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37)
2023(6970)
2022(5651)
2021(4898)
2020(4073)
2019(9101)
2018(8537)
2017(17102)
2016(8479)
2015(9358)
2014(9252)
2013(9314)
2012(8939)
2011(8316)
2010(8820)
2009(8758)
2008(7405)
2007(6727)
2006(6413)
2005(6190)
作者
(24697)
(20467)
(20327)
(19758)
(12985)
(9691)
(9324)
(7976)
(7723)
(7287)
(7236)
(6698)
(6665)
(6588)
(6517)
(6426)
(5975)
(5963)
(5792)
(5455)
(5299)
(4945)
(4828)
(4823)
(4710)
(4707)
(4385)
(4133)
(4078)
(4052)
学科
(63175)
经济(63145)
(25339)
金融(25339)
管理(23573)
(22685)
(22146)
银行(22140)
(21568)
中国(20016)
地方(19409)
(18948)
企业(18948)
方法(17955)
数学(16340)
数学方法(16271)
(12686)
地方经济(12638)
(12538)
业经(11590)
中国金融(11088)
(9848)
(9795)
(9533)
产业(9369)
(8126)
财务(8111)
财务管理(8100)
企业财务(7869)
体制(7310)
机构
学院(129459)
大学(128061)
(72047)
经济(70844)
研究(48336)
管理(45511)
中国(43677)
理学(38323)
理学院(37902)
管理学(37402)
管理学院(37166)
(32215)
财经(25548)
经济学(25520)
(25513)
科学(24392)
(23785)
(23048)
中心(22897)
经济学院(22776)
研究所(21224)
(19238)
(18967)
财经大学(18945)
金融(18662)
(17989)
银行(17383)
(16916)
人民(16638)
北京(16525)
基金
项目(77758)
科学(61949)
研究(58583)
基金(57818)
(48804)
国家(48419)
科学基金(42026)
社会(41321)
社会科(39540)
社会科学(39530)
(29981)
基金项目(29667)
教育(25298)
资助(24405)
(23838)
自然(23672)
自然科(23133)
自然科学(23129)
自然科学基金(22753)
编号(21883)
(19280)
国家社会(18165)
重点(17945)
成果(17877)
(17477)
(16672)
发展(16608)
经济(16534)
(16400)
(16135)
期刊
(86172)
经济(86172)
研究(47237)
(30504)
金融(30504)
(24551)
中国(24202)
管理(18747)
经济研究(15903)
学报(15201)
科学(15166)
(14968)
财经(14489)
(12663)
大学(12413)
学学(12167)
技术(10998)
业经(10779)
问题(10757)
农业(8788)
技术经济(8501)
(8063)
统计(7774)
国际(7756)
世界(7654)
经济问题(6954)
(6674)
商业(6632)
理论(6574)
经济管理(6392)
共检索到213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郑良芳  
论文论述了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是一种相互辩证关系 ,指出金融部门在制定优先扶持政策的基础上 ,还必须对不对称、不合理的金融结构进行相适应的调整 ,才能切实实现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夏小华  
中国经济结构不合理一直众说纷纭,本文认为其中的关键在于解决金融业的畸形膨胀。文章通过分析中国金融业畸形膨胀的表现、原因和后果,提出了解决的思路。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夏爱国  黄勋  
当前 ,我国金融业结构与经济结构之间存在不协调性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为进一步加快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必须对不合理的金融结构进行调整 ,建立起科学、高效的金融业结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芳  
本文以经济金融化这一客观进程为背景,从基本经济理论和我国经济实践出发,深入探讨金融发展与经济结构变迁二者之间的关联关系和互动影响。在充分肯定国内金融发展良好势头之余,本文分别就经济金融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民营化与民营经济金融化、经济结构调整与现代金融体系的风险管理功能等相关问题展开讨论,明确提出了金融的长远发展必须依赖于提高金融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健全金融体系及其服务功能的基本结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和秀星  曹严礼  
金融租赁是金融业发展过程中银行资本与工商资本相互渗透与结合的产物,是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实物信用与银行信用相结合的一种新型金融业务,它将融资、融物、投资、贸易、租赁、促销、管理、财务等经营要素融为一体,从而能够满足产业结构、融资结构、投资结构、消费结构、企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地区结构等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因此在“十五”计划的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中,金融租赁将大有作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冷冰  熊其康  
关于金融促进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考□冷冰熊其康一、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为了保持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我国必须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计划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适时主动地调整国有经济结构,特别是当前我国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在坚持适度...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西江  
金融发展能够从多个角度影响经济结构优化,一国的金融结构应当与实体经济结构相适应。现阶段,我国金融结构不平衡问题突出,主要体现在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发展不平衡、城乡金融发展不平衡、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等方面。为改变这一状况,应从六个方面着力:规范发展证券市场,调整融资模式;优化金融组织体系,实现金融机构全国范围内合理布局;实行有差别的存款准备金政策,保持区域间资金投入的适度平衡;推动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强化资金聚集效应;建设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机构,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立"三农"风险补偿机制,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于新淮  
地方高校的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于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笔者认为,地方高校要根据区域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进程,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国际就业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加快地方高校的专业结构调整,为区域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人才资源。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庆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推进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需要着力培育富有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本文分析了人才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调整的互动关系,即经济结构调整属于发展生产力的范畴,人才结构调整属于完善生产关系的范畴,经济结构调整决定人才结构调整,而人才结构调整可以极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如何通过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伦俊  
Starting from the viewpoi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the author make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es on the adaptability of taxation to the economic restructuring,points out the symptoms of maladjustment,and puts forward measures such as promoting enterprise reform,improving taxation system and adjusting preferential tax treatment.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姚志勇  
在我国国民经济转型过程中,我国的经济结构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能力过剩、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了我国宏观经济效益。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探讨了税收的不适应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现行税制结构、有条件实施消费型增值税等措施,以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延东  
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 是经济发展中不可违背的客观规律。党的十五大提出的“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我国跨世纪具有前瞻性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本文以这次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与以往调整, 在背景、性质、任务及目标上存在明显区别为前提, 从宏观和微观有机结合角度, 探讨了在结构调整具体操作中应坚持: 以第二产业为重点调整产业结构; 以市场需求作为调整的依据; 以企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主体; 以技术进步实现结构升级。在调整中促进资产合理流动, 逐步树立国有经济相对产业优势新的思维观念。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宏鸣  
对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考李宏鸣(一)谈到国有企业效益低下,人们通常将其原因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机制不活,二是负担沉重,这无疑是正确的。我们现在的国有企业还没有成为真正独立的市场主体,产权关系不顺,政企尚未分开,企业内部缺乏自我发展、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