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86)
2023(8363)
2022(6930)
2021(6131)
2020(4899)
2019(11213)
2018(10925)
2017(20986)
2016(11037)
2015(12473)
2014(12871)
2013(12787)
2012(12058)
2011(11411)
2010(11859)
2009(11445)
2008(10286)
2007(9420)
2006(8778)
2005(8363)
作者
(31163)
(25446)
(25380)
(24669)
(16566)
(12160)
(11777)
(10028)
(9622)
(9392)
(8904)
(8487)
(8393)
(8260)
(8064)
(8054)
(7655)
(7398)
(7326)
(6973)
(6770)
(6211)
(6053)
(5989)
(5972)
(5950)
(5623)
(5507)
(5143)
(5042)
学科
(68901)
经济(68859)
管理(30371)
(27171)
(26897)
金融(26896)
(24516)
银行(24512)
(23808)
(23241)
企业(23241)
中国(21646)
方法(21532)
地方(19712)
数学(19134)
数学方法(19025)
(14395)
(14115)
业经(13098)
地方经济(12323)
(11353)
中国金融(11256)
(10089)
(10011)
贸易(9996)
理论(9724)
(9641)
(9526)
财务(9500)
财务管理(9475)
机构
学院(161789)
大学(158584)
(81684)
经济(79969)
研究(55799)
管理(55231)
中国(54121)
理学(45211)
理学院(44768)
管理学(44133)
管理学院(43854)
(39453)
(31998)
财经(30633)
经济学(28528)
中心(28363)
科学(27827)
(27604)
(27534)
(25813)
经济学院(25514)
(24849)
(24288)
银行(24042)
研究所(24038)
金融(23894)
财经大学(22626)
(22481)
人民(22216)
(21771)
基金
项目(90444)
研究(70906)
科学(70425)
基金(64688)
(53538)
国家(53067)
社会(46968)
科学基金(45812)
社会科(44765)
社会科学(44757)
(35505)
基金项目(32693)
教育(32323)
编号(29039)
资助(28343)
(28135)
自然(25442)
自然科(24802)
自然科学(24800)
成果(24629)
自然科学基金(24380)
(21258)
课题(20927)
重点(20464)
(20023)
国家社会(19824)
(19618)
(18657)
发展(18425)
教育部(18182)
期刊
(99782)
经济(99782)
研究(59662)
(41095)
金融(41095)
中国(34054)
(32005)
管理(22839)
经济研究(17642)
学报(17471)
(17443)
财经(17031)
科学(16632)
技术(15303)
教育(15105)
(14772)
大学(14267)
学学(13504)
业经(12948)
问题(12145)
(10482)
国际(10052)
农业(10043)
技术经济(9493)
理论(9454)
统计(8933)
世界(8577)
实践(8159)
(8159)
商业(8050)
共检索到2767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何德旭  张捷  
在金融经济周期背景下,"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货币"和"信用"的搭配问题至关重要。今年和明年抑制资产泡沫、着力防范金融体系风险,应努力保持货币政策中性,通过宏观审慎措施来控制信贷增速和金融风险。对应的"货币"和"信用"组合应该是"紧信用"、适时的"稳货币"、必要时的"宽财政"。在金融经济周期下半场的治理中,要注意金融风险和经济风险的平衡和把握,应有两个底线思维:金融波动不产生外溢效应;不引发"债务—通缩"风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何德旭  张捷  
在金融经济周期背景下,"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货币"和"信用"的搭配问题至关重要。今年和明年抑制资产泡沫、着力防范金融体系风险,应努力保持货币政策中性,通过宏观审慎措施来控制信贷增速和金融风险。对应的"货币"和"信用"组合应该是"紧信用"、适时的"稳货币"、必要时的"宽财政"。在金融经济周期下半场的治理中,要注意金融风险和经济风险的平衡和把握,应有两个底线思维:金融波动不产生外溢效应;不引发"债务—通缩"风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丁一  代桂霞  
本文采用TVP-VAR模型对我国金融周期与实体经济周期间的关系、不同周期阶段货币政策的调控效应及当前货币政策选择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当金融市场发展滞后于实体经济时,刺激金融市场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可以稳定通胀水平,但这种效用受到金融市场所处周期阶段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2)不同金融周期阶段政策调控效果同样存在非对称性,特别当金融市场收缩至过冷萧条时,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微弱。(3)针对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及实体经济所处阶段,当金融市场温和扩张时不必通过额外的政策手段干预;而当其温和收缩时则可通过货币政策刺激同时带动实体经济发展。另外本文还证实了其中不同类型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以及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应结合不同的市场状况及政策目标选择相应的政策调控手段。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居照  郭盛锋  李晓璇  周明明  
本文构建了一个综合反映金融周期因素的金融周期指数,通过扩展型IS曲线模型和扩展型货币政策规则模型,将金融周期指数分别纳入其中进行实证检验,探究金融周期对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周期会对经济周期产生显著影响,即金融周期波动确实已成为经济周期调整的重要来源。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框架应考虑将金融稳定框架纳入货币政策决策,并考虑管理金融周期的时机和工具选择问题。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伟  刘承洋  
以1995年2季度至2018年1季度的数据为样本,在运用BP滤波和主成分分析法测算金融周期的基础上,通过构建LT-TVP-VAR模型对比研究了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对货币政策的时变反应特征。研究发现,中国货币政策的调整对金融周期敏感度较低。中国货币政策主要是逆经济周期调节,仅在一定阶段会考虑金融周期。当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不同步时,逆金融周期调控往往会让位于逆经济周期调控,通过顺金融周期保障经济的平稳运行。目前中国金融周期已经位于区间高点,再通过顺金融周期稳定经济的政策空间已经越来越小。建议在政策制定中要统筹考虑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完善涵盖房地产的宏观审慎政策体系,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深层次问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明  聂富强  
本文从经济周期角度入手进行分析 ,发现了我国经济中通货紧缩、经济周期、复杂结构性矛盾以及信用萎缩之间高度的逻辑一致性现象 ,并在以下几方面突出了自己的看法 :( 1 )提出新的周期划分方法 ,进而判断我国总体的通货紧缩大致发生在朱格拉周期的尾声 ;( 2 )论证了我国经济中决定经济周期的结构性矛盾的多层次传递特征 ,为寻找可行的经济运行轨迹提供了相应对策思路 ;( 3)分析了因金融体制改革滞后所引致的信用萎缩及其长短期效应以及培育和发展民营中小金融机构的必然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会玉  苗文龙  
文章在H-P滤波法分析中国金融周期、总结其特征的基础上,建立金融周期变量与货币政策工具变量的VAR模型,采用1953~2006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金融周期中的货币政策效应。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傅勇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伴有多重的结构失衡。这些失衡当然是不合意的,但本文认为,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迅速成长的"并发症",而不是一成不变的起点和基础。这些失衡不仅是可以被理论解释的,也符合一些先行国家的发展经验。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总体上处在"高增长、低通胀"的格局之中,中间也出现过通货紧缩、过热等波动,但相比之下,资产价格膨胀的风险更值得关注。危机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央行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这是大萧条没有再次发生的重要原因,但从中长期看,货币环境回归常态之路还布满荆棘。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尧成   战文清  
本文基于1998Q1-2022Q4时段数据,比较分析不同货币政策冲击下中国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的联动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中国的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总体上呈现反向波动,并在不同频域内交叉领先波动,但在二者的主周期频域内金融周期领先经济周期波动;(2)相较于数量型货币政策,价格型货币政策冲击更能拟合中国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联动性特征;(3)在货币政策冲击引起经济周期波动的过程中,金融周期的部分中介效应是二者联动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效应分别在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冲击下起到了金融加速器和金融减速器作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汪川  黎新  周镇峰  
本文在一个带有"金融加速器"的DSGE模型中讨论了我国宏观经济波动背后的信贷因素,并检验了"金融加速器模型"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能力。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而分析了货币政策通过信贷因素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本文分析的结果表明,受信贷市场中不对称信息的影响,宏观经济变量都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模型模拟出的产出、实际利率和投资等主要变量的相对标准差都与实际经济数据相似;同时,脉冲响应分析的结论显示,相对产出等其他变量,货币政策对于价格水平和通货膨胀有着更好的控制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文的研究也为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明确了方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董铁峰  
反经济周期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董铁峰一、经济周期经济周期,西方经济学一般称之为商业循环(BusinessCycle)或经济危机(EconomicCrisis),指的是经济活动不断的波动或起伏,可以通过国民生产总值、工业生产、就业和失业等变量的统...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葛新权  郭亚凌  
在许多经济周期波动过程中货币流通量和实际经济活动的正相关性是有关美国经济重要的经验事实。的确,这种共变异性的变化的大小是如此强烈和稳定以致于货币变量被长期包含在美国商务部的领先经济指标的指数中。虽然对这种周期相互变动的方式的认识已成为共识,但如何解释它分歧很大。一些宏观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关于经济活动水平的变化具有正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同时受到了来自国外的多种因素影响。但近两年,我国经济增速出现明显的下行趋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在宏观经济调控中,货币政策贡献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文章回顾了相关理论研究;其次,针对我国货币政策、经济周期以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分析,并对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进行分析;最后,针对我国经济下一步健康、持续发展提出了合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永生  
文章考察了1978~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的统计数据,运用H-P滤波方法并概括出我国经济增长周期,其研究结果表明1978~2005年我国经历了三个经济周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一些经济比率的波动趋势与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波动的关系。这些经济比率包括货币供应量-收入比、工资-收入比和通货膨胀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会福  
文章选择了经济回归分析领域中常见的混合模型和随机混合模型作为基本的分析工具,选择了从1996年到2009年的中国GDP增幅数据代表国家宏观经济运行,选择了从1996年到2009年的上市公司资产收益率(ROA)均值代表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对二者开展了实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