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27)
- 2023(7420)
- 2022(5894)
- 2021(5573)
- 2020(4721)
- 2019(11077)
- 2018(10731)
- 2017(21574)
- 2016(10995)
- 2015(12411)
- 2014(12203)
- 2013(11974)
- 2012(10759)
- 2011(9660)
- 2010(10291)
- 2009(9968)
- 2008(8614)
- 2007(7731)
- 2006(6770)
- 2005(6348)
- 学科
- 济(48757)
- 经济(48726)
- 业(31632)
- 管理(29793)
- 企(27487)
- 企业(27487)
- 融(25840)
- 金融(25839)
- 方法(24021)
- 银(23058)
- 银行(23045)
- 行(22382)
- 数学(21858)
- 数学方法(21354)
- 中国(19587)
- 财(13097)
- 制(12843)
- 农(11423)
- 地方(11158)
- 中国金融(11104)
- 业经(11060)
- 理论(9258)
- 务(9244)
- 财务(9206)
- 财务管理(9191)
- 贸(8849)
- 贸易(8836)
- 企业财务(8824)
- 易(8632)
- 体(8486)
- 机构
- 学院(153497)
- 大学(151082)
- 济(67334)
- 经济(65977)
- 管理(59600)
- 理学(51422)
- 理学院(50934)
- 研究(50038)
- 管理学(49762)
- 管理学院(49508)
- 中国(45925)
- 京(31228)
- 财(30926)
- 科学(28411)
- 中心(25362)
- 财经(24777)
- 所(24617)
- 经(22443)
- 研究所(22348)
- 江(22091)
- 农(21874)
- 经济学(21803)
- 业大(20381)
- 北京(19943)
- 经济学院(19685)
- 融(19455)
- 金融(19082)
- 州(18690)
- 财经大学(18677)
- 银(18500)
- 基金
- 项目(101457)
- 科学(80476)
- 基金(74243)
- 研究(74149)
- 家(63944)
- 国家(63464)
- 科学基金(55444)
- 社会(47674)
- 社会科(45602)
- 社会科学(45590)
- 省(40208)
- 基金项目(38214)
- 自然(35465)
- 自然科(34747)
- 自然科学(34742)
- 教育(34677)
- 自然科学基金(34123)
- 划(33140)
- 资助(32238)
- 编号(29815)
- 成果(23852)
- 重点(23418)
- 部(22209)
- 发(22188)
- 创(21943)
- 课题(20835)
- 创新(20559)
- 国家社会(19926)
- 教育部(19490)
- 科研(19383)
共检索到2320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晓夏
金融结构模式的理论和现实表述目前仍然停留在"金融市场导向型"和"金融中介导向型"两种模式,然而,由于经济系统,尤其是金融系统行为模式的复杂性,现实的金融体系面临着许多超经济之外的实际因素的冲击,使得金融结构呈现出更多的复杂性。本文主要分析现实中金融结构模式的变异和金融结构模式演化趋势的特点,以此研究相对实际的金融结构模式。从而在理论上获得一个全面分析金融结构模式的视角;同时,本文的分析也有助于深化关于中国金融发展模式的思考,从而为我国健全金融体系、调整金融结构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
金融结构模式 金融结构变异 金融结构演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晗 金雪军 王利刚
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体系中的掮客融资链(自然人掮客融资链与法人掮客融资链)。由于掮客融资链具有内在的均衡性、稳定性优势,因此确立了掮客融资链在农村非正规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进而分析了掮客融资链在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体系中的演进趋势,并得出结论:放松银行业进入管制,允许部分成熟的掮客融资链向民营银行转变是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同时遏止掮客融资链向高风险低稳定态的地下钱庄发展的根本途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孙伍琴
金融体系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且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随着各国经济发展、经济结构变化而动态演进的过程。文章从不同全融结构在提供金融功能时存在不同的比较优势这一客观实际出发,认为金融体系究竟是推动还是阻碍经济增长,取决于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适应效率,而这种适应效率正好展现了金融结构的动态演进轨迹。文章认为,未来金融结构的演变趋势是不同金融结构的融合,即兼收并蓄,优势互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麻晓艳
企业业绩评价从传统财务评价模式到以EVA、平衡记分卡、三重盈余为基础的战略性评价模式,经历了单一财务指标、系列财务指标以及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演变的过程。其间,主要呈现以下发展趋势: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维化、评价目标多重化、评价方法复杂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高闯 邵剑兵
公司治理模式是制度演进的一个结果,但究竟是什么因素推动着公司治理模式的变化呢?本文将首先对公司治理模式演进的机理加以分类剖析,在给出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后,创造性地提出了公司治理模式演进的个性化、多样化和趋同化等三种不同的观点,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上述三种不同观点的渊源、基本思想及各自的理论解释进行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
公司治理 路径依赖 机制设计 制度变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万俊毅 欧晓明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日渐频繁,各国公司制度相互渗透。公司治理模式的演化出现新趋势:美国在寻求其他公司治理模式特别是日本与德国的公司治理模式的帮助,日本和其他国家的公司治理却开始不同程度地转向美国模式。把握公司治理模式演进的新趋势,对完善我国公司治理制度大有裨益。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肖奎
国际上主流的公司治理模式包括股权分散的英美模式和集中控股的大陆模式,这两种模式在股权结构、融资体系、目标价值和监督机制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源于公司治理模式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政治环境、历史初始条件、文化价值以及投资者权益法律保护等因素。两种模式都是与其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相适应的一种有效制度安排。从演进趋势上看,公司治理在世界范围内呈现趋同倾向,但只是相对趋同而非绝对趋同,公司治理的形式趋同滞后于功能趋同,而现实中趋同将长期滞后于法理上的趋同。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碧云 郭昱
综合经营,已成为当代金融业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方向。但是,金融业的综合经营与我国目前实施的分业监管模式之间明显不相匹配,金融机构业务的多元化与监管机构的单一化之间也存在着诸多摩擦。鉴于国际上几种典型的金融监管模式以及中国金融监管模式的历史和现状,应在借鉴美国"伞形+功能"型模式操作经验的基础上,以集中监管作为目标模式,并探讨实现这种目标模式的操作路径。
关键词:
综合经营 集中监管 分业监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殷成东
在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之下,金融混业经营已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的趋势。文章通过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混业监管的模式和监管经验的比较,结合我国金融改革的实际,对我国的混业监管的发展趋势和模式选择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混业 混业监管 模式选择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何祺
随着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加快,我国金融业已开始显现混业经营的特征,金融经营机构和监管机构也在积极地探索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的经验。技术革命和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促进和推动了全球金融业的混业发展,导致大型金融机构采取混业经营的动因主要有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原因。金融业的混业经营呈现出世界性、金融机构巨型化、充分体现全能优势、金融业务批发化、金融生存网络化等特征。
关键词:
国际金融业 混业经营 分业经营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卓武扬 彭艺
互联网金融为广大中小的投资者与融资者提供了新渠道,将闲散资金充分利用起来创造社会财富。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模式—P2B模式,其运营结构、商业模式、融资机制都有相应地创新,能有效地处理资金聚集和分配、信息不对称及风险管理和风险分散等问题,但仍需积极地应对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隐蔽的风险问题。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P2B模式 P2P模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玉娟 马玉铭
本文首先简要综述了我国现行金融监管模式的形成过程,并指出了我国目前的分业监管模式与混业经营趋势存在的冲突,具体分析了混业经营的两个层次——业务层次的混业经营和资金层次的混业经营。由于我国目前尚处于混业经营的第一个阶段,因而目前的分业监管模式只须加强三大监管机构的合作即可,待我国的混业经营发展到第二阶段,时机成熟即可实行统一监管。
关键词:
分业监管 混业经营 统一监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丽哲 刘传哲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梁爱云
西方发达国家大体有两类迥然相异的公司治理模式:盎格鲁——萨克森模式和莱茵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两类公司治理模式呈现一些趋同的迹象,但由此推断公司治理模式将趋同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公司治理模式的实质趋同是不可能的。这一结论对我国企业构建治理模式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公司治理 盎格鲁——萨克森模式 莱茵模式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贾生华 陈宏辉
全球化背景下各种公司治理模式是否趋同的问题,是比较公司治理学派争论的核心。通过选取六个定量指标来分析近 2 0年来世界上四种典型的公司治理模式的演进趋势,可以发现经验数据并不支持趋同论的观点。全球化会导致各种公司治理模式相互学习和相互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各种公司治理模式将会趋同。这一研究结果的重要意义在于:我国在选择公司治理模式时绝不能刻意模仿和盲目照搬,只有很好地适应我国政治、法律、经济、历史、文化等环境因素的公司治理模式才可能发挥最佳治理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