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73)
2023(6701)
2022(4931)
2021(4368)
2020(3437)
2019(7680)
2018(6993)
2017(13841)
2016(6943)
2015(7373)
2014(7135)
2013(7069)
2012(6474)
2011(5611)
2010(5923)
2009(5866)
2008(4630)
2007(4168)
2006(3666)
2005(3630)
作者
(18939)
(15561)
(15412)
(14745)
(9530)
(7448)
(6995)
(6150)
(5799)
(5370)
(5278)
(5157)
(5006)
(4919)
(4818)
(4801)
(4594)
(4481)
(4399)
(4203)
(3963)
(3703)
(3595)
(3595)
(3551)
(3421)
(3350)
(3165)
(3148)
(3059)
学科
(29154)
经济(29125)
(24772)
金融(24769)
(22543)
(21736)
银行(21727)
(21143)
管理(20105)
(19065)
企业(19065)
中国(16580)
(12002)
中国金融(11004)
(10892)
方法(10596)
数学(9769)
数学方法(9627)
地方(9102)
(8429)
财务(8399)
业经(8394)
财务管理(8390)
(8371)
企业财务(8125)
产业(7400)
(7324)
体制(6495)
农业(6093)
(5471)
机构
学院(93884)
大学(92414)
(44081)
经济(43251)
管理(34262)
中国(31476)
研究(31176)
理学(29327)
理学院(29044)
管理学(28637)
管理学院(28480)
(23187)
财经(18245)
(18052)
中心(16834)
(16688)
(16363)
科学(16229)
金融(16064)
(15814)
经济学(15650)
银行(15286)
(14336)
经济学院(14328)
(14284)
财经大学(13903)
(13668)
(13619)
人民(12928)
研究所(12843)
基金
项目(63154)
科学(50638)
基金(47308)
研究(46920)
(40635)
国家(40296)
科学基金(35432)
社会(32269)
社会科(30944)
社会科学(30937)
(24605)
基金项目(24091)
自然(21209)
自然科(20775)
自然科学(20772)
教育(20771)
自然科学基金(20464)
(20141)
资助(19552)
编号(17878)
(14628)
重点(14478)
成果(14391)
国家社会(14356)
(13990)
(13930)
创新(13137)
(12645)
(12621)
教育部(12453)
期刊
(45306)
经济(45306)
研究(30760)
(27828)
金融(27828)
中国(18310)
(18226)
学报(13392)
管理(13360)
(12861)
科学(11614)
大学(11049)
学学(10756)
财经(9738)
经济研究(8420)
(8401)
农业(7587)
技术(7284)
教育(6907)
业经(6887)
问题(5552)
理论(5153)
中国金融(4795)
(4679)
国际(4571)
实践(4522)
(4522)
财会(4248)
商业(4177)
技术经济(4149)
共检索到1481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关筱谨  任碧云  赵彦庆  
本文使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创新驱动代理指标,结合2005—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创新驱动视角,对金融结构优化与共同富裕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第一,金融结构优化可以促进共同富裕,且创新驱动在金融结构优化推动共同富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第二,异质性分析发现,相较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金融结构优化对于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更大;引进模仿创新模式在金融结构优化推动共同富裕过程中并未起到中介作用,而自主创新模式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第三,进一步讨论得出,金融结构优化可以通过技术进步以及提升效率来推动创新驱动的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进而促进共同富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龙海明  伍之琳  
基础设施投资是促进经济增长、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动力源。通过分析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效应和分配效应,探索基础设施投资的合理布局与影响作用。研究发现,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整体上提高了居民收入水平,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机制研究发现,基础设施投资可以通过就业效应与生产率效应促进共同富裕,具体而言可以通过提高就业水平增加居民收入,促进低技能者就业缩小城乡收入水平;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居民收入,通过工农劳动生产率的趋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细分类型考察发现,新型基础设施投资的收入促进效果最好,但在收入分配上具有显著的马太效应,生产型与发展型的基础设施投资可以显著促进共同富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筱澍  
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通过熵权法测算区域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创新创业视角下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支持创新和创业两个渠道显著提升了地区共同富裕水平,且无论是富裕度还是发展成果共享程度,这种提升作用都存在。同时,相对于西部、经济欠发达、互联网普及率较低和人力资本匮乏的区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提升作用在东中部、经济发达、互联网普及率较高和人力资本丰富的区域更为明显。基于此,应平衡不同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进度,提升其服务创新、创业活动的整体效率,加快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肖宗富  杜鑫星  
2021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赋予浙江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重大历史任务。2022年3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四部门及浙江省政府联合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推动建立与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相适应的金融体制机制,支持温州探索在示范区关键节点和重要环节上先行先试。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邹克  倪青山  
基于中国2010—2019年的省级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共同富裕程度,研究普惠金融影响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与数量关系,结果表明,普惠金融与共同富裕显著正相关,普惠金融通过包容增长、创新效应、创业效应等,有利于降低收入不平等、提升收入水平,促进收入子系统与平等子系统协调统一,进而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促进共同富裕的主要贡献来源于东部地区的收入提升效应,收入不平等改善相对有限。建议强化普惠金融协调收入提升与不平等改善的能力,拓展普惠金融内涵,加快普惠金融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四清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围绕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作出重要部署,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及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坚定决心。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应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把更多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促进共同富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国根   蒋诗泉   赵春艳  
文章基于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各省份共同富裕水平进行测度,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各省份共同富裕水平实现了稳步提升,空间上总体呈现东高西低、沿海高内陆低的分布态势;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仍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水平的正向作用具有双重门槛特征,当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介于第一门槛和第二门槛之间时,其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最弱。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蓓   祝红梅   周永锋   张晓宁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助力脱贫攻坚、消灭绝对贫困取得全面胜利的基础上,促进共同富裕是下一步普惠金融工作的重点。理论分析表明,普惠金融能够通过降低金融服务门槛、促进经济增长等机制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但普惠金融市场“精英俘获”现象、经济机会不足、金融素养匮乏影响普惠金融对收入分配的改善作用,甚至可能加大收入不平等。对86个实证研究模型的Meta回归分析显示,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受到普惠金融指数构造、样本时间与区域范围等研究特征的显著影响。未来应继续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提升低收入群体的金融服务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同时更注重产业培育等“造血”机制建设,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疏通金融发挥作用的渠道。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费洁  
2021年国务院正式公布《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如何推动浙江省山区26县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成为重中之重。本文先分析了金融促进共同富裕面临的困境,随后总结了各地在促进共同富裕方面开展的探索,最后提出金融机构应将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的实施路径重点落在发展普惠金融、提供有针对性的保险保障、支持产业升级和特色产业发展和开展普惠型财富管理等方面,并提高政策研究能力、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推动服务和风控下沉,以实际行动助力共同富裕并拓展自身的发展边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晶  
立足金融结构优化背景,借助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金融结构优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结构优化能够赋能共同富裕,且经过内生性与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门槛回归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可正向调节金融结构优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得出,金融结构优化对共同富裕影响呈“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金融结构优化积极效应在不同区域和不同金融发展水平地区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晶  
立足金融结构优化背景,借助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金融结构优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结构优化能够赋能共同富裕,且经过内生性与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门槛回归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可正向调节金融结构优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得出,金融结构优化对共同富裕影响呈“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金融结构优化积极效应在不同区域和不同金融发展水平地区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鹏飞   刘茜楠   谢识予  
基于2006—2015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利用反事实分布函数和无条件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了最低工资对家庭收入分布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从短期影响看,最低工资显著提高了在10~50分位数收入区间内的家庭收入;对于家庭成员在正规部门工作、家庭劳动力人数占比高、家庭中拥有高技能劳动力的低收入家庭,最低工资的政策效应更加显著。但从长期效应看,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仅能显著增加在35~55分位数收入区间内的家庭收入。最低工资政策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改善收入分配格局,但对于收入分布底部的极度贫困人群影响不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仁发  李自鑫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2-2020年中国25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结果表明: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能更为显著地促进中西部地区以及一般城市共同富裕发展。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主要通过城镇化、人才集聚和产业结构升级等途径对共同富裕产生影响。文章的研究不仅拓展了创新型城市试点的政策效应分析,也为新时期促进共同富裕发展提供政策启示,还为下一阶段继续扩大创新型城市试点范围选择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征信  [作者] 何剑   马露瑶  
基于2011—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包含富裕性、共享性和可持续性的共同富裕指数,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剖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果、传导机制及非线性特征。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直接促进共同富裕,且该作用存在边际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创业活跃度和农村产业融合是数字普惠金融间接助力共同富裕的路径,前者有利于数字普惠金融强化共同富裕的富裕性,而后者有利于数字普惠金融增强共同富裕的可持续性,即具有“创富、续航”效果。比较而言,数字普惠金融在高速起始阶段、东部地区和城镇化水平较高地区更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因此,需要推动数字普惠金融优先发展,确立“励创业、促融合”新导向,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何剑   马露瑶  
基于2011—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包含富裕性、共享性和可持续性的共同富裕指数,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剖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果、传导机制及非线性特征。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直接促进共同富裕,且该作用存在边际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创业活跃度和农村产业融合是数字普惠金融间接助力共同富裕的路径,前者有利于数字普惠金融强化共同富裕的富裕性,而后者有利于数字普惠金融增强共同富裕的可持续性,即具有“创富、续航”效果。比较而言,数字普惠金融在高速起始阶段、东部地区和城镇化水平较高地区更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因此,需要推动数字普惠金融优先发展,确立“励创业、促融合”新导向,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