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87)
2023(18508)
2022(15864)
2021(14637)
2020(12488)
2019(28739)
2018(28272)
2017(55597)
2016(29382)
2015(32909)
2014(32685)
2013(32363)
2012(29816)
2011(26922)
2010(27253)
2009(25560)
2008(24095)
2007(21218)
2006(18973)
2005(17099)
作者
(83884)
(69742)
(69392)
(66248)
(44353)
(33369)
(31745)
(27222)
(26604)
(24842)
(23647)
(23632)
(22114)
(22057)
(21804)
(21378)
(20640)
(20263)
(20124)
(20056)
(17493)
(16961)
(16821)
(15944)
(15835)
(15659)
(15362)
(15113)
(14137)
(13600)
学科
(134931)
经济(134797)
管理(85237)
(81547)
(66837)
企业(66837)
方法(58354)
数学(51576)
数学方法(50983)
中国(37860)
(33526)
(32471)
(29779)
金融(29777)
地方(28949)
(28694)
银行(28649)
业经(27959)
(27532)
(26399)
(25899)
(22656)
贸易(22637)
农业(22059)
(21953)
(21270)
财务(21195)
财务管理(21144)
企业财务(20125)
理论(19467)
机构
大学(422785)
学院(420276)
(181292)
经济(177635)
管理(165971)
理学(143415)
理学院(141907)
研究(140149)
管理学(139456)
管理学院(138693)
中国(110878)
(89057)
(84742)
科学(82615)
(68973)
财经(68128)
中心(65000)
(62489)
研究所(62411)
(61867)
(60437)
业大(59130)
经济学(56901)
北京(56503)
(52613)
师范(52108)
经济学院(51234)
(50859)
财经大学(50767)
(49167)
基金
项目(280838)
科学(221287)
研究(205890)
基金(205383)
(177749)
国家(176315)
科学基金(152421)
社会(131806)
社会科(125207)
社会科学(125174)
基金项目(108136)
(107960)
自然(97830)
自然科(95584)
自然科学(95563)
教育(94257)
自然科学基金(93869)
(90504)
资助(86148)
编号(83671)
成果(67607)
(62641)
重点(62477)
(59970)
(57827)
课题(56607)
国家社会(54929)
教育部(54375)
创新(54058)
科研(53788)
期刊
(197502)
经济(197502)
研究(128748)
中国(75588)
(64209)
学报(62550)
管理(61819)
科学(57378)
(55525)
(49746)
金融(49746)
大学(48517)
学学(45736)
教育(39511)
农业(37417)
技术(36988)
财经(34208)
经济研究(33410)
业经(30422)
(29309)
问题(25705)
技术经济(21713)
理论(21662)
统计(21591)
图书(20486)
(20413)
实践(19361)
(19361)
商业(19174)
(19043)
共检索到6258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丽秋  温涛  
本文利用我国1993—2008年各省的GDP增长率数据进行了分层聚类分析,选取其中的12个省市构造了2003—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中介发展对现阶段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明显大于以股票市场为主的金融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此,本文对通过改善金融结构促进各地区的经济增长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闫丽瑞  田祥宇  
本文通过建立基于我国31个省1978—2009年数据的面板模型,按照国家统计局的东、中、西部划分标准,采用面板单位根和协整检验方法分别对这三个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检验结果表明,不论在东部、中部还是西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都具有长期均衡关系,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在各地区之间存在差异,中部地区金融发展对其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接下来是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最小。为了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现我国经济协调发展,推进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立威  景峰  
根据2003—2011年9年间我国31个省份互联网普及率和人均实际GDP的数据,在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基础上,建立了个体时点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互联网扩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在2007年以后逐渐显著;互联网普及率每提高10%,人均实际GDP提高大约1.38%;由于各地工业化水平等发展基础的差异,互联网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通过建立滞后效应模型发现,互联网对经济增长的滞后作用在第5年达到最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火根  沈利生  
通过将能源引入生产函数建立三要素生产函数模型,利用最新发展的面板单位根,面板因果检验和面板协整方法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重新进行了经验检验,面板单位根检验表明能源、GDP等都为一阶差分平稳变量;Granger面板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能源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因,而经济增长并不是能源消费的因,如果能源供应减少1%,经济增长将下降0.498%。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斌  毛德勇  朱桂宾  
运用多元测算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获取我国31个地区2008-2014年"互联网+"、普惠金融和经济增长相关变量数据,借助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研究三类变量间的动态关系,实证研究发现:"互联网+"和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相当,经济增长对"互联网+"的影响较大,而对普惠金融影响相对较小。微观上看,三者之间正向作用已经存在,普惠金融对城镇化率和贸易开放度驱动的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互联网+"对普惠金融发展、城镇化率和贸易开放度驱动的经济增长也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因此,需要各经济主体加强基础性投入、注重精准化投入并做到长期坚持以促进三者协同发展。但从长期看,普惠金融对"互联网+"和经济增长率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驱动的经济增长存在负面冲击,"互联网+"对经济增长率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驱动的经济增长也具有微弱的负面冲击,因此,需要政府层面加强统一监管并积极理顺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消除其中的摩擦因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应向阳  张捷  
为了验证我国近年来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相关结果,采用了一个普通的面板数据模型,收集1985~2006年中国各省份的数据,所用的估计手段既包括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方法(FE)和随机效应方法(RE),还包括广义矩估计(GMM)和极大似然估计(MLE),从而大大提高了估计结果的可信度。实证结论表明: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正,这些正向影响基本上能够通过显著性检验;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条件收敛;实物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始终都是显著为正的;人力资本和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显著为负。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斌  毛德勇  朱桂宾  
运用多元测算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获取我国31个地区2008-2014年"互联网+"、普惠金融和经济增长相关变量数据,借助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研究三类变量间的动态关系,实证研究发现:"互联网+"和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相当,经济增长对"互联网+"的影响较大,而对普惠金融影响相对较小。微观上看,三者之间正向作用已经存在,普惠金融对城镇化率和贸易开放度驱动的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互联网+"对普惠金融发展、城镇化率和贸易开放度驱动的经济增长也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因此,需要各经济主体加强基础性投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峰  
研究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外溢效应,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的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一个三部门模型,从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区域相结合的角度,运用中国1997~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财政支出整体具有显著的外溢效应,其中购买性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外溢效应,而转移性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外溢效应;(2)区域发展水平对财政支出结构外溢效应的影响有所不同;(3)整体上看,购买性支出部门不具备要素生产率方面的优势,而转移性支出部门的生产效率优势较为明显。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海庆  高凌江  
通过构建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内生增长模型,使用我国分税制改革以来16年间30个省级单位的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省级面板数据,在既定税负的情况下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目前的税负水平没有对经济增长产生消极作用,但各税类、税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差异很大。就税类来说,财产税和流转税较利于经济的增长,而所得税和其它税不利于经济的增长;就税种来说,车船税和增值税最利于经济的增长,而城建税和个人所得税最不利于经济的增长。所以,即使在保持现有税负水平不变的条件下,也可通过优化税制结构来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璐  罗文波  
本文通过一个拓展的实证模型研究金融发展与金融机构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对外界冲击的反应发现:在加入外生冲击检验项后,银行信贷表现出显著的抑制经济外生冲击、避免经济大幅波动与平滑经济增长的作用。股票筹资在显著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在外生冲击下具有放大经济波动幅度的"助涨助跌"效果,放大效应与市场规模密切相关,这也是股票市场规模促进经济增长存在"倒U效应"的间接证据。加入银行信贷与股票市场双指标变量的检验显示,股票市场与银行信贷表现出明显的"互补溢出"效应:首先,股票市场规模变大使得银行信贷对经济的抑制作用变得不明显,银行信贷可以促进股票市场影响经济增长的效果;其次,两者的共同作用可以平滑经济增长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孟维福  沈琦  
基于我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构建政府参与背景下的包容性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并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包容性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边际效应递减趋势,即处于倒"U"型右半部分;随着各类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增加,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率水平呈缓慢下降趋势;财政支出与包容性金融发展之间存在正向的交叉效应,说明现阶段的包容性金融发展能够在财政支出下有效促进经济增长,但在经济发达地区,其交互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趋于弱化。据此,提出要适时推进包容性金融发展,并根据国家政策要求和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特征,对政府支出的力度进行调整,以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武建新  胡建辉  
本文根据中国处于转型发展新阶段的典型事实,将环境规制和产业结构调整纳入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分析框架,探讨了环境规制和产业结构调整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就直接效应看,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对中国经济的绿色增长均呈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就间接效应看,产业结构合理化不利于资本产出效率的提高但有利于劳动产出效率的改进,产业结构高级化有利于资本产出效率的改善但对劳动产出效率的影响不甚明朗。环境规制对中国绿色经济增长不直接产生作用但要素配置功能明显。产业结构高级化和行政化环境规制间的交互作用,对中国绿色经济的增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瑾  刘文革  周钰迪  
针对中国绿色经济持续增长问题,本文结果表明,全国整体而言第三产业发展对绿色增长有促进作用,对外开放对绿色增长有负面作用,但是区域差异较大:第三产业发展对东部地区绿色增长正效应最显著,开放对东部和中部地区有负向影响,其中对中部地区的负效应系数最大,中部地区"污染避难所"的环境成本转移效应明显,要避免污染产业的进一步转移,中西部地区可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工业型绿色经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旺红  夏上  
我国近十几年来的经济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政府投资在其中功不可没。在当下经济增长放缓的同时,如何提高政府投资的效率是学术界讨论的重点。利用28个省份9种商品15年(1996~2010年)的数据分析了中国如何更好地提高市场一体化程度,进而提升政府投资推动经济发展的能力。主要结论有:消除地方保护主义、促进市场一体化,以达到规模经济效益,推动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金红丹  
本文基于我国东、中、西部省级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区域性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各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金融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弹性在各区域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西部地区金融发展的贡献弹性最大,东部次之,中部最小。基于这一结论,我们提出建立动态的区域金融发展协调机制,逐步缩小区域金融发展差异,以降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