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88)
2023(7453)
2022(6157)
2021(5885)
2020(5141)
2019(11751)
2018(11794)
2017(23604)
2016(12343)
2015(13746)
2014(13773)
2013(13608)
2012(12704)
2011(11342)
2010(11923)
2009(11936)
2008(11245)
2007(10013)
2006(9418)
2005(8960)
作者
(33433)
(27349)
(27283)
(26444)
(17354)
(12958)
(12846)
(10580)
(10415)
(9962)
(9294)
(9153)
(8846)
(8846)
(8609)
(8531)
(8066)
(8005)
(7882)
(7592)
(7098)
(6856)
(6486)
(6390)
(6329)
(6202)
(6132)
(5864)
(5466)
(5427)
学科
(48408)
经济(48344)
(37080)
管理(34260)
(29796)
企业(29796)
(28668)
金融(28668)
(28195)
银行(28187)
(27254)
中国(25276)
(21431)
方法(20652)
(19480)
数学(18989)
数学方法(18880)
(13314)
(13212)
(12089)
财务(12073)
财务管理(12034)
体制(11958)
业经(11667)
企业财务(11587)
中国金融(11563)
(11126)
保险(11035)
(10371)
制度(10370)
机构
大学(170660)
学院(170055)
(78652)
经济(76978)
管理(63837)
中国(57998)
研究(56601)
理学(52603)
理学院(52099)
管理学(51474)
管理学院(51137)
(46499)
(35885)
财经(34872)
(31598)
科学(28457)
中心(28390)
(27816)
财经大学(26184)
经济学(26171)
(26099)
(25845)
金融(25398)
(25396)
银行(24273)
研究所(24250)
北京(24040)
经济学院(23800)
(22680)
人民(22202)
基金
项目(97810)
科学(76900)
研究(76228)
基金(71419)
(59840)
国家(59309)
科学基金(50971)
社会(49591)
社会科(47156)
社会科学(47144)
基金项目(36995)
(36649)
教育(34895)
编号(31304)
(30768)
资助(30586)
自然(29986)
自然科(29264)
自然科学(29255)
自然科学基金(28778)
成果(27088)
(23390)
重点(22111)
课题(21811)
(21489)
(21119)
教育部(20787)
国家社会(20597)
(20460)
(20283)
期刊
(88403)
经济(88403)
研究(64566)
(44393)
金融(44393)
中国(36477)
(35741)
管理(24569)
(19685)
学报(19474)
科学(18579)
财经(18220)
教育(16469)
大学(16209)
(15466)
学学(15238)
经济研究(15130)
业经(13400)
技术(13183)
问题(11953)
理论(11647)
农业(11528)
(10581)
实践(10414)
(10414)
国际(9804)
商业(8404)
统计(8306)
技术经济(8098)
现代(8066)
共检索到284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巴曙松  吴博  刘睿  
金融结构演化的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的金融风险结构,要求有相应的金融监管模式与之相适应。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银行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和金融证券化型的三个层次金融结构,分析了每一金融结构下金融风险结构的特征及其监管要求。通过比较次贷危机以来以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为代表的三类主要金融监管模式,本文认为短期我国可采用类似美国的"多元监管者"模式,中长期可以澳大利亚的"双峰监管者"或者英国的"单一监管者"模式为改革方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郑慧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各国纷纷加强金融监管。危机以来的历次G20峰会及国际论坛,各方都聚焦国际金融监管并达成了一定共识。本文在介绍国际金融监管新举措的基础上,对美国、英国、欧盟等提出的监管方案重点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提出全球加强金融监管的背景下,保障我国金融安全的几点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元月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金融对外开放程度加深 ,金融风险更加复杂 ,为此 ,必须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在新形势下 ,我国原有的金融监管已很难适应经济、金融形势发展的需要 ,改革我国传统的金融监管体制就成为当务之急。从分析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入手 ,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蒋志芬  和秀星  
在国外,近年来混业经营和统一监管已经成为金融业的发展方向。在我国,金融开放及金融创新引致的混业经营趋势对分业监管体制形成新的冲击。本文在分析国际金融监管体制新变化和我国分业监管面临的新挑战的基础上,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和完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华  蒋难  
混业经营、统一监管已成为新世纪全球金融业的一个发展趋势,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事实上也在实行混业经营,加上入世后对外资银行监管的需要,我国的分业监管体制面临很大挑战。本文在分析世界金融监管体制的新变化和我国分业监管体制的不适应性表现的基础上,从不同层面提出了加快向统一监管体制推进的的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学峰  
本文从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辩证关系出发,结合模型实例阐述了金融创新风险的形成机理及其类型,并概述了经济金融一体化背景下这些风险的系统性、传染性和潜伏性特征,从而提出复杂环境下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方向和措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姚洛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学界和业界对于导致危机的原因及防范危机的措施提出了各种意见和建议。其中经常被提到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西方大型金融机构规模过大,涉猎业务种类过于复杂,造成"大而不倒"的道德风险。为解决"大而不倒"的问题,西方国家对银行现有经营模式进行了深刻反思,对上世纪90代初美国废除《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英国实施金融自由化等一系列法律政策进行了检讨,并提出了重大的结构化改革措施。政策导向从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尹振涛  
2016年,在经济增速放缓、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风险逐渐集聚的经济环境下,金融监管层积极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了多个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结构转型的金融政策,同时为降低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经营风险,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审慎监管,严控金融风险的措施。而互联网金融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后,金融监管加强了对其发展的规范,同时继续在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打击金融违法犯罪上着力。本文主要总结了2016年中国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举措,并对2017年的监管重点进行了展望。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尹振涛  
2016年,在经济增速放缓、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风险逐渐集聚的经济环境下,金融监管层积极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了多个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结构转型的金融政策,同时为降低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经营风险,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审慎监管,严控金融风险的措施。而互联网金融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后,金融监管加强了对其发展的规范,同时继续在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打击金融违法犯罪上着力。本文主要总结了2016年中国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举措,并对2017年的监管重点进行了展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巴曙松  沈长征  
从结构角度看,金融结构决定金融监管的制度和结构。金融危机后,全球金融结构延续了向金融市场倾斜和向金融混业化发展的趋势,而金融监管却顺应了金融结构的发展要求,呈现出由多头分业监管向统一功能监管或目标监管的发展趋势,同时各国都在强化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职责。中国目前虽然是银行中介主导的金融结构,但是金融市场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在不断上升,金融机构混业化发展趋势在加强,金融机构的边界在逐渐模糊,现有的多头分业监管模式面临诸多挑战,难以适应金融结构的发展要求,需要根据金融结构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课题组  
在经历了美国财政部提案、众院立案、参院立案、参众两院协调四个阶段后,长达2000多页的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最终成为一部新的美国监管法律。该法案涵盖了消费者保护、金融机构、金融市场、薪酬改革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这项涉及广泛的改革法案将对美国乃至全球金融市场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可能对我国带来一定风险,应该及时加以评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潘林伟  
金融危机过后,宏观审慎、系统重要性机构监管等成为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制度选择和实践重点。先前进行的改革实践取得了一定成功,成为其他国家的重要借鉴和参照。我国未来的监管改革需要把具体实际与国际经验结合,才能有效实现金融稳定和发展。这既是实现国际监管合作与协调的需要,也是金融市场发展的需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红权  杜晓薇  
后金融危机时代,系统性风险的治理和宏观审慎监管成为近年来国际金融变革的重心,美国、英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以及主要国际金融组织纷纷出台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和措施。本文从金融市场失灵、行为金融学理论、复杂网络理论3个角度剖析系统性风险的产生机理,并对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动态进行系统梳理,最后立足于国内现实环境分析我国金融体系面临的系统性风险,提出了具体的金融监管改革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吴秋实  陈锐  
本文首先论证了投资者保护、金融结构及金融监管之间的内在关系,认为投资者保护是决定一国金融结构及其未来调整的关键因素,并且与一国金融监管是高度统一的;其后,文章分析了转轨经济过程中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内在逻辑,即为维护公有产权在产权制度中的主导地位,政府力图通过强制性的制度变迁来获取廉价的金融资源,这体现在我国金融结构的调整上。出于这个原因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程中投资者保护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并由此导致我国金融监管制度设计存在诸多问题。但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诱致性制度变迁日益占据主导地位,这会使按原有路径进行的金融体制改革成本不断递增,因此本文最后主张,未来我国金融监管无论是从目标设计上,还是从...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伟  邓勇  
在全球金融业的格局发生巨变后,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也进行了一系列变革,更加强调金融机构的自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并逐渐向功能监管、统一监管和跨境监管方向迈进。为提高监管效率,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应根据这些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