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49)
2023(6378)
2022(4849)
2021(4533)
2020(3636)
2019(8274)
2018(7512)
2017(14740)
2016(7753)
2015(8442)
2014(8324)
2013(8395)
2012(7578)
2011(6304)
2010(6701)
2009(6592)
2008(5776)
2007(4977)
2006(4336)
2005(4061)
作者
(19900)
(16266)
(16126)
(15644)
(10063)
(7747)
(7451)
(6264)
(6183)
(5825)
(5452)
(5428)
(5302)
(5231)
(5111)
(4868)
(4741)
(4652)
(4635)
(4546)
(4187)
(3889)
(3880)
(3816)
(3691)
(3607)
(3516)
(3396)
(3362)
(3273)
学科
(28675)
经济(28653)
(26948)
管理(26675)
(26312)
(24821)
金融(24818)
(23159)
企业(23159)
(22380)
银行(22371)
(21609)
中国(17814)
(13898)
财务(13868)
财务管理(13827)
(13407)
企业财务(13310)
财政(12051)
方法(11496)
中国金融(11000)
数学(10617)
数学方法(10479)
地方(10281)
(9741)
(9248)
体制(8493)
(8331)
业经(7511)
(6992)
机构
学院(99261)
大学(97125)
(44639)
经济(43746)
管理(35507)
中国(33173)
(32727)
研究(31757)
理学(30221)
理学院(29947)
管理学(29525)
管理学院(29360)
财经(21717)
(19580)
(18779)
科学(17016)
中心(17006)
(16632)
(16450)
金融(16320)
财经大学(16018)
银行(15895)
经济学(15762)
(15310)
(15013)
(14910)
经济学院(14376)
人民(13541)
(13318)
研究所(13280)
基金
项目(62685)
科学(49121)
研究(47192)
基金(45818)
(38570)
国家(38220)
科学基金(33488)
社会(31498)
社会科(30180)
社会科学(30171)
(25039)
基金项目(23541)
教育(21057)
(19742)
自然(19679)
资助(19385)
自然科(19252)
自然科学(19248)
自然科学基金(18918)
编号(18637)
成果(15825)
重点(14345)
(13876)
(13759)
(13654)
国家社会(13595)
(13547)
课题(13027)
创新(12753)
(12445)
期刊
(47865)
经济(47865)
研究(35175)
(31100)
(28133)
金融(28133)
中国(20613)
学报(13605)
管理(13006)
(12097)
财经(11707)
科学(11308)
大学(11209)
学学(10955)
(9970)
经济研究(9249)
财会(7895)
技术(7364)
会计(7361)
(7147)
财政(7147)
农业(6920)
业经(6716)
教育(6294)
问题(5894)
通讯(5290)
会通(5286)
理论(5269)
中国金融(4907)
(4808)
共检索到1632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晶  
立足金融结构优化背景,借助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金融结构优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结构优化能够赋能共同富裕,且经过内生性与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门槛回归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可正向调节金融结构优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得出,金融结构优化对共同富裕影响呈“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金融结构优化积极效应在不同区域和不同金融发展水平地区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晶  
立足金融结构优化背景,借助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金融结构优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结构优化能够赋能共同富裕,且经过内生性与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门槛回归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可正向调节金融结构优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得出,金融结构优化对共同富裕影响呈“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金融结构优化积极效应在不同区域和不同金融发展水平地区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济洲   崔翼  
聚焦中国式分权情境,财政分权与共同富裕的关系成为研究热点。文章立足于2012—2021年中国34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探讨财政分权、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共同富裕之间的作用关系。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公共服务均等化均有助于促进共同富裕,且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财政分权与共同富裕的关系受公共服务均等化影响,在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较高的条件下,该影响越发明显;在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约束下,财政分权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呈现“U”型特征;财政分权、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共同富裕的积极作用具有区域、城市规模异质性,且在中西部地区、特大城市更为突出。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卫军  李光勤  
财政分权作为调整央地财政权力关系的制度安排,决定了地方政府的资源配置效率和水平,进而对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影响。文章基于生产效率、总体富裕、协调发展、成果共享和生态福利五个维度构建共同富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2000—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共同富裕水平,并考察财政分权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财政分权有助于提升共同富裕水平,但存在一定的地区异质性;从分项指标来看,财政分权可以显著提升总体富裕、成果共享和生态福利水平,但对生产效率和协调发展的影响并不显著;机制检验发现,财政分权可以通过牺牲资本资源配置效率和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共同富裕水平的提升;最后,财政分权对共同富裕水平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具体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即财政分权与共同富裕呈倒U形关系。文章有助于了解财政分权在推动共同富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确认财政分权的“适度区间”,以期更好更快地推进共同富裕。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高敏   洪亚军  
财政定向激励在推动共同富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定向激励不仅直接推动共同富裕,还可通过促进技术融合式创新对共同富裕产生间接推动作用;在人力资本赋能下,财政定向激励对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财政定向激励与人力资本在推动共同富裕过程中表现出门槛效应;财政定向激励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其中对东南沿海地区的影响尤为突出。因此,为了稳步推进共同富裕,应完善财政定向激励机制,建立技术融合式创新平台,构建人力资本长期投资体系,并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实施差异化的发展策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詹静楠  吕冰洋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离不开财政作用的发挥。研究认为:经济学意义上分配平等本质上是居民效用平等,促进居民效用平等的分配有可支配收入分配、要素收入分配、间接税分配、公共服务分配和财富分配,它们贯穿于国民收入循环全过程;根据部门收入分配格局,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份额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居民可支配收入不平等主要来源于城乡或区域的组间差距较大;个人所得税调节分配作用不应被高估,社会保障等转移性支出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差距在缩小。本文得出四点政策建议,包括兼顾公平与效率、重点关注组间差距、辩证地看待税收和社会保障的调节作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强国令  商城  
文章使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实证研究了数字金融对家庭财富积累、财富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的影响后,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家庭财富积累,经过使用多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该结论依然成立。(2)创业和配置风险金融资产是数字金融影响家庭财富的重要渠道。(3)财富规模越小的家庭,使用数字金融产生的创富作用越大,并且老年人、低教育程度、低收入水平、农业户口群体家庭和农村居民家庭使用数字金融能够产生更大的创富作用。总的来说,财富是富裕的题中之义,数字金融能够在提升家庭财富总体水平的基础上缓解财富不平等,从而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文章的研究发现为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政策参考依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宋凤轩  张航  宋宝琳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命题。作为调控地方资源配置的重要制度安排和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财政分权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日益凸显。鉴于此,在构建共同富裕指标体系、测算共同富裕水平的基础上,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财政分权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财政分权能有效促进共同富裕,且对邻地共同富裕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地方政府支出行为与创新创业水平成为财政分权影响共同富裕的重要渠道。相关研究可为政府部门通过优化财政分权推进共同富裕提供量化依据与政策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健   王魏  
以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简称“科技金融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06—2022年中国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借助双重差分模型,量化评估了科技金融政策赋能共同富裕的净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科技金融政策显著促进了共同富裕,该结论在经过安慰剂检验、倾向得分匹配等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科技金融政策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共同富裕;科技金融政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入理解科技金融政策的经济效应,可为推动新时代共同富裕提供有益理论支撑和丰富经验证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冯华  
以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为基础,就数字普惠金融和要素结构错配对共同富裕的作用效果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可显著促进共同富裕发展,而要素结构错配与共同富裕之间负向相关。进一步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和要素结构错配的交互项作用效果得知,随着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要素结构错配对共同富裕的抑制作用逐渐被削弱。另外,区域异质性检验证明,数字普惠金融对东部地区以及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影响效应更为显著;维度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对共同富裕的驱动效应明显,而数字化程度的驱动效应薄弱。为此,提出以“政”为基,扎实推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建设;以“数”赋能,全面推进短板地区数字新基建布设;以“均”为重,重构生产要素分配体制机制,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发展进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芳   蔡甜甜  
选取2011—2021年中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以及产业结构升级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推动共同富裕,且这一结论在历经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共同富裕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普惠金融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入理解数字普惠金融的社会经济效应,可为早日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芳   蔡甜甜  
选取2011—2021年中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以及产业结构升级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推动共同富裕,且这一结论在历经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共同富裕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普惠金融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入理解数字普惠金融的社会经济效应,可为早日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冯华  
以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为基础,就数字普惠金融和要素结构错配对共同富裕的作用效果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可显著促进共同富裕发展,而要素结构错配与共同富裕之间负向相关。进一步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和要素结构错配的交互项作用效果得知,随着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要素结构错配对共同富裕的抑制作用逐渐被削弱。另外,区域异质性检验证明,数字普惠金融对东部地区以及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影响效应更为显著;维度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对共同富裕的驱动效应明显,而数字化程度的驱动效应薄弱。为此,提出以“政”为基,扎实推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建设;以“数”赋能,全面推进短板地区数字新基建布设;以“均”为重,重构生产要素分配体制机制,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发展进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健   王魏  
以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简称“科技金融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06—2022年中国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借助双重差分模型,量化评估了科技金融政策赋能共同富裕的净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科技金融政策显著促进了共同富裕,该结论在经过安慰剂检验、倾向得分匹配等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科技金融政策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共同富裕;科技金融政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入理解科技金融政策的经济效应,可为推动新时代共同富裕提供有益理论支撑和丰富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姜爱华  
主持人语: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共同富裕的重点、难点和焦点都在农村,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必由之路。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已经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彰显了中国特色财政制度优势。站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起点,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财政仍肩负着发挥主体和主导作用的重任。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