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70)
- 2023(15657)
- 2022(13587)
- 2021(12756)
- 2020(10688)
- 2019(24573)
- 2018(24247)
- 2017(47056)
- 2016(25579)
- 2015(28639)
- 2014(28668)
- 2013(28283)
- 2012(25973)
- 2011(23330)
- 2010(23711)
- 2009(22439)
- 2008(21487)
- 2007(19130)
- 2006(17079)
- 2005(15661)
- 学科
- 济(96199)
- 经济(96045)
- 管理(81185)
- 业(76291)
- 企(65970)
- 企业(65970)
- 方法(42463)
- 数学(35703)
- 数学方法(35222)
- 财(31952)
- 中国(30934)
- 融(29128)
- 金融(29125)
- 银(28190)
- 银行(28141)
- 行(27017)
- 制(26498)
- 农(26350)
- 业经(24506)
- 学(22323)
- 务(21509)
- 财务(21427)
- 财务管理(21382)
- 企业财务(20437)
- 地方(19949)
- 理论(18607)
- 体(17712)
- 农业(17489)
- 贸(17086)
- 贸易(17071)
- 机构
- 大学(363785)
- 学院(360444)
- 管理(142289)
- 济(141049)
- 经济(137746)
- 理学(121787)
- 理学院(120436)
- 研究(119672)
- 管理学(118422)
- 管理学院(117744)
- 中国(95914)
- 京(77638)
- 科学(73017)
- 财(71770)
- 所(60309)
- 农(56961)
- 中心(56452)
- 财经(56271)
- 研究所(54290)
- 江(53897)
- 业大(52101)
- 经(50942)
- 北京(49363)
- 范(46790)
- 师范(46334)
- 州(44508)
- 农业(44292)
- 院(43039)
- 经济学(42635)
- 财经大学(41958)
- 基金
- 项目(240377)
- 科学(188871)
- 研究(177177)
- 基金(174633)
- 家(151392)
- 国家(150117)
- 科学基金(129165)
- 社会(110990)
- 社会科(105163)
- 社会科学(105136)
- 省(93690)
- 基金项目(92583)
- 自然(83928)
- 自然科(81949)
- 自然科学(81930)
- 教育(81103)
- 自然科学基金(80455)
- 划(78560)
- 编号(72679)
- 资助(72027)
- 成果(60944)
- 重点(53403)
- 部(53046)
- 发(50084)
- 创(50050)
- 课题(49784)
- 创新(46719)
- 制(46667)
- 项目编号(45874)
- 科研(45847)
- 期刊
- 济(157113)
- 经济(157113)
- 研究(109980)
- 中国(72508)
- 学报(57657)
- 财(57368)
- 管理(53082)
- 农(52448)
- 科学(51416)
- 融(46411)
- 金融(46411)
- 大学(43464)
- 学学(40596)
- 教育(40163)
- 农业(34854)
- 技术(29449)
- 财经(28298)
- 业经(25078)
- 经(24089)
- 经济研究(24019)
- 图书(21405)
- 问题(20349)
- 理论(19842)
- 实践(18118)
- 践(18118)
- 业(17093)
- 科技(16776)
- 版(16584)
- 技术经济(16309)
- 现代(16189)
共检索到5458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振宇
由于规模经济的原因,作为信息劣势方——投资者公共利益代表者的政府必然成为强制性信忠披露的主体。政府按照参与约束原则和激励相容原则进行机制设计甄别金融组织,引导其确定合理的信忠披露边界,形成分离均衡,金融市场上的非对称信息转变为对称信息。但政府强制金融组织进行信息披露时,应尊重其利益追求和考虑金融市场发育程度等。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雄元 严艳
当市场失灵经济陷入困境时 ,经济学家会寻求政府的庇护 ;当政府管制过严时 ,经济学家又会反过来寻求市场自由的回归。市场和政府是相互依赖的经济调节手段 ,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存在合理理性。强制性信息披露作为政府对会计的一种干预也存在一定的度 ,本文以问卷调查方式考查了我国强制性信息披露的合理程度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钱翎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邱铌
强制性ESG信息披露是助力实现“双碳”和共同富裕目标的有力举措,其能够缓解证券市场信息失灵,强化投资者权益保护,促进企业正向发展并助推经济结构转型。在制度设计上,应平衡信息披露的成本与收益,防范披露过载和披露不足,兼顾信息的可比性和灵活性,协调好强制披露与自愿披露的关系,并理清与“重大性”标准的关系。以此为指导,通过明确强制披露的范围,结合中国国情统一披露标准,优化披露方式的选择,鼓励自愿披露作为补充,重视第三方评级和鉴证机构来改善披露质量,构建强制性ESG信息披露制度。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雄元 严艳
当经济陷入困境而市场又失灵时 ,经济学家会寻求政府的庇护 ;当政府管制过严 ,经济学家又会反过来寻求市场自由的回规。市场和政府从来就是相互依赖的经济调节手段 ,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存在合理理性。自愿性信息披露与强制性信息披露类似市场与政府对经济的作用 ,强制性信息披露作为政府对会计的一种干预应有一定的度。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姚圣 彭艳
高质量的碳信息披露成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对社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碳信息披露难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因此,通过研究企业碳信息披露现状,探寻披露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从而提高碳信息披露质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注册地为上海的上市公司2023年的对外报告作为研究样本,依据企业报告中碳信息披露的具体情况区分不同等级的披露质量,对比不同等级披露特征,深入分析样本企业碳信息披露呈现分层特征的原因。研究发现,样本企业普遍存在碳信息披露动力不足、披露标准不统一及披露方式不规范等问题,从而提出我国要建立强制性碳信息披露制度,并基于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体系探索构建了我国强制性碳信息披露框架。最后,本文从碳信息披露制度、披露标准和格式规范等方面提出了企业碳信息披露的改善建议,为全面推广强制性碳信息披露制度提供参考。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 量
如何把不符合发行上市条件的企业挡在资本市场门外,如何把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重大遗漏或隐瞒拒之于证券市场门外,如何推荐质量好的企业发行上市,是股票发行市场的当务之急。实施适应核准制要求的招股说明书新准则,应当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核心工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毛江华 戴鑫
企业的强制性和自愿性社会和环境披露在获取组织合法性层面上有不同的效果。文章基于此领域中最前沿的组织合法性理论,对强制性和自愿性披露的合法性起源、动机、载体以及规制、规范和认知的获得进行了对比,通过研究提出了对我国企业披露实践的启示。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玮 周宁宇
在国际反避税的大背景下,为应对日益严峻的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形势,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通过纳税人向税务机关提供有关潜在税收激进或滥用税收协定计划的早期信息,是缓解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和提高纳税人税收遵从度的有力工具,也是促进一般反避税条款实施的重要载体。构建我国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应从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披露标准、单独制定针对跨国税收安排的披露政策、明确披露形式、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强制披露和自愿披露相协调、加强政府和国家之间的信息共享等方面入手。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晓青
发达国家证券市场已把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作为证券市场监管的主导性制度 ,以此树立公众对市场的信心 ,维护投资者利益 ,实现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本文认为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也应成为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发展方向 ,这不仅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 ,也有利于完善我国的证券法律制度 ,并能有利于约束公司管理者的不当行为
关键词:
证券市场 证券监管 信息披露 主导性制度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蓝虹 穆争社
本文以金融产权的特征与非对称信息的相互作用所造成的金融市场的萎缩为逻辑起点,说明了金融市场萎缩对商业银行、投资者以及社会(政府)利益的损害,阐述了信息劣势方借助信息甄别行为,强制商业银行进行信息披露,消除非对称信息,消灭金融市场萎缩现象的问题。指出,由于投资者信息甄别行为的规模不经济以及外部性问题,致使强制商业银行进行信息披露的主体是政府而非投资者;提出了商业银行强制性信息披露的目标是形成对商业银行的分离均衡,遵循的原则是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以此为基础,论证了商业银行强制性信息披露的边界。
关键词:
非对称信息 强制性信息披露 分离均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邓青
本文运用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基本理论方法,建立数理模型,对我国股权融资中的强制性披露制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家在自愿性披露下,只会进行让新的外部投资者参与投资的最低限度的信息披露水平,且为部分披露;而强制性披露的引入并不会降低企业家进行投资的积极性,在保证投资效率的基础上,提高了市场总体的信息披露水平,并使整个社会福利增加;加大对企业家侵占现金流的处罚,能提高信息披露水平,减少社会福利的无谓损失。
关键词:
股权融资 强制性披露 自愿性披露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艳 钟文胜
SOX法案的颁布引发了各国监管机构对内部控制及披露制度的强烈关注,其中很多争议性问题一直延续至今,严重阻碍了内部控制披露规范的统一性。在财务报告监管系统中,不同的控制机制之间存在替代或补充作用,只有充分发挥各种机制间的协同性,才能更好地防范公司造假,保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并能分散系统中的制度风险。SOX404条款对内部控制披露制度的部分设计破坏了这种协同性,违背了制度设计的初衷,也导致了实务的混乱。未来内部控制披露制度的完善必须考虑财务报告系统内机制设计的协同性。
关键词:
内部控制披露 财务报告系统 协同性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林钟高 郑军 彭琳
消费的外部负效应性和收入差距持续扩大问题,显然是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变数。如何解决特殊行业和垄断行业的巨大外部负效应性和收入差距持续扩大问题?2006年我国出台的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指引和对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都仅仅对极少数行业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给出了相关规定,中国证监会对内部控制信息强制性披露的有关规定也仅仅局限于银行、保险及证券等特殊行业和再融资的少数上市公司。为此,文章以房地产业、医药行业以及垄断行业的内部控制信息强制性披露为对象,重点研究企业产品成本和外部负效应的信息治理机理及披露问题,以此实现对特殊行业和垄断行业的巨大外部负效应性问题和收入差距持续扩大问题的治理。
关键词:
内部控制 信息披露 特殊行业 垄断行业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尹律
盈余管理是影响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披露的因素之一。学界已证明内部控制对于盈余管理发生作用,却没有深入研究盈余管理对于内部控制缺陷信息乃至缺陷认定标准披露的反作用。本文以沪深证券市场2013至2014年纳入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范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盈余管理对于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披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越不透明。该结论为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提供经验证据,为内部控制信息质量的完善和优化提供理论引导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
内控缺陷 认定标准 信息披露 盈余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