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26)
2023(5315)
2022(4319)
2021(3932)
2020(3308)
2019(7592)
2018(7035)
2017(14159)
2016(7210)
2015(7736)
2014(7519)
2013(7547)
2012(6991)
2011(6175)
2010(6520)
2009(6443)
2008(5271)
2007(4696)
2006(4354)
2005(4219)
作者
(19139)
(15734)
(15495)
(15018)
(9986)
(7588)
(7190)
(6116)
(5999)
(5579)
(5354)
(5233)
(5130)
(5082)
(4921)
(4864)
(4609)
(4598)
(4511)
(4201)
(4043)
(3775)
(3650)
(3610)
(3590)
(3509)
(3424)
(3217)
(3203)
(3158)
学科
(32153)
经济(32132)
(24721)
金融(24721)
(21572)
银行(21566)
(21512)
(21038)
管理(18801)
(18016)
企业(18016)
中国(16819)
方法(13450)
(12591)
数学(12381)
数学方法(12301)
(12290)
贸易(12281)
(12171)
中国金融(10972)
(10753)
(10442)
地方(9574)
(8456)
(7961)
财务(7947)
财务管理(7935)
(7881)
出口(7874)
出口贸易(7874)
机构
学院(97354)
大学(96594)
(48663)
经济(47756)
管理(35986)
中国(33289)
研究(32425)
理学(30619)
理学院(30350)
管理学(29950)
管理学院(29795)
(24200)
(19418)
财经(19276)
经济学(17627)
(17584)
中心(17271)
科学(16797)
(16468)
经济学院(16218)
金融(16176)
(15988)
银行(15447)
(15374)
财经大学(14511)
(14494)
(14308)
研究所(13803)
(13679)
人民(13237)
基金
项目(63443)
科学(50778)
基金(47887)
研究(47288)
(40563)
国家(40251)
科学基金(35234)
社会(32471)
社会科(31243)
社会科学(31235)
基金项目(24745)
(24332)
自然(21049)
教育(20809)
自然科(20612)
自然科学(20608)
资助(20495)
自然科学基金(20280)
(19594)
编号(18021)
(14818)
(14561)
重点(14543)
成果(14280)
国家社会(14276)
(13661)
教育部(12996)
创新(12900)
人文(12765)
(12699)
期刊
(49154)
经济(49154)
研究(32103)
(27785)
金融(27785)
中国(18664)
(18516)
管理(12933)
学报(12475)
(12337)
科学(11704)
大学(10171)
财经(9998)
学学(9833)
经济研究(9171)
(8570)
(7937)
农业(7291)
技术(7273)
业经(7234)
国际(7229)
问题(7068)
理论(5511)
教育(5438)
世界(5012)
技术经济(4899)
统计(4842)
实践(4831)
(4831)
中国金融(4769)
共检索到1554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金祥义  张文菲  
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是国际经济学的一个基本研究主题,但大多文献聚焦于金融市场规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与这类文献不同,本文聚焦于金融结构,研究金融结构中银行业市场和股票债券市场发展对一国出口贸易持续时间影响的差异性。结果发现,银行业市场的发展显著缩短了出口产品在海外市场上的存续期,股票债券市场的发展显著延长了一国出口贸易的持续时间。这两者对出口贸易持续时间的作用又会因产品技术含量、产品所处生产阶段、产品差异性和出口方性质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同时,市场导向型金融体系的发展程度越高,越能缓解外部融资依赖性高的行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有效提高相应出口产品在海外市场的持续时间。在考虑测量误差、样本统计范围、内生性和模型设定等多方面因素后,不同金融市场的发展对出口贸易持续的影响保持不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蒋灵多  陈勇兵  
本文首次采用2000~2006年中国企业出口数据,构建离散时间生存分析模型探讨了多产品出口企业内异质产品的出口持续时间问题。研究发现,中国多产品出口企业普遍存在,且其企业-产品的出口持续时间较短。多产品出口企业异质产品的出口行为存在差异,企业核心产品的出口持续时间显著长于其边缘产品。因此,企业可通过调整出口产品组合来应对外生环境变动以实现企业资源的更优配置,政府应合理制定贸易政策以促进企业内"可持续"贸易关系的持续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晓华  沈成燕  
本文基于Feenstra&Romalis(2013)整理的各国出口数据,首先运用生存概率法分析各经济体SITC4位码产品的出口持续性,进而借助工具变量2SLS模型,首次就出口持续时间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论与启示有:发达经济体产品出口持续时间对出口产品质量作用表现为"高质稳进"型正效应,而对于发展中经济而言,过长的出口持续时间则意味着产品质量的"低端锁定"和"低端下滑";出口过度依赖传统优势产品和"质量革新惰性"是近几年中国出口产品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执行出口技术复杂度赶超战略有利于发展中国经济体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空间型地理接近"不一定能够促进一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制度型地理...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宏兵  蔡宏波  胡翔斌  
金融市场改革进程的相对滞后,使得融资难成为中国多数企业的共性特征,并深刻影响其出口的稳定性和持续增长。本文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通过Cox模型和Weibull模型等生存分析技术,从微观视角描述了中国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分布特征,并利用多种稳健性方法检验了融资约束对不同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风险函数具有显著的负时间依赖特征,融资约束的加剧缩短了企业的出口持续时间;其中,对国有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对外资企业的影响次之,对非国有内资企业的影响最小。进一步的研究也表明,融资约束的加剧对金融市场化水平较高地区的企业和大、中规模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负向影响小于对金融市场化水平较低的地区和小规模企业的影响,利用两种融资约束指标、首个和唯一持续时间段的估计均得到一致结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程显宏   姜国刚   邹宗森  
数字经济不仅有助于提升经济运行效率和质量,而且有助于加强中国与RCEP国家经贸合作程度。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三级指标评价体系,测度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采用2011—2021年面板数据检验了数字经济对中国与RCEP国家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发展会显著增加中国与RCEP国家出口持续时间;第二,数字经济通过降低贸易成本、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增加贸易开放度渠道降低出口风险率,延长出口持续时间;第三,对于不同收入水平RCEP国家来说,当期与上一期数字经济发展会延长中国与中低收入和高收入RCEP国家的出口持续时间,但对中高收入RCEP国家的影响并不显著;第四,对于不同类型产品来说,数字经济发展均会延长中国与RCEP国家出口持续时间。数字经济发展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持续时间影响较大,对初级产品的影响较小,说明随着产品附加值的提高,数字经济对中国与RCEP国家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逐渐增加。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罗胜强  鲍晓华  
文章利用生存分析方法,以美国对华木制卧室家具反倾销为例,考察了反倾销对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本文从月度上定义并测度了企业的出口持续时间,木制家具企业出口持续时间较短,遭遇反倾销的木制卧室家具企业出口持续时间更短。实证研究发现反倾销会导致企业退出市场危险比率增加30.28%~35.45%。企业异质性会影响企业的市场退出危险比率,但对反倾销效应的影响并不显著。被反倾销企业如果能够获得单独反倾销关税,其退出市场的危险比率相较于没有受到反倾销的企业反而更低。本文的结论在使用不同的出口持续时间、市场退出衡量方法和企业样本时均保持稳健。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林常青  
本文利用1990~2006年中国对美出口贸易的HS10分位数据,采用离散时间的probit、logit、cloglog模型研究了美国反倾销政策对中国对美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反倾销政策的影响效应不仅大,而且其效应还因实施阶段而不同。反倾销在不同的阶段都导致出口持续时间缩短,但在初裁定阶段的影响效应相比终裁定阶段更大。另外,较高的反倾销税率影响效应大,但影响时间不长,较低的反倾销税率影响较小,但影响时间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何树全  张秀霞  
本文利用1989-2008共20年中国出口到美国农产品高度细分的贸易数据,通过引入生存分析来研究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出口持续时间。研究发现这一贸易关系的持续时间很短,HS10分位农产品的平均生存时间为3.9年,中位生存时间为2年,生存时间众数为1。同时分析了贸易持续时间和初始贸易量的相关性,并对各章进行归纳分类,研究它们的共性和区别。稳健性检验表明产品分类的不同层次对结果的影响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银忠  吴凤娇  
采用1998~2014年HS6位数的产品编码数据,考察中国对美国制造业产品出口贸易关系的持续时间,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对美国制造业产品出口贸易持续时间的均值为4.38年,中位数为3年。运用离散时间Probit、Logit和CLogLog模型,分析影响制造业产品出口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的决定因素,3个模型的分析结果均表明:美国经济发展、制造业产品出口贸易规模及其重要程度、差异化产品等因素,均对出口贸易关系持续时间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单位产品价值越高的出口产品,其贸易关系持续时间越短。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常青  
本文利用UN-COMTRADE数据库中2001-2010年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HS6分位的数据,引用生存分析方法对中国对美出口贸易持续时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持续时间的平均值为2.294年,中位数为1年,证明了该出口贸易关系也呈现负的时间依存性特征。同时参考Rauch对产品的分类法将产品分为同质产品、参考价格产品以及差异化产品三类考察了产品的差异化程度以及初始贸易额对中国对美出口贸易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证明其影响显著。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瑞丽  沈玉良  金晓梅  
延长企业贸易持续时间是保持出口稳定增长的重要渠道。随着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方式从注重出口的量到注重出口的质的转变,企业出口复杂度的提高能否保障其出口平稳增长是一个重要课题。使用2000—2006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采用反射法和加权人均收入法计算了企业层面的出口复杂度,利用生存分析的方法考察了企业出口复杂度的提升对企业在出口市场持续时间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出口复杂度越高,企业出口风险概率越小,出口持续时间越长。这一影响对不同所有权类型和以不同贸易方式出口的企业都很显著。企业出口复杂度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魏自儒  李子奈  
文章关注我国新出口市场中企业的进入顺序对其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由于首个进入的先锋企业对其他企业有正外部性,考察它在存活率上是否占有优势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基于中国海关的月度出口数据,文章对2002年新市场的先锋企业和跟随企业进行了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在新市场中企业的存活率整体较低;先锋企业在早期的存活率高于跟随企业,但这种优势保持的时间较短;若集中分析存活3个月以上的企业,则发现跟随企业平均出口持续时间更长。文章进一步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了回归分析,发现在控制了目的地国家、产业以及企业层面的特征以后,以上现象依然存在且非常稳健。由此,文章建议国家对先锋企业进行适度补贴。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秀玲  邹宗森  冯等田  
本文基于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1999—2015年SITC第三版5位码层面的中国出口贸易数据,采用生存分析方法,考察了中国出口贸易关系持续时间分布特征,进一步运用Cloglog模型,检验了双边实际汇率波动和第三方实际汇率波动对中国出口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出口贸易关系持续时间普遍较短,平均生存4.87年,5年后趋于平稳;双边实际汇率波动加剧了出口贸易关系失败的风险,第三方实际汇率波动降低了出口贸易关系失败的风险。本文的结论凸显了汇率波动扩大条件下稳定出口增长和维护出口贸易关系的重要性,同时对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赵瑞丽  孙楚仁  陈勇兵  
本文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利用生存分析法考察了最低工资对中国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企业和城市层面主要特征变量后,最低工资上涨不仅没有降低企业的出口持续时间,反而提高了其在出口市场的生存概率,该结果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后仍然显著。通过对最低工资与企业出口持续时间可能的影响机制进行检验,本文发现企业通过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来提高企业生产率是导致最低工资对企业出口持续时间呈正向影响的重要渠道。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夏帆  
本文使用2000-2006年间我国海关出口贸易数据来考察我国企业同世界各贸易伙伴国的出口贸易关系问题。为此,本文使用了Kaplan-Meier曲线以及Cox比例风险模型等生存分析工具来进行实证研究。经过分析,发现:(1)从微观企业层面上来看,我国的出口贸易关系是不断变化,是在动态中不断调整的;(2)就我国整体而言,语言、人均GDP、GDP、产品交易额和初始交易额等因素对于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的影响是正的,而距离这个因素对于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的影响是负的;(3)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出口贸易模式是不同的,中西部地区的语言和产品交易额这两个因素对于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的影响是负的,这反映了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