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78)
- 2023(9727)
- 2022(8044)
- 2021(7411)
- 2020(6294)
- 2019(14118)
- 2018(13499)
- 2017(26812)
- 2016(13423)
- 2015(14744)
- 2014(13761)
- 2013(13479)
- 2012(12555)
- 2011(11253)
- 2010(11661)
- 2009(11137)
- 2008(9984)
- 2007(9033)
- 2006(7796)
- 2005(6940)
- 学科
- 济(59513)
- 经济(59456)
- 业(48847)
- 管理(43830)
- 企(42736)
- 企业(42736)
- 方法(28813)
- 融(26840)
- 金融(26840)
- 数学(25964)
- 数学方法(25845)
- 银(23677)
- 银行(23666)
- 行(22921)
- 中国(22546)
- 财(18555)
- 技术(16279)
- 制(15125)
- 农(14226)
- 业经(13898)
- 地方(13136)
- 务(12444)
- 财务(12430)
- 财务管理(12404)
- 技术管理(12307)
- 企业财务(12041)
- 中国金融(11249)
- 贸(10976)
- 贸易(10964)
- 易(10678)
- 机构
- 大学(183308)
- 学院(182833)
- 济(86307)
- 经济(84929)
- 管理(75674)
- 理学(65789)
- 理学院(65208)
- 管理学(64530)
- 管理学院(64164)
- 研究(56964)
- 中国(51026)
- 财(41732)
- 京(35851)
- 财经(33608)
- 经(30726)
- 经济学(29068)
- 中心(28930)
- 科学(28730)
- 江(26602)
- 经济学院(26491)
- 所(25510)
- 财经大学(25484)
- 融(23662)
- 金融(23215)
- 商学(22890)
- 研究所(22843)
- 商学院(22698)
- 北京(22407)
- 农(22204)
- 州(21584)
- 基金
- 项目(123135)
- 科学(100806)
- 研究(94119)
- 基金(93070)
- 家(79372)
- 国家(78314)
- 科学基金(69805)
- 社会(64849)
- 社会科(62007)
- 社会科学(61990)
- 基金项目(48970)
- 省(48116)
- 教育(43436)
- 自然(41965)
- 自然科(41125)
- 自然科学(41118)
- 自然科学基金(40522)
- 划(39222)
- 资助(37265)
- 编号(35659)
- 创(32531)
- 创新(29386)
- 成果(28972)
- 部(28553)
- 国家社会(28072)
- 重点(27588)
- 发(26914)
- 教育部(26018)
- 人文(25480)
- 制(25255)
共检索到2769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周开国 卢允之
本文利用1989—2015年OECD国家行业面板数据,研究金融结构对该国制造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型融资(例如,股票市场)越发达,越能显著地增加行业研发支出,这种影响在外部融资依赖性较强的行业尤为强烈。然而,关系型融资(例如,信贷市场)对创新活动的影响方向难以确定。当进一步引入风险投资市场相关变量时,关系型融资不再显著影响行业研发支出。以上结论对衡量行业创新活动的不同指标均稳健。考虑内生性问题,本文还使用了国家层面的面板VAR模型,发现一单位风险投资市场发展的冲击,对国家整体研发支出增长有较强的影响。本文结论能够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获得金融支持提供决策依据,为如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
金融结构 风险投资 研发支出 国家创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左志刚
金融是国家创新能力的关键支撑要素之一。作为金融体系基本特征之一的结构特征对国家创新能力产生何种影响,目前缺乏相应的系统分析。文章从各金融渠道的运行特征和功能差异入手,分析了金融结构影响国家创新能力提升的机理,并运用32个国家10年期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结构对国家创新能力的实际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两类权益性金融渠道的发展对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产生了正向影响,而银行信贷扩张则表现为负向影响。这对我国通过金融结构优化提升金融对创新的支撑有所裨益。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米运生 毛雅娟
本文对中国金融自由化变迁进行了量化分析。使用1992-2005年的数据,以FDI和外贸的技术外溢效应等为控制变量,实证分析了金融自由化对于国家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的金融部门在快速实现自由化的同时,也显著促进了国家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成为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积极因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菲 钟书华
本文以2011—2020年36个OECD国家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讨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投入构成比例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分析研究人员、研究经费投入构成比例区间。结果表明,基础研究人员投入比例增加未显著提升OECD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但显著提升制度环境水平较低与高收入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比例增加显著降低OECD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制度环境水平较低、经济规模排名非世界前十则加剧这一负向影响;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人员投入构成比例中,“低-高”类型的比例均值约为3:7,“高-低”类型的比例均值约为6:4;在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比例与创新产出指数的类型中,“低-高”类型的研究经费比例均值约为3:7,“高-高”类型的研究经费比例均值约为5:5。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仁祥 杨曼
从最优化视角论证了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最佳耦合协调的存在性,在此基础上,借鉴物理学耦合概念,测算了35个最重要金融系统所在国家的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协调度,并利用两阶段GMM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协调度对经济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且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效率作用的敏感性更高。最后针对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完善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 金融创新 耦合 经济效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姚瑶 刘斌 刘国恩
在"未富先病"以及"健康中国"的背景下,文章从产业结构出发,通过使用世界银行数据库和佩恩表1995-2011年百余个国家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健康投资行业的发展对经济结构的影响,以期为当下中国转型经济结构的时代诉求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首先,发展健康投资行业有助于增加服务业就业人口比重,并且私人健康投资对增加服务业就业人口比重的影响系数大于公共健康投资;其次,相对于公共健康投资,私人健康投资对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挤出效应更有限;第三,发展健康服务业,尤其是公共健康事业将加快经济结构转型速度。综上所述,发展健康产
关键词:
健康投资 产业结构 宏观经济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姚瑶 刘斌 刘国恩
在"未富先病"以及"健康中国"的背景下,文章从产业结构出发,通过使用世界银行数据库和佩恩表1995-2011年百余个国家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健康投资行业的发展对经济结构的影响,以期为当下中国转型经济结构的时代诉求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首先,发展健康投资行业有助于增加服务业就业人口比重,并且私人健康投资对增加服务业就业人口比重的影响系数大于公共健康投资;其次,相对于公共健康投资,私人健康投资对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挤出效应更有限;第三,发展健康服务业,尤其是公共健康事业将加快经济结构转型速度。综上所述,发展健康产业对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具有积极意义,但如何在政策效果和可能的阻力之间进行权衡还需要政策制定者的慎重考虑。
关键词:
健康投资 产业结构 宏观经济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魏玮 郝威亚
利用85个国家1989—2011年的跨国数据,实证检验不同收入水平下,金融结构对国家技术创新的影响差异。结果显示,高收入水平国家偏向于金融市场的金融结构更加有利于技术创新。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思想,对该结果进行了解释: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创新结构不同,即自主研发和模仿创新的比例不同。从事自主研发和模仿创新的企业在风险特征、企业规模方面具有差异,这要求不同比例的金融市场和银行信贷与之匹配。由此,创新结构决定技术创新视角下的最优金融结构。因此,在特定发展阶段,存在与之相匹配的最能有效促进技术创新的金融结构。该结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理查德·叶兰德 文雯 赵琳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研究的作用以及高等教育机构的创新表现日益受到关注。近十年来,高等教育呈现了新的发展特点:从扩大规模到多样化发展,从追求数量到提高质量,从国际化发展到区域化发展。在此基础上,大学的科研和创新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根据大学科研和创新环境的发展趋势,以及OECD各成员国的经验,作者提出要扩大知识传播,增加科技人力资源容量,拓宽科研评估标准,完善政策框架,以增强高等教育机构在科学研究和创新中的作用。
关键词:
高等院校 科学研究 国家创新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周卉
文章对OECD国家1990—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FDI自身对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并无显著影响,但FDI与当地发达金融市场的结合却明显促进经济发展。整体上OECD国家股票市场的辅助促进作用较银行信贷更有效。其次对东道国金融市场辅助本国利用FDI促进经济发展的影响途径进行研究。整体而言OECD国家金融市场主要增强本国吸收FDI形成溢出效应的能力。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主导型国家受益于FDI的溢出效应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银行主导型国家受益于FDI的要素投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况伟大 朱勇 刘江涛
本文使用1980-2009年23个OECD国家的住房市场数据,考察了住房房产税对房价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房产税对房价具有显著负向作用,但过去30年23个OECD国家房产税率的均值为2.61%。这表明,尽管房产税能有效降低房价,但地方政府不大可能通过大幅提高房产税率来实现。因此,房产税对房价的抑制作用具有局限性。第二,预期比房产税对房价影响更大。因此,改变房价增长预期、抑制投机的政策比房产税更有效。第三,长期利率的回归系数不仅小于房产税,而且符号为正。因此,房产税政策比利率政策更有效。第四,房价主要是由收入和人口决定的,房价仍未脱离基本经济面。因此,收入和人口的变动可以预测房价的长期变动。最...
关键词:
房产税 预期 房价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魏翔
本文认为在考察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关注人均变量,更需要关注“时人均”变量,因为后者代表单位时间内的人均变量,可用来衡量经济效率,而经济效率是经济增长潜力的源泉。为此,本文将工作时间、受教育时间和休闲时间引入内生增长模型,并突出考虑了休闲对经济个体效率的积极作用以及休闲对技术水平的外部效应,由此刻画了休闲与经济效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随后,在模型结论的框架下,引用21个OECD成员国近二十多年来的面板数据研究了上述非线性关系,并具体求解到经济体的最优休闲时间。由此说明,可以通过对休闲时间的合理调整与管理来达成最理想的经济效率。
关键词:
休闲时间 经济效率 时人均 跨国回归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韧 许豪 张双双
采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运用Probit和Tobit模型分析了子女结构对家庭金融资产投资广度和深度的影响,并利用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检验了其中可能存在的影响机制与路径。研究发现:子女数量会显著降低家庭股票投资的广度与深度,而对其他风险性金融资产则无显著影响;育有男孩的家庭会显著降低对股票及其他风险性金融资产的投资倾向,而育有女孩的家庭则与之相反;二孩家庭子女结构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不显著,且相关的异质性、稳健性分析均支持这一结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冯婉昕
当前,人工智能是我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和实体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以2011—2021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多期DID 模型实证检验了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政策对先导区内制造业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国家人工智能先导区政策显著降低了先导区内制造业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水平。机制分析发现,国家人工智能先导区政策提高了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缓解了企业的融资约束,从而抑制了制造业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水平。异质性分析发现,当企业人力资本较为优质或资产专用性较低时,国家人工智能先导区政策对制造业金融资产配置的抑制效应更强。经济后果分析发现,国家人工智能先导区政策可增加制造业企业的研发投入。为此,要积极搭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创景,非先导区地区要积极学习先导区的有益经验。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金融资产配置 制造业企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韧 夏昱 徐珏瑶 许豪 徐徐
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2017)研究了子女结构对家庭商业保险参与的影响机制及效应。研究表明:拥有男孩或男孩比例增加将增大商业保险投资倾向,拥有女儿则与之相反;该作用在城镇农村家庭以及家庭各个生命周期阶段中均存在异质性;这种差异化影响主要源于不同子女性别结构家庭的禀赋差异,以及子女性别偏好作用于家庭其他决策后带来的间接效果。探究传统观念对家庭经济决策产生干预的可能途径,对研究家庭经济决策的非理性行为以及消除性别偏见、推动家庭商业保险健康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
子女结构 商业保险 家庭金融 性别偏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