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78)
- 2023(14403)
- 2022(11818)
- 2021(10851)
- 2020(9419)
- 2019(21441)
- 2018(21007)
- 2017(41768)
- 2016(21606)
- 2015(23784)
- 2014(23219)
- 2013(23158)
- 2012(20939)
- 2011(18251)
- 2010(18411)
- 2009(17584)
- 2008(16651)
- 2007(14827)
- 2006(12780)
- 2005(11372)
- 学科
- 济(101964)
- 经济(101770)
- 业(93430)
- 企(85107)
- 企业(85107)
- 管理(77748)
- 方法(51080)
- 数学(42549)
- 数学方法(42186)
- 财(33759)
- 业经(31508)
- 农(29860)
- 融(27984)
- 金融(27982)
- 中国(27830)
- 务(25477)
- 财务(25435)
- 财务管理(25401)
- 银(24960)
- 银行(24951)
- 企业财务(24261)
- 行(24059)
- 制(22275)
- 农业(21586)
- 技术(18844)
- 地方(18226)
- 理论(17204)
- 体(16537)
- 贸(16402)
- 贸易(16389)
- 机构
- 学院(305921)
- 大学(300613)
- 济(138911)
- 经济(136668)
- 管理(130986)
- 理学(113715)
- 理学院(112783)
- 管理学(111354)
- 管理学院(110775)
- 研究(87586)
- 中国(76542)
- 财(66687)
- 京(59245)
- 财经(54012)
- 经(49144)
- 科学(46625)
- 江(44347)
- 经济学(43858)
- 中心(43753)
- 农(42703)
- 财经大学(40287)
- 所(40035)
- 经济学院(39963)
- 业大(39346)
- 商学(37512)
- 商学院(37209)
- 北京(36289)
- 研究所(35665)
- 经济管理(35561)
- 州(35215)
- 基金
- 项目(202639)
- 科学(164741)
- 基金(153078)
- 研究(151800)
- 家(128938)
- 国家(127804)
- 科学基金(115289)
- 社会(103227)
- 社会科(97582)
- 社会科学(97553)
- 基金项目(81152)
- 省(78699)
- 自然(72733)
- 自然科(71228)
- 自然科学(71217)
- 自然科学基金(70057)
- 教育(69718)
- 划(64059)
- 资助(62623)
- 编号(60095)
- 部(46563)
- 成果(46261)
- 创(45526)
- 重点(44409)
- 国家社会(43297)
- 发(42914)
- 创新(41791)
- 教育部(41710)
- 人文(41509)
- 业(41002)
- 期刊
- 济(147762)
- 经济(147762)
- 研究(87694)
- 财(56221)
- 管理(52828)
- 中国(50780)
- 融(41938)
- 金融(41938)
- 农(39075)
- 科学(37405)
- 学报(35258)
- 大学(29855)
- 技术(29395)
- 学学(28860)
- 财经(28292)
- 农业(26060)
- 业经(25215)
- 经(24304)
- 经济研究(23772)
- 教育(20993)
- 问题(19513)
- 技术经济(18363)
- 财会(16500)
- 统计(16014)
- 业(15567)
- 商业(15442)
- 策(15271)
- 贸(15245)
- 现代(15105)
- 理论(14341)
共检索到4459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大宇 许晓芳 陆正飞
金融发展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但不同的金融结构可能导致不同的经济后果。本文以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我国社会融资结构统计数据,研究不同地区金融结构对该地区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发现金融结构市场化程度越低的地区,企业过度投资程度越高,意味着提高金融结构市场化程度有助于缓解该地区企业的过度投资。此外,研究还发现:金融结构通过影响该地区企业的银行信贷融资,进而加剧企业过度投资程度;金融结构市场化程度越低、企业过度投资程度越高这一现象在银行竞争水平较低的地区、被原银保监会处罚的银行分支机构数量较少的地区、非执行董事占比较低的企业以及会计稳健性较低的企业中更明显;地区金融结构市场化程度的降低,会加剧该地区企业过度投资对其业绩的负面影响。本文的研究丰富和发展了金融结构经济后果、企业过度投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文献,也为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金融结构优化以及资本市场功能发挥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夙 吴俊杰
将关注视角从客体因素转向主体行为因素,综合考虑企业经营的投资和融资风险,并分析董事会结构的调节效应是本研究的关键点。以2008-2012年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为样本,在控制情境变量后,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会显著增加公司投融资风险,而良好的董事会结构却能降低公司投融资风险。特别地,董事会独立性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影响企业投资和融资风险均存在负向调节作用,董事会规模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影响企业融资风险存在负向调节,但对投资风险调节效应并不显著。
关键词:
过度自信 董事会结构 投融资风险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康雯 刘力臻
以我国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融资融券制度的实施能否通过改善内部治理环境对企业的投资行为产生积极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放松卖空约束之后,融资融券标的企业发生过度投资的概率明显减小,且这种抑制作用主要通过卖空机制来发挥,而非融资机制。横截面检验显示,在非国有、行业竞争不足及外部监督压力较大的企业中,放松卖空约束对过度投资的抑制程度更大,表明市场机制改革有助于我国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卖空机制对企业过度投资产生的外部治理效果,是通过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和降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来实现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韩珣 田光宁 李建军
本文从理论角度剖析了非金融企业从事影子银行活动的内、外部驱动因素和机制,基于三个假设命题构建了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与融资结构的关系模型,并运用2009—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第一,融资结构对非金融企业从事影子业务的规模产生显著的影响,内源融资、外源融资对企业影子银行规模均存在显著的正向效应。其中,外源融资相较于内源融资、股权融资相较于债权融资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规模的促进作用更强;第二,经济增长放缓、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引致的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加剧了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趋势;第三,
关键词:
影子银行 融资结构 正向效应 金融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韩珣 田光宁 李建军
本文从理论角度剖析了非金融企业从事影子银行活动的内、外部驱动因素和机制,基于三个假设命题构建了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与融资结构的关系模型,并运用2009—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第一,融资结构对非金融企业从事影子业务的规模产生显著的影响,内源融资、外源融资对企业影子银行规模均存在显著的正向效应。其中,外源融资相较于内源融资、股权融资相较于债权融资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规模的促进作用更强;第二,经济增长放缓、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引致的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加剧了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趋势;第三,不同所有制结构、不同规模企业影子银行化规模与其融资结构的关系存在差异,国有、大型企业外源融资和股权融资占比高,影子银行化动机强烈。但随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上升,影子银行化行为会因股东关注和社会舆论受到一定的约束。最后提出抑制企业过度金融化的建议。
关键词:
影子银行 融资结构 正向效应 金融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罗琦 肖文翀 夏新平
本文以中国上市企业为分析样本,通过检验现金持有量对投资—现金流敏感度的影响,考察企业中的融资约束和代理冲突。结果显示,融资约束与过度投资导致企业投资支出与内部现金流密切相关。民营企业、大规模地方国有企业中存在过度投资,所持有的现金具有明显的壕沟效应、进一步提高投资—现金流敏感度。而中、小规模国有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比较突出,为了抵御外部融资约束,持有现金充当对冲工具、降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璟 刘晓辉
企业融资结构影响研发投资强度吗?是否存在能促进企业研发投资强度提升的最优融资结构?对不同类型的企业而言,最优融资结构是否存在差异呢?本文运用中国上市公司2007—201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越偏向于股权融资,研发投资强度就越高;(2)存在有利于促进研发投资强度提升的最优融资结构;(3)企业的最优融资结构随企业所属的产业性质、股权集中程度、银企关系强度及所有权性质的不同而呈现显著的差异。本文的研究发现有助深入理解融资结构与研发投资的关系,也为决策者制定宏观金融结构优化政策提供了来自
关键词:
融资结构 企业异质性 研发投资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赵宇亮
利用2012~2017年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机构调研数据,实证检验机构调研对于上市公司外部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调研可以增加外部融资。具体而言,若公司为民营企业,且处于市场化程度较高,法制环境较好的地区,机构调研对于增加股权融资的效果更为显著。相对于券商和基金的调研,其他类型机构调研对于股权融资比例的增加较为显著。进一步通过机制检验发现,机构调研通过影响企业内控质量进而影响外部融资。鉴于机构调研是有效缓解企业外部融资压力的信息渠道,也是企业治理的重要外部机制,因此监管机构应当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积极引导机构调研上市公司;同时上市公司也应当结合自身所处环境和现实情况,积极主动开拓调研渠道,完善内外部沟通机制。
关键词:
机构调研 外部融资 债务融资 股权融资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陶云清 张金林
在实体经济增速放缓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解读企业金融化加速现象值得深入探讨。本文基于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政策背景,采用2012~2019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社会信用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企业金融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良好的信用环境加剧了企业金融化,这一结论在进行大量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利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企业金融化。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非国有企业、制造业企业和制度环境较好地区的企业中,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更为显著。经济后果分析表明,位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地区的企业,金融化有效降低了经营风险。政府应扩大信用城市试点政策覆盖范围,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同时,也要因地施策考虑企业所有制、行业、地区等差异,以更好地对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产生的积极作用。企业要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背景下对实体经济投资和金融资产配置进行合理分配,兼顾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和实现企业利润的双重目标。
关键词:
社会信用 融资约束 企业金融化 经营风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谢攀 王艺霖 霍源源
良好的金融治理是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也是去杠杆向稳杠杆过渡的重要保障。在测算了"去杠杆"政策实施以来的中国金融治理水平的基础上,采用中介效应和门限效应模型分析其对非金融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提升金融治理水平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来提高融资效率,这一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达到54.20%。当金融治理水平和股票市场活跃度超过门槛值后,加杠杆对融资效率的正向作用大幅减弱,将金融结构、融资结构作为替代指标的稳健性检验佐证了这一发现。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国有企业、大型企业相比,改善金融治理更能促进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提高小型企业融资效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俊成 蔡春春
基于2002年至2013年社会融资规模数据,本文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和VAR模型对社会融资结构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进行了稳健性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融资方式均对通货膨胀有正向影响,且其影响作用无太大差异。通货膨胀受外币贷款和股票融资冲击和贡献最大,我国通货膨胀外生性明显,并受到金融市场的影响。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柳 屈小娥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对企业的融资选择带来了新的冲击。本文通过构建企业融资选择模型,将企业融资选择划分为债券融资和银行融资两类,研究互联网金融对社会融资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对社会融资结构的最终影响由其综合效应决定。互联网金融的规模替代效应和"长尾"效应有助于提高债券融资占比,而技术外溢效应及风险传递效应则会降低债券融资占比。同时,本文利用断点最小二乘法实证检验发现:互联网金融对社会融资结构的改善具有正向作用,且不存在断点效应,说明在当前阶段,互联网风险传递效应并不占据主导地位,应继续推动互联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柳 屈小娥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对企业的融资选择带来了新的冲击。本文通过构建企业融资选择模型,将企业融资选择划分为债券融资和银行融资两类,研究互联网金融对社会融资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对社会融资结构的最终影响由其综合效应决定。互联网金融的规模替代效应和"长尾"效应有助于提高债券融资占比,而技术外溢效应及风险传递效应则会降低债券融资占比。同时,本文利用断点最小二乘法实证检验发现:互联网金融对社会融资结构的改善具有正向作用,且不存在断点效应,说明在当前阶段,互联网风险传递效应并不占据主导地位,应继续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以改善社会融资结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珩 王国庆 唐敏
论文利用世界银行提供的企业调查数据分析了民营企业融资结构与创新决策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多元化的外部融资从总体上能提升企业创新强度、促进企业创新决策,即从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两个维度提高企业创新;外部融资对不同类型创新的影响存在差异,与发明等突破创新相比,外部融资对采用和传播等渐进创新具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技术水平较低的企业不仅更偏向于采用等渐进创新而且依赖银行融资,而技术水平较高的企业更偏向于发明等突破创新、更依赖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的支持;在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中,市场渠道的外部融资更能够促进企业创新,在金融发展相对滞后的国家中,中介渠道的外部融资则是企业创新的主要资金来源。鉴于此,论文为各国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提供建议,以期调整民营融资结构、促进创新。
关键词:
民营企业 融资结构 创新决策 世界银行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沈艺峰 刘微芳 游家兴
本文以沪深两市47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融资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资本越大的企业,从银行获取贷款的能力越强。并且,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债务融资能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短期债务的筹集上,即企业社会资本越大,企业的债务结构越趋于短期化,企业融资结构的财务弹性越大。
关键词:
嵌入性 企业社会资本 企业融资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投资者异质信念、股权融资现金流与企业过度投资——来自中国A股的经验证据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融资能力——基于新疆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
所有权性质、融资约束与企业投资——基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经验证据
融资需求、企业生命周期与盈余管理——基于非金融行业A股的经验证据
金融发展、风险投资与融资约束——基于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投资者权益保护与企业股权融资——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机构投资者、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与融资约束——基于非国有企业的证据
融资约束、代理成本对企业R&D投资的影响——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股权再融资业绩之“谜”:基于过度融资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