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71)
2023(20252)
2022(16880)
2021(15530)
2020(13044)
2019(29533)
2018(29152)
2017(55848)
2016(30054)
2015(33666)
2014(33486)
2013(32831)
2012(30046)
2011(27003)
2010(27402)
2009(26067)
2008(24897)
2007(22401)
2006(20161)
2005(18641)
作者
(85044)
(70375)
(70073)
(66862)
(44945)
(33629)
(32008)
(27285)
(26790)
(25324)
(24244)
(23853)
(22459)
(22355)
(21906)
(21867)
(20901)
(20511)
(20223)
(20156)
(17687)
(17076)
(17052)
(16130)
(15955)
(15863)
(15599)
(15463)
(14162)
(13723)
学科
(129496)
经济(129341)
管理(89511)
(84806)
(70545)
企业(70545)
方法(49358)
数学(42088)
数学方法(41660)
中国(39999)
(36898)
(32190)
(30699)
金融(30695)
(30258)
银行(30216)
(29953)
业经(29728)
地方(29658)
(28981)
(25608)
(22723)
财务(22640)
财务管理(22595)
(21971)
企业财务(21504)
(21437)
贸易(21418)
农业(21350)
理论(21096)
机构
大学(422905)
学院(422177)
(177350)
经济(173481)
管理(161283)
研究(144207)
理学(137185)
理学院(135696)
管理学(133451)
管理学院(132680)
中国(116368)
(90213)
(89947)
科学(84247)
(71977)
财经(69556)
中心(66074)
研究所(64391)
(64194)
(62870)
(62146)
北京(57519)
业大(56889)
经济学(55170)
(54090)
师范(53628)
(52000)
(51922)
财经大学(51484)
经济学院(49361)
基金
项目(274116)
科学(215510)
研究(205106)
基金(198645)
(171079)
国家(169643)
科学基金(146157)
社会(130974)
社会科(124109)
社会科学(124077)
(106057)
基金项目(104157)
教育(93261)
自然(91733)
自然科(89552)
自然科学(89534)
(88325)
自然科学基金(87906)
编号(84558)
资助(81759)
成果(70211)
重点(61217)
(60183)
(58763)
课题(58021)
(56712)
国家社会(54230)
创新(53043)
(53041)
项目编号(52801)
期刊
(204907)
经济(204907)
研究(139248)
中国(85490)
(70193)
管理(61816)
学报(61607)
(57951)
科学(56681)
(54243)
金融(54243)
大学(47495)
教育(45536)
学学(44685)
农业(38614)
技术(35706)
财经(34670)
经济研究(33697)
业经(31121)
(29669)
问题(25841)
理论(21156)
技术经济(20492)
(20316)
图书(19696)
(19516)
现代(19479)
国际(19146)
实践(18910)
(18910)
共检索到6573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曦  
本文从经济系统演进角度探讨了适应金融经济的税制特征和税制安排。金融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是经济金融化,金融主导了现代经济运行和全球价值分配。而经济过度金融化将导致经济系统的脆弱性和不确定性不断增强,金融风险成为影响整个经济社会运行的主要公共风险。在防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过程中,应强化事前、事中的财政介入而非事后买单。税收作为重要的财政政策工具,应建立与金融经济相适应的税收收入制度和税收征管制度,达到稳定财政收入、调节金融经济活动、防控金融风险的目的,从而强化金融风险的源头治理。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嘉莹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金融科技快速创新,而流通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本文通过2013-2019年30个省份(除西藏、港澳台地区外)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滞后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金融科技对流通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对流通业效率提升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不仅促进了当地流通业效率的提升,同时也促进了邻近地区流通业效率的提升;城镇化率和政府干预具有直接效应,城镇化率的提升对本地流通业效率提升具有促进作用,政府干预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对本地流通业效率提升具有负向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国梁  
利用数字经济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构筑资金池是当前经营行为金融化实践样态的共同指向。实体产业和金融业的界限日益模糊且实体产业资本正规模化地向金融领域蔓延,而以互联网为支撑的各种金融工具则突破了传统金融管制藩篱,经营行为金融化由此呈现双重系统性特征。从生成逻辑来看,经营行为金融化是金融监管体制、金融模式创新、旺盛投资需求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放任其发展将会威胁消费者资金安全、加剧资本无序扩张、强化经济体的空心化,因而急需从法治角度寻求规制经营行为金融化之道。既有规范已经彰显对经营行为金融化的限制导向,但在规范体系、规范对象、规范主体等层面欠缺系统性。通过对“存款”的扩大解释,可以将经营行为金融化纳入《商业银行法》第11条的规制视野。为实现强化监管和鼓励创新的平衡,在引入《商业银行法》第11条的同时要保持规制的适度谦抑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石先梅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正在快速步入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在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影响的同时,也在改变着全球经济格局。数字经济在全球产业布局、各国贸易实力对比、经济增长动能转换等方面对全球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成为各国经济实力甚至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同样的,数字经济近年来在中国快速发展,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区域协调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面对数字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制度缺位等挑战,中国应从政府、企业和数字用户三方协同推进,充分利用好巨大的人口基数优势、基本经济制度优势,全方位发力推进数字经济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苍舒  沈艳  
本文梳理我国新金融业态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征,并以网络借贷为切入点从规模、所有制、资金净流入3个角度来刻画新金融业态的风险特征,采用VaR、CoVaR、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来识别并测度新业态风险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经济金融不确定性及舆情的关系。研究发现,出险前网贷平台普遍面临较大的资金流压力,而规模较大、利率异常的平台出险会加大网贷系统风险;网贷行业出险对银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不确定性存在溢出效应,而舆情不是网贷平台出险的决定因素。研究表明,应重视新业态风险对正规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和金融不确定性的溢出效应,并建议建立金融科技监管沙盒制度、明确准入机制、大力发展监管科技并实行穿透式监管、加强对风险预警和缓释机制的建设。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瑞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金融业对资本的配置作用也更加明显,对金融中介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从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角度分析了我国金融中介体系面临的形势,对我国金融中介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经济全球一体化时代背景下我国金融中介体系构建的策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阳镇  陈劲  李纪珍  
新一轮技术革命不仅催生了全新的数字经济形态,也加速了全球价值链的数字化转型,数字技术驱动的全球价值链以成本节约效应、产业链赋能效应以及出口增值效应重塑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形态与分工地位。但数字经济时代全球价值链也面临突出的风险,体现在全球价值链空间布局层面,数字技术的深入赋能效应衍生全球价值链缩短与回流效应;价值链治理层面,链主国家对"攀升国"的科技压制与封锁衍生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在价值链利益分配层面,全球价值链分工环节的失衡与数字鸿沟加剧世界经济不平等。面对数字经济时代全球价值链的全新特征与新风险以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我国产业与微观企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需要在生产要素层面进一步强化数字要素的第四类生产要素在数字创新驱动发展要素中的核心地位,在产业层面,强化数字经济对产业的赋能效应,即产业数字化与数字化产业双轮驱动打造面向国内大循环的产业链与创新链共促机制;在微观企业层面,强化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驱动创新引领,破解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艳玲  
知识经济时代,互联网+、跨界、大数据、共享经济及工业4.0等新概念新技术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企业从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转型为以客户为中心,企业价值创造模式从价值链转型为价值网络。财务管理主导企业资源配置,必须要进行相应的变革,才能更好地支撑企业转型与价值创造。本文在分析知识经济时代的环境变化基础上提出基于生态系统视角的财务管理转型思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德尼·波  方晓  
中央银行应随时准备协助市场进行必要的转型,以维护和发展一个稳健且具有适应性的欧洲金融生态系统,确保我们的货币和金融体系保持自主我们所处的世界越来越数字化,技术进步之下,新产品与服务不断涌现,既简化又丰富了我们的生活。金融领域亦不例外,创新活动也正在沿着一条历史轨迹,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世界。正如圣艾修伯里(法国作家)在《风、沙和星辰》中写的:"正因完美,故能自掩其存在。"然而,这种由繁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用明  邵航  
文章基于金融机构商品投资决策机制的微观视角,通过构建包含商品金融化因素的DSGE模型,考察商品金融化在不同金融开放程度和金融市场效率下的经济缓冲效应。研究发现,适度的商品金融化在商品价格外生冲击下具有经济缓冲效应,而过度商品金融化将引起资本投资收益率下降,导致投资持续负增长和经济波动加剧;金融开放的调节机制和金融市场效率的稳定机制分别非对称地影响商品金融化的经济缓冲效应。其中,在越接近完全金融开放的环境下,商品金融化的经济缓冲效应越显著;而越低的金融市场效率会导致商品金融化的经济缓冲效应越不稳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广谦  
经济发展中的金融化趋势王广谦(中央财经大学)现代社会在经济方面的特征之一是经济活动与金融活动密不可分,二者的融合过程一般称之为“经济的货币化”。经济货币化的程度反映了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这项研究在西方经济学界已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对中国经济学者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丁灏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并列为涉外金融领域的重点工作。然而,在数字经济时代,跨境金融服务衍生出个人金融信息泄露风险、金融机构业务运营风险、金融服务数据垄断风险和国家宏观经济安全风险,对国际数字贸易规则、国内审慎监管机制和国际金融监管规则带来严峻挑战。为防范跨境金融服务的数据风险,本文提出“国际+国内”“贸易+监管”双层复合型治理路径,即国际协同治理跨境金融服务数据风险,明晰跨境金融服务数据的监管原则、硬化跨境金融服务的数据软法规则。同时,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数字贸易规则的制定、重塑跨境金融服务数据的监管机制,完善跨境金融服务数据的监管手段,增强中国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的法治保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郑丽鹤  
高校贫困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在新经济时代背景下,高校贫困生的经济生活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但是却忽略了他们的思想和心理上的问题。高等教育不仅要教授学生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文章分析了新时代经济背景下高校贫困生存在的思想心理问题,分析现阶段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永綦  
经济金融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引人瞩目的现象,对经济金融化发展特征和演化趋势的研判成为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先决条件。近年来,金融部门相对于实体经济日益膨胀,金融业在产业结构中的重要性和地位不断提高;而"互联网+"行动计划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经济金融化的加速发展。尤为重要的是,我国的金融供给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强,导致"脱实向虚"和"金融空转"的矛盾不断加剧。我国的经济金融化格局正在加速形成。因此,金融改革的顶层设计必须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为宗旨,并加快金融生态的体制机制创新。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韩文龙  彭颖怡  
社会数字化转型发展背景下,平台经济金融化趋势明显。平台经济较传统经济在组织分工模式、资本积累模式、全球化扩张模式三个方面发生深刻变革,并蕴含走向金融化的内在趋势。在此金融化过程中,平台经济表现出的金融过度创新、混业经营、监管脱敏、数字技术创新等特征导致局部金融风险不断积累,并使金融风险更趋复杂化和隐蔽化,进一步加大金融监管难度。针对平台经济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建议从明晰“科技”与“金融”业务边界,结合“主动”与“被动”监管举措,坚持“规范”与“发展”监管理念三个方面着手,引导平台经济真正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实现中国经济健康规范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