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07)
- 2023(11142)
- 2022(9252)
- 2021(8304)
- 2020(6690)
- 2019(15157)
- 2018(14566)
- 2017(28660)
- 2016(14887)
- 2015(16395)
- 2014(16584)
- 2013(16682)
- 2012(16029)
- 2011(14714)
- 2010(15364)
- 2009(14760)
- 2008(13769)
- 2007(12492)
- 2006(11844)
- 2005(11565)
- 学科
- 济(87222)
- 经济(87165)
- 业(38742)
- 管理(36977)
- 银(33906)
- 银行(33761)
- 行(32243)
- 融(30490)
- 金融(30490)
- 中国(29887)
- 企(29399)
- 企业(29399)
- 地方(27860)
- 方法(25110)
- 制(23260)
- 数学(22104)
- 数学方法(22000)
- 农(19541)
- 业经(18273)
- 财(17154)
- 地方经济(16264)
- 学(14446)
- 农业(14317)
- 体(13283)
- 度(12755)
- 制度(12751)
- 贸(12582)
- 贸易(12565)
- 发(12322)
- 产业(12192)
- 机构
- 学院(216621)
- 大学(213893)
- 济(107089)
- 经济(104993)
- 研究(83542)
- 管理(75940)
- 中国(75930)
- 理学(62316)
- 理学院(61559)
- 管理学(60786)
- 管理学院(60371)
- 财(50008)
- 京(46122)
- 科学(45496)
- 所(42638)
- 中心(39145)
- 财经(38347)
- 研究所(37944)
- 经济学(35712)
- 江(35180)
- 农(34850)
- 经(34622)
- 银(34040)
- 银行(32698)
- 经济学院(31853)
- 行(30524)
- 北京(30300)
- 院(29432)
- 州(29092)
- 财经大学(28327)
- 基金
- 项目(128744)
- 科学(101336)
- 研究(97299)
- 基金(92580)
- 家(79126)
- 国家(78430)
- 科学基金(66960)
- 社会(64621)
- 社会科(61629)
- 社会科学(61618)
- 省(50941)
- 基金项目(47583)
- 教育(42694)
- 划(41436)
- 自然(38986)
- 资助(38854)
- 编号(38215)
- 自然科(38045)
- 自然科学(38039)
- 自然科学基金(37389)
- 发(35259)
- 成果(31784)
- 重点(29782)
- 发展(29337)
- 展(28881)
- 部(28279)
- 课题(27951)
- 国家社会(27390)
- 创(26733)
- 性(25594)
- 期刊
- 济(131979)
- 经济(131979)
- 研究(80513)
- 融(51811)
- 金融(51811)
- 中国(50355)
- 财(37820)
- 农(33410)
- 管理(31118)
- 学报(28364)
- 科学(27852)
- 经济研究(22780)
- 大学(22274)
- 学学(21263)
- 财经(20859)
- 农业(20429)
- 教育(19932)
- 业经(19485)
- 技术(19067)
- 经(18072)
- 问题(16656)
- 国际(13148)
- 贸(13004)
- 技术经济(12547)
- 世界(12378)
- 理论(11194)
- 商业(10963)
- 经济问题(10733)
- 统计(10650)
- 现代(10428)
共检索到3745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勇
虽然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已经著作颇丰,但金融结构和长期的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以及这种关系是通过何种机制实现的,却一直缺乏深入研究。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发现,金融结构的差异并不能有效地解释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增长差异。而进一步的分解分析还表明,在金融体系的内部,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要明显强于市场渠道,其基本的实现机制是:银行的发展增强了私人部门信贷的可获得性,同时银行具有事实上比股市更为重要的融资地位,从而在长期的经济增长中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
金融结构 银行发展 经济增长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于成永
现有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文献虽然丰富,但是观点针锋相对,证据混合。本文运用元分析技术,基于45篇英文文献中623个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方程,经实证检验发现:一是在不区分银行和股票市场发展测量指标的情况下,整合证据支持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观点;与银行发展不同,股票市场发展影响经济增长不具统计显著性。进一步分析,相比于股票市场规模影响不显著,股票市场流动性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二是在经济增长中,银行发展大于股票市场发展的作用,尤其是股票市场相对规模和换手率的作用显著低于金融深化指标揭示的金融资产集聚活动。三是在银行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关系上,金融资源配置活动的影响作用低于金融资产集聚活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鹤 黄琨 姚远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在长期保持着高速、稳定、持续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高储蓄率与资源浪费并存、投资效率低、能源消耗量大、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一等很多问题。我们通过对我国金融发展、银行资本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计量检验后,发现金融发展、银行资本结构和投资效率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另外银行债务/总资产和固定资产/总资产的比率越高,金融发展的程度就越高。但是,资本结构(债务/权益)比率的不断增加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将引起经济波动的加剧和通货膨胀率的上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黎欢
以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本文考察了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在地方政府干预和银行自身改革两种力量的作用下,金融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变迁的影响,相较以往文献对金融发展、地方政府干预两个关键指标的刻画做出显著改进。研究发现,一方面地方政府在财政分权造成的"弱财政"背景下对地方银行信贷进行干预,会固化资本积累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另一方面金融系统的市场化改革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向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集约型"转变,从而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姚耀军
国有银行贷款长期以来一直被当作准财政工具,为国有企业提供资金。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在改变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收支格局的同时也使得地方政府面临较沉重的财政收支压力,这增强了地方政府干预银行信贷决策的动机。政府干预降低了银行信贷的配置效率。以国有化比率及其财政支出收入比为政府干预的代理变量,基于中国大陆1997—2006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一阶差分GMM估计技术,本文发现,政府干预对银行中介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政府干预 银行中介 经济增长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沈悦 谢坤锋
本文在区分内外部影子银行的基础上,运用宏观资金流量分析法,对中国影子银行整体规模进行系统测度;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影子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当前金融体制下,经济增长与影子银行发展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经济增长为影子银行发展提供了基础,反之并不成立;经济增长与影子银行发展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为实现经济增长与影子银行协调发展的目标,本文提出政府部门应理性对待影子银行的发展,适度审慎监管,完善配套金融制度安排,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商业银行则需要强化金融资产服务管理,规范内部影子银行业务发展。
关键词:
影子银行 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与深化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冷艳丽 杜思正
基于2001-2012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可以分析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水平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1)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显著为正,即提高金融发展水平有利于经济增长,第二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2)政府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和城市化水平均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3)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虽然都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但二者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彼此的制约。
关键词:
金融发展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力 张宁
文章将影响北京市金融发展的因素分为金融规模、金融效率和金融结构三个方面,并采用1991—2013年间北京市年度金融数据与经济增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关键词:
金融规模 金融效率 经济增长 VAR模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曹永琴
金融功能观认为金融体系通过增强流动性、降低风险、监督经理与实行公司治理和动员储蓄等,降低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金融结构观指出不同的金融结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和效果可能也会有差异。功能观与结构观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经济增长,但金融体系提供的金融功能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不同的金融功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各异。金融体系是否推动经济增长取决于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的适应效率,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国情条件下,只有适合经济发展的金融结构才能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金融功能 金融结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伍海华 张旭
本文从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国际比较角度 ,系统地探讨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金融发展之间的经济联系 ,分析了金融发展作用于产业结构变动的系统机理 ,研究了金融发展与产业发展的模式选择等问题。
关键词:
金融发展 产业结构 主导产业 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阳小晓 包群 赖明勇
通过对Feder(1983)模型引入适应性预期过程并考虑了双向外部效应,文章采用银行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动态两部门模型,针对中国1978~2000年期间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证实了银行发展和我国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实际部门对银行部门的外部效应大于银行部门对实际部门的外部效应,说明我国银行发展基本处于"需求带动型"阶段,进一步的协整检验结果表明银行部门的外部效应主要体现在资本形成效应,而银行发展对资源配置效率改进的影响并不明显。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小霞 谭家豪
本文首先对影子银行的界定进行了阐述,对我国影子银行的分类进行说明,运用影子银行规模的数据分布,选取2006-2013年的季度数据,通过实证分析法,运用协整理论,对我国影子银行发展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
影子银行 国民经济 实证研究 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许付常 王传东
本文从信贷需求角度对我国1990—2014年影子银行规模进行系统测度,通过建立VAR模型对影子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增长与影子银行发展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经济增长促进了影子银行发展,反之则不成立。本文认为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引导影子银行资金流向,建立预警监测系统以保证影子银行风险可控。
关键词:
影子银行 经济增长 VAR模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苏建军 徐璋勇
本文从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的机理出发,构建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的多方程模型,利用1993~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协整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系统考察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二者互相影响,但作用方向具有差异性。金融发展规模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有力因素,但金融效率严重制约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发挥。金融产业发展在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经济增长依赖于产业结构升级,快速发展的金融产业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助推器。产业结构升级对金融发展起着巨大的拉动效应,金融发展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外部支撑条件。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孙力军 崔茂中
本文利用中国分省面板数据证明:银行虽然将大部分资金贷给了国有企业,但是通过所有制结构调整,主要包括合法的国有企业改制,和不合法的国有资产流失等形式的资金漏损,使得银行信贷资产从国有企业手中转移到民营企业手中,提高了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资本边际生产率,促进了经济增长。"拨改贷"使得银行贷款成为国有企业的主要外部资金来源,银行贷款的偿还压力推动了国有企业的改制,而政府出于保护银行信贷资产安全的需要也会催促国有企业加快改制。本文的结论为财政、外汇资金补充银行资本金和国有银行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和经验支持,为转轨国家的经济改革次序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所有制结构调整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