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21)
- 2023(13384)
- 2022(11620)
- 2021(10964)
- 2020(9008)
- 2019(21124)
- 2018(20770)
- 2017(41209)
- 2016(21954)
- 2015(24602)
- 2014(24640)
- 2013(24481)
- 2012(22419)
- 2011(19798)
- 2010(19888)
- 2009(18595)
- 2008(16917)
- 2007(14885)
- 2006(13037)
- 2005(11529)
- 学科
- 济(87902)
- 经济(87805)
- 管理(61311)
- 业(60453)
- 企(49797)
- 企业(49797)
- 方法(40096)
- 数学(35251)
- 数学方法(34909)
- 中国(28344)
- 融(27962)
- 金融(27959)
- 银(25959)
- 银行(25923)
- 行(25030)
- 农(23762)
- 财(23439)
- 地方(21492)
- 业经(19689)
- 制(18531)
- 学(17550)
- 农业(16347)
- 贸(15744)
- 贸易(15725)
- 务(15518)
- 财务(15455)
- 财务管理(15432)
- 易(15223)
- 理论(14821)
- 企业财务(14624)
- 机构
- 大学(302475)
- 学院(300534)
- 济(123370)
- 管理(121237)
- 经济(120658)
- 理学(104790)
- 理学院(103672)
- 管理学(102070)
- 管理学院(101536)
- 研究(99688)
- 中国(81138)
- 京(64318)
- 科学(59028)
- 财(57746)
- 所(48784)
- 中心(47318)
- 财经(46426)
- 农(45031)
- 研究所(44250)
- 江(42801)
- 业大(42733)
- 经(42212)
- 北京(40860)
- 范(38759)
- 师范(38447)
- 经济学(37597)
- 院(36382)
- 州(35935)
- 农业(35069)
- 财经大学(34782)
- 基金
- 项目(205715)
- 科学(161705)
- 研究(153187)
- 基金(149465)
- 家(128631)
- 国家(127542)
- 科学基金(110379)
- 社会(96097)
- 社会科(91128)
- 社会科学(91102)
- 基金项目(80248)
- 省(79743)
- 自然(71442)
- 自然科(69772)
- 自然科学(69760)
- 教育(69409)
- 自然科学基金(68501)
- 划(66637)
- 编号(63195)
- 资助(61571)
- 成果(50732)
- 部(45526)
- 重点(45391)
- 发(44026)
- 创(43030)
- 课题(42473)
- 创新(40061)
- 教育部(39547)
- 项目编号(39156)
- 科研(39110)
- 期刊
- 济(133894)
- 经济(133894)
- 研究(92772)
- 中国(56390)
- 管理(43748)
- 财(43696)
- 学报(43642)
- 融(41503)
- 金融(41503)
- 科学(41332)
- 农(40595)
- 大学(33403)
- 教育(31491)
- 学学(31264)
- 农业(27665)
- 技术(25124)
- 财经(22616)
- 经济研究(21172)
- 业经(21161)
- 经(19243)
- 问题(17274)
- 理论(16842)
- 图书(16082)
- 实践(15457)
- 践(15457)
- 现代(14693)
- 技术经济(14305)
- 业(13949)
- 科技(13597)
- 商业(12870)
共检索到4480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敬茹
金融约束理论是根据“市场增进论”提出的金融发展思路。约束政策限定利率水平、限制银行数量,为金融中介创造租金,以此促进市场效率的提高。金融约束政策的实施和逐步退出,在日本经济发展中有明显轨迹。本文结合金融约束及其反对者的理论,探讨日本经验,比较中国现状,认为约束政策在特定环境下会对市场发展产生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必然将逐步退出,并且应在全局观念下遵循合理的顺序。
关键词:
金融约束 日本 有序发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望
本文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结构、金融市场效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依不可再生资源的存量而异,当不可再生资源的存量大于某一临界值时,最终产品部门雇佣的人力资本数量越多,金融市场效率越高,经济增长的速度越快;不可再生资源存量的增多有助于进一步放大人力资本结构、金融市场效率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不可再生资源存量有助于经济增长,金融市场效率的改善有助于进一步增强不可再生资源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杰 谢晓雪
本文旨在探讨金融发展的"中国模式"。基于开发性金融的案例,通过修正传统经济学中的信贷均衡模型,本文尝试性地建立了考虑政府因素的市场模型,并对各国金融发展方式以及银行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与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本文认为,理解金融发展"中国模式"的要害是剖析政府因素和其他市场因素在金融市场化改革过程的博弈与磨合。特别重要的是,在中国的金融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政府参与市场形成实际上是改革逻辑的一种内生需要,由此也决定了政府因素在此过程中发挥着弥补市场不足和增进市场功能的正向作用。这种作用无疑会挑战传统经济学的理论与政策判断,它也时刻提醒我们需要格外关注现有金融市场化理论的适用性,从而将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路径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邹建国 李明贤
基于核心企业的横向选择、横向监督和商业激励行为,采用"主体+债项"的评价方法,综合主成分分析法和Logistic回归方法,考量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农户信用增进机制。结果表明:农业供应链金融能显著提高农户的守约概率,实现农户的信用增进。鉴此,应转变农户信用风险评价方式,构建内外部增信机制,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缓解农户信贷约束。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庆明 尹玉婷
产权清晰与主体权责利的一致程度高度相关。多元主体组织相较于单一主体组织,产权清晰存在更多的困难。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我国公车制度改革,先后在全国各地出现了从加强管理到市场化(或称半货币化)改革再到货币化改革的三种不同模式,其实质就是不断提高公车使用人在使用中的权责利的一致程度,即提高公车使用中的产权清晰度。作为公车制度改革最新模式的货币化改革模式之所以会取代其他两种模式成为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模式,不仅在于其在使作为公车使用人的公务人员承担的权责利的一致程度上最高,而且在于它通过公车使用人的自主选择提高了消费效率并进而在保证公车使用人因公服务用车需求的前提下降低了公车制度的运行费用,提高了制度的效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计承江
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必须找准履职的着力点,在认真落实货币政策同时,积极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在认真落实中央和总行决策部署的同时,积极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持,既是科学贯彻好货币政策的需要,也是一项重要职责和工作目标。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耀吾 周湘峰
用博弈论方法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进行分析 ,探索现代国有企业新的激励、约束均衡 ,促使经营者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
博弈均衡 激励约束机制 公司治理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小蒂 曾可昕
外部经济通常被认为是形成集群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但鲜有文献揭示其变化规律。对浙江绍兴纺织集群的研究发现,当模仿创新达到一定程度时,集群的创新会因"搭便车"而陷入"囚徒困境",此类市场失灵会导致外部经济由升转降。通过以共享要素平台构建为核心的产业链治理,可促进群内各相关主体之间交易费用的降低和共生利益的形成,从而化解市场失灵,实现外部经济的由降转升,这一逆转可通过全要素生产率(TFP)的估计等测度予以初步验证。产业链治理包括:在上游研发环节构建以"企企"间"激励相容"为特征的共享技术平台,从研发成果的形成、流转与应用层次使集群研发效率提升,技术共享面扩大;在下游销售环节构建共享市场平台,通过传统网...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茂光 冯涛
中美“科技战”导致仅依靠市场化企业家创新机制不足以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政府产业政策施以援手。本文使用手工整理的2007—2021年产业政策新数据,将对产业政策的研究由产业领域拓展到金融领域。研究表明,产业政策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从而降低了系统性金融风险;产业政策因过度依赖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阻滞了金融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形成,使得金融结构在产业政策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过程中产生遮掩效应;政府治理能力越强、市场化程度越高,产业政策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效果越强。金融结构具有遮掩效应的逻辑机制,启示制定产业政策时注重促进金融结构市场化,将既能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而提升产业链安全,又能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而提升金融安全,一举两得优化国家安全体系。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平力群
日本政府针对由于创新项目对风险投资需求不足所造成的日本风险投资发展缓慢的问题,制定了对风险投资市场具有增进作用的政策,试图通过提升风险投资市场的供求水平,实现在"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下风险投资的自律性发展。
关键词:
风险投资 制度创新 市场增进 供求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白当伟 王练文
金融约束是许多发展中国家所采取的金融战略。实施该战略的政府在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创造租金,并对信贷的使用加以干预,从而影响到经济中各部门的发展。以往的研究往往集中在金融约束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上,而忽视了它对国际贸易所施加的影响。这种忽视应该得到纠正。在文中,我们以韩国为例分析了在金融约束战略下,金融发展和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并从国际贸易的角度,对金融约束战略进行了简要的评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程 佟家栋
本文通过构造一个基于金融环境约束的开放经济体跨期模型,对不同汇率制度面临不同名义冲击下的经济绩效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由于浮动汇率对于宏观经济的冲击吸收能力依赖于该国金融环境的发展条件,因此新兴市场的汇率制度退出和转轨决策应当着眼于克服金融约束的关键性门槛。本文的跨国经验分析也进一步证实了模型的结论。
关键词:
汇率制度 金融发展 金融开放 临界约束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祝佳 唐松 汪前元
"专业镇"这个区域产业品牌为广东省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广东省区域产业品牌效应仅限于产业市场、与消费品市场中居民消费品牌的认知差距加大以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均衡等原因,广东省区域产业品牌的金融外部性不断弱化,约束了区域产业品牌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广东省应将加强技术创新、加强国内市场的开拓以及实现梯度区域产业品牌作为重点,以突破区域产业品牌的金融外部性约束,充分发挥区域产业品牌对广东省经济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区域产业品牌 金融外部性 专业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田树喜 白钦先
中国的金融资源,在配置方式上长期依赖于间接融资,在配置对象上体现为所有制偏好和规模偏好。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金融资源的倾斜配置内生于经济转型的初始条件和渐进模式,并在国家的金融约束政策下形成路径依赖。因此,转变中国金融资源倾斜配置格局的关键不仅在于推进直接融资的快速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缩减金融约束下的机会主义空间和道德风险,将金融约束的"租金"由国有部门转向民营部门,形成有助于技术进步的激励机制和直接融资发展的内生需求,逐步转变经济增长对金融倾斜的路径依赖,实现中国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
关键词:
间接融资 直接融资 金融约束 金融倾斜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超
中国的金融制度变迁事实上是选择了另一条路—金融约束的道路。这一制度安排是符合我国渐进式改革的合理选择。在渐进式经济改革中 ,金融自由化在我国既不可能也不必要。我们认为 ,中国政府介入的金融制度安排在本质上是金融约束 ,但还带有金融压制的色彩。金融约束在转轨中具有动员储蓄的优势 ,金融约束起到了从“弱财政”到“强金融”的制度替代作用。中国的金融约束表现在 :(1)较低的存贷款利率控制 ;(2 )限制竞争 ;(3)限制资产替代。中国现阶段的经济环境满足金融约束的条件 ,金融约束仍然符合中国的现实需要。重要的是我们要构建金融约束的微观基础 ,把握金融约束在政府与市场作用之间的平衡 ,对金融约束在金融...
关键词:
金融制度变迁 渐进式改革 金融约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