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47)
2023(14491)
2022(12058)
2021(10987)
2020(9268)
2019(20837)
2018(20004)
2017(39063)
2016(19954)
2015(22092)
2014(21417)
2013(21240)
2012(19317)
2011(17303)
2010(17345)
2009(16199)
2008(14587)
2007(12634)
2006(11012)
2005(9739)
作者
(53424)
(44730)
(44411)
(42480)
(28245)
(21215)
(20236)
(17252)
(17235)
(15579)
(15310)
(14970)
(14141)
(14009)
(13991)
(13673)
(13282)
(12784)
(12706)
(12371)
(11282)
(10658)
(10493)
(10298)
(10223)
(10096)
(9633)
(9278)
(8924)
(8636)
学科
(106036)
经济(105963)
(60069)
管理(59886)
(50299)
企业(50299)
方法(41158)
数学(36654)
数学方法(36273)
中国(28473)
(26798)
金融(26797)
地方(25814)
(25748)
(24446)
银行(24428)
(23610)
(22964)
业经(22119)
(19152)
(18878)
技术(17713)
农业(16129)
地方经济(15571)
产业(15441)
(14943)
财务(14900)
财务管理(14868)
(14665)
贸易(14652)
机构
学院(280408)
大学(278578)
(135171)
经济(133024)
管理(112218)
理学(97208)
理学院(96299)
管理学(94927)
管理学院(94391)
研究(92337)
中国(74575)
(59213)
(55208)
科学(50601)
财经(47801)
经济学(44566)
中心(44046)
(43467)
(43100)
(40137)
经济学院(40076)
研究所(39064)
(37162)
业大(35964)
财经大学(35723)
北京(33992)
(33421)
(33413)
师范(33080)
(31865)
基金
项目(190509)
科学(153434)
基金(141874)
研究(141860)
(121299)
国家(120349)
科学基金(106209)
社会(96311)
社会科(91841)
社会科学(91823)
基金项目(74499)
(74484)
自然(65160)
教育(63931)
自然科(63738)
自然科学(63726)
自然科学基金(62625)
(60587)
资助(57126)
编号(54776)
(43195)
重点(42745)
成果(42630)
(42607)
(42560)
国家社会(41604)
创新(40061)
教育部(37880)
人文(37514)
课题(37210)
期刊
(146278)
经济(146278)
研究(85465)
中国(49134)
(45855)
管理(43884)
(37515)
金融(37515)
科学(35644)
学报(35578)
(32965)
大学(28923)
学学(27697)
技术(26587)
经济研究(25794)
财经(24887)
业经(22178)
农业(21656)
(21634)
教育(20988)
问题(18714)
技术经济(16622)
统计(15193)
(14262)
(13594)
商业(13569)
理论(13270)
世界(12679)
现代(12493)
科技(12388)
共检索到415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玉国华   宫雅慧  
摘要:本文基于新结构经济学阐释金融结构、产业结构升级影响收入分配的作用机理,利用2000-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三者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金融结构能否有助于实现收入分配最优化,关键在于金融结构是否与该经济体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相匹配,且金融制度是否根据产业发展的融资需求形成有效安排,当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契合时,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收入均等化。(2)单纯考虑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影响,金融结构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金融结构每提高1个标准单位,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将分别提升0.09%、0.58%。(3)进一步探析“金融结构-产业结构升级”影响收入分配的交互效应时,金融结构能够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抑制收入不平等。(4)采用面板门槛模型估计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金融结构缓解收入不平等的最优边际效应区间,结果显示,伴随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跃迁,当金融结构由“银行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将有利于缩小社会贫富差距。最后讨论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金融结构嵌入式演进以及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耦合式发展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政策涵义。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峰  贾昆鹏  
基于我国2008—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不同金融集聚程度下,产业结构升级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以金融集聚为门槛变量,用汉森门槛模型来研究产业结构升级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发现,在不同的金融集聚门槛区间内,产业结构升级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估计系数不同,这说明尽管产业结构升级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其促进程度会受到金融集聚水平的影响,在使用不同样本和不同方法进行检验后,结果仍保持稳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师俊国  
基于2001~2019年31省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限回归分析方法,检验了我国金融结构对收入分配差距的门限效应。研究发现:(1)信贷在金融系统中比重的增加能够显著缓解我国整体的收入分配差距,但对缓解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效果不显著;金融占比对基尼系数的影响为负,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为正;房地产部门占比对基尼系数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2)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金融占比和房地产部门占比对整体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逐渐由抑制转为加剧;(3)随着金融内部结构偏离最优金融内部结构程度的增加,信贷在金融系统中占比的增加对我国整体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由加剧转为缩小;金融占比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逐步强化;房地产部门占比对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的效应逐渐削弱;(4)随着金融占比偏离最优金融占比程度的增加,信贷在金融系统中占比的增加对整体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逐步由缩小转为促进,再由促进转为缩小;金融占比缩小整体收入分配差距的效应逐步增强;房地产部门占比对整体收入分配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逐步由促进转为抑制;(5)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违背比较优势程度的增加,信贷在金融系统中占比的增加缩小整体收入分配差距的效应逐渐减弱。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曾繁清  叶德珠  
新结构经济学指出,没有普适性的最优金融体系,当金融体系与自身服务的产业结构相适应时便达到最优状态。本文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我国1995-2014年间金融体系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度与协调度。耦合度结果显示:我国的金融体系与产业结构长期处于较高水平的耦合阶段,金融体系与产业结构有很强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综合耦合度与发展水平的协调度表明:我国"金融-产业"系统的协调度总体水平不高,在初期协调度受发展水平影响较大,随着两个子系统的发展,协调度受二者耦合关系影响较大,在当前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曾繁清  叶德珠  
新结构经济学指出,没有普适性的最优金融体系,当金融体系与自身服务的产业结构相适应时便达到最优状态。本文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我国1995-2014年间金融体系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度与协调度。耦合度结果显示:我国的金融体系与产业结构长期处于较高水平的耦合阶段,金融体系与产业结构有很强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综合耦合度与发展水平的协调度表明:我国"金融-产业"系统的协调度总体水平不高,在初期协调度受发展水平影响较大,随着两个子系统的发展,协调度受二者耦合关系影响较大,在当前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应更注重提高二者耦合度。进一步的遴选发现:金融资产规模、银行与金融市场比例、第二三产业比重、国有企业比重是影响金融体系与产业结构相互耦合的主要因素。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彭文平  揭阳扬  
本文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纳入产业比较优势和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探究中,在产业层面研究了比较优势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检验了在产业技术水平和产业发展阶段升级以及地区经济发展路径中,政府和市场在产业比较优势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发挥的"因势利导"作用。研究发现产业比较优势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在培育产业比较优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技术发展不同水平、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和产业发展不同程度上,政府的干预有所侧重,但随着地区经济腾飞,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实现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才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研究结果深化了比较优势推动产业升级路径中政府与市场作用的相关研究,为我国结构转型过程中如何平衡政府与市场力量以使得产业升级过程更为平滑,提供了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姚明明  陈丹  
一、文献综述自我国改革开放后提出产业结构调整至今,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研究文献硕果颇丰。但对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就业结构的研究,多以某省或地区为例展开,如吴江、封晓庆(2006)以四川省,徐向龙(2009)以广东省,常丽(2010)以辽宁省,史常亮(2010)及杨秋明、姜海荣等(2013)以江苏省,李琳、阳吉运等(2010)以湖南省,王姝、管超等(2011)以陕西省,吴江、祝云等(2007)以成渝经济区,穆怀中、闫琳琳(2009)以东北地区为研究对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彤进  
采用2004-2012年中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测算了各省市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并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视角探讨了包容性金融发展的城乡收入分配效应。实证分析发现:(1)包容性金融发展能够通过降低劳动力转移成本,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2)包容性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均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明显的负向作用;(3)金融可获得性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负向影响更加显著;(4)三次产业变动与劳动力分布结构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显著为负,并且劳动力分布结构的影响程度更大。据此,本文提出,一方面应强化包容性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作用,进而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另一方...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斌开  林毅夫  
本文分析了金融抑制产生的机制,发现政府发展战略是造成金融抑制背后的根本原因:为支持违背本国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政府通过金融抑制的方式来降低其生产成本。本文的理论模型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金融抑制导致穷人面对更高的贷款利率和更低的存款利率,造成金融市场的"机会不平等",使得穷人财富增长更慢,甚至陷入贫困陷阱。(2)在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下,"先富带动后富"的"滴落"机制将发生作用,收入分配格局会不断改善;若政府推行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个体财富收敛速度将减慢,收入分配趋于恶化,甚至造成长期"两极分化"的态势。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瑞  王叶军  张小鹿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聚焦银行业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合新结构经济学最优金融结构理论,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广义矩估计、工具变量法和分位数回归等方法,以中国2008—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以中小银行发展所推动的银行业结构优化能够有效降低城乡收入差距,该作用随城乡收入差距分位点的提高而增大。异质性分析显示,市场化水平高的地区、基础设施完善的地区,银行业结构优化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了显著负向影响;金融素养高的地区比金融素养低的地区,银行业结构优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作用更加明显。基于此,建议通过提升中小银行的数量规模来优化银行业结构及完善配套措施,发挥其缓解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魏农建  刘静波  
本文主要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框架下,对产业结构调整进行重新诠释,提出目前我国产业调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由于相关参与主体在调整过程中角色"易位"或"缺位"造成的,明确指出企业是整个过程中的主体,而市场需求则是结构调整的源泉,产业结构调整是资本在各个部门间流动,追逐利润的结果。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子伦  马君  
本文以政府职能选择为研究对象,以新比较经济学为研究方法,通过对美国、日本、拉美地区的纵向和横向比较研究,探究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的选择范围。研究表明:(1)建立基础性经济制度是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的首要任务;(2)产业政策的制定应以充分尊重市场机制为基本原则;(3)合乎时宜的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体系是实施产业政策的重中之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子伦  马君  
本文以政府职能选择为研究对象,以新比较经济学为研究方法,通过对美国、日本、拉美地区的纵向和横向比较研究,探究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的选择范围。研究表明:(1)建立基础性经济制度是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的首要任务;(2)产业政策的制定应以充分尊重市场机制为基本原则;(3)合乎时宜的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体系是实施产业政策的重中之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璐   李晨阳  
本文从新结构劳动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利用2002—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回归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分别检验了人力资本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表明,人力资本结构只有与产业结构相适应时,才能有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而人力资本结构只有与特定发展阶段禀赋结构所决定的产业结构相适应时,才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在此基础之上,本文采用Logit模型检验了人力资本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稳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经济转型时期人力资本结构、产业结构与禀赋结构间的动态匹配是动力因素有效转换并实现经济稳增长的前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拓展了劳动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苏雪串  
产业结构升级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规律 ,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是我国近年来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 ,所以必须从产业结构升级的角度来分析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并且要明确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制定收入分配政策的出发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