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98)
- 2023(9643)
- 2022(7918)
- 2021(7138)
- 2020(5896)
- 2019(13257)
- 2018(12660)
- 2017(24756)
- 2016(12793)
- 2015(13950)
- 2014(13965)
- 2013(13885)
- 2012(13171)
- 2011(12015)
- 2010(12424)
- 2009(12013)
- 2008(10987)
- 2007(9789)
- 2006(8871)
- 2005(8405)
- 学科
- 济(77375)
- 经济(77320)
- 管理(36190)
- 业(35484)
- 企(29768)
- 企业(29768)
- 融(26983)
- 金融(26983)
- 方法(26881)
- 数学(24336)
- 银(24219)
- 银行(24201)
- 数学方法(24185)
- 行(23404)
- 中国(23162)
- 地方(20521)
- 财(17905)
- 制(15581)
- 业经(14155)
- 学(14038)
- 农(13248)
- 地方经济(13003)
- 务(12235)
- 财务(12214)
- 财务管理(12191)
- 企业财务(11865)
- 中国金融(11430)
- 体(11272)
- 产业(10410)
- 贸(9732)
- 机构
- 学院(189218)
- 大学(188997)
- 济(94409)
- 经济(92762)
- 研究(68661)
- 管理(67446)
- 中国(59417)
- 理学(57500)
- 理学院(56845)
- 管理学(55841)
- 管理学院(55484)
- 财(44082)
- 科学(38402)
- 京(38170)
- 财经(35184)
- 所(34889)
- 经济学(32679)
- 中心(32237)
- 经(31925)
- 研究所(31372)
- 经济学院(29287)
- 农(29055)
- 江(28102)
- 财经大学(26397)
- 业大(24451)
- 北京(24295)
- 融(24175)
- 院(24122)
- 金融(23763)
- 州(22621)
- 基金
- 项目(119976)
- 科学(95170)
- 基金(89778)
- 研究(85612)
- 家(78032)
- 国家(77421)
- 科学基金(66604)
- 社会(58654)
- 社会科(56066)
- 社会科学(56050)
- 基金项目(46302)
- 省(45891)
- 自然(41461)
- 自然科(40482)
- 自然科学(40469)
- 自然科学基金(39811)
- 教育(38088)
- 资助(38082)
- 划(37911)
- 编号(31539)
- 重点(27569)
- 发(27124)
- 部(26916)
- 成果(25667)
- 国家社会(25631)
- 创(24780)
- 性(23949)
- 教育部(23620)
- 创新(23383)
- 人文(22979)
共检索到2996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鑫
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对于预测时间序列的资产超额回报具有一定的信息价值。基于其他存款性公司的表内杠杆、结构性杠杆和表外杠杆,通过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金融结构性杠杆、资产价格与经济波动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我国金融机构结构性杠杆对于时间序列上股票和债券超额回报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信用利差和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着动态关系。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变量扩张越快,市场风险越大,从而影响产出、通胀等宏观变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潘敏 袁歌骋
金融去杠杆会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而金融结构变迁和金融发展水平变化可能使金融去杠杆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联呈现出差异性。本文以全球97个国家和地区1980—2015年的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金融去杠杆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金融结构变迁和金融发展水平变化对二者关联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去杠杆会抑制经济增长,同时加大经济波动;以资本市场为代表的直接金融的发展会弱化金融去杠杆对经济增长的负效应和对经济波动的放大效应;而金融结构的变迁和以金融中介为代表的间接金融的发展不会对金融去杠杆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联产生影响。这表明,在金融去杠杆背景下,监管部门应采用可控的手段来稳步推进金融去杠杆进程,避免产生"处置风险的风险"。与此同时,还应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平抑金融去杠杆对宏观经济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金融去杠杆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经济波动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彪 林琳 吴俊锋
构建了包含家庭、厂商、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四部门的DSGE模型,设置了企业生产行为、产能利用水平、商业银行金融支持行为和经济波动等变量,对我国企业产能水平和经济波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创新之处在于:在研究中,一是考虑了跨期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二是增加了金融支持要素考察产能水平与经济波动的关联。得到以下结论:技术进步将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原始动力;商业银行的金融支持行为能够影响企业产出,提高经济增长水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产业转型升级在初期将经过沉淀积累过程,产能水平和产出在沉淀积累过程中呈下降趋势;供给结构失衡条件下的技术进步将引发过剩产能和经济失调;在没有新技术和产业调整的初始阶段,盲目增加信贷供给,会引发产能过剩;货币政策调控只能增加短期产出水平。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彪 林琳 吴俊锋
构建了包含家庭、厂商、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四部门的DSGE模型,设置了企业生产行为、产能利用水平、商业银行金融支持行为和经济波动等变量,对我国企业产能水平和经济波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创新之处在于:在研究中,一是考虑了跨期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二是增加了金融支持要素考察产能水平与经济波动的关联。得到以下结论:技术进步将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原始动力;商业银行的金融支持行为能够影响企业产出,提高经济增长水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产业转型升级在初期将经过沉淀积累过程,产能水平和产出在沉淀积累过程中呈下降趋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庄子罐 邹金部 刘鼎铭
去杠杆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平稳有序地去杠杆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关键。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在2016年前后的经济数据,刻画了去杠杆进程中我国宏观经济存在的“扩张—收缩”波动特征。基于此现实,本文在金融加速器理论基础上构建金融经济周期模型,尝试利用违约成本的变化引入金融冲击,从未预期和预期冲击两个视角理解去杠杆背景下中国的宏观经济波动。模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去杠杆过程前后信贷、杠杆率以及信用利差等重要宏观经济变量的波动不仅源自未预期违约成本的变化。违约成本预期的变化同样也可以很好地解释近年来我国重要宏观经济变量的“扩张—收缩”波动特征,为理解我国去杠杆进程中的宏观经济波动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基于本文结果,政府实施去杠杆政策时不仅应充分考虑违约成本的实际变动,还应重视金融机构的预期因素。
关键词:
违约成本 去杠杆 金融冲击 预期冲击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吴建銮 赵春艳 南士敬
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1—2015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金融杠杆波动对中国经济波动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结果表明:(1)金融杠杆波动和经济波动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金融杠杆波动会直接引发经济的同向波动;(2)受到投资冲击的调节作用,金融杠杆波动对经济波动产生了负向影响;(3)金融杠杆波动对经济波动的正向直接效应要远大于其通过投资的传导作用产生的负向间接效应,整体来看,它对经济波动的总体效应为正。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马勇 陈雨露
本文基于68个国家1981—2012年的动态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金融杠杆及其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金融杠杆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随着金融杠杆水平的提高,经济增速会先升高后降低,存在一个"拐点"。与此同时,金融杠杆波动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金融杠杆波动性的加大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负面效应。根据相关实证结果推算,预计中国将于2019—2020年进入拐点区域,此后宏观经济可能面临经济"保增长"和金融"去杠杆"两个基本问题。为此,应积极加快经济的转型升级,同时采取稳健有序的"去杠杆化"策略,以实现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的双重平衡。
关键词:
金融杠杆 杠杆波动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马勇 陈雨露
本文基于68个国家1981—2012年的动态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金融杠杆及其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金融杠杆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随着金融杠杆水平的提高,经济增速会先升高后降低,存在一个"拐点"。与此同时,金融杠杆波动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金融杠杆波动性的加大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负面效应。根据相关实证结果推算,预计中国将于2019—2020年进入拐点区域,此后宏观经济可能面临经济"保增长"和金融"去杠杆"两个基本问题。为此,应
关键词:
金融杠杆 杠杆波动 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孔薇 扈文秀 廖凯诚
文章选取2014—2018年间31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PVAR模型实证检验了金融去杠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与经济波动两两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金融去杠杆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都对经济波动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金融去杠杆比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大;金融去杠杆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呈负相关关系,即金融去杠杆规范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规模,但影响程度较小;从子样本的实证结果来看,相较于中部、西部地区,东部地区金融去杠杆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最大,并且在降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中取得了最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
金融去杠杆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经济波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瞿强
目前主流经济理论对经济波动的解释看似对立,但都是注重短期总量分析,忽视了长期生产结构对经济的影响;奥地利周期理论,立足资本异质特征,强调资源的跨期配置,对经济周期的结构性特征具有很强的解释能力。本文首先简要批判主流经济周期理论,然后在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周期理论基础上构建一个结构性经济周期模型,这一模型能更好地分析货币—信用因素对宏观经济的扰动作用。
关键词:
经济波动 结构分析 信用扩张 奥地利学派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明 谢家智 涂先进
基于经济金融化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性特征特别是部门分化现象,揭示新形势下结构性价格波动的形成机制。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采用GMM方法的估计结果显示,经济金融化是促成结构性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经济金融化过程中的部门分化即农产品金融化和制造业金融化的出现是造成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而工业品价格相对平缓的重要原因。在农产品金融化和制造业金融化演进过程中,农产品投资属性的凸显可能会诱发工业资本的抽离转化成投资(投机)资本,彼此之间也会通过联动效应加剧结构性价格波动。同时,在经济金融化背景下,农产品定价方式呈现虚拟化。进一步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发现结果是稳健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明 谢家智 涂先进
基于经济金融化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性特征特别是部门分化现象,揭示新形势下结构性价格波动的形成机制。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采用GMM方法的估计结果显示,经济金融化是促成结构性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经济金融化过程中的部门分化即农产品金融化和制造业金融化的出现是造成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而工业品价格相对平缓的重要原因。在农产品金融化和制造业金融化演进过程中,农产品投资属性的凸显可能会诱发工业资本的抽离转化成投资(投机)资本,彼此之间也会通过联动效应加剧结构性价格波动。同时,在经济金融化背景下,农产品定价方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梅
金融资产结构与宏观经济波动是关联的,金融资产结构的变化会冲击实体经济,从而形成经济周期波动。基于中国时序数据的脉冲响应函数检验和方差分解结果显示,金融资产结构的变化不仅会冲击宏观经济,而且这种冲击作用将会持续7~10年的时间。短期和长期的冲击作用有可能是截然相反的。
关键词:
冲击 VAR模型 脉冲响应函数 方差分解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徐梅
货币政策调整可以影响个人的消费、投资行为,个人行为的累积会形成宏观的金融资产结构,通过信贷和融资将金融资本转化为实物资本,从而达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本文通过构建SidrauSki模型,提出货币政策的影响路径假说,并构建ardL-ECM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认为货币政策对金融资产结构的影响效果比对宏观经济更有效,短期调整比长期影响更有效。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郭红玉 李义举
基于2005年第3季度到2017年第2季度的数据,采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对金融杠杆、金融波动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1)当前时期(2013~2017年)金融杠杆攀升的边际收益下降,其所产生的收益并不大于对经济增长带来的成本,甚至对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2)金融波动的加剧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负面作用。为此,中国在深化经济改革的过程中应重视宏观经济的波动,关注金融杠杆的攀升速度,将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并完善结构化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从而避免系统性风险的爆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