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56)
- 2023(12383)
- 2022(9943)
- 2021(9015)
- 2020(7689)
- 2019(16955)
- 2018(16407)
- 2017(31836)
- 2016(16911)
- 2015(18070)
- 2014(17511)
- 2013(17541)
- 2012(15766)
- 2011(13791)
- 2010(14009)
- 2009(13615)
- 2008(12864)
- 2007(11460)
- 2006(10029)
- 2005(9252)
- 学科
- 业(82937)
- 企(76597)
- 企业(76597)
- 济(76129)
- 经济(76047)
- 管理(64086)
- 方法(33916)
- 业经(29336)
- 财(27473)
- 融(26222)
- 金融(26222)
- 数学(26148)
- 数学方法(26005)
- 农(25512)
- 银(23741)
- 银行(23703)
- 行(22989)
- 中国(22636)
- 务(21467)
- 财务(21452)
- 财务管理(21436)
- 企业财务(20435)
- 农业(19368)
- 制(19312)
- 技术(16847)
- 体(14543)
- 贸(14245)
- 贸易(14233)
- 策(14228)
- 地方(14031)
- 机构
- 学院(243073)
- 大学(235591)
- 济(109021)
- 经济(107306)
- 管理(99657)
- 理学(86397)
- 理学院(85625)
- 管理学(84584)
- 管理学院(84164)
- 研究(75091)
- 中国(66221)
- 财(50730)
- 农(47419)
- 京(47410)
- 科学(44424)
- 财经(40901)
- 业大(38163)
- 农业(37658)
- 所(37471)
- 经(37323)
- 中心(36196)
- 江(35945)
- 经济学(34101)
- 研究所(34046)
- 经济学院(31206)
- 财经大学(30466)
- 商学(29905)
- 商学院(29652)
- 北京(28917)
- 州(28605)
- 基金
- 项目(162914)
- 科学(130338)
- 基金(121957)
- 研究(114818)
- 家(106951)
- 国家(105972)
- 科学基金(92916)
- 社会(77716)
- 社会科(74116)
- 社会科学(74095)
- 基金项目(65258)
- 省(64918)
- 自然(60774)
- 自然科(59493)
- 自然科学(59476)
- 自然科学基金(58521)
- 划(52799)
- 教育(50512)
- 资助(48950)
- 编号(43323)
- 业(39572)
- 创(38225)
- 重点(36545)
- 部(35679)
- 发(35596)
- 创新(34885)
- 国家社会(33095)
- 成果(31928)
- 科研(31589)
- 制(31188)
- 期刊
- 济(116998)
- 经济(116998)
- 研究(66706)
- 农(43879)
- 财(42479)
- 中国(41871)
- 管理(40966)
- 学报(37529)
- 融(36446)
- 金融(36446)
- 科学(35581)
- 农业(29116)
- 大学(28697)
- 学学(28244)
- 业经(21786)
- 财经(21144)
- 技术(20318)
- 经济研究(19123)
- 经(18270)
- 业(17879)
- 问题(15394)
- 技术经济(14570)
- 商业(13094)
- 财会(12746)
- 现代(12468)
- 贸(11869)
- 世界(11832)
- 教育(11613)
- 科技(11243)
- 版(11198)
共检索到3556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梁阿莉
本文通过部分上市公司在2008-201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动态面板G M M的估计方法,研究我国金融结构的演进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动态影响。
关键词:
金融结构 CMM估计 融资约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金丹 田敏嫦
数字金融发展优化了社会信贷资源配置,这对践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的要求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以2011—2020年中国非金融类上市企业为样本,探讨数字金融发展水平对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数字金融发展水平与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显著正相关,此关系在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中部地区企业和高负债率企业中更加突出;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是数字金融驱动企业本结构调整的重要路径。为此,政府应正确引导数字金融业发展壮大,从“量”和“质”两个方面赋能经济增长;企业应紧紧抓住数字金融业蓬勃发展的机遇,进一步提升资本结构动态调整效率和经营管理质量。
关键词:
数字金融 资本结构 动态调整 融资约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于佳卉 陈旭东
本文以2006年-2013年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分析了融资结构对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上市中小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与其融资约束存在着U型的二次曲线关系,资产负债率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而股权集中度与融资约束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上市中小企业应改变其家族式的管理方式,降低股权集中度,提高公司治理效应,缓解融资约束。
关键词:
融资结构 融资约束 中小企业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胡恒强 范从来 杜晴
本文利用2006-2016年中国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深入探讨了融资结构、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内源融资和股权融资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债务融资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与低融资约束企业(成熟、大规模、高股利)相比,高融资约束企业(年轻、小规模、低股利)的内源融资和股权融资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更大,而债务融资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抑制作用也更大。可见,作为外源融资的股权融资,因其资金性质与内源融资一致,能够真正起到缓解企业创新投入融资约束的作用。因此,本文认为,股权融资应成为驱动企业创新的主要外部资金来源。
关键词:
内源融资 股权融资 债务融资 创新投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高斌 张金龙
在数字经济时代,金融科技通过全新的技术手段和商业模式影响着传统金融体系,我国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亟须数字基建赋能实体经济发展。在实体企业金融化愈演愈烈的经济环境下,以“宽带中国”战略的推进作为外生事件,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探讨数字基建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基建存在金融化效应,在战略实施当年就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产生影响且持续增强,在通过替换变量、PSM-DID、剔除特殊样本和安慰剂检验后结果仍稳健。影响机制表明,融资约束在数字基建对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数字基建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为金融资产配置提供资金来源。外部环境的调节机制表明,较高的地区市场化水平会促进数字基建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正向影响,但较高的金融监管水平会抑制数字基建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国有企业和内控水平较高的企业通过数字基建获取资金的边际效用较低,内外部监管不足会导致管理层和大股东出于投资替代动机提高金融资产配置比例。因此,要继续加大数字基建投资力度,校正传统金融中存在的信贷资源错配属性;企业应该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有效解决企业金融化背后的委托代理问题;金融监管部门要发挥数字基建的靶向治理作用,监管识别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动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闵亮 邵毅平
本文以1998~2010年我国A股市场651家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经济周期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的影响,其中重点关注了融资约束型上市公司与非融资约束型上市公司之间的差异,得出如下结论: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与经济周期正相关,即在经济高涨时期,调整速度较快,在经济衰退时期,调整速度较慢;经济周期对融资约束型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的影响较大,而对非融资约束型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的影响有限。因此,一方面要降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另一方面要减少市场摩擦,深化我国金融市场改革。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雁春
以1996~2012年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固定效应法,实证检验融资约束和货币政策对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融资约束企业的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存在差异,融资约束企业的资本结构调整速度低于非融资约束企业;在宽松货币政策下,非融资约束企业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大于融资约束企业。融资约束企业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对货币供应的增加更为敏感;非融资约束企业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对利率的升高更为敏感。
关键词:
融资约束 货币政策 资本结构 动态调整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洁 张天顶 黄璟
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考察融资约束程度对企业成长动态的影响作用。在量化测量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方面,为了避免传统测量方法的局限,采用随机前沿方法,对2005年至2013年共计1968家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程度进行了测量。随后,借助测量结果考察具有时变属性的融资约束指标对企业成长动态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对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这类获利能力强、极具市场活力的企业群体而言,它们依然面临着突出的融资约束问题。而且,企业融资约束程度在统计学意义上显著影响着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的成长动态,这为针对Gibrat定律验证提供了基于中国企业视角的经验证据。最后,给出了具有内在政策含意的相关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薛文广 张英明
高融资约束阻碍了中小企业发展,而供应链金融作为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新途径,可能成为突破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一个有效手段。本文以2005~2014年中小板上市企业截面数据为样本,建立FHP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开展,能够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可作为中小企业摆脱资金不足困境的替代性解决机制。再加上政府、银企、第三方物流企业共同合作,能充分发挥供应链金融的独特优势,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 中小企业 融资约束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洪亚
利用2001~2010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采用面板数据VAR模型分析融资约束、企业规模与成长动态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表明:削减融资约束可以推动企业的规模扩张与企业的成长,同时企业自身的成长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促使企业规模扩大;而企业规模扩张会带来企业成长率的下降,初期受到融资约束较大而后会减缓企业的融资约束。这一研究可以为发展金融市场,削减融资约束、促进企业成长进而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高霞 雷林兴 马芬芬
文章选取2011—2015年工业企业数据和市级层面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分析了数字金融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显著促进企业成长;且融资约束越严重,数字金融促进企业成长的作用越大。文章从发展数字金融视角为促进企业成长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
关键词:
数字金融 融资约束 企业成长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郭联邦 王勇
企业创新活动需要资金的支持,而资金获得性与企业创新面临的融资约束密切相关。为此在离散时间框架下引入熊彼特增长理论,从理论层面分析金融发展促进企业创新的内在机制,基于。2009-2017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对理论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会缓解企业创新面临的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企业生产率提高。从产权结构差异看,金融支持在缓解国有上市企业和非国有上市企业融资约束进而促进创新的过程中作用都较为显著,国有上市企业显著性稍强。从地区差异看,东部地区提升作用最为显著,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
关键词:
企业创新 金融发展 融资约束 协同创新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万佳彧 周勤 肖义
本文将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2011—2018年市级数据与中国上市企业数据进行匹配,实证检验了融资约束在数字金融与企业创新活动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会显著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而融资约束放松会对企业创新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考察创新激励效应的传导路径,发现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支持服务程度三个维度均会对企业创新产生积极影响。分组检验发现,数字金融的创新激励效应对于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而言更强。本文丰富了数字金融影响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并为金融市场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关键词:
数字金融 融资约束 创新激励 中介效应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程新生 刘振华
金融开放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否改善融资环境、驱动企业创新发展是当前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使用2007—2020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从跨境资本流动视角检验了金融开放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金融开放提升了企业创新投资水平,经过工具变量法、PSM法、Heckman两步法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金融开放通过缓解整体融资约束、降低债权和股权融资成本、增加股权融资规模等路径驱动企业增加创新投资。调节效应分析表明,上述关系在非国有产权、资产规模小、区域金融欠发达以及不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中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和信息化水平强化了金融开放对企业创新投资的促进效应,并且金融开放有利于提升企业创新投资的市场绩效和经营绩效。本研究有助于理解金融开放、融资环境改善与企业创新投资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论对金融开放的政策调整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金融开放 创新投资 融资约束 金融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卫婧婧
金融环境影响企业融资成本和投资计划,是企业异地投资决策的重要考量因素。基于Heckman两阶段模型,利用2011—2020年中国企业境内并购数据,从金融资源规模和金融市场化程度两个维度考察了企业异地并购对金融环境的偏好特征。实证结果表明:非国有企业具有更强的金融资源寻求动机,倾向于选择金融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进行并购扩张;受限于高额的能力建设成本,国有企业对高市场化程度金融市场表现出更加显著的规避倾向。企业对金融环境的不同偏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融资约束的结构性特征。进一步检验表明,去杠杆政策有助于激活融资约束对企业经营的治理作用,对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能够发挥一定约束作用,但同时存在矫枉过正的风险,结构性去杠杆至关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