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70)
- 2023(13700)
- 2022(11191)
- 2021(10400)
- 2020(8643)
- 2019(19633)
- 2018(19325)
- 2017(37106)
- 2016(19465)
- 2015(21357)
- 2014(21144)
- 2013(20329)
- 2012(18106)
- 2011(15962)
- 2010(15658)
- 2009(14152)
- 2008(12635)
- 2007(10263)
- 2006(8629)
- 2005(7526)
- 学科
- 济(76033)
- 经济(75946)
- 管理(57701)
- 业(54628)
- 企(46981)
- 企业(46981)
- 方法(36553)
- 数学(33030)
- 数学方法(32609)
- 融(27107)
- 金融(27106)
- 中国(25320)
- 银(24846)
- 银行(24828)
- 财(24741)
- 行(23963)
- 制(19943)
- 农(19181)
- 业经(17597)
- 务(16321)
- 财务(16279)
- 财务管理(16248)
- 企业财务(15655)
- 地方(15536)
- 学(14730)
- 环境(14623)
- 体(13972)
- 贸(13137)
- 贸易(13126)
- 易(12843)
- 机构
- 学院(256558)
- 大学(256190)
- 济(111147)
- 经济(109185)
- 管理(102329)
- 理学(89600)
- 理学院(88726)
- 管理学(87271)
- 管理学院(86774)
- 研究(82272)
- 中国(67659)
- 财(53840)
- 京(50768)
- 科学(47346)
- 财经(43406)
- 中心(40983)
- 经(39830)
- 农(38490)
- 所(38300)
- 经济学(36486)
- 业大(36175)
- 江(35814)
- 研究所(35074)
- 经济学院(33177)
- 财经大学(33039)
- 范(31219)
- 师范(30837)
- 北京(30820)
- 院(30504)
- 农业(29876)
- 基金
- 项目(183963)
- 科学(147998)
- 基金(138058)
- 研究(134744)
- 家(119788)
- 国家(118852)
- 科学基金(104493)
- 社会(89200)
- 社会科(85006)
- 社会科学(84988)
- 基金项目(73289)
- 省(71156)
- 自然(67329)
- 自然科(65872)
- 自然科学(65856)
- 自然科学基金(64700)
- 教育(62545)
- 划(59938)
- 资助(55414)
- 编号(52100)
- 部(41928)
- 重点(41853)
- 成果(40344)
- 创(39810)
- 发(39659)
- 国家社会(38366)
- 创新(37326)
- 教育部(37008)
- 科研(36249)
- 人文(36017)
- 期刊
- 济(109362)
- 经济(109362)
- 研究(74320)
- 中国(45697)
- 财(42671)
- 融(37689)
- 金融(37689)
- 学报(37585)
- 管理(36960)
- 科学(35121)
- 农(33357)
- 大学(30184)
- 学学(28828)
- 教育(24666)
- 技术(21927)
- 财经(21892)
- 农业(21611)
- 经(18913)
- 经济研究(18853)
- 业经(17829)
- 问题(14365)
- 理论(12439)
- 统计(11629)
- 财会(11522)
- 技术经济(11449)
- 版(11279)
- 实践(11125)
- 践(11125)
- 商业(11092)
- 业(11061)
共检索到3662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叶初升 叶琴
金融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近年来受到较多关注,但大多数文献只是从量的角度考察金融对碳排放的影响,忽略金融结构影响碳排放问题。本文利用1990—2014年88个经济体的数据,采用系统GMM进行实证分析,以探究金融结构与碳排放的关系。研究表明,金融结构通过影响创新而发挥减排作用,偏市场的金融结构有利于增强创新减排机制,从而显著地降低碳排放强度。这是金融规模或发展水平基本相同的经济体具有不同金融减排绩效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研究发现可以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一个重要的政策目标维度。
关键词:
金融结构 金融发展 创新 碳排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匡卫华 王文涛 祁怀锦
优化金融结构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以正在推进的"互联网+"行动计划为现实背景,采用2002~2017年我国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互联网+"对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金融结构演化存在显著的路径依赖性和空间相关性特征,互联网普及率的提升有助于提高非金融企业的直接融资比例,从而促进整体金融结构的优化、助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黄益平
现在经常提一个词叫"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金融改革在新时代的最新要求。金融改革已经进行了40年,主要涉及六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什么造成了中国当前的金融改革局面?中国金融改革40年,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就是市场化改革。如果要用一句话总结40年的改革,就是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这是改革的大方向,但在金融领域存在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既然是市场化的改革,为什么我们还是看到非常普遍的政府对金融体系的各种干预和监管?第二,为什么在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夏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提出,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这是中央首次在顶层设计层面提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直指金融业深层次问题,突出了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金融工作的科学指引和行动纲领。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领域资源供给体系中的主体,金融总资产比重达80%以上,但金融服务的供给长期存在一些结构
[期刊] 预测
[作者]
淳伟德 朱航聪 黎禾森 张鹤立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历来是各国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探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否有效降低了系统性金融风险,本文从风险传染视角出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时间为节点,分成三个时间窗口运用ARMA-EGARCH-t模型和EVT-POT模型对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债券市场的边缘分布进行建模,随后运用Vine Copula模型分析了金融子市场间相依性的变化。实证结果表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金融市场间的风险传染改善程度有限,对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降低还不明显。为了更好地凸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适应新发展格局,我国应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瑞政 王文汇 王朝阳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今后一段时期金融工作的基本遵循。本文从金融结构视角入手,论述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及其理论基础,从可量化角度对我国金融供给侧结构的现实表现进行比较分析。从整体来看,我国金融结构仍表现出银行主导型结构特征;从直接融资结构看,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已初具规模,然而各子市场内部结构失衡问题相对凸显;从间接融资结构看,我国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机构体系整体发育良好、风险可控,但在机构差异化、服务多样化等方面仍存较大完善空间;从金融开放结构看,我国金融机构与资本市场开放水平相对滞后,金融全面开放仍然任重道远。今后应在充分理解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的基础上,调整优化金融体系结构,精准定位金融服务领域,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扩大金融业开放水平,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多措并举引导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职,走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郑联盛
金融功能是金融体系在不确定环境下对经济资源跨时空调度与配置的便利化媒介,可分为交易促进、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经济调节四个功能。交易促进功能发挥金融体系交易实现和价值交换作用,资源配置功能发挥金融体系期限转换、信用转换和流动性转换等作用,风险管理功能指金融体系通过风险转换实现金融风险缓释或转移,经济调节功能是金融体系在政策实施中发挥数量调控、价格信号和政策传导等作用。金融功能发挥受制于金融体系的功能性短板。交易促进功能受制于技术性短板和安全性冲击;资源配置功能面临要素定价市场化缺陷、金融结构固化性扭曲、金融机构非功能性扩张以及市场与政府关系不明等弊端;风险管理功能面临金融风险内生以及政策副作用等难题;经济调节功能面临功能定位、量价匹配以及体制适应性等约束。金融供给侧是匹配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的关键端,是完善金融功能的核心支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金融体系功能性改进为核心,以四个功能提升为依托,提高供给体系适应性和灵活度,完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整体功能。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范文祥 李将军
本文在探讨产业结构与金融结构最优耦合形成机制的基础上,采用面板模型分析了2008-2015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产业结构与金融结构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发现高新技术研发企业比率、市场经营环境优劣度等因素对省级产业结构与金融结构耦合性具有差异性影响。建议进一步完善科创服务体系建设,开展知识产权综合服务,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优化市场经营环境,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孙国峰
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单靠金融"量"的扩张已无法满足实体经济多层次、多元化、多类型的金融需求,难以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且"量"的过度扩张还会导致经济结构不平衡加剧、催生经济金融泡沫等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推进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少无效、低效金融供给,增加有效、高效金融供给,改善金融结构,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高金融供给满足实体经济金融需求的能力,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促进经济金融持续健康发展。具体而言包括五大任务:稳总量、调结构、防空转、控风险、补基础。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孙国峰
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单靠金融"量"的扩张已无法满足实体经济多层次、多元化、多类型的金融需求,难以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且"量"的过度扩张还会导致经济结构不平衡加剧、催生经济金融泡沫等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推进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少无效、低效金融供给,增加有效、高效金融供给,改善金融结构,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高金融供给满足实体经济金融需求的能力,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促进经济金融持续健康发展。具体而言包括五大任务:稳总量、调结构、防空转、控风险、补基础。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姜东
以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平顶山市为例,利用1978—2016年时间序列数据构建VAR模型,实证分析财政、金融政策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效率。结果表明:财政支出政策抑制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应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信贷政策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推手和动力要素,但在产业结构优化上依然存在深化的空间;在横向比较上,金融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作用效率明显优于财政,二者应注重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各自政策优势,构建财政诱导撬动金融资源合理配置的良性互动机制,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文钰 孙灵燕
当前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存在着融资难、融资贵、脱实向虚、金融乱象等现实问题,金融供需不平衡凸显,严重制约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果。本文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重要目标,发现目前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的金融需求的真实变化,探讨金融供给存在的结构性扭曲,进而基于金融供需平衡视角,探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
关键词:
金融供需 不平衡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权飞过 王晓芳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经济环境,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研究了金融创新选择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影响。笔者利用联立方程模型检验了金融创新、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金融创新对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及推动经济增长并无显著作用;利用银行博弈均衡模型和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发现,只有进行有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及降低项目监督成本的金融创新才能够有效引导资金流入实体经济,提高资金供给效率,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增长,进而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厉以宁
第一个问题,任何片面地主张刺激需求或者刺激供给都具有短期效应。我们知道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讲,调需求是必要的,调供给也是必要的。但如果只强调其中一个方面,或者调供给,或者调需求,那就会造成后遗症,对经济是不利的。所以我们在这里首先要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货币政策制定究竟根据什么?你根据什么来制定货币政策?这是关系到整个金融的一件大事情。我们不妨先做个历史的回顾,经济学中最早的是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通行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王娟 王思瑶
随着全球经济危机不断激化,各国供需发展失调,我国工业经济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停滞甚至消殆状态。中国供需关系正面临着严峻的结构性失衡,呈现产能过剩和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为从根源上探索影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因素,研究调查了京津冀地区2 082名农行职员对供给侧结构性影响因素的评价,结果显示金融服务质量和低碳金融是影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因素,探讨其如何调整供给结构,为真正启动内需,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提供建议。
关键词:
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 金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