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59)
- 2023(17392)
- 2022(14866)
- 2021(13804)
- 2020(11647)
- 2019(26167)
- 2018(25511)
- 2017(49452)
- 2016(26786)
- 2015(29355)
- 2014(29069)
- 2013(28809)
- 2012(26347)
- 2011(23708)
- 2010(23618)
- 2009(21949)
- 2008(20679)
- 2007(18072)
- 2006(15578)
- 2005(13721)
- 学科
- 济(104152)
- 经济(104044)
- 业(74697)
- 管理(74028)
- 企(60487)
- 企业(60487)
- 方法(48536)
- 数学(42728)
- 数学方法(42303)
- 中国(32935)
- 融(29063)
- 金融(29060)
- 财(28674)
- 银(28287)
- 银行(28214)
- 行(27096)
- 农(26792)
- 地方(24671)
- 学(23895)
- 业经(22981)
- 制(22918)
- 务(19421)
- 财务(19357)
- 财务管理(19325)
- 贸(19324)
- 贸易(19310)
- 易(18758)
- 企业财务(18500)
- 农业(18355)
- 理论(17015)
- 机构
- 大学(375445)
- 学院(373226)
- 济(147384)
- 管理(145408)
- 经济(144213)
- 研究(127065)
- 理学(126661)
- 理学院(125171)
- 管理学(122860)
- 管理学院(122209)
- 中国(100617)
- 科学(82159)
- 京(79241)
- 财(68383)
- 农(67955)
- 所(64558)
- 业大(60693)
- 研究所(59658)
- 中心(59077)
- 财经(55766)
- 农业(53954)
- 江(53085)
- 经(50863)
- 北京(49470)
- 范(47317)
- 师范(46700)
- 院(46303)
- 经济学(45356)
- 州(43806)
- 财经大学(42033)
- 基金
- 项目(265688)
- 科学(208010)
- 基金(194096)
- 研究(185700)
- 家(172623)
- 国家(171244)
- 科学基金(145867)
- 社会(118083)
- 社会科(112096)
- 社会科学(112068)
- 基金项目(103951)
- 省(103723)
- 自然(97905)
- 自然科(95668)
- 自然科学(95639)
- 自然科学基金(93920)
- 划(88364)
- 教育(84093)
- 资助(79948)
- 编号(73233)
- 重点(60098)
- 部(57635)
- 成果(57623)
- 发(56572)
- 创(55345)
- 创新(51811)
- 科研(51780)
- 计划(50489)
- 课题(50397)
- 国家社会(48931)
- 期刊
- 济(151054)
- 经济(151054)
- 研究(107656)
- 学报(68010)
- 中国(67075)
- 农(60121)
- 科学(59540)
- 财(50226)
- 大学(49960)
- 管理(49750)
- 学学(47816)
- 融(47155)
- 金融(47155)
- 农业(40492)
- 教育(33551)
- 技术(28118)
- 财经(26878)
- 经济研究(25058)
- 业经(24460)
- 经(22887)
- 业(20642)
- 问题(19789)
- 科技(18897)
- 版(18542)
- 理论(18057)
- 业大(17796)
- 技术经济(16901)
- 实践(16530)
- 践(16530)
- 资源(16351)
共检索到5335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超 孙晓鹏
厘清金融结构对金融风险影响的空间外溢性与区域异质性,对优化金融结构、稳定金融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03—2019年我国省级年度的经济、金融相关数据,使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金融结构不同层次的演化对金融风险的空间溢出规律与特征、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金融结构、金融风险具有地区差异性,两者的波动趋势具有反向相似性;金融结构、金融风险均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金融开放结构对金融风险呈现显著负向空间溢出效应,金融产业结构、金融资产结构对金融风险呈现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金融市场结构、金融开放结构、金融资产结构对金融风险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本文研究结论为区域间金融风险水平的差异提供新的解释视角,也为制定金融结构优化策略与金融发展战略提供了经验启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严伟祥 张维 牛华伟
随着金融的深度融合,金融各行业在创新驱动下,推出跨行业、跨主体的金融产品和投资业务,虽然增加了自身经营活力,但是内部控制的缺失,加上监管机制不成熟,使得金融系统内的交叉风险极易滋生和传染。为了捕捉金融风险动态关系,本文通过构建DCC-GARCH模型刻画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以及金融期货的动态相关性,分析它们的风险溢出效应;同时,将该模型参数和结果植入CoVaR方法中,进一步度量并解析当某一金融行业陷入困境时,对其他金融行业的风险溢出贡献。结果显示:金融行业间存在很强的风险溢出效应,但是不同的行业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严伟祥 张维 牛华伟
随着金融的深度融合,金融各行业在创新驱动下,推出跨行业、跨主体的金融产品和投资业务,虽然增加了自身经营活力,但是内部控制的缺失,加上监管机制不成熟,使得金融系统内的交叉风险极易滋生和传染。为了捕捉金融风险动态关系,本文通过构建DCC-GARCH模型刻画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以及金融期货的动态相关性,分析它们的风险溢出效应;同时,将该模型参数和结果植入CoVaR方法中,进一步度量并解析当某一金融行业陷入困境时,对其他金融行业的风险溢出贡献。结果显示:金融行业间存在很强的风险溢出效应,但是不同的行业对其他行业的风险溢出程度存在动态变化;证券业对其他金融行业的平均风险溢出贡献最大;银行业对其他金融行业的平均风险溢出贡献较小;金融期货在市场稳定期,对金融行业的风险溢出贡献小,不稳定时期的风险溢出贡献最大。认清该事实特征,有助于监管部门发现金融风险传导和集聚路径,通过细化和分类监管,化解风险,维护我国金融系统的稳定。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涌 武姗姗
以外溢性为研究主体,基于文献数据可视化和文本挖掘技术,对外溢性以及金融风险外溢性相关内容分别进行文献综述和研究展望。首先,整理当前国内外有关外溢性的研究,明确人力资本外溢性、财政支出外溢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然后,进一步综述金融风险外溢性的成因及经济后果,并结合金融科技大背景、金融科技对金融风险外溢性的影响,从监管思路、监管导向和监管范式三个方面提出金融风险外溢性监管方案,以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最后,基于当前学者对外溢性以及金融风险外溢性的研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鞠方 阳娟 黎小佳
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利用2004-2015年30省市面板数据考量住房空置率对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正向关联,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均会对区域房地产风险及其空间相关性产生显著影响,在考虑了空间影响后住房空置率对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影响显著为正。
关键词:
住房空置率 房地产金融风险 空间异质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正辉 彭浬 谢梦园
依据中国大陆31个省(市)级行政区2013年1季度至2015年3季度的面板数据,构建单因素、多因素、交互效应的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考量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滞后性,生产者价格指数对其影响最大,且对生产者价格指数的敏感度最高,金融市场预期对金融结构具有调节作用。
关键词:
金融风险 固定效应模型 敏感性分析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正辉 彭浬 谢梦园
依据中国大陆31个省(市)级行政区2013年1季度至2015年3季度的面板数据,构建单因素、多因素、交互效应的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考量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滞后性,生产者价格指数对其影响最大,且对生产者价格指数的敏感度最高,金融市场预期对金融结构具有调节作用。
关键词:
金融风险 固定效应模型 敏感性分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欧阳资生 熊家毅 马文博
数字金融的发展为我国传统金融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数字金融的跨区特性加大了区域金融风险隐患。本文基于我国2011—2019年省级经验数据,构建区域金融风险综合指数,研究数字金融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内金融风险同时受到本区域内和相邻区域数字金融发展的双重影响;数字金融发展对区域内金融风险存在激化作用,对区域外金融风险存在跨区域抑制作用;在上述两方面共同作用下,数字金融发展最终抑制了区域金融风险。同时,数字金融通过推动地方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缓解区域金融风险,通过加剧地区金融竞争激化区域金融风险。最后,东部地区数字金融发展对其区域金融风险的抑制作用较中、西部地区更为显著。本文研究结论可为相关部门制定金融稳定政策,继续推动数字化发展战略,实现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俞树毅 袁治伟
本文在大致阐释金融风险监测与评估内在逻辑关系及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体现系统性风险特点及与金融监管不同层次分工的金融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并从三个层次就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方法进行探讨,最后尝试运用VAR(向量自回归)模型就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些关键变量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系统性金融风险 风险监测 VAR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娟娟 李笃蒙 刘溪源
区域金融风险的滋生蔓延与金融体系的权力分配状况密不可分。本文首先从“央—地”之间的金融权力博弈阐析了地方政府“隐性”争权的内涵和历史沿革,然后以此为基础探究了隐性金融分权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机理与溢出机制,最后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发展水平临近、地理位置较为毗邻的地区之间,隐性金融分权与区域金融风险都呈现显著正向的空间自相关。隐性金融分权对本地区和临近地区的区域金融风险皆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中部金融欠发达地区的隐性金融分权的风险效应更为强烈。隐性金融分权抬升区域金融风险的关系中存在显著的单门槛效应,当经济发展繁荣时,这种风险效应会减弱。由此,推进金融分权制度化建设、弱化地方政府过度干预金融动机对于防范化解区域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隐性金融分权 区域金融风险 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谭中明 刘倩 李洁
作为金融新形态的互联金融聚集了多种传统金融风险和互联网环境下的特定风险,它的快速发展直接冲击着传统金融体系,影响区域金融稳定。理论研究发现,互联网金融通过直接机制和间接机制加速着区域金融风险的积累。进一步的空间计量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且对区域金融风险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效应,利率存在不完全的正向中介效应。据此,从建立金融风险分段预警、提高互联网金融信息透明度、加强"穿透式"监管、建立和完善电子货币计量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玉 张占斌
数字金融的发展在缓解资金约束、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也可能由于数字技术和数字金融的特征而放大金融风险。本文选择201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数字金融发展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社会过滤因子的调节效应。实证发现:数字金融发展会显著增加区域金融风险水平。在两个社会过滤变量中,在市场化水平越高的地区,有更强的金融创新风险抵御能力,数字金融对区域金融风险的正影响越弱;房价上涨率对数字金融与区域金融风险关系也存在逆向调节作用,但仅在股票市场领域成立,针对银行业、房地产市场、地方政府债务三个领域风险并不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基于此,提升市场化水平、将房价上涨率控制在合理区间有助于化解数字金融发展所带来的金融风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帅 阿布都瓦力·艾百
通过采用中国省份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极端气候灾害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第一,极端气候能够提升区域金融风险水平,且这种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第二,极端气候对不同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具有异质性,中西部地区金融市场受极端气候事件的冲击更大;第三,极端气候主要通过居民部门、企业部门两种渠道提升区域金融风险水平,其中中西部地区居民部门中介效应最明显。
关键词:
极端气候 气候风险 金融风险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尹李峰 姚驰
本文通过理论模型的推导和实证模型的检验,系统考察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影响金融风险的空间溢出效应。首先,通过构建以金融机构作为资金配置和风险传导的核心环节的理论框架,分析得到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张不仅通过对企业信贷的挤出效应和对金融机构资产选择的影响导致地区金融风险上升,而且会通过地区间的金融资源配置与竞争效应产生空间溢出效应,导致相邻地区的金融风险水平上升。其次,基于我国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2012~2018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影响金融风险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1)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对金融风险存在显著的正向直接效应,即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扩张会导致本地区金融风险水平的上升;(2)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对金融风险存在显著的正向间接效应,即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会对空间相邻地区产生外溢效应,导致空间相邻地区金融风险的上升;(3)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对金融风险的直接效应在经济上行时期要显著高于经济下行时期,与之相反,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对金融风险的间接效应则在经济下行时期作用大于经济上行时期;(4)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对金融风险的影响在沿海地区更多表现为间接效应,而在内地更多表现为直接效应。
关键词: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金融风险 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夏越
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5-2016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两阶段最小二乘法(FE2SLS)和空间杜宾模型针对金融杠杆对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的作用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金融杠杆与系统性风险水平呈现U型关系,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发展的不适配会通过资本配置扭曲导致系统性风险水平增加;(2)各类过度金融化指标均显著为正,表明不合理的金融杠杆水平将推升系统性金融风险;(3)在不同空间距离权重下金融杠杆对系统性风险基本呈现显著的负向直接效应,但东部金融杠杆已越过产生风险集聚效应的拐点,且各地区均呈现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因此,维持合理的金融杠杆水平,分地区实施差异性金融政策,对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区域金融风险的空间分布及演化特征研究
我国区域金融风险的空间传染路径研究
网络借贷平台的区域金融风险溢出效应影响
金融风险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基于三大经济区域的空间面板分析
数字普惠金融与区域创新的交互影响及空间溢出——基于空间联立方程和异质性SDM的实证检验
空间外溢性和区域差异化视角下银行金融科技的影响因素——基于某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县域数据的研究
我国四部门金融杠杆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基于空间溢出视角
资本结构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基于产权异质性和金融生态环境双重视角
区域金融风险部门间传递的空间效应——2005~2012年
流通产业集聚空间异质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