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65)
- 2023(11020)
- 2022(9229)
- 2021(8290)
- 2020(7351)
- 2019(17063)
- 2018(16458)
- 2017(33447)
- 2016(17801)
- 2015(20052)
- 2014(20087)
- 2013(20371)
- 2012(19154)
- 2011(17275)
- 2010(17553)
- 2009(16956)
- 2008(16071)
- 2007(14576)
- 2006(12485)
- 2005(11288)
- 学科
- 济(84791)
- 经济(84712)
- 业(54485)
- 管理(51585)
- 企(45253)
- 企业(45253)
- 方法(42092)
- 数学(38040)
- 数学方法(37728)
- 融(27606)
- 金融(27604)
- 中国(25349)
- 银(25189)
- 银行(25159)
- 行(24228)
- 财(23758)
- 农(21214)
- 地方(18935)
- 制(18786)
- 业经(17922)
- 务(16088)
- 财务(16047)
- 财务管理(16007)
- 贸(15723)
- 贸易(15714)
- 企业财务(15340)
- 易(15214)
- 学(14526)
- 农业(14181)
- 产业(12670)
- 机构
- 大学(261345)
- 学院(261107)
- 济(116304)
- 经济(114066)
- 管理(101831)
- 理学(88400)
- 理学院(87477)
- 管理学(86143)
- 管理学院(85680)
- 研究(85387)
- 中国(70608)
- 财(54100)
- 京(52955)
- 科学(49687)
- 财经(43824)
- 农(43123)
- 所(42706)
- 中心(41734)
- 经(39769)
- 研究所(38675)
- 江(38229)
- 经济学(37901)
- 业大(37527)
- 经济学院(34681)
- 农业(34060)
- 北京(33234)
- 财经大学(32757)
- 州(31195)
- 范(31166)
- 师范(30833)
- 基金
- 项目(172364)
- 科学(136498)
- 基金(127137)
- 研究(124920)
- 家(109485)
- 国家(108604)
- 科学基金(93850)
- 社会(81543)
- 社会科(77772)
- 社会科学(77749)
- 省(67295)
- 基金项目(67288)
- 自然(59716)
- 自然科(58398)
- 自然科学(58384)
- 自然科学基金(57441)
- 教育(57379)
- 划(56058)
- 资助(53520)
- 编号(49543)
- 成果(39737)
- 部(39329)
- 重点(38851)
- 发(38131)
- 创(36405)
- 教育部(34216)
- 创新(34085)
- 国家社会(34055)
- 课题(33853)
- 科研(33365)
共检索到3815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鹏杰
金融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优化存在密切关系,在发展区域经济的背景下,应探索两者之间的影响因素。文章以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省级面板数据为依托,实证分析了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金融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长期内会趋向平衡;金融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匹配度越高,相互的促进就越明显;从区域经济看,西部的匹配度最高,其次是中部,而东部地区的匹配度相对欠缺。
关键词:
金融结构 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史诺平 廖进中 杨炜娜
文章基于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制,从资金来源效率、运用效率、配置效率三方面,对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存在长期相关关系,而金融整体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仅存在单向因果关系,金融发展并不构成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这与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改革滞后有关,应当加快改革,促使其在产业发展和产值结构调整中发挥更加主动和深入的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胡立君 郑艳
本文构建了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调整互动关系的分析框架,论述了两者相互作用的传导机制。利用1992—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全国和区域两个层面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一定的行业收入差距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而产业结构调整将扩大中国行业收入差距,但对不同区域的城乡收入差距影响不同,将扩大东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中西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据此,本文提出,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过程中,要结合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劳动力供给情况,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减少结构性失业。要科学确定不同区域城镇化发展重点,东部地区主要提升第三产业规模和质量,中西部地区主要发展基础设施、提升第二产业规模和质量。要加大对低收入群体、中西部贫困地区教育投入力度,提高劳动力素质,扩宽就业渠道,实现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同步优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国晓丽
在对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进行研究述评及理论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北京市1978-2009年的年度数据,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和回归分析方法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北京金融发展指标与产业结构调整指标相互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金融发展对第三产业产值的贡献度大于第二产业,对第二产业的贡献度又大于第一产业。为了促进北京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协调促进,需要继续完善金融体系建设,提高金融风险防范意识与机制建设;积极发展资本市场,着力拓宽融资渠道;倡导"绿色信贷",优化信贷结构;并且继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明霞
通过分析,认为产业结构调整是由劳动力、资金、能源、自然资源、技术进步等因素在各产业间的流动影响的,因此以这些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为条件建立线性规划的约束方程。由于各因素之间的约束条件是经常变动的,可以利用灰色系统理论预测各因素之间的变动条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产业结构调整的灰色线性规划模型,并制定了南京市"十一五"期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方案。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灰色系统 线性规划 优化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媛媛 金浩 张玉苗
本文探析了金融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原理和机制,分别从直接路径(金融创新通过影响金融业发展直接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和间接路径(金融创新通过影响消费需求、资本配置、技术进步、国家产业政策等途径间接影响产业结构调整)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领域的改革与创新已经取得一定成果,金融创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正逐步渗透到实体经济,在加快金融业发展的同时,发挥对其他资源与要素的配置功能、刺激消费需求、促进技术进步,进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但是整体影响程度较低,有待于进一步强化金融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联动机制",实现金融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良性互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芳 朱万里
本文采用甘肃省1997-2010年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国际资本流动、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通过分析发现,国际资本流动和产业结构都是甘肃省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且三者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均衡关系。但是国际资本流量以及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还不够明显。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发现误差修正项系数为负,符合负反馈过程。所以,制定一些有利于利用外资的政策,逐步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才能促使甘肃省经济快速、持续的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溢桓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引入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1995-2011年省级层面数据进行分析,实证研究了我国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指出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通过地区比较发现,我国不同地区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存在差异。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越匹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越强,反之亦然。因此,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必须有效调整各地区金融结构,使之与当地产业结构发展需求相匹配。本文对现有最新研究做了实证方面的补充,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结构 产业结构 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林春
本文基于2000年-2012年全国30个省际的面板数据,对地区金融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以及加入技术创新后地区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地区金融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抑制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地区金融发展和技术创新的联合作用有利于促进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会抑制第二产业的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邓光亚 唐天伟
笔者基于多变量VAR模型,对1978年-2008年间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发展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但是两者之间并未实现互动发展。相应地,中部地区应加快金融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中部崛起中的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发展的互动发展。
关键词:
金融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 VAR模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子红 李俊伟 谭文珍
文章利用VAR模型对1998—2012年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相互掣肘,金融发展相对滞后导致产业结构调整资金保障不力,而产业结构调整失衡又进一步阻碍金融的健康发展。文章认为,西部地区必须进一步完善金融体系,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实现金融支撑产业、产业带动金融的良性互动。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登国
运用中部地区1995年—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产业结构调整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地方政府的保护和发展偏好,扭曲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市场机制,以重工业和大型企业为核心的中部地区工业化进程对区域金融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以市场机制为发展基础的第三产业以及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有力的推动了区域金融发展。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金融发展 中部地区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勇
本文讨论在全球经济危机及国内需求不旺的情况下中国产业结构政策的调整,着重分析1979 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及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重复建设和生产行业的滞后发展的形成原因,探讨以产业结构调整来拉动消费需求增长,用消费需求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通过二者相互影响,互动共振,最终保证有效需求增长,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逯元堂 吴舜泽 马欣
"十一五"以来,围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不断加大。本文基于环境视角,从环境基尼系数与效应分解两个方面,分析产业结构调整的环境成效。结果表明,尽管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环境成效并不显著,工业行业的排污不公平性依然较大,产业技术升级对污染减排的贡献远大手产业结构调整。"十二五"期间,应进一步完善推进结构调整的配套政策措施,着力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实现污染减排目标。
关键词:
环境 产业结构 实证分析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党耀国 刘思峰 陈可嘉
列昂惕夫“快车道”模型能够推算经济结构调整的最优轨道。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利用1997年投入产出表测算出平衡增长率及最优强度轨道。以此为基础建立动态线性规划模型,制定了江苏省“十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方案。
关键词:
投入产出 “快车道”模型 产业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