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86)
2023(16264)
2022(13890)
2021(12902)
2020(10691)
2019(24444)
2018(24321)
2017(46955)
2016(25075)
2015(28023)
2014(28142)
2013(28070)
2012(26181)
2011(23814)
2010(24412)
2009(22800)
2008(21472)
2007(19044)
2006(17155)
2005(15797)
作者
(73757)
(61102)
(60706)
(57840)
(38964)
(29273)
(27657)
(23917)
(23407)
(22040)
(20847)
(20803)
(19633)
(19492)
(18956)
(18910)
(18047)
(17605)
(17502)
(17482)
(15596)
(15098)
(14763)
(14040)
(13906)
(13654)
(13625)
(13300)
(12444)
(11994)
学科
(120459)
经济(120347)
管理(70561)
(68722)
(56552)
企业(56552)
方法(44889)
数学(38532)
数学方法(38174)
中国(36264)
地方(31433)
(28669)
金融(28668)
(28590)
(27288)
银行(27239)
(26350)
(26302)
业经(26163)
(24672)
(23053)
农业(19774)
(19040)
贸易(19022)
(18311)
理论(17800)
地方经济(17433)
环境(16950)
(16815)
(16509)
机构
大学(362087)
学院(360769)
(154137)
经济(150826)
管理(139377)
研究(129183)
理学(119193)
理学院(117783)
管理学(115886)
管理学院(115250)
中国(101103)
(78408)
科学(77451)
(69776)
(65684)
研究所(59451)
中心(58122)
(56881)
财经(55198)
(53643)
业大(50854)
北京(50663)
(49987)
(48455)
师范(47992)
经济学(47154)
(46632)
(44175)
农业(43950)
经济学院(42135)
基金
项目(237478)
科学(186496)
研究(175567)
基金(171146)
(148402)
国家(147117)
科学基金(125947)
社会(111155)
社会科(105426)
社会科学(105397)
(92741)
基金项目(90632)
自然(80170)
教育(79570)
自然科(78260)
自然科学(78244)
(77567)
自然科学基金(76872)
编号(71370)
资助(71067)
成果(58590)
(54799)
重点(53385)
(52133)
课题(49957)
(48977)
创新(45688)
国家社会(45390)
教育部(44895)
科研(44654)
期刊
(179669)
经济(179669)
研究(115558)
中国(73734)
学报(54510)
管理(53549)
(52146)
(51535)
科学(51509)
(45629)
金融(45629)
大学(41420)
教育(39895)
学学(38973)
农业(35531)
技术(31660)
经济研究(29436)
业经(28071)
财经(27925)
(23978)
问题(22732)
技术经济(18952)
图书(18240)
理论(18232)
(17798)
现代(16952)
商业(16811)
(16604)
科技(16539)
世界(16445)
共检索到5581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宏  
在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中,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关于金融结构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为了更全面深入地研究金融结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本文首先回顾了2000年以来,特别是2006—2008年间国际上关于金融结构和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文献。其中一类是基于外部因素如法律制度、监管制度等角度分析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另一类则是研究金融结构内部复杂多变的因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包括金融体系类型、微观金融结构、股权结构与社会化、信息与激励约束,以及金融中介机构的竞争与并购等产业经济因素。同时,本文也系统总结了2006年以来关于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诸如采用较新的计量方法对理论研究的检验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海峰  王爱萍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是学术界长盛不衰的热门话题之一。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二者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促进还是抑制莫衷一是。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国外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归纳,认为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中,实证模型的选择是用单调变化模型还是非单调变化模型,关键变量的测量是使用单一指标体系还是采用多指标体系,要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去确定,而不是仅仅依靠统计上的拟合优度指标去判断;对研究结论要谨慎解读,不能脱离具体的研究背景而随意推广;未来的研究要跳出窠臼,尝试在传统模型基础上充分考虑样本国家异质性以及加入技术创新等能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新变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宗宏  叶初升  
本文介述了研究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两类具有演化倾向的文献,即新熊彼特主义和后发工业化文献,前者立足于发达国家的经济现实,而后者则以那些致力于经济和技术追赶的后发国家为主要研究对象。这两类文献都发展出了自身的概念框架,并得出了诸多富有启发意义的结论和观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马颖  余官胜  
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直是国际经济学界关注的研究领域。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国际经济学界在测量开放度的方法上取得了新的突破,使得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研究再度趋热。当代发展经济学家以开放度作为切入点,考察了在发展中国家背景之下开放度与收入不平等、人力资本形成、工业化、技术转移之间的关联,并得出了重要的研究结论。本文首先概述测量开放度的新方法,然后就当代发展经济学家在上述四个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做一评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邹薇  
腐败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在不同国家的不同经济发展阶段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腐败现象。但是很长时期中,对腐败问题的研究却局限于简单的描述和谴责,鲜有规范的经济学分析。80年代后期,尤其是90年代以来,对腐败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突出表现为:对腐败形成机制的分析、对腐败与经济发展关联性的分析、对腐败问题的动态模式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曹洪军  任铭  
2019年中国现代经济史学科前沿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管理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于3月29—31日在山东青岛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中心、中国经济史学会中国现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经济史研究室、《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产业与科技史研究》编辑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山东省管理学学会承办。来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马颖  
近十余年来 ,西方发展经济学界出现了一股重新评价 2 0世纪 4 0年代至 6 0年代结构主义经济发展思路所做贡献的理论思潮 ,结构主义思路再度被人们所关注。本文主要介述 2 0世纪 80年代初到本世纪初结构主义思路取得新进展的三个主要领域 ,即国家干预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 ,在此基础上 ,再就这一思路的新进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这个问题谈几点看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费剑平  孙鸿敞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沈煜  罗琦  
近年来,我国经济基本面出现了实质性的转变,进入了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转变的新常态。在这一背景下,国内学术界就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特征、矛盾、增长动力以及调控的政策选择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大量有针对性的研究。不仅融入了一带一路、反腐、城镇化等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分析视角,还将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实践与结构主义理论引入进来。本文旨在归纳、梳理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国民经济稳定健康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沈煜  罗琦  
近年来,我国经济基本面出现了实质性的转变,进入了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转变的新常态。在这一背景下,国内学术界就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特征、矛盾、增长动力以及调控的政策选择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大量有针对性的研究。不仅融入了一带一路、反腐、城镇化等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分析视角,还将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实践与结构主义理论引入进来。本文旨在归纳、梳理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国民经济稳定健康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学  
经济发展阶段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主要是划分经济发展历史,揭示各个时代社会经济特征,为落后经济指明先进经济发展历程中所显示的一般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式,也为先进经济指明前进的方向、途径、方法,因而受到各国经济学家的重视。 李斯特是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的先驱者,主张用历史的眼光观察、分析经济现象。他在斯密的“狩猎社会”、“畜牧社会”、“农业社会”的基础上,加上“农工业社会”和“农工商业社会”,形成五个发展阶段,认为各国经济一定会依次经过这五个阶段,并特别强调当时处于农工业社会的德国不能像处于农工商社会的英国那样推行自由放任政策,而应采取保护、扶持特定产业的政策。这一主张不仅使他成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庄佳强  徐长生  
结构变迁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现象,而早期的内生增长理论却忽视结构变迁问题,近年来国外经济学界开始重视对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本文对当前文献中关于结构变迁起源的解释以及对部门间的不平衡增长如何与经济总量增长相协调的研究进行述评,重点评述了在内生增长模型框架下从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角度对结构变迁与总量经济增长的关系所做的最新研究进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梁俊  龙少波  
经济部门的结构性变化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近十几年来,经济结构变迁研究出现了三个重要趋势:一是从强调引起结构变迁的需求或供给单方面原因向同时强调两方面原因转变;二是从假定封闭经济以及要素的完全流动性向假定开放经济和存在要素流动障碍转变;三是从孤立地考察结构变迁问题向更多地从结构变迁视角来分析其他宏观经济问题转变。本文按照文献发展脉络和逻辑关系对这三类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进一步的研究需要重视衡量经济结构指标的一致性,关注人为因素对经济结构变迁的影响,在研究中国的经济结构变迁问题时需要考虑中国经济体制的特点,如所有制结构、各种形式的政府干预等。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曾雄佩  信瑶瑶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经历了多次重大转型,中国经济在取得不凡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了诸多挑战,经济实践极具中国特色,照搬西方经济学理论或采用单一方法与视角并不足以充分诠释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演进路径与内在逻辑。基于此,中国经济史学界对近代以来中国经济转型发展问题给予了足够关注,在研究中不仅坚持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并重,而且采用了更为多元化的研究方法与视角,这一研究特征在近年来的学术会议中得以充分体现。由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史学系与《中国经济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柴志贤  黄祖辉  
从新经济地理革命以来,国外经济学界开始比较关注空间经济问题。他们的研究成果大致可分为两条主线:一是利用新经济地理的垄断竞争研究框架,着力研究不同运输成本等参数条件下的区域和城市经济的均衡布局及其演化;二是根据完全竞争框架内的马歇尔外部性研究空间经济集聚的内在机制。此外,从演化经济或新增长理论的视角研究空间经济也是颇具吸引力的新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