单一监管者"模式为改革方向。
关键词:
金融结构 风险结构 金融监管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